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七回贾琏戏王熙凤,曹雪芹为何要写李纨独自午睡?

君笺雅侃红楼


哈哈,这问题提得有趣。

原文为:

那周瑞家的又和智能儿唠叨了一回,便往凤姐处来。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遂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走至堂屋,只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的门槛子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忙蹑手蹑脚的往东边房里来……正问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

写李纨午睡,运用简笔,一笔带过,主要目的是把她与凤姐进行对比。

其一,两人身份的对比:

李纨与王熙凤都是贾府的孙媳妇,身份地位一样,年龄相仿。

李纨是贾珠之妻,贾珠早亡,只守着儿子贾兰过活。

王熙凤是王家女儿,贾琏之妻,是贾府实际上的当家人,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第二,两人生活的对比:

吃过午饭,午后困倦,人们习惯小睡一下。

李纨独自歪在床上,睡午觉,似睡非睡,没情没绪的。她青春守寡,心如死灰,没有欲望或压抑着欲望,平常很闲,日子苦。

王熙凤嫁给贾琏,贾琏又是个欲望旺盛的人,夫妻两人一开始还比较恩爱,这里暗写了他俩的夫妻生活。凤姐是当家的,当然很忙,日子甜而充实,还有个男人疼爱。

第三,两人结果的对比:

两人都是薄命司的女子,结局悲惨。

李纨的判词为: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此诗隐喻李纨的命运:青年守寡,儿子成器,最后自己没能享福。

王熙凤的判词为: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首判词肯定了王熙凤的才华,也指出她最终被休的结局。

当然,这一闲笔不“闲”,还隐含着对李纨命运的叹息与同情,对束缚女性的封建礼教的不满与批判。



融融118


红楼梦的描写有时候很残忍,通过对比的手法,哀者更哀。第七回周瑞家的受薛姨妈吩咐送宫花给王熙凤和姑娘们戴,李纨成了其中最尴尬的一个角色。而她人生最悲催的时刻,随着贾琏的一声笑而显得格外悲哀。

【一】

薛姨妈当着姐姐王夫人面分配宫花之时就没有李纨的。按理这些人中李纨是王夫人儿媳妇,与王夫人关系最近。因李纨寡妇身份,使得青春年华,形容枯槁。别说花儿粉儿,就连颜色鲜艳的衣服都不能穿。

李纨嫁给贾珠,曾令人羡慕。贾珠十四岁进学中了秀才,李纨出身国子监祭酒家庭。父亲李守中桃李满天下,能对贾珠青眼,表明贾珠确实出色。两人不说神仙眷侣,也是珠联璧合。

可惜好景不长,贾珠二十岁就“一病死了”,李纨成了未亡人。虽说上天没有过于苛待她,给她留个儿子。到底人生就此枯萎,大好青春再无生趣。周瑞家的送花一路,探春和迎春在下棋,惜春与智能儿游戏,林黛玉和贾宝玉在解九连环,所有人都在动,只有李纨在睡觉。更甚者,一墙之隔王熙凤与贾琏在过夫妻生活,贾琏一声笑,对李纨的寂寥人生格外刺耳。

【二】

那周瑞家的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遂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

李纨大中午歪在炕上睡觉,形单影只,怎一个凄凉了得。与之对应的是王熙凤与贾琏“午嬉”后房中“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

曾几何时,李纨也像王熙凤一般夫妻恩爱,也有过夫妻情浓午后恩爱时光。但如今一切对她来说都是曾经,贾珠死后,李纨的青春再也不在,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别人“另眼相待”,除了教育幼子之外,只有侍奉公婆。

【三】

李纨的丫头素云曾表达出对别处热闹的羡慕。稻香村李纨严令大家不许玩笑,连两个堂妹都受到拘禁,可知李纨对自己要求的严格。李纨也对平儿说:

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她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滴下泪来。

