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军事天才?

史说三朝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军事天才非常的多,古有“兵圣”孙武、兵仙韩信、冠军侯霍去病、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征服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近代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刘伯承元帅、粟裕大将。



但是今天笔者要说的不是上面这些厉害的人物,我要给大家说另外一个非常有胆略、有战术眼光、把握战争势态能力强的牛人,这个人就是被毛主席称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彭德怀老总。

彭德怀戎马一生,前前后后经历过无数场大仗硬仗,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指挥抗美援朝战争时,他的人生达到了巅峰。彭德怀老总所领导的志愿军在武器落后于敌人的情况下,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


彭德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帅,近代的军事家。彭德怀是忠诚的共产党员,在革命早期就担任工农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从师长、军长做到军团总指挥。抗日战争中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

在解放战争中长期担任解放军的高级领导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胜利后,彭德怀长期担任国家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对我国的国防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彭德怀是毛泽东同志的坚定追随者,在红军长征途中,他坚定地拥护毛泽东的主张,强烈的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他在长征中指挥红军躲避过了敌人的层层包围,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毛主席赞扬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抗日战争中,彭老总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前后参与指挥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经典的抗日战役。

在解放战争中,彭德怀同志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指挥一野2万人的军队使用“蘑菇战术”袭扰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23万国民党军,用时一月半,歼敌1.4万余人。在解放战争后期,彭德怀所领导的一野解放西北5省,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高达30多万人。

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开始了两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需要做的事还很多,美国人以为我们还无暇顾及我们的邻国,从而进一步挑衅我们,一再挑战我们的底线。

随着朝鲜战争的升级,以美国麦克阿瑟为首的联军对朝鲜军的压制越来越大,并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在这个时候我国志愿军的领导人选始终是没有能确定下来,最原先是钦点林彪为志愿军总司令,但是林彪以身体不好为由拒绝了,这个时候彭德怀同志主动的站起来挑起了这个重担。

入朝后,彭德怀司令员灵活运用各种战术,主要是以运动战结合游击战、阵地战相结合的方针进行了总共5次战略性战役,最终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彭德怀所领导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比联军差,后勤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打出了我们的威风,使得美国人高高在上的头颅不得不低下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浩瀚文史


林彪!从连长,营长,团长,师长,24岁当军团长,再到东北野战军司令时,也只不过38岁。

索尔兹伯里在他的著作《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中形容林彪是红军之鹰,而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更直言不讳的称赞林彪是常胜将军。


林彪在抗日战争期间只指挥了一场平型关战斗,这是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攻击日军。

战前林彪亲自布置阵地,并在两军鏖战是亲临战场指挥。

战后在荣誉和鲜花面前,林彪坦言八路军的单兵素质和日军相差甚远,要正视差距。并在干部会议上总结出几条对付日军的战斗经验。


第一条就是说日本人穿皮靴在山地作战简直不行,如果和日军发生遭遇战,八路军要勇于抢夺制高点,即使日军已经在半山腰,八路军也能先敌一步到达山顶。

第二条就是不抓日本俘虏,因为日本士兵深受军国主义教育,思想顽固,不像国内战场,喊一声老乡缴枪吧,对方就投降了。一定要确定对方已经丧失了反抗力,再抓俘虏,如果不能确定,就要在手榴弹爆炸范围外在要害部位补枪。

第三是要优先伏击日军的辎重部队,因为这些人战斗力比较弱,还可以给前线的精锐日军造成心理上极大的恐慌。

第四,尽量避免攻坚作战,伏击敌人前,指挥员一定要亲赴原地勘察现场,攻击时阵地尽量选择背对阳光,因为刺目的阳光可以让日军看不清目标,另外他们的钢盔会反光,直接瞄准钢盔开枪就可以了。


第五就是要敢于和鬼子拼刺刀,只有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合格的部队。

林彪只指挥了一场战斗,就总结出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而且经过以后的实战检验,这些战术非常有实用价值。

可惜林彪在发表完这次演说后几天,被阎锡山的士兵击中了肺部,骨髓神经受伤,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只能赴苏联疗伤。否则按照林彪的个性,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经典战例。


另外东北剿匪,能反映出林彪的卓越的指挥才能,东北的土匪冠绝全国,代表人物就是张作霖,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报号的绺子至少有40万之多。

1948年11月14日,辽沈战役结束后,主席在给林彪的指示中,有一项就是要集中兵力,继续深入剿匪,林彪回电只有4个字:无匪可剿。


花近高楼1


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历史上下五千年,朝代更迭。有着太多太多的军事天才了。我说一个我记忆最深的人。



