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軒轅黃帝”到底應該在陝西還是在河南?文化價值和商業旅遊價值哪個更重要?

武威王


軒轅黃帝被國人追奉為人文始祖,也是中華民族團結凝聚的源泉。

中國自古就有民間祭拜黃帝的傳統,全國很多地方都建有黃帝廟,當地百姓每年到此祭拜,追思先祖恩德。

由國家最高領導參與的祭拜就叫做國祭。古語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見對祖先祭拜儀式在國家的崇高地位,對祭拜地點的選擇和儀式過程是相當嚴格的,如有違犯肯定殺頭治罪。

陝西黃帝陵為古代皇家祭祀場所,那裡保存有歷朝歷代眾多的國祭碑文,近現代有孫中山、蔣中正、毛澤東為黃帝陵題寫的祭拜文字。在陝西黃帝陵祭拜祖先無疑是您最正確的選擇,因為您是和偉人站在一起做的同一件極有意義的事,這時的您內心坦蕩、平靜、自豪!

改革開放以後,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國內許多地方大興土木建造所謂的名人故里,河南新鄭的黃帝故里就在此時應運而生。無可否認,為了經濟發展,增加黃帝故里名號的可信度,當地政府投入了鉅額資金、花費了大量心血,新建一批、改造翻新一批建築設施。對照康熙三十二年《新鄭縣誌》可以看出,歷史遺存顯龍宮原是祭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廟觀,經翻修改造成了如今的黃帝故里祠;歷史遺存黑龍廟摘下原牌匾換上了人文始祖的牌匾,如今稱為始祖廟或軒轅廟。新鄭所稱黃帝故里既無權威可靠的歷史記載,也無歷代帝王的皇家信用背書,更無近現代國家最高領導的些絲墨寶。對於新鄭黃帝故里的真偽,業內專家、歷史愛好者質疑者眾,做為吃瓜群眾、歷史外行,本人對此無法去評判,結論是:這個故里不太靠譜。為了以後不丟醜,不鬧笑話,去河南新鄭祭拜黃帝,我看還是算了吧!

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真假皆不重要,假作真時真亦假,事間萬物終將化為虛幻,但求內心寧靜、安穩。


馬可大菠蘿123


祭奠軒轅黃帝:這個是華夏兒女的事情。只要有華人的地方都可以祭奠,我不知道我這句客觀的評論,有沒有人有異議?誰反對誰支持,舉個手錶個態。

為什麼兩地會有爭端?其實沒有爭端。

一個河南新鄭,黃帝故里。另外一個說是黃帝陵。(全國各地說是黃帝陵的,有四個地方)文化的價值固然重要。以拜祭黃帝這個人為始祖,增加民族凝聚力。這也是好事兒。拉動旅遊,促進地方需求,這是實事。經是好經,就是怕被歪和尚念歪了。


相信大家在悟空或者頭條上能看到好多ID,顛倒是非黑白。就那幾個冒充各個地方的人搞地域攻擊。如果大家是成年人,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他們的伎倆。宵小之輩,何足掛齒。


文明祭拜文明祭祀。這是我們國家所倡導的。增加民族向心力,更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人最怕的,最恐懼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國家繁榮富強了,華夏兒女擰成一股繩了。他們就怕了。

他們經常會說,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一群中國人是一條蟲。落後就要被捱揍。有這個民族凝聚力了,還有什麼我們中國人幹不成的事情?祖國富強利國利民。

祭拜黃帝也好,炎帝也好,伏羲也好,女媧也好。只要你是華夏兒女,在全球任何一個角落,你都可以接待。我是華夏兒女,我沒有意見!

如果在做這些,有利於國家和民族大義的事情的時候,又能帶動當地的旅遊和經濟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因為網絡上入門太簡單,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所以要做好自己,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心態陽光的人,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用正能量激發自己,也感染身邊的朋友!看人長處、幫人難處、記人好處!跟著行者,走向光明。


用戶3117789454


首先科普一下:

黃帝,生於河南新鄭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參考文獻:《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於軒轅之丘”)。黃帝的誕辰是農曆三月初三,即上巳節,是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自2006年(農曆丙戌年)開始,每年三月初三在河南新鄭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史記》等史書記載黃帝葬於橋山(今陝西黃陵縣),(參考文獻:《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載:“黃帝崩,葬橋山”)陝西黃帝陵是黃帝的陵寢,每年清明節在黃陵縣舉辦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

所以說,河南的是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陝西的是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兩個儀式是不一樣的!至於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每個人看法不一樣,都會有不一樣的見解!

