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了想把自己的字写好一点,从哪里开始练习?楷书还是?买谁的字帖?先摹还是?

用户68056351


题主的目的是想把字写得好看一些,应该说的是日常工作学习中常用的硬笔字。一般可以先从楷书练起,如果经常要用手写字,直接练行楷、行书可能更实用。



市面上到处充斥着楷书临摩练习本,目前最多的是田英章、司马彦、荆霄鹏的。都不错,也各有缺点,田英章的方正圆润但字风略软,看久了有点油腻大叔的味道。荆霄彭师从田英章,有自已的风格特别,奇趣不高。司马彦的最接地气,带着一点手写流行风。相较而言,学荆霄鹏吧。其实这三人的硬笔书法虽然卖相好,但未必是功力最深,我更喜欢卢中南或者吴玉生。不妨看看。



书写的训练一般要遵循临摩、读帖、再临写、再读帖的程序步骤,说白了也就是多看加多写。初学一般按照点画、结构、单个结字到谋全篇的顺序。临贴不仅要学点画形状、结字状态、空间占位,也要看提按转折顿等笔法的运用。要固化书写技能和习惯,不能离开字帖又马上打回原形。


硬笔字写好看比毛笔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书写基础和习惯,反言之,这个基础和习惯往往又带着固疪动作。学书重在求变,一定要改变那些固有习惯和经验,抛弃随心所欲的野路子,扎扎实实地临摩、训练。只要用心,坚持,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抱庸浅见,妄谈一二。


抱庸斋主


27岁了,有心想把字练好些,这个"想练好些"便是最初的动机念想,至于把岁数是37、47……甚至更晚都不是问题。学习求知,兴趣使然。

学习自然要讲究方法,方法逐渐悟通了,变化为一种良好的思维模式,学任何东西都会运用这种模式去比较度量。学写字的乐趣在于,可以通过手写的笔迹直接将这种思维模式呈现在纸面上,令肉眼可辩,不象文学手法那么隐晦。思维模式越是干净明朗,其笔墨痕迹所体现特点也干净明朗。所以说我们学习书法,表面上是学字,其潜在的结果却是更改思维习性,确立思想体系。

就我学习书法的认知而言,初学书法时步入临摹状态是必然经历,但是要在临摹之前多去理解古人的学习经历,看看古人在谈论书法学习时有哪些是共通意识,那些是个性意识。共通意识能让我掌握共性原理,那是大家所公认的模式;个性意识能启发我独立思考,帮助我的表达同样具有个性。循理而行,一直是我所信奉的,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既然学字是兴趣使然的结果,我认为是"通过临摹某家而去掌握共性成理"还是“通过读书去掌握共性成理"都可以,但是后者要显得更为明白,因为其器识起点站在高处了,能从历史传统的整个角度去分析问题。

学习要先分清楚先后主次关系,该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自有成理,初学如初生婴儿之哺养,直接施之以米饭和蚕豆,那是违背自然之道的,结果也可想而知。初学写字亦如初生小儿学步,有个躺、蹬、跪、爬、立、走、跑循序渐进的演过程,颠倒错乱了是没有如意结果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人在学习书法的时候,都是从“正”字入手,在将字写得工整美观的过程中寻求合乎情理的法则,对这种法则的认识越是周到,其体现的书写也越有条理,厉害的人写出来的字甚至令表扬者众多,忍不住争相仿效,以他为楷模,"楷书”的意义便由此而来。其实,无论临摹何种书体,都叫“楷体",就是仿效入手,是正是行是草都可以。

唐代之前是没有我们今天的"楷书"一说,只有"真书”和"正书"的说词,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学习态度必须端正。这个"态度端正"便是学写字的心法起源,试问如果连学习态度都不端正,那如何又能令写出来的笔画具有端正气质呢?所以说,初学写字以体味字中正态为要,想大意引用下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简单说说:刚开始学字时就想着要放纵涂抹,嘚瑟自己,就好比是刚学习的无知小儿,还没学会沉稳端庄的意识,便唯我是从放言天下。

我要提供的参考意见,大概如此了,不知道是否解答了你的问题。我学写字的乐趣其实是因字而起,明理为要。如果说写字能给我的思维和生活带来帮助,那真是太有趣了!

