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150亿光年外发现宇宙“围墙”,宇宙真的存在高级文明吗?

雅勋


所谓的宇宙“围墙”其实是一种巨大的宇宙空洞,而非真的有一堵墙挡在我们的观测方向上。虽然目前还不大清楚宇宙中为什么会出现巨型的空洞,但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与所谓的外星文明有关。

通过NASA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地图的精确测定,天文学家发现宇宙的温度十分均匀(比绝对零度高了大约2.73度),大尺度下的温度几乎没有起伏。但在2004年,普渡大学的天文学家[1]检测到波江座天区存在异常低温的区域(并非我国卫星发现)。

虽然波江座天区的温度只比平均温度低了十万分之七度,但这表明那里其实有一个极其庞大的空洞。根据测定,波江座超空洞的跨度最长可达10亿光年,距离地球60亿光年(也有可能是100亿光年)。

不过,波江座超空洞并非完全的真空地带,那里仍然存在星系,只是密度要比其他地方低了不少。但那里并非什么“宇宙墙”,那里不是宇宙的尽头。在当前的宇宙中,可观测的最远距离为465亿光年。但可观测的宇宙不是整个宇宙,还有很大一部分宇宙是我们现在无法观测到的。至今,宇宙的尽头在哪里我们还不清楚,我们也不知道宇宙中有没有外星文明。

那么,波江座超空洞是如何形成的呢?

主流观点认为,早期宇宙的快速膨胀导致某些地方出现了巨大的冷点,它们成为了后来的各种空洞,其中就包括波江座超空洞。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宇宙在最初时刻发生暴胀之前,平行宇宙之间通过量子纠缠效应发生相互作用,所以我们宇宙中的冷点是其他宇宙作用之后所留下的痕迹。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因为除了这个所谓的证据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证据表明平行宇宙真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P. Vielva, E. Martinez-Gonzalez, R. B. Barreiro, J. L. Sanz, L. Cayon, Detection of non-Gaussianity in the WMAP 1-year data using spherical wavelet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4, 609, 22-34.


火星一号


早在此前,科学家发现了150亿光年之外的波江星座,可能存在着一堵墙,这堵墙他们称其为“宇宙墙”,而墙的跨度,达到了35亿光年。


实际上这并不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宇宙墙了,早在2004年,就已经有类似的报道,不过宇宙墙这个概念原本是不存在的,只是天文学家根据观测所得到的结果,认为这一片区域是类似于墙的结构,故而因此命名。宇宙浩瀚无垠,在我们的印象中,宇宙是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际的,然而有一些学者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宇宙是有边界的,而这个边界,就是宇宙墙。

宇宙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难不成就像一个大壳把宇宙给套住?显然不是这样的,原来啊,科学家在距离地球100光年之外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完全虚空的结构,在这片区域里,没有任何的星团或者是行星存在,甚至是暗物质都检测不到,而且,根据计算在这个空间里面,温度非常非常低,甚至接近于绝对零度,就像是宇宙间的一切物质都被隔断在了这个墙之外,这不禁让人怀疑,难不成宇宙真的是有限的?


在此之前,也有另外的科学家发现过一个跨度为10亿光年的虚空地带,和这个类似,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形成宇宙墙的这个概念,直到这一次科学家在波江星座发现了一个跨度达到了35亿光年的虚空地带,天文学家才将这二者命名为“宇宙墙”。这种特殊的结构,目前还不是科学家能够解释的,但是科学家却推测,这种虚空结构之外,或许存在着另外一个宇宙,也就是说宇宙并不是只有一个,宇宙之外还有宇宙,而且两个宇宙之间的隔断就是宇宙墙。

虽然科学家说这堵墙里面没有任何的物质,但是也不绝对,有可能是因为物质太少而检测不到,当然如果这堵墙真的存在的话,那么整个宇宙的规则恐怕得重新改写了。当我们在思考宇宙的外面是什么的时候,似乎就已经默认了宇宙是有限的,宇宙会有一个边界,但是宇宙的边界墙是否真的存在,还有待我们认真考虑。


镜像宇宙


所谓的宇宙“围墙”,是意大利的一个天文团队发现的,他们发现了宇宙中存在一片很“暗”的区域,该区域连绵数亿光年。这种“暗”就表面该区域没有物质或者物质极少很可能连暗物质都没有,就像是一堵墙一样把宇宙隔开,所以称为“宇宙墙”。



