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古寨?


如何保護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古寨?

在中國雲南西南部,中緬邊境的阿佤山群峰中,有一塊被雲霧環繞,山巒環抱,綠蔭環繞的地方,依稀可見茅屋叢立,錯落有致,竹樓靜聳的翁丁古寨。隨著百年歲月的流逝,翁丁古寨宛如亙古不變的標誌,在山水之間訴說著佤族古村的風土人情,讓我們聆聽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古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如何保護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古寨?

非常感謝雲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雲南古村之友志願者團隊牽頭人歐陽志勤老師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由他們單位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翁丁村環境保障技術研究與示範”,這些年在翁丁古寨開展的一些保護工作。

課題由來

大家都知道,傳統村落凝聚著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繫華夏子孫文化認同的紐帶。傳統村落保留著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是繁榮發展民族文化的根基。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傳統村落衰落、消失的現象日益加劇,加強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刻不容緩。

迄今為止,我國已經公佈了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全國共有6799個傳統村落,其中,雲南省共有709中國傳統村落,佔全國總數的10%。2016年以前雲南省傳統村落位居全國第一,現在是貴州省位居第一。在雲南省境內分佈傳統村落最多地區是保山、紅河和大理。

如何保護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古寨?


翁丁古寨的情況

翁丁古寨是國家第一批傳統村落,2004年開始旅遊;2006年被國家地理雜誌列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也被列為雲南省歷史文化村;今年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村,同時翁丁也被列為雲南省重點打造的旅遊村寨,也被列入中國的避暑小鎮;2007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老屋保護行動的特色村落項目,翁丁擁有各種光環和榮譽。

佤族古老而神秘的信仰是萬物皆有靈,在他們的觀念當中,一切物種和自然現象都是有靈魂的。佤族先民不僅創造了整個悠久的文明,而且創造了佤族特有的圖騰。如今的佤族人仍然在這裡和祖先過著相差無幾的生活、生產活動,當地居民的言談舉止依然保留著佤族的特色,是一筆活的生態文化資源。

翁丁建築

全村的建築也基本保持著竹木草頂結構的幹欄式和落地式的農舍,遠遠看去就像傣家的竹樓。進入村寨還是感覺有明顯的差異,現在仍然用茅草做頂,頂用竹插搭成的。

簡單、樸實、粗獷,是佤族人質樸的性格在建築上的反映,佤族一鄉而居,房子之間相隔距離不遠,建築下面堆雜物或養家禽。

在翁丁古寨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它的寨樁,寨樁位於佤族村寨的正中央,是每個佤族村寨必備的圖騰。每逢重大節日,全村人都會圍著寨樁通宵打歌。

如何保護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古寨?

翁丁木鼓

木鼓為佤族獨有的樂器,它有悠久的歷史,是一種原始的鼓。木鼓的基本功能是打擊的樂器、祭祀時的儀神、打戰時的報警,有時也用於娛樂,深層層面是激勵人的情感,使集體對它產生一種崇拜。不僅如此,木鼓是一種象徵的實體,它是內在的力量,原始的信仰,民間信仰中趨利避害的靈力,這種力量使它們擁有神聖性、規範性,所以木鼓是佤族通天的神器。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木鼓是佤族母親的象徵,是佤族的母親,是佤族先明建立的心靈安護所。在保護的過程中,當地的老百姓說如果他們心中有煩悶的事情,就會到木鼓房去和他們的祖先,他們的母親訴說心中的不愉快或痛苦,來消解心理的壓力,所以木鼓房也是他們心靈安撫的場所。

拉木鼓是整個村落都要參加的一項盛大的活動,在佤歷格瑞年(公曆十二月)開始時,木司鳴槍並擊鼓召集村落村民聚集參加祭奠和漂流活動,製作木鼓及搬運要六到十天。現在,旅遊開發後,拉木鼓已成為一項表演性質的活動。

如何保護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古寨?

