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看電視,下次再也不給你看了”,這樣的話說一百遍也沒用

“定而不讓”---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定而不讓,堅定絕不退讓,這很重要,這種定而不讓幫助孩子----

建立規則!

這個故事是翁老師講的自己學校裡的一個故事。

說有一個孩子來全納學校上課,上完了課之後,他的媽媽跟老師交流完,然後就要帶著孩子要回家了,學校有一個兒童遊樂區,這個孩子在遊樂區玩,玩得很開心。

媽媽就叫孩子:“走吧孩子,回家。”

孩子不想走,媽媽說:“好吧,我等你五分鐘好不好?”

孩子說:“好!”

然後孩子又在那裡繼續玩,玩得很開心。玩了五分鐘之後這個媽媽就過來了,說:“孩子,時間到了,我們可以走了。”

孩子說:“媽媽,我不要,我還想玩,媽媽我再玩一會好不好?”

這個媽媽說:“好吧好吧好吧,那我再等你兩分鐘。說好了兩分鐘哦,兩分鐘一定要走了。”

“好的!”這個孩子又開心的去玩了。

“你再看電視,下次再也不給你看了”,這樣的話說一百遍也沒用

兩分鐘到了,媽媽又過來了,說:“我們要走了,兩分鐘到了。” 孩子走不走?孩子還是不走。

這會媽媽就火了,“我跟你說了,最多隻有兩分鐘,說話要算數,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子啊!”硬把他拽出來,穿上鞋子,哭哭啼啼的回家了。

請思考

大家覺得是誰說話不算數?規定好的事情,說好了五分鐘,那麼為什麼又變成了再等兩分鐘呢?是誰在犯這樣的錯誤?

故事二

在幼兒園門口,有一些賣玩具的,一個孩子放學了,跟媽媽在一起,這個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要買一個變形金剛。”

媽媽說不買,這個孩子就哭了,媽媽一看,孩子哭了,那就買吧,好,買了,然後告訴孩子“就買這次哈,下次不買了”。

然後第二天這個孩子又過來了,他說:“媽媽,我還要買一個變形金剛,這個變形金剛比那個更漂亮。”

媽媽買不買?媽媽說:“孩子,你不是有了嗎?怎麼還買?”

這時候孩子又哭了,哭的很傷心,然後就拉著媽媽,不肯走,很多人就圍著那裡看,然後媽媽呢,一看,面子掉不下,又買了,買的時候咬牙切齒“記住啊,最後一次了,以後再也不會給你買了”。

第三次,買還是不買?孩子說:“媽媽我還要買這個變形金剛。”

要不要買?不買怎麼辦?孩子躺地上哭,哇哇大哭,拉也拉不走,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子?

“你再看電視,下次再也不給你看了”,這樣的話說一百遍也沒用

孩子第一次要東西,你不給他,孩子會哭,對不對?是什麼原因孩子要哭啊?因為這個哭是很正常的,孩子想得到這個東西,他得不到,他心裡難受,他覺得很傷心,所以他會哭,他哭的時候眼淚嘩啦嘩啦的流。

但是,孩子哭了,媽媽給買了,孩子會怎麼想?孩子覺得,我一哭媽媽就給我買了,本來孩子只是因為難受而哭,但是你一買,孩子會覺得是我哭了你才會給我買的。你幫孩子建立了一個錯誤的想法。

然後他第二次去哭的時候他是怎麼想的?這個時候他是用哭的方式要求你了,這個時候的哭和第一次的哭完全不一樣,他不是真的哭,他是假哭,他是站在你面前哭的,如果你轉過身去,他會走到你前面哭的,如果你要走,他會拉著你哭的,而且他哭的時候沒有眼淚,他是“啊啊啊”那樣在那裡哭。

