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打仗总缺钱,为何大清镇压太平天国时从不缺钱?

7狐狸


清朝不是一直都不缺钱,偶尔也会有入不敷出的情况。比如康熙十七年的三藩之乱,道光二十三年因为鸦片战争,清朝都出现了罕见的国库空虚的情况。但是,清朝皇帝的敛财水平非常高。清廷也很善于变通,不受祖制对其道德的束缚。经常都能在缺国库钱的时候想出新的敛财的办法,通过对老百姓的盘剥,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因此,并不是清朝不缺钱。而是清朝的敛财能力太强了。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清朝的敛财能力可以排到第三名。



众所周知,明朝的敛财水平一般般。大明朝一直到灭亡,都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人丁和土地。藩王、士绅不纳税,富户故意隐匿土地,老百姓依附富户而不纳税,在明朝是比比皆是的偷税现象。

明末张居正改革,他只是清查了富户隐匿的土地,真正的大老虎(藩王、士绅),他都没敢动。结果就靠打苍蝇,万历十年的粮食岁入居然都是嘉靖后期年岁入的五倍!如果张居正把大老虎也打了,明朝的国库还会缺钱?崇祯也不至于征什么“辽饷”了。

在一个以农税为主要财政收入的朝代,像明朝这种敛财能力,最后穷死也是活该。

但是清朝不一样,顺治和康熙前期因为明末战争的大洗牌,原先不纳税的藩王和士绅都被杀绝了。老百姓都有地可种,社会蒸蒸日上,国库也是年年都有增长。

到了康熙五十年(公元1712年),康熙皇帝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这一下,老百姓也就不用隐匿人口了。

雍正继位后,他放了三个大招——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摊丁入亩、耗羡归公。这三个政策无一不是为了捞钱。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规定官员和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废除他们免税的特权。从此之后,只有旗人可以不用纳税。

摊丁入亩规定不再收人丁税,人丁税全部摊派到田地里。从此之后,没田地的人可以不再纳税,田少的少缴,田多的多缴。整个国家的土地税因此趋于稳定。

耗羡归公很像现在的“税改费”,中央政府直接把耗羡银制度化,国家拿大头,各级官员拿小头,吃亏只是那些巨贪。老百姓的纳税负担降低了,国家的收入增加了。

这三大捞钱政策,基本确定了后来清朝将近一百年的捞钱基础。乾隆继位后,除了各别政策之外,大多数都贯彻了雍正的思路,至此清朝的税收也就稳定在了每年四千万两左右,一直持续到了道光时期(巅峰时期也有搜刮到八千万的记录)。

但是,清朝的这三大敛财手段,明朝的皇帝就干不出来。或者说,明朝皇帝根本没有条件干这些事。

首先是官绅纳粮,如果皇帝敢让官绅给国家纳税,官绅会把皇帝给骂死。清朝的臣子其实都是奴才,谁敢骂皇帝?所以这个政策在清朝可以实行,明朝就不行。

二是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在明朝也没有可操作性,因为明朝根本就搞不清楚全国到底有多少人丁和土地。没有具体数据,自然不可能按照土地的多寡来收税了。

三是耗羡归公,这在明朝还太超前,不具有可操作性。

在这三点征税政策上的差距,明朝和清朝的国库收入一下子就被拉开了。



道光皇帝驾崩之后,太平天国起义,咸丰皇帝刚刚继位就碰上这档子烂事,可谓是躺着也中枪。当时因为战争,百姓四处逃难,清政府的税收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可是朝廷要镇压太平军,没钱又不行。于是清政府就想出了一个新的敛财方式。

什么敛财方式呢?就是所谓的“厘金”,也分为分行厘(活厘)和坐厘(板厘)两种。用现在的话说,叫过路费和交易税。

分行厘(过路费)就是清政府在各交通要道和关口设卡,凡是商品路过,均征收取一定数额的厘金。不给钱不让过,因此这个税收就被戏称为过路费。

活厘(交易税)就是清政府会派人在货物在起运地,征收一定数目的费用(就像现在的商品出厂就要征税一样),想逃税都没法逃掉。并且商品运到商家后,清政府还要再重复收取厘金。商品倒手的次数越多,清政府收取的厘金就越多。

需要说明的是,太平天国被镇压前,厘金不是正式的税种。只是一种相当于摊牌性质的非正式收入。不过靠着这笔收入,清政府成功的从大商人的手上敛到了钱财,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据一些资料记载,同治十三年的厘金收入相当于当时军费开支的73.7%,这个数据是相当夸张的了!



