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主升”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肝主升理論是古人運用類比思維抽象而成的。

肝“主升”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在運用五行學說構建五臟體系時,肝被定性為“木”,應於東方及春季,當人們面南站立而仰視天空,由於地球從西向東自轉,人們所觀察到的天體視運動是自東向西運行,應於東方的肝也只能被定位在人體的左側,此即“肝生於左”(《素問·刺禁論》)的由來。“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歲露論》)。

肝“主升”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天體的運行是左升右降,以此類比人體的氣機運動也必然如此,應於東而位於左的肝,其氣的運動也理應“主升”於左。這便是肝“主升”理論發生的原由。

“升”是指肝氣的運動特徵,也是肝氣運動的方式,進而推論肝氣通過參與氣機活動上“升”的環節而影響整體氣機的升降運動。

顯然肝疏洩氣機的功能就是憑藉肝氣“主升”的運動方式,達到疏通宣洩(即調節)一身氣機活動的,可見肝氣主升是肝疏洩氣機功能的實質機理。

就臨床意義而言,肝氣主升的特性可以表現為“升之太過”和“升之不及”兩方面的病理。

肝“主升”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肝氣升之太過亦可謂之肝氣上逆,加之肝又藏血,氣血運行如影相隨,故肝氣上逆常伴有血隨氣湧,因此肝氣升之太過可表現為“肝火上炎”“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諸證,輕者有頭痛、頭暈、目眩、耳鳴、面紅目赤等症,甚則可有吐血嘔血,或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薄厥”“大厥”之病,此正如《內經》所說:“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血菀於上,使人薄厥”(《素問·生氣通天論》)。

這是由於“血之與氣並走於上,發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氣不反則死”(《素問·調經論》)的緣故正如張錫純所解,“蓋血不自升,必隨氣而上升,上升之極,必至腦中充血。”若“氣上行不反,血必隨之充而益充而至血管破裂不止”(《醫學衷中參西錄·治內外中風方》)。故張氏運用鎮肝息風湯,以降上升太過之肝氣。

由於“主升”是肝主疏洩的內在機理,因而肝氣升之不及,必然導致疏洩失常,即成肝氣鬱結之徵,臨床用柴胡疏肝散之類以治之,此類方中所用柴胡者皆取意於“升”,只有使肝氣恢復其上升之勢,方能達到疏肝解鬱之目的。

本文內容選自《黃帝內經》二十論

肝“主升”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