“你再看電視,下次再也不給你看了”,這樣的話說一百遍也沒用

圖片源於網絡

所以,當你發現這個孩子一定要你看著他哭,他哭給你看的時候,他在假哭,你走到哪裡,他跟到哪裡,他站在你面前哭,他就是假哭。如果你真的走了,他就不哭了,他跟著你走。

但是如果你再以遷就他,完了,第三次孩子就躺在地上哭了。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真的不懂孩子,同時我們也不夠堅定,一直在退讓、退讓,我們自己沒有說到做到。

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規則是很重要的,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那麼這種規則的建立取決於什麼?取決於說到做到,說到做到很重要的。

有很多話我們不能這樣說 “你再看電視,下次再也不給你看了”。有沒有這樣說的?我們能做到嗎?我們真的再也不讓他看電視了嗎?這做不到的,孩子下次再看電視的時候會怎麼想?“媽媽總是說到做不到,說著玩的”。

“你再看電視,下次再也不給你看了”,這樣的話說一百遍也沒用

弗洛姆說過:“在一切愛的關係中,自由最重要”,但是,自由不是絕對的,沒有規矩如何保證自由?二者應當怎樣取捨,考驗著父母的智慧。

我一直覺得,對於孩子的心靈自由,應不干涉傷害,但是在行為習慣上,就得給孩子立規矩,不放縱也不溺愛,這就好比硬幣的兩面,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只看到了一面,比如有的孩子備嚴加管束,行為習慣規規矩矩,但是心靈被鎖住了,變得畏畏縮縮,而有的孩子自由散漫,得到了大人無盡的寵溺,但是情緒失控和行為常常妨礙別人,惹人討厭。

“你再看電視,下次再也不給你看了”,這樣的話說一百遍也沒用

圖片源於網絡

俞敏洪老師在演講中提到一件事值得借鑑:

給孩子定規矩,規矩的嚴厲性和合理性,都是必須考慮的”,我女兒以前擦鼻涕,紙就扔在地上,我就說她,她不聽,還故意再來一次,我老公就說:“哎吆,你幫她撿起來扔掉不就得了”。我不同意,在大冬天我直接把她關門外面,她害怕了,過了一會就敲門了,我問她回來幹嘛,她說撿紙,從此以後再也不扔地上了。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場景,但是有的父母不會在意,覺得扔地上就扔吧,自己幫孩子撿起來就行,或者警告過孩子,但是沒有實際的行動,這種情況就讓孩子養成了壞習慣,沒了規矩。

在規矩的樹立上,父母的態度和情緒是關鍵,很多父母在孩子不聽話時,採取發火,責罵,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還傷害了孩子自尊,而有的孩子會把父母的責罵當做空氣,不會感覺到父母的威望。

“你再看電視,下次再也不給你看了”,這樣的話說一百遍也沒用

如果沒有規矩,愛就是一把刀,你對孩子的放縱就是磨刀石,一年一年地磨,最後砍傷了你自己。

曾經有一段小視頻,記錄的是廣州一所醫院裡,一個9歲的小男孩怒吼著,短短几秒飛踹了媽媽5腳,當時奶奶一直在勸阻,但是沒有一點用,孩子踢媽媽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媽媽阻止他玩手機遊戲,我想這位媽媽認識到了沉溺手機遊戲的危害,或許沒有認識到這是過去教育結出的惡果吧。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問:我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非常叛逆,還能管教嗎?孩子已經染上了網癮還能改嗎?

我認為很難 ,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最初的十年裡,孩子的性格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行為習慣也具有很大的引導空間,如果一次又一次的錯過,就只能是悔之晚矣。

“你再看電視,下次再也不給你看了”,這樣的話說一百遍也沒用

我們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是大人,我們想讓孩子幹什麼就幹什麼,錯了,教育就是一個複印機,我們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我們做的好不好直接影響孩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執行起來卻很難,很多時候孩子撒個嬌,父母就半推半就的順從了,這樣是很難立規矩的 。如果我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孩子一定也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對嗎?當然我們講的說到做到有點難,我們要麼不說,說出來儘量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