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的中师生,可能是中国素质最好也最可惜的一代教师

当年的中师生,可能是中国素质最好的一代教师

20多年前的中师生,可能是中国素质最好也最可惜的一代教师

近年来,随着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不愿意报考师范专业当老师。很多人开始感慨:当年班里的学渣,如今统统成了我们下一代们的老师。

在很多人的眼里,优秀人才已经几乎不和老师划等号了。

可是,少有人知的是,20多年前,曾经有一群优秀的人才成就了一代教师:中师生。

20多年前的中师生,可能是中国素质最好也最可惜的一代教师


1.

上世纪的80、90年代,国家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状况,为了缓解中小学师资缺乏的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直接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拔了最优秀的一批人,然后分到中等师范学校,落个城市户口给个身份,学习三年,让这群人回到乡村学校去当老师。

这是一种人才速成的方式,也是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的产物。

可是,对于当时普通家庭的初中毕业生们来说,能够成为中师生,已经几乎是最好的选择了。

从1980年到2000年,二十多年里,全国400多万优秀初中毕业生考入中等师范学校,成为中师生。三年的学习之后,这群人去到广大的乡村教育一线,成为一名名中小学教师,撑起了当时中国乡村教育的半壁江山。

这对于乡村教育的发展来说,是好事。

20多年前的中师生,可能是中国素质最好也最可惜的一代教师


2.

但对于这些素质优异的中师生们来说,现实却让人有些唏嘘和惋惜。

当年最优秀的这批人才,成为了一名名乡村教师。而如今,这些人少说也有四十岁了。他们坚守在乡村学校,而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他们成了金字塔底的铺路石,他们的人生多了那么一丝悲凉的色彩。这莫不是就是所谓的命运弄人?

假如,当年,这批人要是去上了大学,他们现在的发展是不是会更好一些?答案也许不言自明。

而当初那些学习成绩较一般的同学,后来倒是都上了高中考了大学,拥有了更好的发展。

对中师生而言,不知道命运是不是特意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20多年前的中师生,可能是中国素质最好也最可惜的一代教师


3.

中师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一代。

他们本拥有者最好的天赋,却在时代的洪流里,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幸也?不幸也?

在这个学历迅速贬值的年代,中师生们一抬头,发现自己早就处在了学历鄙视链的底端。他们或许也想挣扎,可是岁月早已消磨了他们太多的心气。

历史,或许永远欠这群中师生们一个说法。

而这群曾经素质最优秀的教师,这群最令人惋惜的教师,却可能正在慢慢被大多数人遗忘。想到这,笔者的心里就有点酸。

中师生,他们不应该就这么被遗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