(贴几张我这几时随性而写的字,付读者随意点评,互相进益,各取所得。)





1357986420cyj


学书法的黄金时期在5~15岁,悟性高、可塑性强、心无旁骛,绝大多数初学者以楷书入手,是为“立”,继而行书意为“走”,再入草书是为“奔”,这算是一般规律,并不绝对。27岁已算学有所成的年龄,要面对工作、家庭诸多实际问题,想排除干扰坐下来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的楷书笔画、间架结构,不是不可能,是有不小的难度。窃以为这个年龄的入门学书者,还是跨过楷书,直接入行草的好,算是捷径。(一家之言)


八戒6739503792368


欧颜柳赵四大家的楷书都可以选择的,毕竟是初入门要打基础,楷书是首先,魏碑也可,比如选那些比较工稳的,类似李松那一路魏碑楷书。主要是关键自己喜欢,对脾气,还有就是随缘选其一,可。关于选帖,还有就是请身边的书法老师帮助选。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无论年龄如何,学习书法就必须过临摹关,即便只是想写好字同样需要从临摹开始,这样才能获得基本上美观规范的字形,而艺术性的书法要求更多一些,从一点一画到一字之结构,通篇之章法,作品的神韵格调都需要通过临摹学习以及文化养成获得。楷书的临摹可以有效的让我们掌握严谨规范美观的书法的法度,学到书法的基本的相对丰富的书法技法和读帖的锻炼,当然还有书法的临摹练习实践。楷书是最好的入门级的教材,楷字本身就是楷模的意思。



具体到怎么学,就是临摹,严格按照字帖上的教程,一步一步的进行临摹练习。通常情况下字帖上都设计好了临摹流程,并有简洁实用的准确的文字指导说明与技法讲解说明,按照字帖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临摹学习即可。27岁年龄,可能字形在逐步定型,需要通过更多的描红临习集临摹练习来纠正过去养成的不良书写习惯,拚弃过去头脑中的不正确的不美观的字形。临摹要采取少而精的做法,并尽可能达到将每个字都背临下来的程度,并坚持学以致用,就是要把能够精准背临下来的字形或技法,运用到日常书写和习作创作中,如此不仅可以复习巩固学习成果,还能不断陪成就感,提升学习兴趣。初学楷书对于改变我们的书写习惯和态度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我们过去书写都是任笔成行,不考虑美观不美观,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有了楷书法度的约束,我们的书写就要严格按照字帖上都规矩来书写,就不能随性随意了。这个过程也是打磨自己心性的过程。楷书的书写速度相对慢一些,更适合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心性,待得到了书法的技法规矩和娴熟的技巧,在进行速度的的快写,也就不容易逾越书法的法度了,就是快而准,技法不熟,其结果是快而不准,甚至不可识别。



翰墨书道


最利索的捷径,是坚持自己的风格写下去!鉴赏书法美丑的二元素,其实仅仅在一线之间变幻。

意思是,字所以美而余韵无穷,字所以乍美而丑气熏天,是一般人的思维定势把书法字截然主观分定美丑二势,使字无维护深长之韵,徒学无功。要让字的丑处服从美处,为美的地方正服务,则字美而有余!反之孜孜以求美而弃丑的思维,写得略好就写出形似美而气不长美势戛然而止的枯美字,写不好的直接丑书之档,反而比自己原来的字更丑得一塌糊涂!

瘦金体的瘦长从姿,启功体的笔画随性而衬映清秀,是丑为美所用;另观某些书家规矩字,如江头泡沫乍观惊艳,实则难伴向东水长流,入阔海!

这是本人正宗心得,特赠予书法爱好者!这也是历代以来书法家言不尽意的书法诀披露。独家首悟发布,严禁抄袭!

2019.3.9.9:52


山外天色


我50开始学系统地练习楷书,我认为田英章的楷书还是上手比较快的,先描再临,体会字形间架结构后,再注意笔法练习,这样会改变你以前几十年的坏毛病!不知道这样回答满意吗?




品育堂书法


这个练书法并不晚,还有一定的优势,请鼓起勇气,坚定信心,坚持练下去,定能收获颇丰。建议选行楷书法帖为宜。书法帖选行书千字文、洛神赋、赤壁赋,鲜于枢海棠诗帖等比较好,至于谁的要看你的性格喜好特点,选自己喜欢的、适合的。


儒道鸿业传承术艺


唐.欧阳询的(九成宫)。


张建国剑虢书法定制


可以先临摹然后再自己练习,建议先练常用的简单字,我本人最近也在练字。这是推荐的,对于自己把握不好笔画的可以看一下视频。



今夜乱弹琴


四大名家千古传颂,首先选择那种体各有千秋,个人认为男选颜,女选赵,颜体大刀阔斧,宽博雄浑,赵体多姿绰约,娟秀典雅,这要看自身所爱,有志者九十七也不晚,无志者十七岁也是虚设,年令不是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