大家想獲得更多的旅遊方面資訊,可以關注我們!歡迎點贊,吐槽!


安陽中國國際旅行社


題主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其實個人感覺,陝西和河南都可以。因為陝西有黃帝陵,河南有軒轅冢,以及很多的黃帝的遺存和傳說故事。當然,跳出來說,其實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去做,軒轅黃帝的祭奠,因為畢竟我們都算是軒轅子孫。如果非要從,這兩個之間選一個的話,我更支持河南。

至於第二個問題,個人感覺,兩者其實都很重要。現在文化和旅遊合併了,詩和遠方一體了。套用最近聽說的一句話,沒有文化價值的商業價值,是行屍走肉;而沒有商業價值的文化價值是魂不附體。兩者之間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同時還根據參與主體的角度不同,位置不同,可能有更多的解讀。比如市場主體,雖然要考慮文化價值,但出發點應該是商業價值。而政府主題,則更多的是兼顧商業價值,但出發點應該是文化和社會價值。

僅作為我個人的認識,有不對的地方,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東海秦二聊旅遊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擱置爭議,共同祭拜,協同開發。

軒轅黃帝已經成為華夏文明的象徵,也是全球炎黃子孫公認的始祖。在這個問題上講,我們是可以在黃帝出生地、陵寢等問題上擱置爭議,因為目前來講,關於黃帝出生,生活範圍,陵寢等意見分歧和史料記載大都來自於史記等有限的記錄,儘管後世不少人都做了相關的考證,也有民間傳說,但是仍然無法拿出讓四海信服的鐵證。所以近年來,陝西,河南兩地關於黃帝歸屬的問題上多有爭議,當然也還有其他兩處也有黃帝陵寢或者黃帝故里等等,從大的範圍來看,這應該都是自古以來對黃帝的追憶流傳下來的,不一定就是黃帝的真身所在。

關於黃帝生平,大多這樣認為黃帝大約生活於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之間,是古代部落的首領之一。 根據《易·繫辭下》記載:“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孔穎達疏:“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又據《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這說明了黃帝的身世。加上《國語·晉語》及《世本》 和《大戴禮記》中的《帝系》,都說黃帝是少典之子。

比如根據《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至於黃帝陵寢,根據《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載:"黃帝崩,葬橋山"。又有《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 和《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 載:"其來年冬,上議曰:'古者先振兵澤旅,然後封禪。'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釋兵須如。"這是記載漢武帝祭拜黃帝陵的事。正是由於這些記述,所以目前大多數人認為黃帝陵在陝西一帶。

至於軒轅黃帝背後的文化價值,敝人認為在於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更是情繫祖國的一條紐帶,讓全球炎黃子孫血脈相連的根基。加上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的融合,形成了慎終追遠的理念,國人這種情懷是連接著家國天下的,還有就是認祖歸宗和落葉歸根的深層理念,古人講求血脈正統,而恰好黃帝就被華夏兒女恭奉為正統,所以其文化價值是隱含的,是滲透在人們的情感之中的。

至於旅遊價值,從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角度來講,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是相輔相成的,也是相得益彰的,文化價值可以通過旅遊的方式進行展現,旅遊可以將文化價值傳播的更遠,所以這也是近年來對黃帝有爭議的地方,因為此類文化價值深層次的旅遊價值,不僅體現在文化本身上,可以成為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名片,更重要的是可以帶來極大的金錢,比如投資等,這是每個地方都求之不得的,這才是各地相爭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才一貫認為對於此類爭議,在沒有鐵證蓋棺定論之外,應該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第一個問題:

