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跳槽的员工纳入失信人员,那企业呢?

0_0230584797


先说跳槽,对于一个员工跳槽事件来说,并不是员工单方面问题,公司就没责任?人往高处走,想多挣钱这本来就没错。员工在一个企业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却没有升职加薪,员工难道不心寒吗,员工难道就要在这个没有前途希望的企业耗一辈子吗?

员工离职,跳槽是个人自由,企业无权干涉。将跳槽员工纳入信用系统,那就成了失信人员,失信有多严重,买房子贷不了款,孩子上学困难,限制乘坐交通工具。一个跳槽就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甚至子女的生活,这代价未免太大。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未免太过武断。

一个员工离职,无非就是员工自己的问题,还是企业的管理制度问题导致的。

员工不可能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像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婚姻,父母,地区差异都是导致员工离职,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企业没有给员工归属感,安全感,员工做不到忠诚。企业要求员工将公司当成家,企业把员工当人家了吗?

企业既然运作,人员流动是必然的。对于离职员工,清楚离职的缘由,企业进而改善管理制度,员工也可以找一个理想的工作,这是一个双赢。



hj378


我昨天刚回答了类似的问题,鉴于我刚刚从浙江工厂辞职,我更有要说的。

第一,浙江工厂普遍不关心工人工作以外的事情,就连个住宿条件都不能改善下,洗澡都不方便,我做了一个月,我是隔几天去外面洗一次十块钱,钱是小事,关键是让人没有半点安全,归属感,就好像流落街头一样。

第二,工厂表面上工资看起来OK,但其实是靠时间,靠无休换来的。

第三,普遍没有饭堂,试问一下,一个员工,连吃饭,睡觉都感觉,不到稳定,你如何让我安心工作?

第四,合同条规完全就是霸王条款,比如工作不够一个月,辞职不给工资,等等完全无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基于以上几点,我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好歹熬完一个月,毅然辞职

结账时扣我两千多,说质量异常,还说急辞扣五百,简直无法无天





八面佛嗲嗲


我认为是完全合理,更合乎市场经济监管机制。浙江为啥经济走在全国前列?产生阿里巴巴这样的万亿级企业?这与其超前管理分不开。

早在2015年前后,原财政部长楼继伟就提出过修改当前《劳动法》为企业释放活力,现在不仅没有释放活力,成本反而上涨,再加上市场竞争压力大,消费需求疲软,实体经济创新活力明显力不从心,尤其是民营企业,创新意愿非常低。所以,修改当前《劳动法》或者通过对频繁恶意跳槽的求职人员实施惩戒,有助于构建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的双方长期诚信协作,增加市场竞争核心,提高企业创新意愿和能力。《劳动法》一直是企业的“头顶剑”,从中国经济结构看,尤其对长三角、珠三角这样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不利,浙江开职场诚信之先河,从产业角度看也是利大于弊。

另外,很多务工人员担忧的正常辞职也会被收录信用报告的,我认为无须过分担心,浙江人社厅所说的是“恶意跳槽”,特指那些比如一年跳槽10次,还告企业的那种“职场碰瓷人”,俗称“职场混子”。吃企业的饭、砸企业的锅,感受着国家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和生活,反过来指责国家和社会的种种阴暗面,这种人无异于社会垃圾,必须清除。还有一种“说走咱就走”的社会“巨婴”,这类人大部分是年轻群体,其成长在优越的社会物质环境和市场化教育体系中,失去了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劳动人民朴实精神,不以为耻反认为是思想解放,获取人权的表现。不仅对工作、对社会对家庭,甚至亲人毫无责任感,对国家民族也基本无感。当然,这是市场化教育失败的后果,但也因此导致企业不敢培训员工技能,担心培训后辞职,加大用人成本。所以员工和用人单位的结构矛盾必须要正确面对,否则,既不利于企业发展,又不利于个人成长,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员工的正常流动是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过慢和过速都不利于市场,也不利于产业、不利于国家。我们公司在山东联合了将近4000家企业人力资源建立职场诚信档案大数据,也是旨在规范应聘求职者的诚信。对简历造假、学历造假、面试爽约、工作绩效造假等均设不同程度的黑名单,供用人单位背调查阅。所以,我认为浙江确实是从自身的经济、产业角度出发来考虑,这种开创先河的做法值得在全国各省市人社部门推广。