所以这个发现不是我国发现的,一般的卫星也没有能力发现这样的宇宙“空洞”。不过,此次发现并没有在天文学领域引起多大的关注,因为此区域距离地球太远,仅仅凭借天文望远镜的观测根本不足以反映实地的情况。有可能“宇宙墙”的真是情况和我们的观测千差万别,哪里也充满物质,只是我们没有观测到而已。还有,现在技术也根本观测不到暗物质,所以,“宇宙墙”只能加个引号,哪里是够完全没有物质完全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还有,宇宙中物质少的地方也十分常见。整个宇宙的物质平不是完全平均分布的,一些地方物质稠密,一些稀疏,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属性。所以,即便是宇宙的有一个巨大区域完全是真空,也没有什么。



当然,这次发现也和外星人没有任何关系。


科学探秘频道


我们的宇宙有两种宇宙墙。

第一种宇宙墙是致密星系团构成的单一结构,类似于“长城”结构。这种被称为长城式宇宙墙。

第二种是几乎没有星系存在的空洞区域,这种被称为空洞式宇宙墙。

长城式宇宙墙

我们知道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等其他星系组成了直径1000万光年的本群星系。本群星系又隶属于室女座超星系团,其直径约1.1亿光年。

在我们的可观测宇宙中,星系网络构成的宇宙结构往往不超过12亿光年。而三年前新观测到的星系群结构直径却达到了13亿光年。

2016年,加那利群岛的天体物理学家发现宇宙中存在一个超级boos长城系统,这是一个簇拥在一起的星系团,密度极高。

但是它们组成的系统看起来像细丝,而不是均匀排列起来。

该系统由830个星系构成,直径约为13亿光年,质量约为2.8亿亿个太阳,距离地球20亿光年。

科学家对这样的宇宙结构的解释颇有争议。

这种看起来在宇宙中单一排列的结构并不像引力束缚在一起的。

按照引力理论,星系集群更应该是空间上均匀分布的。

我们以往发现的星系团的体积和直径远小于boos长城系统。而这种结构明显有刻意扭曲的特征,关于它的形成原因依旧是未解之谜。

空洞式宇宙墙

1981年,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7亿光年的牧夫座内发现直径2.5亿光年的空洞,平均每一千万光年才有一个星系,而普通行星的距离也就百万光年的距离,这是一个几乎没有星系存在的宇宙空间。

2007年,科学家通过宇宙微波背景图在波江座附近发现了一个巨大范围的冷点。这表明这一区域几乎没有物质释放电磁辐射,这是一个极其空旷的地带。距离地球约50~100亿年,空洞范围跨度5~10光年。

宇宙中的空洞很多,科学家推测这很有可能是暗物质的存在占据了原本星系该占有的位置。

宇宙墙的说法在天文爱好者中广为流传,但是天文学家并没有为此专门建立一个名词,在描述宇宙空洞的时候,新闻标题善于用“宇宙墙”比喻。

长城式宇宙墙是由明物质构成的致密星系团,就好像是一堵可以看见的“明墙”。

空洞式宇宙墙可能由暗物质占据,也好似一堵墙看不见的“暗墙”。所以宇宙墙的说法并非不妥。


科学认识论


首先声明一下,并不是中国卫星发现的;而是在去年,意大利的一家天文研究所发布的这个重大发现。该团队称:在距离地球15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横跨30亿光年的宇宙墙。这堵墙将我们和宇宙分隔开。之后科学杂志也对这则消息进行了报道:报道称在30亿光年的围墙内,没有任何天体,就连充满宇宙的暗物质也不存在,而且里面的温度接近绝对零度。



实际上,这堵墙只是一个虚空的,并不是看得见摸的着的。而是什么都没有连真空都没有。这则消息发布后,不禁令人们怀疑消息的准确性。我们都知道宇宙自从大爆炸起,就在不停的膨胀,而且膨胀速度远远大于光速,这则消息却说宇宙边界是一堵墙。



但是如果消息准确,那么这个宽度30亿光年的宇宙空洞就可能是外星人的试验田,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是对于神秘的宇宙来说,拥有比人类高级的文明还是很有可能存在的。



总之,现在的推断都仅仅是猜测,人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宇宙。


神秘大百科


根本不存在什么宇宙墙,它的真实名字叫“宇宙空洞”。

宇宙空洞指的是纤维状结构之间的巨大空间(宇宙中最大尺度的结构),其中包含很少或没有星系。 空洞的直径通常为10到100百万分之一; 由于没有丰富的超级星团而定义的特别大的空隙有时被称为超级空洞。它们的物质丰度平均密度不到十分之一,被认为是可观测宇宙的典型密度。 它们最初是在1978年由Stephen Gregory和Laird A. Thompson在Kitt Peak国家天文台进行的一项开创性研究中发现的。