對於具體的個人/組織/團體,只要是炎黃子孫,存心敬重先人,對先人的祭奠在哪裡都可以,和陝西河南具體的地址沒有毛關係。

但是作為“民族性”和“國家性”必須合乎禮制和禮制傳統。

國人祭奠先人的禮制地址:家中神位堂/祠堂/團體或組織禮堂/宗廟/陵墓(包括衣冠冢)。其中清明是陵墓並以掃墓祭奠為禮制。

國人祭奠先人的禮制:家祭/宗室祭奠/特定組織或團體祭奠/政府的某一特定組織主祭奠(省地縣)/國家祭奠。

現在看看:陝西黃帝陵祭奠活動屬於國家祭奠。而且有其傳統禮制,清明節國祭。

2.第二個問題

文化旅遊是文化資源展示,宣傳的重要途徑;文化資源的保護/維護/宣傳需要資金,所以商業化=文化旅遊景點收費成為一種必然。

被人詬病的無非是門票價格而已。

故宮是全民資產不但收費,而且是第一貴+很多東西不讓看。題主如何看此事?

3.同質化/借屍還魂式旅遊是近年來同一主題不同區域旅遊事業單位惡性競爭的主題之一。

網友有意/無意/惡意挑逗區域網友惡辯製造熱點,達到不當競爭的目的在國內比較普遍,實屬可悲。


凱騰聚知




這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

爭論的焦點本質其實很簡單:為了爭奪旅遊資源。

以爭奪旅遊資源為核心,以文化底蘊為背景,開發和利用文化價值達到商業價值。



毫無疑問,這些出發點是好的,都在為當地人民造福祉。與此同時,對於弘揚傳統文化和民族凝聚力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陝西省黃陵縣的人文始祖軒轅皇帝陵被稱為中華第一陵,在縣城以北一公里的橋山之巔,千百年來每逢清明佳節都有先賢志士來此憑弔和紀念,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關軒轅皇帝陵在哪裡的說法還有多種,如:河北省涿鹿縣的橋山說;北京市平谷說;還有河南新鄭說、甘肅、山東等7處說法。



但不論哪種說法,都充分說明了人文始祖軒轅皇帝的不朽精神是永存的,是永遠值得中華民族所有人民銘記在心的。



軒轅在哪裡?

始祖活我心。

精神永不朽,

激勵後來人!



(圖片來自網頁)


詩書宸閣


沒錯的!這有什麼可說的,誰都可以祭的,黃帝上過廁所的地方可以祭“黃帝入廁地大祭”;路過的地方可以祭“黃帝旅遊地大祭”;黃帝午休過的地方也可以祭“黃帝午休地大祭”什麼都可以祭的,這個社會還需要什麼規矩和禮儀?只需要炒炒就行了!加油!提個建議,還可以把炎帝,秦始皇也祭一下。


紅星閃閃耀秦川


董先生個人觀點:

一,這個沒啥好爭的。

二,改革開放前咋不見河南爭。

三,保護傳承文化,講好歷史故事,只要能真正造福一方,而不是搗亂一方,爭就爭吧。

四,都是錢鬧的。


大聲叫我董先生


導遊郎記得從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歷朝歷代國家公祭“軒轅黃帝”都是在陝西橋山黃帝陵,這裡保存著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中華民國成立後,民國元年(1912年)三月,孫中山先生委派要員專程祭祀黃帝陵,並親自撰寫祭文。1937年清明節,國共兩黨各派代表前往黃帝陵共同祭奠,昭告列祖列宗、團結抵禦外侮、建立全國抗日統一戰線。1961年3月,黃帝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從1994年起,每年都有國家領導人專程來陝參加公祭活動。這一系列的活動都表明祭奠“軒轅黃帝”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在陝西黃帝陵。至於其他地方的祭拜活動,也都是對祖先的紀念,無可厚非,只不過不是國家公祭罷了。

文化價值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裡,血濃於水、葉落歸根,炎黃子孫走到哪都記得自己的根在中國就好了。

至於說旅遊價值,哪個地方歷史文物保護得好,哪個地方風景環境更漂亮,大家都會選擇去那裡旅遊,所有關於黃帝的紀念地,還有比陝西黃帝陵更好的地方嗎?人為的爭論是沒用的,踏踏實實把事情做好比什麼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