除了厘金收入外,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期间还有一笔很新潮的收入——关税。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被英法联军彻底打怕了。洋人要求的开放口岸,允许他们在中国设立租借,以及允许他们派大使进驻北京等要求,清政府都一律答应。

这些极为不平等的条件,虽然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但在客观上也让清政府有了关税这笔新型的收入。

当时因为清政府的江南财赋重地被太平天国控制了,北京朝廷穷的叮当响,付不起答应赔给英法联军要求的赔偿款。于是在英国人的建议下,西方列强根据与清廷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条款,将清政府的海关规范化,并推荐英国人赫德担任清政府的海关总税务司,负责海关税收的管理。(因为英国人不信任中国官员的职业操守,担心中国官员会贪污腐败)

这样一来,清政府每年就因此又多了一项财政收入。然后,清政府每年从海关税收中拿出一部分赔偿给英法政府,多余的则用于镇压太平天国和行办洋务。


同治三年时,清朝的关税收入约为五百万两白银。到了同治十年,每年的关税收入达到了一千一百万两。此后清朝关税收入一直保持着爆发式增长,到宣统元年时,清政府的关税收入已经接近了四千万两,这个数字几乎等同于清朝一年的土地税收入了。

据统计,从同治元年到宣统二年,在洋人管理下的中国海关,一共收了九亿两关税。可以组建至少十个北洋水师了。



在宣统元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大概维持在1.2亿两左右,其中主要的来源为四类:

田赋(传统税收)——4810万两、占比27%

盐课(传统税收)——4631万两、占比26%

厘金(新型税收)——4318万两、占比24%

关税(新型税收)——4313万两、占比23%

从数据中便可以看出,清政府站在明朝的肩膀之上,做到了把传统税收压榨到极致,同时又能开辟新的税收门类。他能镇压太平天国这不是靠运气。中国很少有一个朝代能在灭亡前还有这么多的税收。清朝算是无前例的第一例。

不过收入多,开销也大,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之后,可谓是年年一掷千金,每年都会入不敷出。

比如说行办洋务就花费了清政府大量的财政收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及船政学堂、北洋和南洋水师、天津机械局、长江口至南京下关等九处炮台,以及后来的京师同文馆和幼童赴美留学等洋务项目,都花费了清朝大笔的银子。

还比如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也花费了清政府大量的收入。

但是这两笔开支,跟《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后来清政府为了偿还赔款,又想出了三个敛财的办法,在宣统三年将国库收入增加到了岁入三亿两左右。这里限于篇幅,就不仔细的叙述了。

总的来说,清朝是个很现实主义的王朝,清朝皇帝在抢钱这方面的手狠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对排得上号的。相比之下,明朝皇帝就弱了很多。晚明社会,并不是社会上真正没有钱了,而是崇祯求爷爷告奶奶也没办法从有钱人身上刮到钱。

崇祯刮的太狠,有钱人就直接造反或者向清朝投降了。同样的情况在清朝就不存在。刮不到钱?这是不存在的。不交钱就去死!满清这个王朝,本身就是在刀头舔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束缚不如明朝那么深,往往是怎么实际就怎么来。


Mer86


清政府为剿灭太平天国花了多少钱?一组数据告诉你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用数据说话: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开始各路调兵遣将围剿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才覆灭,死亡人数达到1.6亿,整个中国人口锐减40%,几乎将康雍乾三代盛世所增长的人口消除掉。而与大量人口减少相对应的,则是巨额财产的损失。

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在金田起义后的1851年1月至9月间,就从户部拨付了白银600万两作为军费。随着战事扩大,1853年左右清政府拨付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增至1800万两。清政府当时一年的财政收入为3600万两左右,金田起义爆发的前2年,清政府就花了全年财政收入的1/2。

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是田赋、盐税和关税,每年收入大概3000-4000万两左右。其中,田赋占了收入的绝大部分,每年收入3000万两,盐税和关税仅为200-600万两左右,这符合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主导体制。

一、大清皇帝到底还有多少钱?请看清政府最富裕的康雍乾三世户部存银详情: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户部存银800万两,雍正年间增加到6000万两,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增加到7800万两有余。

嘉庆朝白莲教起义长达十余年,清政府耗费2亿两白银才将白莲教镇压下去。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赔款2100万两。康雍乾三世积存下来的千万家底已经被掏空,府库枯竭。

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还有800余万两白银,道光三十年十月,短短十个月过去,清廷只有存银187万两了。真是花钱如流水,流去不复回。

二、清政府如何弄钱镇压太平天国?

第一个办法是印制大面额的钱币

这一举措从咸丰三年开始,当时市面上流行的货币是白银和制钱(也就是铜钱等非银货币),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大面额发行制钱,后来又推出类似纸币的官票代替白银。

大面额制钱迅速贬值,白银价格持续飞涨,严重的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加上大面额的铁制、铅制钱不断被民间盗铸,市场更加混乱。

据统计:1856年,白银一两换制钱(铜钱)2500文,官票1两仅能换取铜钱800文,贬值率达到30%,1859年白银一两换取制钱6000文,而官票则只有200文。1860年左右,官票彻底失去了作用,与废纸无异。

