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外國人是如何崇拜雞的

在今天的人看來,雞在歷史上的存在感似乎很低。它既沒有像駱駝那樣,揹負著沉重的商品,連通絲綢之路的經濟,也沒有像戰馬那樣,隨著蒙古騎兵征戰歐亞大陸,更不像貓狗之類的寵物,成為人類的生活伴侶,在人們的情感裡佔有一席之地。

看看外國人是如何崇拜雞的

但是,回顧過去,雞在世界各地文化中的地位,要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更難得的是,幾乎所有的文化,都對雞持肯定態度。雞在世界各地文化中的地位有多高?

在古代波斯,雞被認為是正義使者,為了對抗惡魔和巫師而降生於世,當它響起嘹亮的鳴叫,不幸就會繞道而行。而且雞還驅逐了懶惰惡魔,這位懶惰惡魔企圖讓人類陷入無限的昏睡中,是雞神兵天降,向懶惰惡魔發出了致命一擊。據說波斯國王王冠上的鋸齒狀設計,靈感就來自於公雞的雞冠。

看看外國人是如何崇拜雞的

在伊斯蘭教的傳說中,穆罕默德曾經見過一隻體型巨大,美得不得了的公雞,爪子踩著地面,雞頭直衝雲霄,向世間傳播著真主的榮耀。

在基督教的傳說裡,公雞是黎明使者,和耶穌一樣,能夠讓人類甦醒,並且喚醒所有的病人和懶惰者。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堂,都配有公雞形狀的風向標,安裝在教堂的最頂端,位置比十字架還要高。

看看外國人是如何崇拜雞的

在日本的神道教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神,叫天照大神,而白雞,是唯一一種能將天照大神呼喚出來的動物。

而在中國,雞被稱為五德之禽,也就是具備了文德、武德、勇德、仁德、信德五種高貴品格。它也是人和神靈溝通,最重要的媒介。只要趕上祭祀、驅邪、作法,就往往少不了殺雞。道士認為雞血可以驅逐邪祟,義結金蘭的兄弟,喝上一碗帶雞血的酒,就可以讓神靈進駐自己的身體,監督自己的一舉一動,一旦做了什麼對不起兄弟的事,體內的神靈就會懲罰你。

看看外國人是如何崇拜雞的

總之,幾乎在全世界所有的宗教、文化裡,都有雞的影子,而且更難得的是,雞的象徵意義居然驚人的相似,它都代表著光明、正義和覺醒。至於原因,估計你已經從剛才的講述中猜到一二,這一切的傳說,其實都源於雞的一個,我們早就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習性——打鳴。

對今天的人來說,打鳴好像沒什麼了不起,但對電燈發明之前的古代人來說,打鳴可是件大事。過去沒有電燈,很多地方連油燈都沒有,太陽落山,周圍就剩一片黑暗,而人類天生就怕黑。經過了一夜的煎熬之後,公雞打鳴,太陽昇起,世界才恢復正常。注意,是先有公雞打鳴,然後太陽昇起,正所謂“雄雞一唱天下白”,唱在前,白在後。

看看外國人是如何崇拜雞的

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這是因為公雞體內有一種叫做褪黑素的激素,它對陽光極其敏感,所以公雞往往能在人之前就感知到陽光。但在古人看來,太陽是被公雞召喚出來的,公雞一定具備某種神力。於是,雞成了人們對光明的寄託,人們演繹出各種各樣的故事,來神化雞的形象。但諷刺的是,人們一邊敬畏著雞,一邊又在各種祭祀儀式中殺雞,表示對神靈的敬畏。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雞的繁殖能力太強,太容易飼養了。假如跟神靈溝通一定要殺點什麼作為買路費,根據經濟學劣幣驅逐良幣的原則,殺牛宰羊成本太高,雞顯然是最佳選擇。於是,打鳴和養殖成本低,這兩個特性加在一起,使雞在人類的文化中無處不在,它一方面是神靈本身,另一方面也是跟神靈溝通的媒介,是人向神靠近路上的買路費。

看看外國人是如何崇拜雞的

除了作為精神符號,雞有時也被當做政治符號,在某種程度上,有意或無意的,影響了我們的政治生活。

首先,請你想象這麼一幅畫面:一隻羽毛斑斕的大公雞,爪子上綁著一把鋒利的尖刀,屁股裡插著半截辣椒,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在它的對面,是另一隻狀態差不多的公雞。這就是17世紀,在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下,菲律賓的鬥雞場的真實寫照。爪子綁上尖刀,是為了增加殺傷力,屁股裡插辣椒,是為了激發出狂暴的戰鬥力。

看看外國人是如何崇拜雞的

在西班牙殖民菲律賓期間,這樣的鬥雞場,是每個城鎮的必備建築,它們是西班牙的殖民者建造的。菲律賓人本來就酷愛鬥雞,如今,西班牙人又把這項活動推向了新的高峰。但是,西班牙人大肆興建鬥雞場,可不是為了豐富當地人的文化娛樂生活,而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

我們都知道,菲律賓的面積雖然不算很大,但是它擁有數百座島嶼,數十個民族,而且距離西班牙半個地球之遙。對西班牙人來說,統治它並非易事。所以,西班牙人就想把所有的人口都集中到城鎮,這樣更便於監管和徵稅。城鎮裡總得有點樂子吸引當地人吧,於是西班牙人就瞄準了鬥雞。

看看外國人是如何崇拜雞的

西班牙殖民者雖然修建了大量的鬥雞場,但他們又嚴格規定,只有週末或者節假日可以鬥雞,平時不行。當然,這不是為了倡導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而是為了斂財。鬥雞不光是個觀賞項目,更是一場賭博。假如規定只有週末才能鬥雞,那麼這些已經憋了一週,手早就癢癢得不得了的當地人,就會帶著一週的收入,迫不及待地前往鬥雞場,然後輸個精光。

根據統計,18到19世紀期間,西班牙人通過鬥雞獲得的收入,很可能超過了菸草的收入,而當地人因為鬥雞賭博欠下西班牙人的債,卻越來越多。鬥雞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西班牙人的統治。

看看外國人是如何崇拜雞的

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雞能夠鞏固權力,換個用法,它也能動搖權力。在書裡,就有這麼一個例子。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在6世紀非洲西部的村落裡,社會已經出現了階層之分,分為平民階層和精英階層,但是到了12世紀,這些等級結構突然消失了。造成這一切的因素之一,就是雞。

要想知道雞為什麼能動搖權力,得先弄清楚這些權力是怎麼來的。話說在西非的村莊裡,牛羊是權力的象徵,因為飼養它們需要大量的土地,只有地主才能養得起。手握牛羊的地主,不僅壟斷了優質的肉食來源,也壟斷了信仰,因為祭祀儀式必須宰殺牲畜,只有地主有牲畜,有和神靈溝通的權力。

看看外國人是如何崇拜雞的

但是隨後,雞半路殺出,撼動了這種壟斷。雞的飼養成本很低,人人都可以養,可以吃它們的肉,還可以殺雞搞祭祀。從物質到精神,精英階層的壟斷都出現了動搖。

而且歷史學家還推測,西非在12世紀,就已經出現了男女平等的社會結構,幕後推手也是雞。原先,牛羊之類的大牲口養起來很費勁,是男人的專利,但在養雞這件事上,男女平等,女人不用再依附於男人。按照書中的建議,假如你想建立一個男女更加平等的社會,那麼雞就是首選家禽。

雞日出打鳴的習性,恰好迎合了人們對黑暗的恐懼和對光明的渴求,使雞被賦予了神聖宗教和文化意義。而雞的其他習性,也可以用來滿足一些政治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