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口粮食?

民盟DUC总支书


作为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的头等大事。在日常新闻报道中,我们也时常看到,我国的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农民补贴进一步加强等相关消息,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粮食进口量也常年维持在高位,2018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15亿吨。既然持续增产,那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呢?


1.人均粮食占有量并不算高

从总量上看,1978年到2017年年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从3.05亿吨增长到6.18亿吨,在人口增加44.4%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增加了102.7%,粮食自给率达到95%,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不算高,21世纪初,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大约只有380公斤左右,直到2013年,我国的人均占有粮食才达到440公斤,而世界粮农组织认为人均400公斤可达到营养均衡的安全线。

即便如此,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仍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美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在本世纪初就已经达到800公斤,欧洲的人均粮食产量也达到了570公斤,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还是存在缺口。

2.进口粮食用作粮食储备

和其他大宗商品一样,我国生产和进口的粮食除了用来给大家消费,还有一个重要用途,那就是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当出现夏量或秋粮减产,或者进口不足的情况时,囤粮就发挥了它的作用。

截至目前,我国还有临储玉米储备1.2亿吨以上,临储稻谷库存1亿吨左右,临储小麦库存7400万吨,临储大豆库存800万吨左右。由于库存太多,去年中粮储还特地加强了去库存力度,全年销售了1.3亿吨的粮棉油。

3.进口粮食补足生产

目前,我国的三大主粮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肉类,禽蛋,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产量都稳居世界第一,但大豆,牛奶,白糖这类农产品则需要从国外进口。

其中缘由,就关系到国内生产的农作物质量和成本问题了。以大豆为例,由于我国的大豆种植亩产低效益不高,因此即便有高额补贴,农民仍然不愿意种植大豆。再加上,对于大豆榨油厂来说,国外的转基因大豆生产成本是国产大豆成本的三分之二,出油率还比国产大豆高出15%,因此油企都是选用进口大豆作为原料,这进一步积压了国产大豆的市场,因此大豆需要大量从巴西,美国等地进口。

类似的,由于人们现在都追求高品质,大量购买东北大米,泰国香米,南方的早籼稻已经没多少市场了。另外,我国的小麦质量不佳,使得市场上做面包用的小麦也长期依赖进口。总的来说,是市场创造了需求,使得进口量增加,本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也只是为此创造了环境而已。


金十数据


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我国进口粮食也是一样!虽然我们粮食年年增,但是吃货们更能吃啊,而且吃的更挑剔!所以满足不了吃货们的需求就只有靠进口来弥补啊!

也许有些吃货们表示不服,我没多少主食啊,就喝了点牛奶吃了点菜而已。看起来的确如此,大伙吃的主食越来越少,那么粮食应该够吃啊。这是没有分清不同粮食的功能而产生的误解。我们粮食年年增,这其中最主要的增量来自水稻、小麦和玉米。所以,就算我国目前在大量进口粮食,但是进口的海量粮食中,这三大主粮只占一小丢丢。

2018年全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1555万吨,其中玉米进口352万吨、水稻308万吨、小麦310万吨。这三项加起来约1000万吨和我们2018年的谷物总产量61019万多吨相比就显出量级差异了。但是大豆进口8803万吨,而国产只有1500万吨左右,所以进口粮食实际上主要体现在大豆这一块。为什么要进口大豆,我写过多篇头条文章和专栏文章,在此不多赘述。简单的说就是因为我们肉蛋奶油的需求量日益剧增,这就需要为畜牧养殖也提供海量的饲料,大豆豆粕则是最佳的植物蛋白来源,自己产能严重不足,所以就靠进口了。


柳小庆


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目前,我国粮食领域出现了“三量齐增”的尴尬情况:产量、进口量、库存量都在不断增长。我国粮食基本能够自给,但并没有过剩,相反还有一定缺口。主要问题在于:生产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品种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还有比较大的矛盾。

1.我国粮食供给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供求总量保持了基本平衡,也就是说恰好平衡但没有过多余地。打个比方,就好比我们拿工资过日子一样,每月的收入刚好勉强应付日常开支,没办法开心地、任性地消费。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58亿吨,而根据预测, 2020 年我国粮食总需求将达到约 6.14 亿吨。因此,需要适度进口弥补总量的缺口。



2. 我国粮食供给存在结构性不平衡,油料对外依存度高。

油料作物产需缺口大、进口增加,对外依存度上升。比如:大豆自给率不足20%,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到40%,缺口主要靠进口国外大豆解决,全球大豆出口的57%到了中国。目前农产品进口越来越多,粮、棉、油、糖、肉等农产品都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弥补缺口。



3.国外粮油价格便宜,更受企业欢迎。

国外粮油价格低廉,企业是“逐利”的,对于必须考虑生产成本的企业而言,自然更倾向于国外粮油。比如:在巴西大豆每吨仅有3500元的时候,国内大豆价格就已经高达3600元,并且巴西大豆品质比中国大豆优良,假如你是做企业、做生意的,两者之间你怎么选择?