翁丁特色

翁丁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生物多樣性,它擁有它的神林。在它周圍生長著百年參天大榕樹,整個村落都在群山包圍當中,有一片林子就是它的神林,被譽為神的化身和棲息的地方,他們能保佑村寨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佤族人們對神明是非常擁護和愛護的,林內的枯草落葉他們也忌諱去撿,如果動了其中的一草一木,就會驚動神林,給他們的親人帶來災難。

神林與翁丁村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神林可以說是翁丁生活的家園,如:在婚嫁之日,在神林祈求和和美美,白頭偕老。小孩週日之時,祈求孩子的健康平安,在生病的時候祈禱健康;在有人去世之時,也需要向神林祈禱亡靈逝者的安息平息。

翁丁喪葬

喪葬也是翁丁比較有名的文化,喪葬是佤族家庭乃至一個村落的一件大事,聽到報喪的槍聲,鑼聲,或者死者家人的哭聲,村寨都會前來弔唁,幫助料理喪事。佤族有祭死不祭生的習俗,子女必須記住父母死的日子,每年祭祀的日子注意一些忌諱:不出遠門,喪葬習俗中有和諧文明生態的理念,生命就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每個活著的人都應該放下死者,去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未來,現代人如果把生命看成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就能夠從死亡的恐懼中,從追求永生的不可能中解脫出來,在創造中不斷地提高生命的質量,提升人的價值。


開展的翁丁保護工作

目前翁丁古寨保存著許多我們現代丟失的文明,佤族同胞敬畏自然,感恩祖先,團結互助,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維護生態平衡,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的,如今生態環境的危機主要是由於示範的人類引起的,而它的根源是支配人類行為的文化觀念出了問題,為此我們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要遵循:環境保護是靠宣傳起家,必須要從環境的宣教開始,讓老百姓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我們課題組先從宣教開始,招募大學生志願者到翁丁古寨開展一些環境保護的宣教活動,編輯設計和製作有關的環保材料,組織當地有關部門一起開展環保教育活動,在翁丁拉開了保護環境的啟動儀式,通過這些活動讓老百姓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環境保護家喻戶曉。

如何保護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古寨?

書籍作為作者智慧的結晶,有利於促進人深入思考,可以使人開闊眼界,目前為止翁丁村民的總體文化水平較低。培養村民學習熱情,提高教育水平,有利於促進村子的發展,發動社會力量一起建造了關於環境保護的書屋,給孩子提供讀書場所,通過書屋讓大家交流溝通,激發孩子上進,讓孩子擁有知識和了解知識。在古村之友的帶動下,組織大學生和村落楊氏後裔一起眾籌,一起製作楊氏家譜,讓楊氏家譜和翁丁文化讓更多人知道,加以傳承。

如何保護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古寨?


翁丁面臨的問題

農耕文化的精神就是窮不丟書,富不丟豬。豬是祭祀主要的祭品,特別是喪葬中,老人不在了,必須要有母豬,所以家家都要養豬,他們的生活離不開豬。豬汙染的問題也是非常讓人頭疼的,養豬非常汙染環境,是我們課題中比較需要解決的事情,我們就在翁丁古寨試著進行生態豬圈項目。我們在翁丁古寨裡,運用國家的資金,做了兩個生態豬圈,效果還不錯。將豬的糞便,用於糧田,肥沃土地,比較環保生態。也讓老百姓知道農耕文明應該這樣運行,以此減少他們的開支,增加他們的收入。

農村庭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是由人類長期適應利用和改變環境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農村庭院是農民的家園,是農民生存繁衍,傳宗接代的聖地,也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創建幽靜庭院,生態豬圈,種植竹子,實用性瓜果,讓老百姓從事紡織業,走生態優化歷史,走生態可持續發展道路。讓翁丁村民看優秀案例,投入翁丁的美好建設中。

如何保護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古寨?

真正把翁丁古寨發展好,要靠人才,人才培養的關鍵是教育,教育要從孩子抓起。例如:可以多開展讓大學生志願者去翁丁支教的活動,反響很好。

翁丁古寨是生態環境非常好,生物多樣性比較豐富的地方,從上到下,都非常關注,保護與開發是當務之急。

在微信搜索服務號“愛鄉寶”,回覆“翁丁”可以回聽課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