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一、前言

單反在使用取景器進行自動對焦的時候,是其相位對焦模塊在工作;而使用LV實時取景進行自動對焦,是傳感器反差對焦,所以一旦合焦就基本不會跑焦。

而單反為了照顧取景方式,對焦模塊和成像模塊分離的結構,就會存在跑焦的情況,無反相機基本不存在跑焦。

經常有不少人買了一顆萬元鏡頭(比如24-70),回來就放上機身隨手拍幾張,一看照片感覺怎麼比50 /1.8g鏡頭還肉,便上網說這個鏡頭(24-70)的素質很差等等。

二、跑焦

沒錯,很多鏡頭都或多或少存在跑焦的情況,比如我的24-70經過我認真調焦之後感覺成像素質很好,也成為了我最喜歡的鏡頭之一,我也基本放棄周圍焦段的定焦,所以我也一直有點反感那些隨手一試就出結論的事情。

因此,本文接下來的上半部分教的是單反如何進行調焦,無反用戶可以選擇跳過直接看下半部分了。另外那些使用沒有AF微調的機身或者使用18-55、18-200......(最大光圈不大)鏡頭的朋友,也沒必要過於折騰與糾結跑焦這件事。

1.前期準備:

1.自然光的環境下進行測試,務必全程使用三腳架、或者放在平臺上、使用快門線(我沒使用),中心點單次對焦模式,打開電子水平儀確保相機水平。

2.拍攝距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一般超過一些最近對焦距離,比如一個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1米,5米後是無窮遠,就取1米多一些的拍攝距離進行測試。

3.鏡頭關閉防抖,一般使用最大光圈進行測試,1.4光圈也可以考慮收半檔。

4.拿對比度較高的物體作為拍攝對象,可以用跑焦卡、我之前偶爾用捲尺45°立起來。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跑焦測試卡

建議打印在較硬的A3紙上↓↓↓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我這裡偷懶打印在A4紙上,然後貼在螺螄粉包裝盒上↓↓↓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搞笑↓↓↓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然後組合好就可以使用了,拍照儘可能與對焦區域平行。↓↓↓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2.機身AF微調

僅可用於支持AF微調的單反機身。

方法一:

1.直接使用AF-ON/半按快門對焦“跑焦測試卡”;

2.根據拍攝的照片,直接使用機身AF微調;

3.反覆AF微調嘗試,並記錄對應數值的照片;

4.機身放大/導入電腦觀察照片,直至照片比較接近0刻度的位置最清晰為止,有點繁瑣

方法二:

1.使用“對焦測試卡”,打開LV實時取景對焦,最好放大倍數進行手動微調至最清晰;

2.記錄下鏡頭對焦出窗裡所指的刻度;

3.關閉LV模式,通過半按快門/AF-ON進行對焦,若是對焦窗裡指針所指數值沒有偏移則說明鏡頭不跑焦;

4.若對焦窗裡的數值偏移則通過機身AF反覆微調,直至數值完全一致為止。

5.調整完畢後,使用跑焦測試卡進行拍攝驗證,記錄好照片編號導入電腦放大觀察,也有可能最後需要對AF微調數值進行相鄰數值調整。

小結

:手動AF微調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而且是又累又繁瑣,特別是像我這種鏡頭比較多的用戶,一次調焦可以搗鼓半天。

由於我的D750拿去“保養”了,不過換完快門組件回來之後,應該也要進行跑焦測試的。

3.機身AF微調(自動)

沒錯,有手動自然有自動,尼康開發出了在實時取景下對鏡頭進行自動AF微調的新功能(D5/D500之後的機型)。

操作步驟:

1.使用AF-ON/半按快門,對焦“對焦測試卡”;然後可以打開LV對焦模式手動微調至準確;

2.再次打開LV實時取景拍照模式,按住對焦鍵“AF/MF”,撥動前輪,選擇AF-S【 】(WIDE),或選擇AF-S【】(NORN);

3.為精確對焦,可以開大對焦變焦,把對焦區域框連同對焦區域內的物體一起放大到全屏;

4.同時按住“AF/MF”鍵與“錄像紅點”鍵,大概3秒這樣,就會出現這樣的畫面。↓↓↓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5.,按左邊的“OK”鍵確認之後,一會就校正完成並記錄下了鏡頭對應數值;

6.按下“MENU”鍵、選擇“AF微調”、“保存的值”列表,可以查看自動AF微調自動保存的值;

7.記錄下相應數值,然後使用“跑焦卡”拍照,電腦放大驗證結果。

鏡頭70-200 (AF微調+10)

200端 F2.8↓↓↓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135端 F2.8↓↓↓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70端 F2.8,只有在70端還稍微有點跑焦,變焦兩頭不同程度跑焦的問題只能有所取捨了↓↓↓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24-70 (AF微調+13)

24端 F2.8,24端仍然有輕微跑焦 ↓↓↓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70端 F2.8,2470大光圈我更在意70端,所以70端比較精準就已經達到我的要求↓↓↓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S35(AF微調+7)

S35 F1.4 ↓↓↓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105E(AF微調+11)

105E F1.4↓↓↓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3.調焦底座

適馬的調焦底座我用的次數不多,沒仔細研究不發表見解了,據說可以實現不同焦段的調整。

4.小結:

