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倒好”于当今还该不该存在?

倒好,是京剧里的一个名词,而这个名词也不止限于京剧。指的是演员在演出中出现纰漏或差错时,观众不留情面的故意叫好或起哄。

倒好也是懂戏的一种象征,别看倒好是起哄,一般人还叫不明白。在旧时,台上演员出现纰漏,台下某个角落就会响起一声“嗵”,而后在另一处会再来一声“膛”,此起彼伏,这就是给演员吃倒好。

京剧“倒好”于当今还该不该存在?

最容易吃倒好的地方在哪呢?在天津。天津自古是演员们最打怵的地方,皆因天津的观众太懂戏,甚至比演员还懂。在天津演砸了,您就䞍等着吃倒好吧。光是这“嗵”、“膛”就够喝一壶的,更有严重的,会跑到台口指着你骂,这谁受得了。

而倒好,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更迭就没了,现如今的演出中,如果遇见懂戏的观众,你演砸了照样给你倒好。

京剧“倒好”于当今还该不该存在?

在2017年,“纪念谭鑫培诞辰170周年谭富英诞辰111周年系列展演”的最后一场,上演《摘缨会》,谭孝曾扮楚庄王,谭正岩扮唐狡及前半部楚庄王,胡文阁扮许姬。胡文阁在中场忘词,胡琴拉了三个过门胡文阁才想起词来,一时间倒好四起。后边谭孝曾先生“劝梓童”那句唱用尽十二分气力,博得一个正好,愣把前面倒好给压了下去。

京剧“倒好”于当今还该不该存在?

这是这几年最著名的一次倒好事件,而像张克、王珮瑜这样的名家,也都挨过倒好。

不仅是演出失误,有时候观众对节目不满意,你不失误也得吃倒好。

同是2017年,天津京剧团受邀参加西安的“永不落幕的艺术节·津闽秦国粹流芳精品剧目惠民展演”演出。老艺术家杨乃彭携弟子上演《文昭关》。根据戏单,压轴戏是《文昭关》,杨先生演前后,中间是其弟子汤云碌演出。不过实际演出时,从开头就是汤云碌出来,一直到唱完“叹五更”,观众也没看到杨先生,这观众都是奔着“角儿”来的,可这戏都快完了,“角儿”还不出来,搁谁谁也难免有点情绪。以至于杨先生一出来,就收了大波“嗵!”。

京剧“倒好”于当今还该不该存在?

有人说,京剧的倒好是一种陋习,会影响演员的演出,在今天就应当禁止掉;而也有人说,倒好能鞭策演员们,无形中督促着他们更好演戏。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倒好”这一行为呢?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