李纨自然不是希望一个丫头守得住,她渴望的是丈夫贾珠能守得住,活下来,就算有几个丫头在身边又如何。李纨此话委婉替平儿受王熙凤猜忌不令贾琏近身鸣不平。

李纨一生原本完美,嫁入豪门,丈夫优秀,头胎生子,原本富贵繁华随着丈夫去世而崩溃。不但青春枯萎,连荣国府管家奶奶也彻底失去。人生没有希望,只能寄望于教子成龙。虽说最后成功了,到底失去太多。曹雪芹写李纨一生最灰暗的一刻,不是贾珠死,也不是抄家后“破袄寒”辛苦教子。恰恰是她午睡中,王熙凤房中传出贾琏的那一阵笑声。不幸和幸就一墙之隔,但人生却两个天地。李纨求而不得,王熙凤却并不珍惜,二人最后竟是王熙凤更惨,可谓讽刺。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第七回,薛姨妈有十二对宫花派周瑞家的送给三春,黛玉和王熙凤。周瑞家的给凤姐送宫花时经过李纨的后窗。周瑞家的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

周瑞家的进入凤姐院子发现里面静悄悄的,只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的门槛子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忙蹑手蹑脚的往东边房里来……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

李纨和凤姐年龄相仿,都是贾府的孙媳妇。可是这两个人的日子有天壤之别。



一,王熙凤可以和丈夫云雨巫山,水乳交融,李纨的丈夫死了,她必须守节。她只能独自在屋子里百无聊赖地歪着假寐。

王熙凤与贾琏夜夜红灯帐底卧鸳鸯。

李纨自贾珠死后,再无绣帐鸳衾,只能“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我们只见凤姐笑,何尝见过李纨哭!夜深人静的时候李纨可曾卸下伪装,在灯下独自哭泣?

也许“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剔尽寒灯梦不成。”就是李纨的生活写照。

二,王熙凤可以浓妆艳抹,插花戴银。李纨不能化妆,只能穿颜色深沉的衣服。

凤姐的装扮,服饰彩绣辉煌仿佛神仙妃子一般,李纨连化妆品都没有,尤氏到稻香村洗脸,用的是丫鬟的化妆品。



下大雪,姐妹们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的斗篷,好不亮眼,李纨却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

三,王熙凤可以呼风唤雨,李纨只能心如死灰槁木;王熙凤可以管家理事,李纨只能清静守节。

作者通过李纨歪着假寐与凤姐的鱼水之欢进行对比,突出了李纨这个寡妇的寂寞与空虚。


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里尽管人物众多,但是属于贾府孙媳妇的并不多,统领全文的其实就是宝玉“宝二奶奶”这个孙媳妇正室、妾室人选的角逐;而荣宁两府在任的也只有三位,就是贾琏媳妇王熙凤、贾珠遗孀李纨、贾珍继室尤氏,同属荣国府的王熙凤和李纨便形成了鲜明对比;第七回贾琏戏凤姐和李纨独自午睡正是起着反衬作用,展现出同是“四大家族”贾府孙媳妇身份,王熙凤与李纨截然不同命运。


在贾府,贾琏和王熙凤算是一对正常的小夫妻,他们午睡与其他人很不一样。午睡时分,年长的如贾母自然要小眠养神的,王夫人是怎样午睡的呢?她很会享受,边睡边让金钏儿捶腿;宝玉午睡时,袭人在旁扇风纳凉赶蚊子;李纨青春守寡,过着心如“槁木死灰”的生活,她午睡也只有独自扭在炕上睡了。

在第七回,周瑞家的往凤姐处来送宫花,穿过了夹道子,从李纨后窗下越过西花墙,可以透过窗花看见李纨独自午睡。然而进入凤姐院中,却无意中发现贾琏凤姐这对小夫妻的甜蜜生活,贾琏戏凤姐,听见那边微有笑声儿,这笑声是贾琏发出来的,接着是平儿出来叫人舀水,侍侯午睡毕的贾琏凤姐。

这一边厢甜甜蜜蜜、欢声笑语,那一边厢冷冷清清、静如止水,王熙凤与李纨的生活,就是如此的反差。作者写贾琏戏凤姐之前,却一笔带过李纨房子的寂静无声,就产生了前后对比衬托的效果。

然而,王熙凤的好景不长,有平儿不在话下,还有多姑娘,包养的尤二姐先后挤进了她的生活,最后贾琏还将她休了。李纨一生孤寂,守着“贞节牌坊”,纵因儿子贾兰科举高中诰命加身,只不过得了个虚名儿,短暂风光如昙花一现。