铸大钱、发官票等套走了老百姓手中的银两,导致人民更加贫困,经济更加混乱,而清政府通过这一手段在几年间从民间搜刮的白银多达6000万两。

第二个办法是卖官鬻爵

除此之外,清政府还大肆卖官以此来增加财政收入。当时的卖官称之为“捐输”,捐也称捐官,花点钱就可以捐一个官来做,或者买得一个官名。输也是一样,给清政府输送白银,获得一官半职。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就大肆卖官鬻爵,短短两三年之内就获得白银600多万两,而这些钱全都作为军费用于镇压太平军。

第三个办法是向外国银行借款

为扑灭越来越强的太平天国,清政府还向外国银行借钱,用中国的铁路、矿山、海关做抵押等等。据相关资料显示:清政府从1840年到1911年总共从西方列强的银行借款总额为13.1亿两,用于镇压太平天国的借款多达4556348两,即达到了460万两,占了这一时期所有外债的99.3%。

按照太平天国兴起前三年清政府支出的1800万两计算,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每年的花费每年大概为3600万两即一年的财政收入。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14年时间,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总花费大约为45000万两,即4.5亿两白银。

按照当时的银价与购买力,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150—220元人民币,清政府为剿灭太平天国的花费(按照150元算)大概相当于今天的675亿元人民币。

相对比崇祯皇帝,他弄钱镇压起义军的力度就没有那么大,没有那么多,而且也做不出卖官筹钱的事情,因此就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距,也注定了最终的结局。


稗史候说


打仗就是打钱,打后勤。孙子兵法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百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这段话很好说明了战争消耗巨大,发兵之前,要先把东西准备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见后勤补给对战争的重要性。

昔日诸葛亮六出祁山,却出师未捷身先死,后勤不给力也。二战德国进攻苏联,却因冬天后勤补给跟不上,莫斯科战役败北,从而失掉了战略主动性。人是铁,饭是钢,没钱、没粮如何能确保战斗力呢?因为军饷,曹操还设立摸金校尉,专门挖古墓筹集军费。

古代历代皇朝末年,都会因为缺钱、缺粮而导致大乱而灭亡,这一现象在明朝末年尤其突出,偌大皇朝崇祯居然筹不出百万军饷让李自成退兵,避免两线作战,最终葬送了大明276年江山。同是皇朝末年,清朝却能接连镇压白莲教、太平军、捻军,并建立起当时亚洲数一数二的海军部队---北海舰队,赔款还不少,且是热兵器战争,军费支出是巨大的,但清朝似乎却不缺钱,为何两朝差别那么大?

图1 清 玩世不恭的八旗子弟

为什么明朝末年打仗总是缺钱,而清朝末年却不会

  • 首先,明清两朝的政治体制不同。

虽说是封建皇朝,皇帝独大,但清朝相对于明朝没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激烈的党争,清朝皇帝极其害怕党争,除了入关初期的南北党争,清朝皇帝一直严打党争。

明朝末年的党争主要是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和以文官为首的东林党之间的争斗,两个集团互相制衡,本来崇祯上台之前,这两家势均力敌,没有出现一家独大,但崇祯上台后,迫不及待就把魏忠贤给铲除了,这下好了,东林党从此无人可限制,这些人大多空谈误国,嘴上一套,做又是另外一套。

图2 明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年—1644年)

最紧要的是东林党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想从他们身上拿钱,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怎么会出现崇祯要大臣募捐百万军饷让辽兵入关勤王,结果只募捐了五万两,而且其中一万两还是驸马捐的,等到李自成入关竟然从这些大臣家刮出了7000万两的笑话,更可气的是扬州商人、绅士不想让刘良佐军队入城驻扎,自愿拿出百万军饷犒军。再加上皇朝末年,自然灾害频发,民不聊生,土地兼并严重,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流离失所,本来税收就单一,从农民身上刮不出多少钱了,税收自然降低。

魏忠贤在,起码还可以从这些东林党、富商刮些钱,不至于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所以,政治上的失衡,加速了明政府政治腐败、政治体制崩塌,国家不能从地主阶级征税,仅凭从贫苦百姓上刮的油水及其它些漕银,只能是杯水车薪了。清朝没有这些阻碍,税收有多种渠道,压力自然没那么大。

<strong>

图3 明 官场上的地域朋党斗争

  • 其次是两朝的军事制度不同。

明朝初期效仿隋唐的制度,在军事方面推行“卫所制度”。即单独划出军户,并给予土地生产,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凭着这套制度,国家投入的军费大大减少,朱元璋曾说:“吾养兵百万,不用百姓一粮”。所以明朝的军队数目是很庞大的,居历代之首,永乐时期,达到了惊人的280万。但明朝末年,罪魁祸首土地兼并,各地军户纷纷失去土地,国家只能财政拨款给予支持,要支持起这二百多万人的吃喝拉撒,财政支出肯定指数上升。崇祯时期,连年战乱,对女真人的战争简直是个无底洞,再者,万历三大征早已把国库掏空,而国家的土地税收才五百万两,其它的漕银、关税、商税少得可怜。