1.可以看到我的鏡頭或多或少的都進行了機身微調,微調後的效果顯然是有明顯改善的;而對於變焦鏡頭來說,機身微調只能所有焦段統一使用一個數值,所以變焦鏡頭雖然有一定改善但還是要有所取捨。

2.關於機身自動微調,自己嘗試了兩次,得到的數值都相差不多甚至一致,並且最後驗證結果也讓人十分滿意了,再也不用像從前那樣繁瑣反覆的手動調節了,

3.希望尼康可以通過固件更新,實現更多機型擁有這個功能,並且可以實現變焦鏡頭多焦段的調整。

三、UV/保護鏡

在我早前寫的文章裡,就有提到關於鏡頭UV的問題。辣雞的UV足以讓一顆“牛頭”變成一顆“驢頭”甚至“狗頭”。

我去買105/1.4E的時候,又碰到了UV的選擇問題,市場上UV市場水非常深,各式各樣的品牌和鍍膜,B+W一直聽說好,可是最貴假貨也多......當時商家就大力推薦某品牌600+的高透UV,以及尼康原廠UV鏡,可見UV利潤的肥厚。

我自然不去考慮B+W,也不會去買600+的UV,更不會要那些贈送的辣雞UV,所以這裡只能測評我之前推薦,大三元一直使用的HOYA PRO1D保護鏡,價格只要200+。

關於UV和保護鏡的區別,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了,這裡不囉嗦了。

1.畫質對比

這裡機身依然關閉所有校正,全程只用三腳架拍攝,併為了防止換鏡輕微晃動每次都中心點對焦鼻子附近區域。

由於第四張太陽光有一定變化,所以在後期上稍微降低了曝光,其他均RAW轉JPG。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RAW轉JPG↓↓↓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F1.4表現對比↓↓↓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F2.8 表現對比↓↓↓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F4 表現對比↓↓↓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小結:哪怕我放大到很高的倍率,依然肉眼幾乎找不出差別。

2.炫光對比

1.畫面中心強光

左邊均為裸鏡、右邊均為戴上UV鏡。

光圈變化

光圈:F1.4,快門:1/250,ISO:31,閃光燈功率1/128.↓↓↓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放大對比↓↓↓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高光下方有輕微炫光

光圈:F2.8,快門:1/250,ISO:31,閃光燈功率1/128.↓↓↓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放大對比↓↓↓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發光體下方有一小塊炫光。

光圈:F4,快門:1/125,ISO:31,閃光燈功率1/128.↓↓↓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放大對比↓↓↓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發光體下方有一小塊炫光。

小結:會在高強光下方出現一小塊輕微的炫光。

發光強度變化

光圈:F4,快門:1/125,ISO:31,閃光燈功率1/32.↓↓↓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放大對比↓↓↓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光圈:F4,快門:1/200,ISO:31,閃光燈功率1/8.↓↓↓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放大對比↓↓↓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小結:戴上保護鏡的後,感覺整個高光範圍稍稍誇大了一點點。

2.畫面外強光

這裡第三張加入了遮光罩的對比

閃光燈位置。↓↓↓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光圈:F4,快門:1/125,ISO:31(下同)。照片依次為裸鏡、戴UV、戴UV+遮光罩(下同)。↓↓↓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由於三張照片肉眼幾乎沒看到任何差別,所以不放大對比。

將閃光燈位置下移↓↓↓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三張對比↓↓↓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裸鏡對比戴UV,由於遮光罩戴上效果肉眼所見幾乎對畫面沒有影響,所以不進行放大對比(下同)↓↓↓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只在頂處有非常細微的變灰。

把墊高物移開,讓閃光燈處於畫面邊緣。↓↓↓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裸鏡對比戴UV↓↓↓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同樣在高光下方有輕微擴散開的感覺。

調高閃光燈功率。↓↓↓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裸鏡對比戴UV↓↓↓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同樣在高光下方有輕微擴散開的感覺。

小結:平時畫質幾乎看不出損失,而只是在畫面內強發光體才會在下方出現一小塊輕微炫光,或者整個發光範圍有輕微擴大的現象,對於我來說這個200RMB的方案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當然我推薦是這樣,當然也許那些幾百上千的UV會有更好的表現,你們如何選擇當然還是在於你們。

現在UV鏡/保護鏡在數碼時代的主要作用也就防防灰塵和指紋之類的,要說保護鏡頭遮光罩的作用要遠大得多,追求極致的也可以考慮直接裸奔(反正便宜的鏡頭我都是裸奔的)。

四、總結

影響一張照片畫質的因素有很多(環境、設備、前期操作、燈光光線、後期技術等等),這裡不過多列舉,歡迎討論吧。

像我使用一塊這樣的保護鏡對照片造成的損失,真的是微乎其微的,所以這裡依然推薦保護鏡給大家,而不建議高價買UV,更不希望大家都成為數毛黨。

很多時候,焦點是否清晰對照片的影響卻是很重的,所以對於大光圈的鏡頭(2.8以上),雖然存在個別運氣好不跑焦的情況,但還是建議在自然光環境下進行測試調整。

上萬單反牛頭變百元狗頭?這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最後,感謝所有看到這裡的朋友,依然慣例的歡迎交流、不喜勿噴。

希望大家不要過於糾結,反覆折騰器材,而是發揮好手頭的器材,多出好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