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不是夸张,岳飞带岳家军真的吃过人肉

岳飞带出了一只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仁义爱民之师,岳家军纪律严明,秋毫不犯,几乎达到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地步。但是在《满江红》中岳飞曾写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诗句,难道岳飞带领岳家军真的吃过人肉吗?

“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不是夸张,岳飞带岳家军真的吃过人肉

明确点说,岳飞真的指使过岳家军吃过人肉,不过吃的是死尸,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建炎四年,金军完颜宗弼率领大军,分东西两路想要强渡长江。西路军队吸引了宋朝的一部分注意力,并一举吓跑了驻扎在江州的刘世光部队,然后趁机派遣主力部队从建康附近渡江,击退了由江淮宣抚司都统制陈粹率领江防部队两万余人,陈粹以身殉国,之后部队分崩离析,各自逃之夭夭。得亏岳飞率领其部队断后,因此得以保留一部分的作战力量。

“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不是夸张,岳飞带岳家军真的吃过人肉

建炎四年五月时,金军被逐出建康,向北撤退。宋高宗赵构决定采用再行范宗尹的建议,决定效仿唐朝的藩镇制度,在全国设置“镇抚使”,每个“镇抚使”都手握军政大权。宋高宗一共设立了39个“镇抚使”,将他自认为是贤能的臣子都按上一个“镇抚使”的头衔,其中还包括了已经退休的朝廷命官,更甚者还有已经拥兵自立、不停管辖的军阀,其中为最靠谱的就是岳飞和解潜了。

“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不是夸张,岳飞带岳家军真的吃过人肉

金军向北撤退的时候,还顺便占领了扬州和承州,并包围了楚州,当时楚州的形式非常的危机。但是,在江南的几位大将都不打算出兵。韩世忠因为刚刚遭遇了火攻,船只和人员损失严重,导致无法出战。而另外的两位将领张俊和刘世光两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既不打算联合出动,也不想自己独立作战,张俊甚至是直接放弃,曾言“徒手搏虎,并亡无益。”而且宋高宗也指使不动这些大将,宋高宗曾亲写过5封书信给刘世光,枢密院命令都下发了19道,这些大将就是不出兵。

“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不是夸张,岳飞带岳家军真的吃过人肉

所以,只好派遣岳飞前去救援。建炎四年七月,岳飞受到朝廷的任命之后,立马着手准备前去出兵,同年八月二十二日,抵达了江阴,开始了行军作战,也是在这个时候,岳飞带领着岳家军吃了死尸的肉。当时,两淮地区已经遭到了金军的扫荡了,粮食被搜刮得干干净净的。七八月份的时候,正是作物收割的季节,但并没有多少口粮可供岳家军使用。

而这种情况,宋朝朝廷自然是知道的,可是附近各个地方大大小小的州县,都遭遇了金军的烧杀掠夺,人口损伤严重,而且粮食储备能拿走的被拿走了,拿不走的就一把火烧个干净,无奈之下朝廷只能派湖州抽调五千石口粮,供岳家军万人使用,但湖州也因为无力支付,这五千石的口粮到最后也没有见到踪影。而目前眼见着就要入冬了,岳家军既没有可以过冬的装备,也没有粮食储备,况且还要前去支援楚州,这紧靠岳家军一支队伍是很难完成的。

“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不是夸张,岳飞带岳家军真的吃过人肉

无奈之下的岳飞,只能向自己名义上的上级刘世光寻求帮助了,希望一直保存实力的刘世光能够暂借岳家军十天的口粮,已揭燃眉之急,或者说是刘世光派遣一两千人的部队来联动合作,以便完成任务。可是,刘世光全然不予理睬。

在岳飞左右为难之际,楚州还是陷落了,金军将城中杀戮一空,又击退了前来支援的李彦先一队人马。再次战役中,李彦先全家殉难。剩下的岳飞就是当时仅剩的援军,为了保住主力,岳飞无奈之下只能撤回通、泰州的本守。金军在击败张荣部队后,便直接奔泰州而来。此时岳飞兵力寡弱,又没有物资,只能边战边退,退到泰兴县下属的柴墟镇,依靠这个镇上的城墙,勉强设立了一个支撑点,来掩护数州人民群众渡江南撤。

“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不是夸张,岳飞带岳家军真的吃过人肉

敌军追击而来,岳飞与敌人在附近的南霸塘展开激战,岳飞本人也身中两枪,受了战伤,但还是勉强把敌军暂时击退了。在困守柴墟镇的这一小段时间里,岳飞与其率领断后的两百骑兵,口粮断绝的时候,确实曾剐取敌人的尸体,才能勉力支持下去的。可是,岳家军吃人肉是为了保护几十万百姓的性命,岳飞和岳家军依旧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英雄,若是选择权在你手里,你是吃还是不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