反观清朝,与明朝百万大军相比,清朝军队只有区区60万,历代最少,八旗20万,绿营40万,这些军队由国家供养,对于国土庞大的清帝国来说,兵是少了点,但却够用了,满族人口本来不多,必定不敢大规模扩军,以防百姓造反,国家的财政收入在3000-4000万两之间,养活这些军队不成问题,财政压力自然减少 。

图4 清 太平军与清军交战

  • 再次是清朝敢于放权地方筹集军费,明朝不敢放权。

清朝末年,八旗兵不禁打,战斗力低下,绿营兵又不堪重用,为了能镇压各地起义,只能让地方自己筹集军费兴办团练,镇压太平军的湘军就是曾国藩一手创办的团练,地方自己征税练兵、养兵,灵活性很大,既减轻了中央财政负担,又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崇祯却不敢放权让地方征税练兵,靠着中央的军费补贴,东补西补,疲于奔命,最终独木难支。当然清朝还有一个优势,可以向列强借钱,有了列强的支持,清朝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费危机,左宗棠西征的2500万军费都是借的。虽然团练容易导致军阀割据,但是挽救王朝的一种方法,大清得以延长国祚。

图5 清 马蹄形的元宝

  • 最后就是明清两朝的藩王制度。

这里不得不说朱元璋他老人家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像自己一样以后过苦日子,大手一挥,立了一个规定,凡是皇室宗亲,都由朝廷养老,包括田地、银子,亲王的俸禄每年可达1万石。这些藩王没有工作、政治权利、不纳税,却拥有极高的经济权力,明朝末年,皇室宗亲的多达百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还拥有大量土地,据《明实录》记载,万历年间,河南地区的九位亲王的土地占河南地区的十分之一。

<strong>

图6 明 银元宝

万历初年的财政支出是1854万两,皇室宗亲竟花了552万两,万历三大征军费总共才1280万两,明朝的财政支出近三分之一花在了皇室上,万历年间如此,崇祯年间更严重了。可这些亲王却在皇朝灭亡时袖手旁观,继续醉生梦死,连李自成都看不过眼,攻陷洛阳时看到福王满府的财富和他白胖胖的身材,便将他烹杀解恨。相反,清朝少了这些朝廷的蛀虫,财政上可操作空间比明朝多了。

种种原因导致了明朝末年军费捉襟见肘,最终走向灭亡,清朝相对轻松多了。


历史大学堂


每当一个大王朝快要完蛋的时候,土地兼并都非常严重,国家的财政就会出现大危机。这个时候,农民活不下去,爆发农民起义,朝廷一般都拿不出军费。比如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让崇祯皇帝为了筹集军费,差点没愁死。崇祯帝自己节衣缩食,还让大臣们捐款。但到了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却从没有为军费发过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明朝和清朝的军制不同。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效仿隋唐旧制,实行“卫所制”,军户划分了土地,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当兵作战。为了保证维持足够震慑地方势力以及抵抗外来侵略的武装力量,军户的数量是非常多的,达到上百万。清朝军队规模要比明朝小得多,国家正规武装力量只有八旗兵20万,绿营兵40万。其中八旗兵是全部由国家财政供养的,而绿营兵,几乎全靠招募。更何况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连绿营都不是。

其次,军费的供给制度不同,明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允许地方上自己筹集军费,兴办团练。战争时,大量的军户脱离生产,使得收入减少,他们的开销都由朝廷负责,自然捉襟见肘。清朝虽然也要负责军费,但他们只供养20万八旗兵,40万绿林兵是靠民间募捐来供养的,自然减少了大量开支。

还有一个就是态度不同,明朝末年外饷告馈,崇祯让众大臣捐款,可大臣们认为国库有钱,皇帝不肯拿自己的私房钱,我们凭什么掏钱?都变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铜仙鹤。清朝镇压太平天国,并不是不缺钱,但君臣观点一致:这是一场国难。清朝举国之力都投入进去,王公大臣都自愿捐钱。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清政府也采用了诸多手段,以铁路矿山抵押,向外国人借贷,在增加税赋的同时,还出售官缺等等。洪秀全的太平军对老百姓也并不友善,横征暴敛,甚至公然抢劫,导致民心更支持朝廷,一般的官员和商人百姓自愿捐款。清政府筹款并不是特别困难。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崇祯为了镇压农民军的军费焦头烂额。清朝镇压太平天国,却一直能够维持正常的军费开支。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在清朝末年和明朝末年的时候,国内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是两次农民起义的结果却不尽相同,清朝轻松就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而明朝则是在起义的浪潮中灭亡。崇祯皇帝在镇压起义的时候,除了军队战斗力不强、将官贪污严重、10万大军实际人数不到3万之外等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库空虚。明朝晚期的中国人口接近一亿人,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还会没有钱呢?反观清政府,在镇压起义的时候从来没缺过钱,不仅如此,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时候,清政府竟然能够支付高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赔偿。其中缘由听笔者娓娓道来。<strong>

