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垂不朽的经典:京剧梅派艺术

京剧中的梅(兰芳)派是旦角流派。创始人为梅兰芳。京剧“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表演艺术体系是京剧艺术代表,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幼年拜吴菱仙为师习青衣,后又得陈德霖、路三宝、乔蕙兰、王瑶卿等教益。善于学习,能将他人艺术之长融于自己的表演中,并大胆地发展创新,形成京剧界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的流派,世称梅派。

永垂不朽的经典:京剧梅派艺术

梅派艺术博大精深,平和自然,颇具魅力,在唱、念、做、舞、音乐、服装和剧目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和发展。梅的嗓音清亮甜润宽圆,音域宽广,音色纯净饱满,气口运用纯熟无痕,从无气馁音懈之处。演唱珠圆玉润,自然大方,毫无雕凿之痕迹,不尚花哨,绝无怪腔、险腔,始终用中正平和之音,听来甜润流畅。一改传统青衣偏重于既细又高之弊,演唱舒展醇厚,富有韵味,刚柔并济,使唱腔丰富有变,恰当地通过唱表达人物的情感。

他精通音律,念白讲究尖团四声,富有情感,抑扬顿挫,层次分明,使人既感到婉转动听,又自然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表演强调体现人物感情变化,改变了传统青衣重唱轻做的做法。将身段、手法、步法、眼神及面部表情融为—体,处处显得自然顺畅,从各个角度多方位地给人以美感,整体表演能达到浑圆无瑕之境界,显得精美绝伦,处处有“戏”。

永垂不朽的经典:京剧梅派艺术

他重视剧目中的舞蹈表演,对丰富旦行艺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别姬》中剑舞,《西施》中羽舞,《嫦娥奔月》中镰舞,《天女散花》中绸舞,《黛玉葬花》中锄舞,《上元夫人》中拂尘舞,《太真外传》中盘舞,《廉锦枫》的鱼杆舞等皆为梅派艺术中的精华部分。这些舞蹈化表演,不仅丰富了表演手段,而且增强了京剧艺术的美感和感染力。

在音乐唱腔设计和服装改革上也有出色的贡献,表现在唱腔的丰富,乐队的充实,伴奏上增加了二胡,化妆的更新,以至舞台灯光、幕布、道具等各个方面改革,均体现出化俗为雅、化浊为秀、化板为灵的特征。梅派艺术将唱、念、做、舞有机地融为—体,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美学原则,具有端庄典雅的古典美,处处表现自然中和,从平淡规矩中显现出精深含蓄且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永垂不朽的经典:京剧梅派艺术

在剧目方面,梅的建树也十分突出。整理加工了许多传统剧目,如《宇宙锋》、《贵妃醉酒》、《奇双会》、《金山寺》、《断桥》、《二堂舍子》、《审头刺汤》、《打渔杀家》等,经过画龙点睛式的加工,使旧剧目焕发新光彩,成为流传久远的梅派代表剧目。特别是《宇宙锋》、《贵妃醉酒》,更是梅蜚声海内外的杰作,剧中唱、念、做并重,全面地显示了梅派艺术之精华。

他还创编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剧目,著名的有《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生死恨》、《抗金兵》、《天女散花》、《太真外传》、《廉锦枫》、《风还巢》、《西施》、《洛神》、《麻姑献寿》、《黛玉葬花》及时装戏《孽海波澜》、《邓霞姑》、《一缕麻》等。

永垂不朽的经典:京剧梅派艺术

其中《霸王别姬》为梅派成名代表作,剧中的[南梆子]唱腔、剑舞等精彩片段,常演常新,历久不衰。《穆桂英挂帅》是梅晚年唯一新作,融入了一生艺术追求的结晶,更趋于清淡含蓄,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此外,拿手戏尚有《玉堂春》、《王宝钏》、《四郎探母》、《汾河湾》、《虹霓关》及自编剧目《木兰从军》、《春灯谜》、《天河配》等。昆曲方而,其代表作有《游园惊梦》、《舂香闹学》、《佳期拷红》、《思凡》、《刺虎》等。

永垂不朽的经典:京剧梅派艺术

梅派艺术成就辉煌,影响广远,梅派传人在后辈演员中及票界难以数计。较著名的有程砚秋、张君秋、李世芳、言慧珠、杜近芳、魏莲芳、丁至云、罗慧兰、顾正秋等,其中程砚秋、张君秋、杜近芳均在梅派基础上有了创新和发展。

至今尚活跃在舞台上的梅派旦角有梅葆玖、沈小梅、杨秋玲、李玉芙、李炳淑、夏慧华等。票界有南铁生、杨畹农、包幼蝶等。再传弟子有李胜素、李洁、董圆圆等。

永垂不朽的经典:京剧梅派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