朱文正(1336年—1365年),是朱元璋的侄子。公元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交手,陈友谅率60万汉军东征。要想攻破朱元璋老巢南京,那么必须先打下洪都(南昌),当时洪都就是朱文正镇守。



洪都很小,城池也不算太坚固,守军只有几万。平日里朱文花天酒地,将士们对他很不满,只是碍于他是朱元璋的侄子。接命令后。他突然正经了起来。召开紧急会议,“城亡人亡,我等誓死保卫洪都城!诸位珍重,望来日以富贵相见。”他立即分配兵力防守各个城门。



城下是当时人数庞大,战斗力强盛的军队。不是六万,是六十万!城池被围得水泄不通。六十万军队轮番攻城,为了鼓舞士气。朱文正亲率亲兵在城楼督战。朱文正的军队日日夜夜在做拼死的抵抗。一个个将士倒下了,又一批将士从后面扑上来,踏上战友的尸体,挥舞大刀砍向敌军。一个接一个的头盔从城楼上掉下,鲜血染红了整座城墙,整条护城河是血红色的,河面上漂浮着无数将士的尸体。城楼上的将士们没有一个后退一步,他们坚信援军会到来,他们坚信自己可以守得下这座城市。



85天,整整三个月。朱文正用几万人守住了六十万大军的疯狂进攻。消灭了陈友谅的有生力量。为后来朱元璋围困陈友谅在鄱阳湖做出了直接贡献。改变了元末各军阀割裂相持不下的局面。洪都保卫战期间,朱文正没有一次向朱元璋求援。陈友凉不禁叹道:“朱元璋座下猛将如云,竟还有朱文正此等军事奇才,若能效力于我,势必如虎添翼!”



这是军事上的奇迹!毫无建树,毫无军功,整天吃喝玩乐二世祖,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一战成名。评为明初五大将。



朱文正的结局并不太好,洪都保卫战后不久,在部属怂恿下,欲投靠张士诚,背叛朱元璋.被朱元璋先发制人,朱元璋本来想处死朱文正,但由于马皇后的劝阻,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朱文正在桐城软禁起来,终老囚中。

如有类似问题,欢迎关注邀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历史爱好者soso


中国历史上军事天才太多了,其类型应该分为战略统帅型和战役指挥型两类,两者皆具备者有之,但为数不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讦、朱元璋、努尔哈刺都属于战略统帅型,现代的毛泽东也是。战役指挥型古代如孙膑、王剪、白起、霍去病、韩信等人,现代的如林彪、刘伯承、粟裕、白崇禧、胡琏等人。管战略的人不见得对战役问题事事精通,因为战役更贴近军事学的本质,需要经过严格的科班训练和实战锻炼;同样,管战役的人不见得在战略上有先见之明,往往受到更多具体问题的限制,这是由人的客观局限性决定的。比如,解放战争中毛主席让林彪南下北宁线,奇取锦州封住东北大门,林对这一战略就缺乏深刻理解。夺占锦州后,毛主席让林彪制订一个锦西葫芦岛的作战方案,林却根据战役进展情况,抓住战机,顺手牵羊,将廖䊮湘的西进兵团围而歼之,一举奠定东北战场胜利的基础。这就是战略与战役的作用和区别,两者只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夺取战争全局的胜利。


山中路过


粟裕!中国十大大将之首!1907年出生,1927年入党,同年参加南昌起义,随后进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历了五次反围剿战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没有参加长征,奉命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六师师长!让粟裕声名鹊起的当数第二次国内战争,苏中七战七捷,血战孟良崮,豫东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等都是粟裕将军指挥的!粟裕擅长大兵团作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被誉为无冕元帅,百战将军,战神!逝世后大脑里还有弹片存在,中国36位军事家之一!


我是一只鱼


霍去病、郑成功、白起、岳飞、韩信、戚继光、卫青、粟裕、徐向前、刘伯承、彭德怀、朱德、白崇禧、卫立煌、吴佩孚、徐树铮等。


君230835428


中国历史有哪些軍事天才?关于这个问题,中国近代战争涌现了很多军事天才,彭德怀同志是一个很了不起军事天才,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忠诚战士,是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副总理,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红五军,在红军时期担任军团长,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解放战争担任一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打了很多大仗胜仗,如抗日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也打了兰州战役,特别抗美援朝战争,更是打败以美国为首联合国部队,打出中国人民军队的威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真如毛主席所说的,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水太5


中华上下五千年军事天才太多了,但是没有能超出毛泽东的。毛主席除外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上将等都可算军事天才,有过人之处。


扶正2


毛主席是当之无愧的,他把战略战术运用到了极致!


沧海一粟13089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最服气,林彪和粟裕,只有他俩真正做到了,兵者诡道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