这个问题从源头说起是赋税制度的问题,明朝的赋税是出了名的低,这种情况下明朝国库收入本来就不如清朝。要知道晚清时期一共有四亿多人口,虽然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就花费了4.5亿两白银,但当时清朝一年的国库收入就高达几千万两白银,这个数字在不同时期还有波动,最高的时候据说能够接近一亿两白银。

而明朝的国库收入比起来清朝要差远了,不仅如此明朝崇祯皇帝之前的皇帝要么就是多少年不上一次朝廷,要么就是喜欢做些手工艺工作。固然皇帝不好当,但这么散政放权导致中央对南方的控制力不足,很多应有的税收滞留在南方。因此明朝根本就没有攒下来钱。如果放在清朝的话兴许还能贷款打仗(清朝确实贷过款),但是明朝时期没有贷款这一说法,所以明朝只能靠着自己攒钱。

明朝的军队一直存在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虚报人数,这样不仅打不成胜仗,而且还造成军费支出过多。在明成祖时期明朝还是比较有钱的,还能够支持远洋航行。到了崇祯皇帝继位的时候,全国各地大饥荒,人们都吃不饱饭,崇祯皇帝又找谁去收税呢?

而反观清朝,虽然太平天国占领了一部分地区,但是清朝的主要海关税收和大部分领土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得到了外援的帮助。清朝在镇压太平天国的同时,搞了很多近代化工业来赚钱,清朝历代皇帝都比较勤政,虽然国库和明朝一样没钱,但皇家和地方仓储不像明朝一样一无所有。<strong>

最后就是明清两代对内忧外患的理解不同了,晚清是优先剿灭国内的起义,明末却致力于抵御外敌。这就导致资源的分配出现很大不同,晚清甚至可以和列强借钱打内战。目的、过程、影响先不谈,事实证明清朝的选择在当时来看是正确的,把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又从深渊中救出坚持了几年。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来结束这一问题,明清两朝相比,清朝更像是自上而下的腐败,地方上有很多“大牛”为清朝挡住了农民起义,而明朝更像是自下而上的腐败,全国乱成一锅粥,皇帝有想法但无法实施。


邓海春


首先,清朝镇压太平天国,也没钱。

曾国藩最早开始搞团练的时候,朝廷真的是一分钱都不出,后来象征性的给了几千两,聊胜于无。因为当时别说曾国藩的体制外部队,连绿营和八旗都发不出军饷,急得咸丰团团转。

但是清朝之所以没有像明朝一样被穷死,是因为清朝相对于明朝而言,挣的多花的少,而明朝是挣的少花的多。最重要的原因是——清朝皇帝敢放权,崇祯不敢。

明朝财政收入远不如清朝

明朝的财政弊病,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开始了。

由于自己的出身太差,所以朱元璋对自己的子孙相当好。朱元璋规定,皇帝生子封亲王,亲王生子封郡王,郡王之子封镇国将军,孙子为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等等,世袭罔替,代代相承。

但明朝宗室有两个特点——1.临爵不治事,2.不上税。

永乐皇帝之后,养猪就成了明朝朝廷对待藩王的唯一原则。他们的原则就是钱给够,待遇给够,但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让他们做。明朝的宗室们除了消耗资源与生孩子之外,什么都不用做。

那么明朝一个王爷的待遇是怎么样的呢?

明朝一个亲王,每年的俸禄如下:

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紵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

在亲王以下的各级宗室,每年也有规定的俸禄,待遇极为优厚。但亲王一级的俸禄没人敢克扣,那些远支的低级皇族,俸禄经常被人克扣。而明朝规定,任何皇族都不允许自己谋生,不能从事士农工商中的任何行业。有些宗室甚至只能饿死在家里。

不过由于皇族惊人的繁衍速度,到了明朝末年,天下已经拥有八十多个亲王,二百多个郡王,以及数不清的将军、都尉等皇族。



他们圈占田地,聚集财富。他们什么都不用做,朝廷也不允许他们做什么。他们只需要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凌虐小民,兼并土地。到了崇祯年间,河南的二分之一,山西的四分之一的土地,全部为宗室所有,各省情况也彼此彼此,这些土地全部不上税。

因为明朝规定,皇族土地不用上税,不仅皇族,连有功名的士绅们名下的土地也不用上税。如此统治之下,到了明末,二百年的土地兼并之后,上税的土地只占了耕地总数中很小的一部分。

所以到了明朝末年,全国的额定赋税,居然只有五百万两!而清朝在农业地区与明朝差不多的情况下,普通年月也收到六千万到八千万两,两者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由于交税的土地少,明朝朝廷又没有废除不交税的土地意愿(因为朝廷被文官把持啊),所以崇祯帝时期,明朝为了度过财政危机,只能加税。经过三次加税(开征三饷)后,明朝巅峰时期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两千万两左右。相比于清朝,实在是少的可怜。

