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40年弹指一挥,40年转瞬即逝。回眸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工作,人们看到,这里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框架不断拉开,功能设施日趋完善,城镇绿地不断增加,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向颐养小镇、幸福小镇、宜业宜游小镇迈进,城镇人口、城镇化率、城镇绿地率等主要指标逐年递增。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起步义无反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在较长时间内只是一个较大的村镇而已,一条东西向的马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没有下水道,没有排污渠,镇内路灯不明,交通不畅,每到雨季,山洪横流,常有居民住宅被水淹的情况发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城区面积只有6平方公里,仅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和林格尔县开始对城关镇进行初步建设,零星的建起了一些二层、三层楼房。1982年,在原有1960年的地形图版上补测地形图,完成地形图16平方公里(1:2000),1982年城关镇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1984年设计编制完成和林格尔县城关镇1984~2000年总体建设规划,规划面积由原来的6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1985~1986年完成其它17个集镇地形图测量(1:2000)及1985年、1986~2000年总体建设规划(注:1985年完成地形图(1:2000),总体建设规划有舍必崖、巧什营、新店子、大红城集镇4个)。1995年完成西沟门乡北倒拉板行政村1995~2000年总体建设规划,土城子乡南园子村1995~2000年总体建设规划(1:2000)。1996年完成新店子乡红城洼移民新村建设总体规划(1:2000)。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新建了东、西街心公园,拓宽了新民街道路,县城落后的面貌有所改观。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在完善城镇规划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城镇建设的力度,不断拉开城镇框架,构建城镇发展基本格局,先后建设了新华街、新民街、209国道城关段等,一批批新颖的建筑拔地而起,一批批功能完善的建成区出现在丁家山下、宝贝河畔,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此外,城镇绿化、美化工程也在整体推进,先后建设了东、西两处街心公园,修建了凉亭,种植了花草,使城镇居民有了几处休闲的去处。此外,通过宝贝河改道工程的实施,还为城关镇腾出大面积的河滩地,这就为城镇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拓展了较大的空间。

建设雷厉风行

进入1999年之后,和林格尔县进一步加大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力度,完成209国道城关镇段,北起维他奶厂西到桥西门墩约5公里长,道路两侧临时建筑拆迁整体改建规划,及新华街道路两侧拆迁整体改建规划。完成步行街道路两侧拆迁,建设总体规划至南山公园。(注:1995年完成盛乐街道路两侧总体建设规划)完成东至老干部住宅楼,西至规划局,南至宝贝河(原林业局苗圃范围内)居民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总体规划。2002年,测绘完成了城关镇1:2000、1:10000地形图和1:4000数字化影像图;修编完成了《和林格尔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1999年之后,和林格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建工作,把城镇建设作为振兴和林经济的突破口,加强领导,动员交通、水利、旅游、城关镇等有关部门互相配合,拉开了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序幕,采取社会力量投入、地方财政投入等多种融资渠道,借地生财,以路养路,加快城市建设与改造步伐。先后新建了盛乐街、新民街、胜利路、盛乐南路,2001年投资800多万元新修了昭君大道,2002年又投资1000多万元新修了5.8公里的滨河大道,先后改造扩建了新华街、209国道城关段、红旗街等,改造拓宽了北、西、东三个出口。进一步完善了排洪排污管道和地下光缆设施,兴建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占地3万平方米的盛乐广场,完成了经济开发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工程,建成了城关镇奶牛养殖小区、党政综合大楼、盛乐广场、科技文化大楼、和林格尔县宾馆、商业步行街、力源综合市场、金三角综合市场、盛乐街、昭君大道、滨河大道、自来水水厂、大众热力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和标志性建筑。全县共投入4亿多元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先后完成拆迁面积26万多平方米,完成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硬化改造小街小巷76条,建成简易垃圾填埋场1座,在主要街道和居民区建起公厕17座。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强化亮化美化绿化工程,本着以人为本、人在绿中、楼在树中的原则,加强园林绿化工作,以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几年来,有关部门先后更新种植各种树木5万株(丛),种植草坪、花卉等3万平方米,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特别是沿滨河大道,已建成长约3公里、宽40多米,总面积近12万平方米的带状公园,园内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环境十分优美。另外,经过几年的更新改造,街道上的路灯有中华灯、邃道灯等,形态各异,造型别致,街道两侧的所有楼房安装了霓虹灯和轮廓灯,总长度超过5万延长米,新植补植行道树15120株(丛),建成绿化隔离带1.2万平方米,种植草坪1.8万平方米。形成了“一街一灯一景”。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经过几年建设,县城控制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大到1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18%提升到31%。先后完成了200多项大型重点工程建设,在大力加强盛乐百亭园建设的同时,完成旧区拆迁面积20万平方米,新建面积60多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6.8万平方米,集中供暖面积60多万平方米。几年来,先后新建扩建了新华街、新民街、盛乐街等“三横四纵”道路框架,新增黑色路面16公里。2000年,城关镇被评为“自治区卫生城镇”和“自治区级星级文明城镇”,2001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镇示范点”。此外,城关镇西区已做了科学规划,而新兴工业园区——盛乐经济园区正在崛起,形成了由209国道一级油路、和盛路相连接的“哑铃”状城镇格局,为二、三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发展高歌猛进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和林格尔县始终以规划为龙头,在提质扩容、完善设施方面下功夫,从而使城镇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人性发展的良性轨道。

