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从“安步当车”到“说走就走”

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前的土路、砂石路到现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人们的出行已经从过去的“安步当车”演变成了现在的“说走就走”,随时可以去感受梦想中的“诗和远方”。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印证着 “慢”与“快”的时代变迁,从最初的绿皮火车到现在的高铁出行,缩短的是出行时间,增加的是幸福指数。

中国铁路总公司郑州局集团公司安阳综合段安阳东站助理工程师郜虹说: “改革开放40年,列车飞驰40载,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安阳到北京,现在只需要1小时50分钟,到郑州只需要40分钟。安阳东站旅客列车办理数量,由开站时每天32列,增长到现在的103列,日发送人,以平均每年1千人的速度增长。在给安阳市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领身处中原腹地之中的安阳,开出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

公交车是我市城区客运市场的主导力量,安阳公共交通总公司成立之初,只有一条线,两台车,5个人。四十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的公共交通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截止目前,安阳公交集团已发展成为下设5个营运分公司、6个有限公司的集团公司,总资产近10亿元,职工总数1600余人,营运车辆1070台,线路61条,年营运里程3000多万公里,客运量达8000余万人次。

市民郭风章说: “30年以前,安阳市交通是很不方便,就没有几辆车,去哪里,等车等的好长时间,等不到一辆车,现在车多了,站站都有,再一个服务条件也好了,走路(出行)也方便了,哪儿都有公交车,坐上也挺舒服的。”

2015年11月1日,我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形成了“公共自行车+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的绿色出行模式,延伸了我市公共交通服务范围,解决了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截至2018年,全市办理租赁卡11.6万余张,总骑行量近2700万次,累计骑行时间7142.3万小时。

市民张金花说: “以前坐公交车,还得一直等,等着坐上公交车,下了公交车,又没有那一趟车,还得步行,步行累得腿疼。现在公交车也方便了,特别下了公交车,这小绿车既环保又快,下了公共汽车,骑上绿色环保的车,不用费什么劲,几分钟就到孩子家门口了,现在出行确实方便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的飞速发展,网约车,这一出行方式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市民刘振丰,正在用手机预定网约车,只见他轻轻点击手机屏幕,不一会儿功夫,一辆网约车司机就在限定时间内出现在他面前。从网约车的出现到如今的盛行,这种新型的出行方式,正在悄悄地改变着大家的生活。

市民刘振丰说: “现在出行也挺方便的,特别是现在有了网约车。以前是人等车,现在是车等人。现在是一下楼就有车,觉得现在挺方便的。”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2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07亿人,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达1.87亿辆,每百户家庭私家车拥有量已超过40辆,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汽车,已经落户到了多数百姓家中。

市民陈宝华说: “年轻的时候,家里有一辆自行车,就觉得很好了,现在的车确实是越造越多了,坐车也方便,公交也多了。我在北京的时候,就感觉那个东西长安街车水马龙的,过一次路口都得等几分钟,现在安阳的车,比那时候多了好多倍了。”

市民许爱贞说: “以前我们年轻的时候。还是比较困难,当时回一次家都是地下走,一走走三四十里地。没有车,连自行车都没有。现在可好了,真是赶到好时候了,孩子姑娘都有车,出行不用步行,星期六、星期天带我们出去到周边旅游、观光风景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我们非常的幸福。”

截至2018年,我市公路通车里程923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0公里,干线公路1080公里,农村公路7946公里。目前,我市“铁路、公路、飞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正在日益完善,初步形成了由京广高铁、京广铁路和晋豫鲁铁路组成的“二纵一横”铁路枢纽;由京港澳、南林、鹤辉高速公路与正在建设的沿太行、已通车的西北绕城高速公路构成 “二纵二横一环”高速公路网;由G107、G341、G515等组成的“三纵二横一联”国道干线和由S301、S227、S303等组成的“五纵四横四联”省道干线路网;林州通用航空机场、安阳机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如今,我市的“铁路”、“公路”、“机场”齐上阵,集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机场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正在形成。从阡陌交通到互联互通,我们的路越走越宽;从打开大门到走向五洲,我们的路越走越远;在改革开放的这条康庄大道上,我们一定会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坚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