据信,空洞是由大爆炸中的重子声振荡形成的,质量的坍塌随后是压缩的重子物质的内爆。 从最初宇宙中量子涨落的初始小各向异性开始,各向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规模上变得更大。 较高密度的区域在重力作用下坍塌得更快,最终导致今天看到的大规模泡沫状结构或空隙和星系细丝的“宇宙网”。 位于高密度环境中的空隙小于位于宇宙低密度空间中的空隙。

由于Sachs-Wolfe效应,空洞似乎与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CMB)的温度相关。 较冷的区域与空隙相关,而较热的区域由于重力红移而与细丝相关。 由于Sachs-Wolfe效应仅在宇宙受辐射或暗能量支配时才有意义,因此空洞的存在对于提供暗能量的物理证据具有重要意义。

大尺度结构

宇宙的结构可以分解为可以帮助描述宇宙各个区域特征的组成部分。 这些是宇宙网的主要结构组成部分:

空洞——巨大的,大部分是球形的区域,具有非常低的宇宙平均密度,直径高达100兆(Mpc)。

墙壁——包含典型宇宙平均密度的物质丰度的区域。 墙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个较小的结构特征:

集群——高度集中的区域,墙壁相交并相交,增加了当地墙体的有效尺寸。

细丝——墙壁的分支臂,可以延伸数十万兆。

空洞的平均密度小于宇宙平均密度的十分之一。即使没有单独商定的构成空白的定义,这也是一个有效的定义。用于描述宇宙平均密度的物质密度值通常基于每单位体积的星系数而不是单位体积中包含的物质的总质量的比率。

历史和发现

宇宙空洞作为天体物理学研究的主题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红移调查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并在1978年由两个独立的天体物理学家团队领导,以确定大空间区域中星系和阿贝尔星团分布的超星系团和空洞。新的红移调查通过增加宇宙结构的二维图的深度来改变天文学领域,宇宙结构通常密集和重叠,允许宇宙的第一个三维映射。 在红移调查中,根据哈勃定律,由于宇宙膨胀,星系的个别红移计算了深度。

意义

空洞对现代宇宙的理解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应用范围从阐明目前对暗能量的理解,到精炼和约束宇宙演化模型。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流行的应用程序。

一个43×43×43兆的立方体显示了大尺度结构在一个对数周期内的演化,从红移30开始,以红移0结束。该模型清楚地表明,物质密度大的区域如何在集体引力作用下收缩,同时在物质逃逸到壁和细丝上时,帮助宇宙空隙膨胀。


宇宙空洞包含星系和物质的混合物,与宇宙中的其他区域略有不同。 这种独特的混合支持在高斯绝热冷暗物质模型中预测的偏置星系形成图像。 这种现象提供了修改与这些空隙存在差异的形态 - 密度相关性的机会。 诸如形态密度相关性之类的观测可以帮助揭示关于星系如何在大规模上形成和演化的新方面。在更局部的尺度上,存在于空隙中的星系具有与位于墙壁中的星系不同的形态和光谱特性。已经发现的一个特征是,与墙壁中的星系样本相比,空洞已被证明含有明显更高比例的年轻热星的星爆星系。

宇宙的加速膨胀

虽然暗能量是目前宇宙膨胀加速的最流行的解释,但另一个理论阐述了我们的星系是一个非常大的,不那么低调的宇宙空洞的一部分的可能性。 根据这一理论,这样的环境可以天真地导致对暗能量的需求,以通过观察到的加速度来解决问题。 随着关于该主题的更多数据被发布,它作为现实解决方案取代当前ΛCDM解释的可能性已大大减少,但并非全部放弃。


科学先驰


我们所在的宇宙也有围墙吗?当然是没有的!有的话就相当于宇宙有个外壳了。其实所谓有天文观测发现“宇宙墙”本身就是一个假消息,那个天文发现实际是一个巨大的宇宙空洞。


早在2004年的时候,就有天文学家通过红外天文望远镜看到了波江座天区距离我们大约100亿光年远的地方有一片低温区域,比宇宙的平均温度低了不到万分之一开尔文温度,虽然温度差异如此之小,但是也表示了这一片区域要比其他地方的物质和能量都更为稀少,所以天文学家们认为那里有一个极为庞大的空洞,测量后发现这个“宇宙巨洞”跨度达到了10亿光年。

不过它既然被叫作空洞,就是说它里面空无一物吗?并不是这样的,波江座空洞中也有星系和星系团等大质量天体,所有的天体种类上,和宇宙中其它部分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要比宇宙中其他部分少一些,也就是说波江座空洞比宇宙中其它地方的物质和能量更加空虚一些罢了。





这么巨大的宇宙空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在宇宙诞生之初就决定了它的存在了,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时候,其物质与能量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有些地方的物质与能量十分稠密集中,这些地方后来就产生了大量的星系和星系团,物质密度特别高的地方就会直接形成大质量黑洞。但是有的地方的物质与能量的比较稀薄,那么这些地方相对于宇宙其它地方的星系团等就比较稀少,波江座空洞就属于这样的地方。