继续完善规划编制。2006年,修编完成了《和林格尔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规划期限15年,规划区控制面积403平方公里,用地面积90平方公里。编制完成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盛乐经济开发区规划》《大南山旅游园区规划》《新店子镇及电力园区建设规划》《石材建材园区总体规划》。2009年,在完成全县所有乡镇所在地地形图测绘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三镇四乡”总体规划,基本实现了全县乡镇总规全覆盖。同时,编制完成了城关镇北山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年完成舍必崖乡东营子村、西营子村新农村建设,黑老夭乡小王坟村,新店子镇榆林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城关镇内主干道8条11.4公里,建成和盛路、东二街和东一街,开工建设东三街,完成了金盛路和林段建设任务。市政道路总里程达到108公里,开通公共交通线路3条,城关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配套建设污水管网长度25公里。建成日转运能力60~80吨的生活垃圾压缩式转运站1座,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2010年,开工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80吨无害化处理厂1座,设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90%。供气储备站1处,配套管网20公里,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供气普及率达到34%,管道延伸到了县城。城关镇有热源点4处,热力站8处,配套管网48公里,供热普及率75%。城区绿地总面积达到10.88平方公里,有街景公园6处,街景绿化带12处,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全力推进绿化美化。在加速城镇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城镇绿化、美化工作,提升城镇品位。突出绿化体系和水域体系建设,先后组织实施城关镇卧牛山、大南山、北山和经济开发区东南部10万亩环城生态工程。组织实施公园、广场、单位和街道两侧绿化工程,建成公园3个,完成绿化面积10.88平方公里。实施了城关镇宝贝河和经济开发区缘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计划建成水域100万平方米,已建成固定水域30万平方米。突出城镇美化体系建设,实施了街景整治工程,重点对城关镇、经济园区开发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的外立面、墙体、商业店铺进行美化、亮化,规划建设了5个停车场,建设了1座汽配城。完成了城关镇文化城墙主体改造、盛乐南街亭廊、交警电子监控指挥中心、新华街电缆入地、北出城口整治及步行街综合整治等美化工程。

强力实施旧城区改造。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旧城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瓶颈。硬化小街小巷,从2005年开始,先后投资800多万元硬化、美化了81条小街小巷,方便了居民出行和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改造旧城区道路,先后投资约1亿元,启动了旧城区道路管网改造工程,改造了城关镇7条主干道、给排水、道牙,彻底改变了雨水污水横流的脏乱差局面。实施旧城区平房改造工程,重点对胜利路、呼清路两侧低危平房进行改造,组织实施改造项目5个。

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建成了盛春花园、力源小区、平安小区、宝贝河家园、阳光小区、山城小区、胜利花园、广厦华庭、翔宇盛乐星城等一批住宅小区,新增住宅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立足住有所居,大力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成廉租住房216套10504平方米,开工建设廉租房846套19614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住房560套4.8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09~2011年完成改造户数1914户。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加快建制镇建设。盛乐镇紧紧依托首府的区位优势,建成了公喇嘛、西沟门和巧什营两个1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区产业化样板工程,形成奶牛、肉羊、饲草料三大基地,正在逐步建成北部川区大镇。新店子镇按照总体规划,正在逐步实施电力园区建设和建制镇建设,目前电力园区电厂优化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接入系统已纳入蒙西特高压输电规划,落实了运煤铁路专线和配套设备,办公区主体工程和厂区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同时,镇区正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全力打造东部重镇。