王熙凤与李纨的贾府孙媳妇生活尽管有天渊之别,最终却殊途同归,归于“金陵十二钗”薄命司,成为令人叹息的红楼人物。


玲珑随笔


李纨、凤姐都是正值妙龄的贵族青年媳妇,然而因为李纨之夫贾珠的不幸早逝,李、王二人面对的世界却截然不同。

贾琏的小厮兴儿说过“……,我们家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儿,只宜清净守节,……。”李纨也做到了,所以贾母王夫人也深为敬伏。虽同为大家闺秀、贾府少奶奶,李纨与风声水起、长袖善舞的凤姐却又像分属两个世界。

第七回的“贾琏戏熙凤”于冬季某午后,周瑞家的因送花目睹了李纨、凤姐二人截然不同的一日常生活片段:一个孤独凄苦,一个享受鱼水之欢。周瑞家的“見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她还能干什么?贾珠死后,“清净守节”就是李纨后半生的“事业”。李纨居处死一般的寂静与凤姐的夫妻云雨之欢真正是天壤之别——“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平儿拿着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 这一静一动,更衬出李纨一个青年寡妇的生活境况:凄清、悲苦、无望,仿佛就是在守节中等待生命的终结。

李纨白天倘且如此孤寂,那更深人静时、凄风苦雨日,又岂一个愁字写得?

贾琏的“戏”却写出李纨的“苦”。


玄真子桑


刘禹锡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的影子在《红楼梦》里随处可见,曹公是一位在书中特别擅于运用对比的人。

李纨在书中其实时时都在,却又很少专门写到她,她一个年轻的寡妇,生活在一群活色生香的人中间,要有她的存在感,却又不能突显。她年方二十多,正值青春年华,却要收拾起所有的青春激情,心如死灰般活着,这种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大概是很难体会的。作者却有一着一颗悲悯之心,从简简单单的一笔里面,写出了李纨的无奈、落寞、凄苦和悲凉。

一方面,是贾琏和熙凤夫妇活色生香的生活,大中午的,由小丫头看着门他们在屋内嬉戏调笑,只隔了一个西花墙,那里面是孤苦无依的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一个歪字,太形象了。每天如此,李纨大概也睡不着,周瑞家的能隔着玻璃窗户看到她歪着,说明她连衣服都没有脱,和衣而卧,想睡吗?睡不着,隔壁正传来嬉闹声。不睡吧,又能干嘛呢?这时的李纨,就像李清照词里所写的那样:“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生活就是那么无奈,封建的礼教对人的禁锢是多么深,一个年轻女子,哪怕你再有才再能干,丈夫死了,你便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再也没有你生命存在的价值,剩下的就是混吃等死,把儿子培养成人,她不可以有她自己,更不可以做她自己。这看似飞来的闲笔,却饱含了作者对她的同情和怜悯。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吧。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苏小妮


第七回,周瑞家送宫花从惜春处到凤姐处,要从李纨那里过,如果和李纨打个照面,就得上前请安,汇报从哪来,往哪去,干什么去,总不能做贼一样溜墙根走。不照实回答就违了主仆的身份,照实回答也没什么,只是知道了又好没意思(李纨是个年轻守寡的,别的姑娘、媳妇都有花,只她没有)。所以周瑞家的走到李纨这里就得盘算如果李纨看到了怎么回话,正在心里打腹稿呢,偷偷瞅了一眼,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就放下心来,大大方方地路过办事去了。曹雪芹通过写周瑞家的看了这一眼和看到的情景,既体现出周瑞家的精细处,又显现了李纨终日寡居的无聊。原文是这样的:(周瑞家的)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遂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 大师就是大师,只有一句话,意思好几个!


许书荣


衬托写法,王熙凤与李贽对照着写,既写了王熙凤的乐,反衬了李贽的苦。

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人可三妻四妾,女人却要三从四德。这是对妇女的精神束缚,《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运用细节描写刻化了一个个感人的妇女形象,控诉了封建社会的罪恶,读来让人同情。

同是贾府孙媳妇的两个人,命运是何等不同,一个被人追,一个死水一潭。一个享受天伦之乐,一个死守空房,无人问津。这与作者的平等思想格格不入。

我们读《红楼梦》,要注意这些细节描写,才能体会作者的伟大。

一点看法,与你共同探讨。


51194523342社会生


彼此反衬,更能突出人物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