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山市歙縣,有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李白卻為此作詩讚美

如今的黃山市,就是以前的徽州,而徽州的州府便在如今的歙縣,歙縣如今不做州府好多年,但是以前的歷史典故還在流傳,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優美的民間故事隨著清清新安江一同流向大海,再也回不來了。

在黃山市歙縣,有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李白卻為此作詩讚美

山、水、舟、屋和諧統一的徽州

在歙縣城西門外的太平橋(也有叫萬年橋、寡婦橋的)下,歙縣太白樓的南邊位置,練江水流經太平橋一段,地勢慢慢變低,水流速度加快,增加了衝擊力,導致河床寬度的三分之一,向西邊傾斜,形成了坡面數丈的淺水灘。

在黃山市歙縣,有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李白卻為此作詩讚美

解放前的萬年橋

新安江的特點就是“一灘復一灘”,有灘的地方,水流必然湍急。這個地方也是如此,一些小的碎石沙粒被沖走,剩下的盡是些較大的鵝卵石,水流此處,激起粼粼的波浪。夜晚時,一輪皓月當空,印在在灘上的月亮,隨著波浪的震盪,成了幾塊時有時無、虛虛點點的碎月殘影,這個地方就是碎月灘。

在黃山市歙縣,有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李白卻為此作詩讚美

淺灘一般都是有礁石的

碎月灘的形成,除了這個地理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和李白有關的傳說。

相傳在唐朝,詩仙李白專程來拜訪自己的偶像——仙詩許宣平,可惜沒有遇到許宣平,不過李白的性格很樂觀,他發現歙縣這個地方實在是不錯。歙縣有秀麗景色,新安江的汪汪清溪,對於一個愛好遊山玩水的詩人來說,沒有比這個更好的地方了,李白沒有喝酒,已經陶醉在這白牆黑瓦間了。

在黃山市歙縣,有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李白卻為此作詩讚美

李白非常想和許宣平在一起聊會兒

李白遊覽了漸江邊上的興唐寺,晚上在練江淺灘下放舟飲酒(當時不叫碎月灘),見到月上浩空,水遊殘影,詩興大發,揮筆展紙,作詩一首:“天台國清寺,天下稱四絕。我來興唐遊,與中更無別。卉木劃斷雲,高峰頂參雪。檻外一條溪,幾回流碎月。”秀麗的歙縣山川,到了大詩人的筆下,變得更加增輝生色。“襤外一條溪”,說的就是彙集了豐樂水、富資水、布射水、揚之水而流入新安江的練江。它們交匯之處,砂石成灘,為練江第一灘。後人即根據李自詩句名此處為“碎月灘”。

在黃山市歙縣,有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李白卻為此作詩讚美

詩仙李白的詩真的棒極了

我也是非常喜歡大詩人李白的,他的詩豪放大氣,描寫的卻又細緻生動,看到這一首詩,就能想到碎月灘美麗的景色。不過,有點可惜的是,由於各種水利工程的實施,練江水量變少,碎月灘的景色,可是需要運氣才能看到的,其實看不到也可以啊,這邊的景色優美異常,定然不會讓客人失望而歸。記得關注,找到到徽州的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