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环


香港-四环

英国殖民时期,香港岛北岸维多利亚城有“四环九约”的行政区划。四环,即西环、上环、中环和湾仔(旧称下环),他们组成了香港不同时期最繁华的地区之一,见证香江市井文化和现代发展的更迭。广州人Joanna,在香港求学、工作多年,从读书到打工到生活,她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区:用双脚丈量这里的寸金尺土,用眼睛观察这里的人情味道,用身体感知这里的都市脉搏……她说,“四环”就是香港的万花筒,折射出东方之珠的千媚百态。


Joanna

自由撰稿人


西环的唐楼

Joanna毕业后选择在西环落脚(定居),一来是靠近母校,二来是在人口密度如此大的香港,西环能觅到难得的清幽。

她的住所是西环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唐楼。唐楼,就是19世纪中后期在香港出现而仍保留至今的旧楼。

唐楼只有楼梯,杂乱的管线暴露在外,狭窄的楼道只够一个人通过,梯间充斥着屋内打麻将、看电视、吵架的声音。

“楼梯窄,隔音差,反而显得唐楼够温馨。遇到迎面而来的人,侧侧身打个招呼;经过二楼,听到楼下的阿姨还在追《倚天屠龙记》电视剧,你会觉得生活如常。”

香港-四环

香港人讲究邻里守望相助,唐楼的街坊一般都已认识二三十年,通常一句“早晨”或“吃饭了吗”就已蕴含了多年的情谊。

即使是到埠仅几个月的租客,大家也乐于帮忙不会显得陌生,人情味萦绕。

因为租金便宜,所以唐楼里也住着形形色色的人。有像Joanna一样的新来港人士,有开计程车的夜班司机,有落入风尘的中年女子,有游手好闲的失业人士……

每个住客有各自的故事,但互相都有默契般从不打听。因为这里的人不想回忆过去,只看重“现在”。

香港-四环

就像唐楼本身,它曾经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当下就要面临时代的变革。

2010年1月,红磡马头围道一个唐楼单位倒塌,造成4死2伤,揭开了唐楼作为旧建筑存在安全隐患这一最大疮疤。

事件发生后,Joanna看到了社会各界对唐楼的报道和讨论,围绕的核心自然是唐楼应否需要清拆。

香港市区的土地难能可贵,城市发展的需求高,地产商希望回收清拆唐楼兴建新区,无可厚非。只是楼房可以推倒,里面的人呢?

香港-四环

土瓜湾马头围道唐楼倒塌事件

Joanna的楼下住着一个70岁的独居婆婆,房子是老伴离世后留给她的。如果屋子要拆,她可以拿到一大笔搬迁费,但要住进老人院。

婆婆对Joanna说,她又花不了这么多钱,还不如老死在房子里。

Joanna曾被发展商上门洽谈搬离事宜,但她和大部分住在唐楼的人一样只是租客,楼房的资产和“生死”,始终还掌握在屋主和地产商手中。一旦唐楼要拆,真正生存在里面的人,什么都没有。

“或许很多人都不记得了,香港现在的特首就是从唐楼走出来的。”

上环的码头

西环也有码头,但远不及上环的码头出名,因为后者是通往珠三角和澳门最重要的通道之一。

上环港澳码头每天都川流不息,远走的人,方向或许一致,但目的地不尽相同。这里更重要的,是到达的人。

十年前到香港求学,Joanna便是在港澳码头入境踏足这片土地。当时的她对香港并无具体印象,人多、快节奏是她的认知。

“港澳码头外的人行天桥,充斥着快步疾走的人群。这种快,让人感觉他们目的性极强。如果你走在中间,不知不觉就跟上了节奏。”

香港-四环

来港的前两年,Joanna经历着困惑,虽然与港人语言相通,却总是话不投机。广州和香港相隔不过200公里,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则相差千里之外。

但就像行走在上环的人行天桥,当你愿意迈出第一步与这里的人一同前行,便自然能融入其中。

那时候Joanna尝试比较“广州文化”和“香港文化”,发现当广州人热衷于挖掘传统“广东文化”之时,香港则是进入了讨论“国际化”的年代。

“‘包容’这个元素在香港的‘国际化’中体现得尤其明显。不管你从哪里来,既然来了,就会有人欢迎你、接纳你。这种包容的核心,是人,是其中一种香港精神。”

香港-四环

几年前,龙应台在Joanna的母校进行过一次演讲,当中提到:“在香港这个岛上生活过的人,很少人觉得自己是天生的主人,因为所有人都是移民,只不过在不同时段移民而来。”

正是这种“开放的、开阔的、包容的力量”,让很多像Joanna一样的“新香港人”找到了扎根的土壤。

不过,有安稳的新人,自然有不安的旅人。

香港-四环

三个月前,Joanna送别了一位共事过两年的朋友,对方是新加坡人,来香港是为了寻找新闻和文化自由。

可惜,这位朋友在香港工作了7年,于三家报馆任职过记者,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回家。

朋友对Joanna说,香港很好,只是再包容的地方,也容不下真相。

其实上环不止有码头,它同时是机场快线终点。所以无论你是坐船到达还是空港落地,很有可能都会来到这里。

交通网发达,意味着出行的便捷和多样,不过也代表着道路选择的困惑和迷茫。

在上环,或许会见到最多分不清方向的过客。

中环的食肆

香港自开埠以来,多少人物、财富、货物进进出出,其中辉煌的地标,一定是银行林立、黄金遍地的中环。

Joanna认为,中环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富丽堂皇的外表,而是纸醉金迷、诉说风流韵事的内里。

