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超的医术让更多人挺起脊梁的他,荣获中国好医生!

以高超的医术让更多人挺起脊梁的他,荣获中国好医生!

4月3日下午2点30分,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走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现场交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以高超的医术让更多人挺起脊梁的他,荣获中国好医生!

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获奖人物亮相。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征荣获“中国好医生”3月月度人物。

河南省卫健委副巡视员周勇,省卫健委宣传处处长杨力勇、调研员赵圣先,省医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武素英参加颁奖仪式。

活动现场,以视频短片、文艺节目和现场访谈等方式,再现了获奖医务人员的感人事迹。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央广网、北京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关注,并进行直播报道。

以高超的医术让更多人挺起脊梁的他,荣获中国好医生!

高延征(左三)

现场交流活动由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交流活动现场发布了2019年1月-3月“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32位月度人物,高延征主任高票当选。

以高超的医术让更多人挺起脊梁的他,荣获中国好医生!

河南省人民医院也成为全省唯一有两名“中国好医生”荣誉的医院。每月评选的“中国好医生”,全国仅有10位,可谓万中挑一。高延征主任能够获评“中国好医生”,与他平时的付出密不可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脊柱外科专家,高延征表示,自己见过太多脊柱畸形病人。那些病人的“痛”,是一种难以挺起身板的身心之痛;此外,脊柱畸形矫形术的难度,堪称脊柱手术的“珠穆朗玛峰”,稍有不慎,就会损伤脊髓,造成瘫痪,让很多医者望而却步。“作为省级大型综合医院医生,就要做别人不敢做、不愿意做的手术,我们有责任为不好治、没地方治的病人找一条路。”高延征说。

以高超的医术让更多人挺起脊梁的他,荣获中国好医生!

他技艺高超,在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手术治愈2万多例患者。为增加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设计或改良手术器械20余件,获国家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其自行研制发明的颈椎记忆钢板(GYZ钢板)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省内和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他持续推动脊柱畸形救助工程,聚焦预防与改善青少年脊柱健康和脊柱畸形防控治疗。他用1年多时间带领团队四处奔波,足迹遍布全省50多个偏远山区,筛查义诊;他四处募集善款,与共青团河南省委及4家基金会联合,开展“‘八方援·中国梦’脊梁工程”专项救助行动。

自2017年6月开始实施的“八方援·中国梦·脊梁工程”,截至目前已有200余例脊柱畸形患者通过手术受益,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53岁,累计慈善捐款500余万元,基本实现手术费用零支付。

2019年1月23日,该项工程又进一步升级为“脊梁工程千人救助计划”, 决定在未来3到5年内,在智善公益金会和省医医疗惠民政策等社会资金帮助下,再救助1000名脊柱畸形患者,为国家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战略目标奉献力量。这就是这位“脊梁医生”的“脊梁梦”!

以高超的医术让更多人挺起脊梁的他,荣获中国好医生!

他和团队还在学生及家长中普及脊柱侧弯知识,推广自主研发的脊柱侧弯高效手机筛查方法和智能手机信息上报系统,创立中原地区脊柱健康数据库,长期跟踪随访,进行信息跟踪监控,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他敬业奉献,30多年来,由于长期站立手术、缺乏锻炼,得了肾结石,竟然有4次是在打了杜冷丁的情况下为患者手术。2017年7月,一位老人因外伤导致偏瘫,手术难度大,需要高延征主任主刀,高延征又打了1支杜冷丁和解痉药,高水准完成手术。他在下手术台4个小时后,又作为一名患者躺在手术台上接受手术。

他自谦小医生,却以高超的医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让更多人挺起了脊梁——“堂堂正正做人”!

近些年,“中国好医生”“河南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等众多响当当的荣誉频频花落河南省人民医院。熠熠闪光的荣誉,折射出省医人奉献担当、大医精诚的精神风貌。这一切,得益于薪火传承的百年医院文化,“仁爱、博学、严谨、卓越”的医院精神与“尊重、关怀、慈爱、共情”的服务价值入脑入心。这一切,来源于全体省医人新时代的奋发跨越。省医医疗健康服务系统全面发力,硕果累累……所有省医人都在为新时代的跨越奔跑追梦。向“最美”致敬,让我们珍惜荣誉、奋勇前行。

我是省医人,我愿为您服务!

-总第23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