凌派有多成功,享域就会有多失败

东风本田在产品推进上一直跟随广汽本田的脚步,在凌派迅速走红市场之后,东风本田的享域才姗姗来迟,很明显东风本田也盯上了10万级紧凑型SUV市场,试图通过本土化产品设计与研发,针对性的开拓出与思域平行的消费市场,将紧凑型轿车市场进一步压缩优化。

一个问题:我更想知道在凌派成功之后,这位后来模仿者享域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凌派有多成功,享域就会有多失败


享域是什么?严格意义上来说享域就是凌派的换标产品,其与凌派硬核参数极为相近,不同的只是一些细节设计、配置以及标定售价,如果较真的分析两款车真正在使用过程中的差距,并没有太大,毕竟都是本土化研发的底盘,都是那台1.0T发动机,他们还都拥有着大空间以及大尺寸。

如果按照凌派成功的思路来分析享域,那么这台车一定也会有着出色的销量表现。


凌派有多成功,享域就会有多失败


但!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享域与凌派有一个根本的不同,而这点不同正是产品后期销量的根本主导因素:产品沉淀以及用户积累。

凌派为什么能火?绝不是因为这一代凌派的设计以及定位让它爆红市场,凌派的历史需要上翻到6年前,严格意义上来说广汽本田已经对凌派进行了两次操刀改款,第一次是2015年的中期改款,第二次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三缸1.0T凌派,凌派的成功是建立在60万用户消费基础之上,产品沉淀已经完成,市场口碑已经有所积累而且产品得到验证。

它的成功是建立在历史沉淀之上,全新的凌派在广汽本田多年改款之下改进而来,广本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所以二代凌派相比一代产品车身宽度更甚,后排空间更大,扶手、座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这是广汽本田一点一点市场积累下完成的改进。


凌派有多成功,享域就会有多失败


回头我们在看享域,享域有什么市场积累?它市场一片空白而且产品设计以及细节布局都是从二代凌派上直接拷贝而来,譬如说凌派拉宽之后的车体以及优化的扶手以及座椅,很明显享域的市场沉淀没有凌派出色,甚至东风本田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东西。

都是两台车,产品都一样,但是车企对市场的把控度却天差地别,很明显的一点,同样的售价,给一个市场放弃凌派选择享域的理由,对于市场消费者而言,已经形成产品号召力的凌派自然要比享域更具有优势。

那么享域想要打赢这场仗只能做一点规划:放下身段与已经形成体系的凌派对抗,一方面降低售价,另一方面提升配置,用性价比的标签负隅顽抗,但即便如此也有很大的可能性落败。


凌派有多成功,享域就会有多失败


为什么?因为在东风本田的体系下,其生产的多款车型都完全不具备竞争力,当然这点可以在UR-V以及inspire上找到答案。

南北本田其实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同样也有着差距极大的运营方式,从产品布局上来说本田合理规划一南一北都要有相应的细分产品布局规划,所谓一奶同胞大有不同,有人成龙有人成虫。

以冠道以及UR-V为例,两台车因为不同的设计、配置、车型规划使得市场偏差明显,而且广本与东本对相应车型的侧重度完全不同,广本产品传播,市场把控以及市场调研做的要比东本更好,这使得冠道的市场接受度要比UR-V更好。

直接的差距就在销量上展现出来,君不见同样的产品不同的销量,广汽本田善于思考的特性要比东风本田更为成功。


凌派有多成功,享域就会有多失败


冠道与UR-V两台车基本同期发售,市场表现却天差地别,同期销售车型还是如此,如果再看雅阁与inspire这对CP呢?你会发现完全不同市场表现。

雅阁作为广本运营了15年的老牌中级车市场口碑完全沉淀,十代雅阁推出之后东本火急火燎的推出了全新一代的inspire,定价高于雅阁,动力优于雅阁,但市场表现却与雅阁相差甚远,东本的思路是建立在雅阁的成功之上,却没有做好落地调研,同样忽略了市场口碑以及用户基数。东本更认为产品的推出建立在雅阁之上有可能获得出色的市场份额, 但殊不知inspire没有任何用户积累,甚至连相关从业人员都不知道inspire的中文名是什么。

inspire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产品,而在于东本的无知以及盲目追求品牌文化,这也使得其忽略了市场调研以及用户积累这层思想。


凌派有多成功,享域就会有多失败


很明显,凌派是台成功的产品,享域作为后来者,很明显可以看出来东风本田对享域的定位依然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眺望者”,东本会继续认为享域未来将会站在凌派的市场份额下瓜分紧凑型车领域,但它忽略了享域全新的产品定位,它无市场沉淀,无用户基数,无口碑积累,如果售价配置与凌派无疑,那么请给市场一个放弃凌派选择享域的理由。

就像雅阁与inspire一般,inspire固然好,但是消费者更信赖雅阁,因为多了点感情,多了点信任,这是市场积累,需要用多年如一日的运营才能完成,并非腾空出世的产品才能做到。所以在我看来,凌派有多成功,享域就会有多失败,享域也做不了第二个凌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