有人畅想是不是可以通过波江座空洞进入其他的宇宙,这是不可能的,这个空洞并非时空隧道,它也不是黑洞,更不可能与其它宇宙相接,实际上它和宇宙中其它部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人类的方向


这个所谓的宇宙墙的消息是去年下半年时候的新闻了,据说是当时的一家位于意大利的天文研究机构发现的一大片物质极其稀疏的地方,他们称甚至暗物质在那里都存在极少,温度也比周围低得多,并且这样的“空洞”区域绵延数亿光年。

所以,题目开头就说错了,不是中国卫星发现的,而是一家意大利的天文机构发现的,并且,这并不是所谓的围墙,而是一种名叫宇宙空洞的大尺度的含物质极少的区域,形成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宇宙大爆炸初期物质分布不均匀。

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物质含量多的地方引力就大,进而拉拢周围的物质,渐渐地有些地方会越来越稀疏,有些地方则会越来越聚集。

这并不是高级文明圈起来一块区域的围墙,而是宇宙的自然之力形成的自然情况,回到外星文明的问题上来,宇宙存不存在外星文明还不好说,高级文明也只是人类假设的一种可能,关于外星文明存在与否,还需以后先进的人类文明自行去查看,或者被发现。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科幻船坞


其实理论是错误的。

说明一下。

所谓围墙是指一块真空地带。

何为真空,是这里没有行星和其他天体。

其实此类地带是公海区域。不受任何天体约束地带。

有个现象,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

所有星系都是蝶形存在。为啥呢?

因为中间有个强磁约束体,它叫黑洞。

黑洞的约束力,决定它的天体有多大。

人们都知道黑洞吞噬,却不知道,他周围其实有一定的秩序。如同人体,像极了生物的秩序。扯远了,回来。

秩序是,磁力有轨道,只要在轨道上。不会吞噬。不在轨道上。即使再远也会被吞,时间问题。

还没说明白为啥是碟子形是吧。接着说。其实黑洞是喷射的,有容纳极限,极限内只向两边喷射,切威力巨大。两边推。左右不在伤害范围。所以存活。之后碟子出现。

墙的理论实质是指,被清空地带和没有被约束的公海地带。是错误的。

比方下,我们不是鱼,研究流不过水的地方,就没有物质,就是真空。在我们的科学理解之外。不理解很正常。鱼也不理解,你为啥你没在水中你为啥还能活。

我们都愚知,有的个是傻子堆里傻的轻的,我叫他们科学家。上帝视角是,他们属于细菌状态没法交流。


天龙48136728


这个问题下已经有100个回答了,对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有了详尽的解答,我想针对题目提到的中国天文卫星做一下介绍,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国空间天文的现状。


目前在轨运行的中国空间天文望远镜有两台,它们都和发现宇宙大尺度结构没什么关系,另外发现宇宙大尺度结构也不必需要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地面望远镜的对星系和类星体的巡天观测足以。这两颗天文卫星分别是“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简称HXMT)和“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简称DAMPE),它们都属于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立项研制的科学实验卫星。未来的中国空间站上会有一个天文仪器舱,有一台2米光学望远镜伴飞,实现我国的空间光学天文观测。此外,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二期也将会有其它天文观测卫星发射。


“慧眼”是我国首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于2017年6月15日成功发射入轨,于2018年1月30日交付正式开始开展X射线天文观测。“慧眼”将会提供遥远宇宙中的致密天体(黑洞、中子星等)的高灵敏度图像,其中“慧眼”的宽视场成像能力将为引力波事件的(高能波段)电磁对应体的寻找做出重要贡献。目前,“慧眼”已经多次参加(空间和地面的)国际联测,获取了银河系银道面扫描、黑洞、中子星、太阳耀发等的大量数据,发布了30多个伽马射线暴的观测结果,完成了国内最高精度的脉冲星导航试验等。


“悟空”于2015年12月17日发射升空,于2016年3月17日交付。“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主要探测高能伽马射线、电子和宇宙射线。“悟空”的主要科学目标是依靠更高的探测能量和更高的能量分辨率来测量宇宙射线中的正负电子之比,从中找出可能的暗物质粒子的信号。


在“悟空”腾空700多天后,“悟空”获得了最重要的科学发现,首次直接测量到了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TeV(1万亿电子伏特)处的拐折,并发现能谱在1.4TeV处似乎存在尖峰状结构。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些结果代表着什么,或许意味着一个新的天文现象,当然也有可能是来自暗物质的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