清朝实行的是官绅一体纳粮,无论谁的土地,一律交税。而且由于康熙“永不加赋”的祖制,清朝直到亡国,也没有加过农业税,这与明朝的饮鸩止渴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农业税在清朝只占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清朝的财政收入是由农业税、关税、盐税、厘金组成的,远比明朝丰富和稳定,总数也比明朝高的多。

明朝政府的财政负担比清朝大

在雍正改革税制之后,清朝的赋税已经确定了下来,就是四千万到六千万两之间。

这笔钱在平时是够用的,甚至略有盈余。只要没有碰上什么水旱灾荒,农民起义啥的,大体比较稳定。

但在嘉庆、道光时期,白莲教起义、黄河水患、鸦片战争接踵而至。朝廷的钱花的跟流水一般,到了咸丰继位的时候,国库里只剩下二百多万两银子了。

然后太平天国来了,咸丰也开始抓瞎。

在太平天国占领南京之后,清军就因为军饷不到位而哗变过好几回。封建时期的军队没有什么信仰可言,军饷就是一切,这群八旗绿营打不赢仗,还花钱比谁都猛,咸丰帝无奈之下做出了一个很有创造性的举动——创办团练。

他命令各地文官在本地组织团练,打击太平天国。朝廷可以给他们官职任命书,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军费自筹。

在明朝,一切明军的军费都由中央政府调拨。也正因为如此,明朝朝廷对军队的掌控能力是相当强的。除了亡国前的最后两年,崇祯朝的大部分时期里,明朝将领对于朝廷总体还算忠心耿耿。哪怕是左良玉这种老兵油子,打了败仗也每天担心皇上砍头,崇祯也的确真砍过——明军中的悍将祖宽,就是被崇祯砍掉的。

即使到最后时刻,明朝的国库里已经空的跑耗子了,崇祯也还是不敢放任军队将领自己私募军费,因为他知道没有钱就没有掌控力。以明军的纪律和素质,真要是军费自筹,那就和藩镇无异了。

可是清朝皇帝就这么干了,咸丰对曾、李等人说——自己筹款吧,我养不起你。

曾国藩一开始为了湘军军费,实在是操碎了心。他讨好湖广总督,希望能分得一杯羹。他向湖南本地士绅筹款,他甚至命令自己家族和同僚的家族捐资助饷,称得上是毁家纾难了。

但是这都是解一时之急,不是长远办法。在起兵的最初两年,曾国藩过一阵子就要为军饷操心。

后来他发现了搞钱的秘诀——厘金。

所谓厘金,是一种商业流通税。湘军在各地的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收取百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的税收,也没什么理由,就当劫道了。

靠着在遍布几个省的地盘里收取厘金,曾国藩终于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足以养活他的几十万大军。




但这种制度带来的,就是湘军的独立性大大增强。厘金一收一发不可收拾,各省纷纷效仿,组织本省的团练武装。太平天国结束之后,厘金制度也没有停止。

这样的财政半独立状态,让各省的督抚们腰杆子硬了很多,也敢和中央叫板了。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忠臣,没有造反的想法。但各省在清末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独立军政当局,辛亥革命时,十几个省能够在一夜之间迅速脱离清朝朝廷的统治,就是在太平天国时期种下的苦果。

所以,对地方放权是一杯毒酒,喝下去是饮鸩止渴,明朝和清朝的区别只不过在于,清朝喝下了这杯毒酒,明朝没喝而已。


小约翰


谁跟你说,清朝镇压太平天国不缺钱的?


湘军统帅曾国藩,别看现在被誉为半个圣人,其实呢,打仗是打一仗输一仗,几次三番要跳江,只是没死成。所以曾国藩常常自嘲,“屡败屡战”。

那这个老是打败仗的曾国藩大人,怎么混上了半个圣人的呢?


一句话:前线将领只管带兵打仗,曾大人后面管好后勤。说穿了,就是银子,银子,银子。曾国藩到处设卡抽税,千方百计,百计千方的筹钱。怎么能说大清不缺钱呢?要是不缺钱,曾国藩还用得着自筹饷银么?到最后攻破天京城,一把火烧了天国的府库,说是把一切都烧了,其实湘军将帅大抵是把天国府库都搬空了。最后慈溪要曾国藩报账,曾国藩就是顶着不报,没法报,最后不得不以裁撤湘军为代价,换来了朝廷的不再追究,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糊弄过去了。


左宗棠收复新疆厉害吧?厉害,但是收复新疆朝廷是没有钱的。钱从哪里来的?钱都是从胡雪岩这里弄的。后来为了李鸿章要搞左宗棠,第一个把胡雪岩给弄死了。你看,收复新疆,朝廷也是没有钱的。怎么会不缺钱呢?