陈龙剑微驳


如果把跳槽员工纳入失信名单,那企业也是先失信在前,毕竟员工大多数是认真想在一个企业干到底,只所以跳槽,是因为你给他的料不合口。 好多企业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即使签了合同,还有一些不利于员工的补充约定。有的企业,又想让马跑,又不想让马吃草。既让员工多干活,还想让员工少拿工资,员工当然要跳槽了。至于有些员工是自身原因,选择跳槽,那也是少数,不能一棍子打死。任何事情的发生,总有一定的因果,但世上再难的题,总有公式可以解开的。 员工与企业主,永远都是一对矛盾体。国家之所以出台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就是因为这方面出现的纠纷太多。但是,任何一部法律的实施,监管机制要绝对到位,否则,隔靴搔痒,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把跳槽员工纳入失信名单,最好把随意辞退员工的企业,也一同纳入失信名单里面,这样才算公平。也只有这样,随意跳槽和随意辞退员工的现象,会越来越少,毕竟,违法成本太高。


阿咪老虎1


如果将劳务工的辞职列为信用的话,可能整个中国都没有了,劳务人员了。

1、广东这边的工厂是靠,上班时间和产量,上班时间多的话,产量低的话,按照产量低的来算工资,产量高了,上班时间少,按照上班时间来算工资,关键关键的是周边的物价房价什么都往上涨,一个月的房子要付掉好几分的工资,就是不涨工资。

2、而且还有员工弄这弄那的,午饭包一餐,白饭青菜几块肉沫,不包早餐,不包晚饭,成天有一批领导过来检查,宿舍卫生被子也叠得整整齐齐的排查,排插不能乱放,每天上班时间是对点的,七点半对,七点半,哪里来的?多一时间去整理这一些,不乱脏都算好的了。

3、努力吧,真的不支持立这种,伤害劳动人员的征信。


恶魔菜鸟佣兵


企业也得建立企业信用系统,拖欠工资,克扣工资,保险不按标准缴纳,不缴纳公积金的全部拉入信用系统!

不能光要求员工的付出,员工跳槽多了,影响信用,那个别企业人员流失多了,政府应该要求企业先总结自身毛病,自己问题解决了,才能要求别人

难道浙江的企业都牛吗,都待遇好,都能按时发工资,按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吗?

如果没有,就别要求员工了,免得个别企业诈骗套路多了!



福娃谈卡


要想员工不跳槽,首先企业要做好。对待员工要像对待家人朋友一样,人心都是相互的。付出与收获也要对等,大家都是聪明人。企业与企业领导高高在上的,你让员工何来家的感觉。待遇不行,员工何来的情。加班时没有三信工资,员工不愿加班还要扣工资,效益不好时员工工资少了。这些原因你让员工不跳槽是不现实的。还有现在有很多企业不签用工合同,只缴纳五险,没有一金。甚至有些公司没有五险一金,这些又该怎么算呢?企业不能只想自己的利益,应该多想想只工,多为员工考虑。企业的收获是建立在企业员工之上的。企业让员工都赚到钱了,让他们生活品质提高了,有家的感觉了,这样的企业才会好。如果现在把企业要有信用系统来体现,试问下有多少企业信用会不达标,会进黑名单。所以该反省的是企业,不是员工。


用户5763490027068


我在上市公司中捷缝纫机上班,就说基层员工,每人单日的产量是一年比一年增加,质量一年比一年严格,就是工资不涨,忙的时候还马马虎虎,干十一个半小时,天天加班,有时两周休一天,产量完不成还要加点,老员工有经验还好干着轻松一些,新员工好多都干不了一年就走,不忙的时候还要你准时准点,工资才两三千块钱,


用户1027696553567


选择一家公司去年从10月份开始,因领导走了也想走,最终留下来帮助新领导一起共度一个困难,但是呢 今年3月中旬就以一个理由被干掉了,被我闹一下,给15天一个缓期,但是现在工作金三已经过去,企业有考虑员工的感受么,留下来帮你度过企业用人难,等解决问题了 过河拆迁,所以辞职并不是单个原因 要是归于频繁跳槽的,企业必须先纳入征信中


旺仔boys


建立一个合理压榨员工的机制,企业就可更加肆无忌惮的压榨劳动成本提高效益了,周扒皮时代要在浙江得到升华了。浙江威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