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就在“咱們村裡的年輕人”

□本報記者 姜國樂 趙德鑫

“不好好讀書的話,你這輩子就待在村裡了。”這是“谷堆鄉創”負責人蔣曉峰的父親曾經常說的一句話。在3月6日的採訪中,他的這句話引發了在座眾人的反思。從鄉村出發,在城市紮根,似乎成為了定義鄉村青年成功與否的標準。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之下,年輕人爭相離開腳下的鄉土前往城市,留下了逐漸“空心化”的村莊,也讓鄉村丟掉了活力。

在湖州,記者見到了眾多懷有夢想的鄉村青年,聽到了他們的奮鬥故事,發現了不同的成功標準……返鄉青年在家鄉開起民宿,引領全國風潮;城市青年被招聘到鄉村,來到後發現在鄉村生活工作比在城市更加幸福;青年在田間創業享受到孵化器般的扶持,為夢想插上翅膀。事靠人做,業由人興。鄉村振興,需要“咱們村裡的年輕人”返鄉大展拳腳,用行動證明,鄉村的原野裡不僅收穫莊稼,更能成就夢想。

青年返鄉

帶來“鄉村朝氣”

三年前,郎成傑還是“朝九晚五”的職員,每天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城從事著園林設計的工作。2017年他回到了記憶中山清水秀的村莊莫干山鎮仙潭村,將自家的宅基地重新整修,成為了網上爆紅的精品民宿“蘚園”的主人。

“很早的時候就隨父母到了縣城,並且已經在縣城買房。”郎成傑告訴記者,在參與過“裸心谷”的項目後,他認識到高端民宿的廣闊前景,決定回村開辦民宿。作為一名園林設計師,他在整修中更加註重民宿與生態的結合,將城市中現代服務業的理念引入到民宿的經營中,這讓“蘚園”成為了德清縣特級民宿,在網上更是打出了名頭。

更有趣的是,由於“蘚園”的成功,郎成傑的堂弟郎煒煒也回到村裡開設了民宿“隱宿”;而在“隱宿”不遠處,就是郎煒煒的表哥陳奇所開辦的民宿“竹葉飄香”。近年來,在外打拼的仙潭村年輕人陸續回村創業,一座座風格迥異的精品民宿在小小的村落生根開花。據瞭解,仙潭村現有120多家民宿,近一半為返鄉青年所創辦。2018年2月,仙潭村返鄉創業基地正式掛牌,成為全國首個村級返鄉創業協會。

“鄉村要振興,需要咱們村的年輕人回到家鄉。我們這批返鄉青年回鄉創業成功的原因在於自己把在城市中積累的經驗、技術以及資金帶回鄉村,為鄉村注入新的發展活力。”作為創業協會的成員之一的民宿業主鮑紅女告訴記者,眾多返鄉青年們為民宿帶來了更高的標準與更先進的理念,為鄉村引來朝氣,也是現代服務業登陸仙潭村的過程。

留下青年,

需要有他們“嚮往的生活”

“雖然我們公司位於鄉村,但在全國多所高校舉行的招聘會上,我們收到的簡歷要多於城市裡的設計公司。”蔣曉峰告訴記者,在招聘的過程中他發現,設在鄉村的公司對於城市青年們有著足夠的吸引力。目前在他的團隊中,更有數位城市青年在妙西鎮龍山村安下心來、紮下根來。

“谷堆鄉創”由一群有著鄉村夢的“90後”在運作,源於妙西鎮政府的邀請,龍山村成為了這個團隊夢開始的地方。團隊把工作室搬到改造好的這間糧倉,所有成員以鄉村空間設計為主業,吃住在鄉村,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村人。

他們將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龍山村的一間糧倉改建成一個集創意、創新、設計的鄉創空間。變化令人驚喜,創意讓鄉村時尚起來;活動使鄉村活躍起來,通過從糧倉開始延伸的產業鏈讓本地村民有了更高的收入,真正地幸福起來。

“選擇在龍山村留下來,是因為這是我心目中‘嚮往的生活’。”來自於哈爾濱的團隊成員祝微告訴記者,秀美的風光、完善的基礎設施、舒適的居住條件讓她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在她看來,自己與同伴們所做的鄉村設計,其實也是一個“造夢”的過程。“紮根龍山村,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看著設計藍圖中的龍山村一步一步地‘圓夢’。”

伴隨著村子的變化,安吉縣魯家村的年輕人也找到了自己“嚮往的生活”。

3月8日,坐在魯家村內的觀光小火車上,記者領略了魯家村人引以為豪的美麗經濟。在當年的整治環境之後,響應政府號召返鄉創業的魯家村黨委書記朱仁斌確立了打造“家庭農場”、發展現代農業的思路。規劃面積55.9平方公里的“田園魯家”,在2017年7月被公佈為首批15個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之一。

最令朱仁斌高興的是村裡年輕人的歸來,目前魯家村已有300多名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到了村裡,其中就包括130多名年輕人。“產業的發展,歸根結底需要人來實現。鄉村的發展,更是離不開年輕人的奮鬥。”朱仁斌說。

為青年造就

鄉村“創業平臺”

出生於1988年的邱凱成為了湖州市長興縣有名的“蜂狀元”。在他位於長興縣林城鎮畎橋村的養蜂基地上,邱凱最為重視的反而是一塊名為“青創農場”的牌子。

“作為‘青創農場’主後,我可以為有意向從事養蜂的創業青年提供場所及物資,並且提供技術指導與專題培訓。而且有養蜂意向的創業者可以提交貸款申請,經過審查符合條件的享受最高100萬元的“青年貸。”據邱凱介紹,目前農場內有種蜂培育長廊10條,培訓教室1間、風情小屋、手工皂製作室1間和會議室1間。農場擁有蜜蜂280箱,寵物蜂箱600個,新型蜂箱200個,除了邱凱自己的蜜蜂外,農場內還孵化著屬於兩位創業者的二十箱蜜蜂。

作為浙江省“青創農場”首批試點培育城市,湖州市依託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平臺建設青年農業創業孵化基地,通過共青團主導、專業化服務和社會化運作的方式,為有志於從事農業領域創業的青年提供場地、技術、政策、金融和渠道等方面服務支持,是推動廣大青年認識和參與農業領域創業創新的重要平臺。

德清縣通過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首次頒發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不動產權登記證。“房子有了證,就能從銀行貸款,這打消了很多業主的後顧之憂。”鮑紅女告訴記者。

湖州市建立了全國首家農民大學——湖州農民學院。今年31歲的孫建龍就是在這所學校畢業的大學生。作為職業新型農民的他掌握了浙江省首架無人植保機作業技術。孫建龍經營的吳興區八里店鎮尹家圩糧油植保農機專業合作社已經實現了從發芽、育秧、收割、稻米烘乾、秸稈加工的全程機械化。合作社3000多畝農田年產糧食2500多噸,累計發展522戶農戶加入合作社。

在資金方面,湖州市更是通過“5·28青年創業貸款現場諮詢會”的方式為創業青年提供優質創業貸款。該活動,按照“門檻低、利率優、速度快”的原則,在每年5月28日前後,針對符合相關條件的創業青年提供優質創業貸款。五年來,通過“5·28青年創業貸款”活動已累計發放青年創業貸款3450筆、13.5億元。

從農民培訓到資金支持,從項目孵化到制度改革,不同角度的設計為湖州青年返鄉創業造就了更完備的“平臺”。在這種平臺的支持下,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讓有夢想的年輕人在村裡追逐夢想,成就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