钱这个东西,挤挤总是有的。魏忠贤不就挺能挤么,还能维持个局面;换来崇祯和东林党,却挤挤都不会了,搞的明朝完蛋了都没人肯出钱,最后还不是便宜了李自成和满清?


很多时候,就是要用酷吏和奸猾之人的。这些人或许在正常时期没有什么好作用,但是在危机时期,弄钱都是好手。别管合法不合法,合理不合理,都这个时候了,谁还管那些?


从这点上来看,其实贪官污吏一点也不可怕。

说难听点,你就是吧全中国都贪了去,你又能用多少?

都是帮朝廷贪的罢了。

乾隆当然不用怕和珅。

和珅贪多少,都不过帮乾隆贪的罢了。

只不过和珅得了恶名,嘉庆得了实惠罢了。


天下危急存亡之时,就要用酷吏把那些贪官污吏统统的给抓起来,把钱都收上来。

本来就是国家存在你们那里的,怎么着还真以为都是自己的啦?


偏偏碰到崇祯和东林党这些书呆子,收钱都不会,那就没有办法了。


张子曰


清军镇压太平军的时候,也缺钱,而且缺得很厉害。但是清军却能一直打下去,原因有多个,一是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纵容湘军和淮军抢掠;二是由于跟洋人贸易,清政府收了很多外贸税;三是清政府跟洋人贷款;四,各省当地增捐,增税,卖官,开赌禁,以增加收入充作军饷,等等。

首先是清政府镇压太平军,非常缺钱,缺军饷,甚至差点引起军营哗变。

比如,著名的江南大营,就差点因为少发军饷,引起哗变。镇压太平军初期,江南大营驻跸南京附近,他们的军饷,清政府让浙江等附近的省份分摊。

当时浙江巡抚管理的浙江省藩库存银只有一百多万两,除了自己要用,供给军饷根本不够,江南大营的将帅决定,每年的军饷只发八个月。如果碰到闰月,则当月的饷银减半。

做出这个决定以后,江南大营的清军一片哗然,眼看着士兵就要造反,江南大营将帅一看快镇不住了,赶紧又调拨了六十万两过来。

江南大营是咸丰帝的直属部队,欠饷尚且如此严重,何况湘军淮军这样的团练军队。所以,曾国藩胡林翼等湘军将领,李鸿章等淮军将领,会纵容手下的部队抢掠。

清政府为什么搞团练?就是没钱自己直接养那么多兵了。连京畿的虎神营这样的清廷禁军都缺饷。

当时太平军每打下一个城市,先去搜刮当地政府的藩库和粮仓,除了自己留下用的,其他的都拉到大本营天京苏州等地,这还是好的,比如李秀成这样比较守规矩的就是这么干的,其他不守规矩的太平军将领就都自己留着了。

而湘军呢,每收复一片失地,就纵兵抢掠,把太平军搜刮的民财再搜刮一次,江南的老百姓往往多次被搜刮。

湘军在当时,还算被吹捧为军纪比较好的部队呢,可以想象其他的清军怎么大肆抢掠的。

看过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的《投名状》的朋友,就会知道,李连杰带领的军队,每打下一个太平军占领的城池,就纵兵抢劫三天。虽然那是电影,但是纵兵抢三天之类的,这在历史上,是很普遍的。

曾国荃带领的湘军打下天京以后,纵兵在南京抢了好几天。据说,曾国荃用大船一船一船把抢来的财宝运回湖南老家。

湘军不但抢掠,还向各地的富商勒索,名义上是捐资,实际上跟抢劫没两样。所以,后来的湘军和淮军战斗力越来越强,很多湘军淮军的将领都发了战争财。

其次,不同于崇祯帝时期,当时的清政府能筹措到一定的军饷支撑清军镇压太平军。

第一点,刚才已经说了,清政府对清军的大肆抢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二点,由于跟洋人贸易,清政府获得了额外的外贸税收。

比如,广东省,当时通过香港进口的洋药,光这一项,据说每年征税就高达几百万两。

其他的外贸税收就不用说了。当时还有毒税,赌税。

此外,清政府在外贸税之外,还要派捐,比如,每斤药物,捐银二钱,这是药税外增加的。药店无论大小,每年捐二十四两。如果不捐,就不准开药铺卖药。

第三点,清政府大肆向洋人洋商贷款。

当时闽浙总督就以军饷不足,向洋商借贷五十万两,怎么还呢?减免洋人货物的税收。

据不完全统计,在平定太平天国期间,清政府向洋人举债19笔,总额五百多万两。

后来,张之洞在两湖搞洋务,二十年间,向洋人借贷达千万两之巨。

还有左宗棠西征缺军费,就是向银行借贷的钱。利息七厘,帮他搞贷款的,筹措军饷的就是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还因此被清政府赏赐黄马褂。

