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故事——酒泉电影事业的发展

酒泉故事——酒泉电影事业的发展

酒泉电影事业的发展

酒泉故事——酒泉电影事业的发展

电影在酒泉的历史较短,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苏联援华抗日汽车队途径酒泉,他们的电影队曾在关帝庙(现酒泉中学内马路西侧)放映了一部苏联原版电影《青鸟》。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政府军政委员会政治部第三电影队来酒泉宣传抗日,曾在城市和部分农村完小放映《八百壮土》、《保卫家乡》、《保卫我们的国土》,《抗日专辑》第五、第六集等影片,曾轰动城乡,传为佳话。

酒泉故事——酒泉电影事业的发展

笔者当时正就读于临水堡完全小学。记得是农历五月份,县长凌子惟带领放映队一行五人,用马驮着电影机、发电机来到临水,并通知总寨堡完小的学生也来观看。当天下午,临水街上热闹非凡,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新鲜。当银幕上出现日本兵屠杀百姓、难民逃亡、中国抗日将土浴血奋战的场面时,观众为之动容,抗日救国之情油然而生。这是酒泉农村民众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欣赏电影艺术。

民国三十四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5- 1947年) 武威、酒泉两地的私商集股建立“中国电影社酒泉放映站”,在东大街(原市武装部所在地建流能容纳四百多人的简隔放映棚,售票营业。其放映设备也非常简单,仅有皮包放映机二部,发电机一台。曾放映无声影片《荒江女侠》等,群众争相观看民国三+八年049年)五月,“酒泉放映站" 整体出售给河西警备司令部,更名为“中国电影社”,始为官办电影放映机构。

酒泉故事——酒泉电影事业的发展

在此期间曾放映《干里送京娘》、《古塔奇案》、《夜半歌声》《秦香莲》等影片。1949年9月,酒泉解放后,军管会接管了“中国电影社”,曾放映《桥》、《简报二号》和苏联影片《宝石花》、《欢乐的人们》等。195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洛河部” 借民众教育馆(和平电影院)成立“前进电影社”,放映《白毛女》、《钢铁战土》、《狼牙山五壮士》等影片。1953年甘肃省电化教育放映队来酒泉,组成酒泉放映站,对原“前进电影社”场棚进行整修,场内可容纳观众600人。放影设备有十六毫米放映机一部、发电机一台。

195年放映站改组为“和平电影院”。从此,酒泉的电影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作者 郭仪)

酒泉故事——酒泉电影事业的发展

文字摘自:《酒泉文史》第十一辑

- END -

更多你身边的本地生活讯息

尽在in酒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