在中环,如果你错过了《胭脂扣》里如花和十二少的生死之恋,那一定也听说过春娇与志明的感情瓜葛。

而食色性也,通常饮食和情感又是那么的密不可分。

香港-四环

电影《志明与春娇》剧照

每天中午一点,一大群“西装骨骨”的办公室人士从摩天大楼内走出觅食,在英国殖民时期便已开拓的主干道上人车分流,有秩序得如维持机器运作的零件。

也曾是白领精英一员的Joanna,喜欢在饭点和大家一起钻进大大小小的食肆,一边就餐一边观察最真实的中环生态。

“中环食肆能反映这个地方本身,有太多可能性。你会见到一个小职员为了工作,花半个月薪水陪客户到人均几千元的日料店吃饭,也有可能在三十元快餐店里碰到一个带着劳力士名表的银行高层。”

还有一群人,他们的“食”并不在食物,而在精神。这些人更愿意在一个半小时的时光里躲进附近的书店,通过阅读和文化来实现大满足。

香港-四环

威灵顿街位于中环写字楼区南面,有多家著名食肆,例如屹立这里20多年的翠华餐厅。

中环的哲学是阶级、金钱、地位,只有在“食”面前,这里芸芸众生才仿佛脱去了身份和外表,人人平等。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坐在店里就餐,快节奏和高强度的工作使有些人只能以塞满肚子为目的,所以方便快捷的三文治也成了中环饮食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

“如果你问中环白领为什么这么拼,多数会回答你‘搵食(混口饭吃),为两餐’。但偏偏,他们经常因为工作而忽略了这两餐。”

香港-四环

当夜色降临,中环的喧嚣便从日常餐饮店转至小径兰桂坊。有些疲惫的人们三三两两围着小桌子聊天喝酒,把一天工作的情绪通过抱怨和调侃发泄。

两巡酒水过后,已经是晚上9点,你以为他们就这样玩乐直至通宵达旦或归家休息,其实当中大部分人还要回去公司继续搏杀。

有人形容过中环写字楼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算是数次金融风暴侵袭也吹不散这里的内核:该赚钱的还在赚钱,该求名利的还在求名利,该回家的人还在加班。

湾仔的衣装

Joanna也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上环中环,却没有下环?其实下环便是如今的湾仔。

正如名字已经更改,今日的湾仔也与旧时大不相同。因为填海,这里昔日的小海湾早已不复存在。

没有改变的,是湾仔独有的市井一面。所以与拥有各种奢侈品和潮流指标的铜锣湾相比,Joanna更喜欢在湾仔的街角游荡,看看本土风味。

香港-四环

湾仔旧貌

如果说铜锣湾能买到最高级的服饰,那湾仔的小街巷弄则是这片区最佳的衣装。

例如沿着庄士敦道走,就能看到“和昌大押”。它是香港最古老的当铺之一,拥有100多年历史,原先由香港当铺大王罗肇唐创立,名噪一时。

之后,湾仔的港口开放,银行、金融企业纷纷进入,当铺这一行业很难维持生计,和昌大押开始没落,甚至一度面临被拆卸,最后是政府出资千万进行修复,才得以保存下来。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和昌大押这栋楼被保存下来了,这个行业却式微了。现在和昌大押是一家网红餐厅,旧社会穷苦人家才会去的地方,在新时代成了大家络绎不绝的打卡点。”

香港-四环

和昌大押

建筑被保留,文化随变迁消散,Joanna在湾仔发掘到的市井味道让她有喜有忧。喜的是每次光临老区总能发现惊喜,忧的是不知道这些风景会不会始终被新浪潮淹没。

《囍帖街》是歌手谢安琪的代表歌曲之一,其中唱到“当初的喜帖金箔印着那位他,裱起婚纱照那道墙及一切美丽旧年华,明日同步拆下”。

这首歌唱的不是人,而是真正的“喜帖街”利东街。

以前的利东街聚集了很多印刷店,专门制作和印刷各类信封、利是封、挥春等,尤其以喜帖出名。不过,2005年政府宣布街道的业权需要被收回,然后重建改造,发展为名店名品区。

于是,利东街还在,喜帖街不在了。

香港-四环

“喜帖街”的搬迁前夕

“城市发展是必然的,我也像很多香港人一样,希望传统不会改变,但这是不现实的。就像我们这一代看到的利东街是老产业式的喜帖街,新一代也有权利看到利东街是多姿多彩的人气小街,这就是属于他们的回忆。”

不知道脱下老旧衣装的湾仔,会不断演变成什么样子呢?

香港-四环

Joanna花了十年,才算刚刚认识这香港四环,她觉得自己开始融入,试着去思考这里的人和事。

几个月前朋友离港,问她打算什么时候回家。

Joanna想了一下,“这里应该就是我的家了吧。”

为何#同事同时#

我们认识的香港,要么太宏观,要么太具体,而Joanna走过香港四环,是带着很强个人情感的。她尝试用理性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社会,毕竟这才是国际都市需要的素质。但香港的人情味、本土文化、市井特色,又让她抽离不了对这个地方感性的关切。Joanna说,香港之美,在于矛盾和两极化,在于包容和接纳,在于小小的渔村能迸发出这么多能量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