第四点,在地方上,想尽办法增加收入,以充作军饷。

比如,当时清政府允许广东省开赌禁,以增加税收,获得巨额收入。

比如,在地方上,卖官鬻爵,把这些从土财主买官得来的钱充作军饷。

比如清政府在当地开捐,让当地的士绅富豪捐款助饷。当时有人提议,向江淮盐商索捐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否则就严查他们。

比如在广东贩卖鸦片的那些商行,朝廷派的捐达百万两之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就曾经要求广东的商行缴钱助饷,据说要求缴纳几百万两。


西堤君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有人说打的是后勤,后勤是啥,后勤就是物资,物资怎么来,用白花花的银子买呗。旷日持久的战争对一个帝国的财政那是极为大的考验。就拿汉朝来说吧,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库府库的银子对满山,但是汉武帝几场对外的战争就能把它消耗的干干净净,然后还要继续增加赋税,这还是建立在帝国的财政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

现在看看明朝崇祯皇帝和太平天国时期清朝的财政情况。两个时期共同的特点就是同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也都是帝国后期,一般情况下帝国的后期都是伴随着财政的恶化,明清年代也不例外。李自成的起义军和河南的大旱灾,直接导致明朝的大片地区的税收无法正常征收,但是花钱的地方却更多,辽东打仗要钱,关内流民也要打,也要钱,国库早都底儿朝天了,家里没存粮,外部没接挤,只能等着破产了呗。

清朝其实和他的情况一样,大片地区被破坏,几乎无法有效征收税,而且还要担负外国的赔款,你说清朝的国库能有银子么,肯定也是一清二白底儿朝天。但是清朝为什么最后挺过来了呢?这就涉及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

既然朝廷拿不出银子养兵,但是这个仗还是要打,那就只能想其他办法了呗。其实办法就是明摆着:组建地方武装。之所以清朝不愿意用,那是因为一旦地方武装组建起来,就很有可能成为尾大不掉的情况。但是这个点儿没办法了,就是算是饮鸩止渴也得喝呀,毕竟口渴的不行了嘛。

这不就开始了团练,这次团练可怕的不是让地方练兵,还不得不给于地方收税的权利,因为要靠收的税收去养兵。这个做法确实打开了局面,湘军,淮军,楚军,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三个人成为了团练代表人物。从他们三个开始,清朝就开始出现来地方独立化的倾向,在1900年的东南互保中达到巅峰。为什么地方出现了独立化呢,因为财政权利的下放,导致地方同时拥有了行政,财政,军事三个权利,那么他与朝廷的依存度就逐渐变低,出现了独立王国的倾向。

这就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性,你选择了他给你带来的好处,就必须承受他给你带来的坏处。不过清朝在太平天国之后算是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安宁,给朝廷了足够时间是调和与地方的关系,使得统治延续的时间更加久一些。


嘉佳小博士


崇祯打仗总缺钱,为何大清镇压太平天国时从不缺钱?

农民们起义和官员造反在古代是常发生的事,可也是帝王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但若是真的发生了,那就必须要铲除。怎样铲除?那当然是弄支大部队来,去和对方打仗呀。可是打仗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如果国家没有足够的钱财,这个仗是打不起来的。大家也知道崇祯皇帝去镇压起义的时候,国库根本就没什么钱,打起仗来特别费力,可是大清王朝就不同,他们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花钱如流水,但却从不缺钱。很多人就对此表示疑惑,为何呢?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晚清是特别腐败的,国力也是衰微,可是为何国库还如此充盈呢?


我们现在分析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盐税、关税、土地税,这几种税收收入利润都特别大。可是如果想灭掉太平天国,这些钱远远不够。毕竟那些财政收入除了要支付战争的费用,还要去支撑国家的开销,所以清朝政府想了很多无耻的办法来,增加财政收入。有很多朝代都是通过科举考试来选举人才,没有才华的人是不能进入官场的,虽然也有卖官现象,但从未放在台面上来。清朝则不同,只要你家底殷厚,你就可以用钱财换个官来当,美名其曰“捐官”。


要知道在清朝时期的那些商人,最是有钱,唯一不足的便是没地位。可有了这个“捐官”,便有了社会地位,很多商人都乐意去做,这让清政府获得了很多财富。当时的西方那些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和第2次工业革命,早已富得流油。清政府就想到给它们借钱,用铁路等做抵押和各种奇珍异宝去换钱。清政府还有个疯狂的举动,就是疯狂的印制钱币,完全不考虑市场上的流通状况,导致通货膨胀。而且对于铸造钱币也不严加看管,导致有些私人铸造现象非常泛滥。


清政府的这些行为,是如此的疯狂而又失去理智,当然能从四周收集到各种钱财,用来打败太平天国政权。崇祯皇帝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人家也是有原则的,干不出如捐官这种事情,财政收入当然会没有这么多。可恶的清政府虽然增加了自己的财政收入,可是当西方国家来要债的时候,又会把主意打到老百姓身上。最后晚清政府落得个千古骂名,也是自作自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