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健康|头疼、呕吐、站不稳……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别大意,可能是脑肿瘤找上门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李卓然

上周,俊俊(化名)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了第9次化疗,“还有3次,孩子现在恢复得很好,心态也不错,没事还和我们家长一起玩玩扑克牌。”俊俊妈妈告诉慢新闻记者,“虽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但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们有信心战胜病魔。”

时间倒退到一年前,也就是去年3月初,家住南岸区的10岁男孩俊俊告诉家人自己头疼,俊俊妈妈只当是普通感冒,给俊俊吃了感冒药,可没好几天却又发作了。之后的一个月里,俊俊除了头疼,还出现呕吐症状,虽然在家附近的医院开了些胃肠方面的药吃,但俊俊还出现呕吐的症状。反复折腾了20多天,俊俊妈妈发现孩子走路不稳左右摇摆,整个人没有精神。于是,妈妈带俊俊来到重医儿童医院就诊,经过核磁共振检查后,才得知俊俊这一个多月的反常表现全是因为一颗恶性脑肿瘤,需马上进行手术切除。

“俊俊长的是一种名为‘髓母细胞瘤’的脑肿瘤,儿童脑肿瘤又称儿童神经系统肿瘤,在小儿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是发病率最高的实体肿瘤。从2015年开始,儿童脑肿瘤的致死率已超过白血病。”据重医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李禄生医生介绍,“除髓母细胞瘤,常见的儿童脑肿瘤还有胶质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肿瘤和室管膜瘤等。脑肿瘤好发于2个年龄阶段,第一高峰是在学龄前2至6岁,第二高峰是在青春期10至18岁,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目前诱发儿童肿瘤的原因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及后天因素都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脑肿瘤生长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儿像俊俊一样,往往被误认为感冒或胃肠炎,最终延误治疗。

在此,李医生提醒,家长需要警惕儿童脑肿瘤的几大信号:

1. 无明显诱因的头痛:脑肿瘤会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导致头痛,可持续存在,也可间断发作。婴儿或低龄幼儿无法向家长表达头痛的感觉,常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拍打头部、不停哭闹等。

2. 长期反复呕吐:除了头痛,颅内压增高还会导致患儿恶心呕吐,大部分呕吐是胃肠道的问题,但如果呕吐长期反复,就要想到颅内病变。

3. 走路不稳:小脑受肿瘤挤压,走起路来会像喝醉酒似的,左摇右摆。如果过了学走路年龄的孩子,却突然出现走路不稳,家长需引起重视。

4. 头颅增大:颅内压增加会使颅缝分离、头颅增大。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头比其他同龄儿童大,要引起警惕。

5. 性早熟:颅内生殖细胞瘤会引起脑垂体及下丘脑变化,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使患儿出现性早熟的症状,男孩性早熟由脑肿瘤引起的可能性大于女孩,需格外重视。

6. 视力下降:颅内压增高引发视神经乳头水肿,从而导致患儿视力减退。

7. 惊厥发作:儿童大脑发育不完善,一旦颅内出现病变就容易发生惊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大脑肿瘤往往以惊厥发作为首要表现。

8. 多饮多尿:尿崩也是部分脑肿瘤常出现的症状。

脑肿瘤不是绝症!以重医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为例,从10年前开始开展脑肿瘤综合治疗,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良性肿瘤,完全切除之后几乎等同痊愈,不需要后续的治疗,但是儿童脑肿瘤中,绝大部分为恶性脑肿瘤,手术切除后还要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

李医生说,讲到癌症、肿瘤,一般人普遍认为就是绝症,其实随着医学的进步,肿瘤已成为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脑肿瘤的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都在与时俱进。过去让医生们束手无策的案例,如今痊愈的几率越来越高。经过综合治疗,儿童脑肿瘤5年平均存活率可以达到80%。

责编 曹园园 审校 黄艳春 总值班 杨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