提质大放异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工作以“打造卫星城、推进同城化、走在全区前列”为总目标,按照“小而特、小而美、小而强”及“林中有城、城中有林”建设卫星城的要求,加快推进“三大组团”(城关镇、经济开发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使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城镇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县城19平方公里、经济开发区24平方公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7公里),城镇人口近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6%。2016年,和林格尔县被评为自治区园林县城。

按照建设首府卫星城的目标和规划要求,对旧城区路网进行了改造,建成了“六横四纵”路网(“六横”即金河大道、新华街、新民街、东一街、东二街、东三街;“四纵”即209国道、广通路、盛乐街、胜利路),形成了“两条道路”(209国道、和盛路)平行连接“三大组团”基础框架。累计建成市政道路44公里(含和盛路),给水管网160公里,中水管网5.3公里,雨污水管网75公里,供热管网150公里,供气管网57公里,弱电管网20公里。城关镇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建成日处理生活垃圾80吨无害化处理厂1座,建成日转运能力60~80吨的生活垃圾压缩式转运站1座。建成热源点4处,换热站12座,水冲厕所36座,公园、广场10处(盛乐广场、和盛广场、水景广场、滨河带状公园、东街心公园、西街心公园、南山公园、昭君公园、和盛路休闲带状公园、金三街公园),城区绿地总面积达到15.69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36.5%。建成廉租住房1146套、53648.2平方米,完成国家农村危房改造6338户。整治宝贝河环城水系全长3.6公里。先后建成了和盛嘉苑等一批住宅小区,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80多万平方米。

特别是2015年以来,是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最大,城镇宜居环境变化最大,幸福指数提升最快的时期。三年来,组织实施城建项目139个,投入资金11.15亿元。启动修编《和林格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编制完成《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工程规划设计及316个村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依照“绿色工业小镇、宜居宜业小镇、旅游观光小镇”的功能定位,建设了盛乐小镇;建成了滨河带状公园(包含运动场、亮化)、和盛路带状休闲广场和昭君公园,实施了头道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和宝贝河南岸治理工程,完成和盛路两侧边坡、东二北街绿化等,新增绿地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改建和清路、和托路、山城支路、红旗街和滨河南路,改建道路4.6公里;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技改提标工程,建成体育场;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拆迁382户,拆除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征收土地面积132亩;完成盛春花园1~18号楼、邮电小区、平安小区等约7.84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胜利路、广通路两侧4.2万平方米外立面改造;建成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建成停车场40多处约13.5万平方米。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2017年,大力推进实施青山绿水工程、便民利民工程、拆迁改造工程、城镇精细化管理工程、治雾工程等“五大工程”,主动配合服务新区建设,补短板、提质量、上档次,加快城关镇改造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全长7.6公里的和盛路两侧坡面绿化美化工程,改造完成和羊路、红旗街和红卫街,改造道路6.27公里,铺设给水、雨污水等管网11.9公里。完成南大桥、西大桥改建,建成长67米的信合桥1座。铺设和托路东段雨污水管网2115米。建成展厅面积223平方米科普馆1处。开工建设水冲厕所40座,安装便携式厕所8座。完成南山二期、二中周边、一中周边、新华西街棚户区改造194户。对和清路、和托路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硬化;建成小型停车场50个,垃圾转运站完成选址、建筑垃圾填埋场完成对接;规范市政设施,安装公交站厅52个,公交站牌35个,街口标示牌34个;完成垃圾处理场绿化;同时重点围绕建筑市场、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和建筑市场管理,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和县城宜居水平。深入推进城镇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制定了《和林格尔县深入推进城镇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推动“城镇管理全面提升年”行动,出台了《和林格尔县城镇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开展了城镇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城镇治理迈向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集约化、长效化。市政道路清扫作业实现全覆盖,主要街道实行24小时保洁作业,无空档期,城镇环境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行绿色建筑模式,打造和林格尔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减少建筑垃圾污染。探索实行“路长制”,聘请了30名离退休老干部担任“路长”,打造了2条示范巷、5条示范街和5个示范小区。着力提高环卫工人待遇,每人每月提高100元,达到1700元。

经过40年的建设与发展,和林格尔县住建事业硕果累累。进入新时代,和林格尔县各族人民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推进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丨本期初审:杨利霞

丨本期复审:胡文彬

丨本期终审:刘迷所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和林格尔县:城镇建设大手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