农哥说粮


为什么要进口粮食?专家说是粮食的多样性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我就奇怪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效到这块为什么就不灵了呢?按市场经济的理论来看,缺什么,什么就贵,农民就会种什么。可我国80%的大豆要进口,为什么农民就是不种呢?80%进口,20%自产,这就是说进口数量是国产数量的4倍。如果停止进口,让国产大豆的价格涨4倍,看看农民会不会去种?

还有专家说,国内粮价十几年来没有涨价,不是进口粮食造成的,进口最多的只是大豆。那么请问,种植大豆要不要占用土地?当然要,哪怕是转基因的,也得要在土地上转。进口得越多,国内种植就越少,农民就会要么让本该种植大豆的土地荒芜,要么就会改种其它作物——粮食必然就多了,当然就年年丰收了,也当然就不可能让粮食涨价了。

国内大豆亩产很难达到800公斤,而杂交水稻早就超过1000公斤了。相同面积收获的水稻要比收获的大豆多20%,也就是说,进口大豆空置下的农田面积,要此种植同样数量的稻谷占用的农田面积还要多20%。

还有,近几年来,说是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实行了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让国内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地高企于国外,这是给了粮食进口商多么难得的商机!进口商们能不雇佣公知寻找各种借口大量进口吗?

1.3亿吨的进口,按每人年均800斤的基本口粮计算,可以养活3亿人口。也就是说,整个美国全在进口了。这种特大规模的进口,不仅让进口商赚得盆满钵满,形成了垄断的利益集团,还垄断了操控着国内粮食价格,是让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造成大部分土地荒芜的直接原因。


廿七梧桐


我国过去十多年,粮食十连增,我们自己生产了很多粮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但是,我们依然进口了很多粮食!这是为什么呢?

1.最近,全球迎来了粮食大丰收,国外的粮食便宜,品质也还不错。所以,很多企业从国外进口了粮食,这样成本低,卖价高,可以赚很多钱,利润空间更大!

2.从2013年开始,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降低了很多农产品的进口关税,比如大米和奶制品,导致外国的粮食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急剧提高,国内的粮食竞争力下降,人们更愿意买国外的粮食。国内的粮食就容易滞销,价格也变得低迷!

3.中国人有一个劣根性,就是不自信,对自己的产品缺乏信心。很多人宁愿花大价钱买外国车,也不愿意买便宜的国产车。尽管国产车也还可以!比如吉利汽车和奇瑞汽车!粮食也一样。

4.便宜的进口粮食和奶制品正在砸掉中国农民的饭碗!所以自由贸易对国内的农民不利,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5.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国产的东西成本高,可能当局有意扩大进口粮食的规模,拉低粮食价格,降低通胀率。因为房子涨价太多,怎么也要确保粮食价格稳定!


高中数学邓老师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接近14亿的国家,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的头等大事。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中国的粮食产量连续十三连增,农民在粮价方面的补贴在进一步加强,我国三大主粮中,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

而与此同时,我国粮食的进口量也常年维持着高位。粮、棉、油、糖、肉等农产品都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弥补缺口。2018年,中国粮食累计进口1.15亿吨。既然中国粮食生产连续十多年都在增长,为啥还要大量进口粮食呢?

首先,我国粮食供给存在结构性不平衡。也就是说,除了部分主粮基本做到自给自足外,其他农产品都严重依赖进口。目前,我国的三大主粮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特别是油料作物产需缺口大、进口增加,对外依存度上升。比如:大豆自给率不足20%,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到40%,缺口主要靠进口国外大豆解决,全球大豆出口的57%到了中国。目前农产品进口越来越多,粮、棉、油、糖、肉等农产品都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弥补缺口。

再者,我国粮食供给仍然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虽然我国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自足,而且保持十三连增。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不满足解决基本粮食温饱问题,耗用粮食也越来越大。现在酿酒业、养殖业等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上涨,但跟不上人们在生活质量提高之后,对粮食大肆的消耗,所以急需进口补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不算高,21世纪初,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大约只有380公斤左右,直到2013年,我国的人均占有粮食才达到440公斤,而世界粮农组织认为人均400公斤可达到营养均衡的安全线。即使这样,与欧美发达国家也不能相比。美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在本世纪初就已经达到800公斤,欧洲的人均粮食产量也达到了570公斤。那么,这个粮食缺口只能是通过进口来解决。

最后,由于国外实行了现代化农业技术。国际粮油价格要低于国内价格,而且进口粮食的海上运输费用也很低,深受企业欢迎。所以,粮食的生产成本要远比国内生产成本低许多。同时,国外农作物的质量要比内地高出许多。

举个例子,对于大豆榨油厂来说,国外的转基因大豆生产成本是国产大豆成本的三分之二,出油率还比国产大豆高出15%。因此油企都是选用进口大豆作为原料,因此大豆需要大量从巴西,美国等地进口。这无疑对国产大豆生产进行了挤压,即使我国对种植大豆的农民有高额补贴,农民还是不愿意再种大豆了。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粮食基本能保证自给自足,但是其他农产品对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这主要是国内粮食增产是事实,但是居中生活质量上升,对粮食的消耗步伐也在加快,早已不限于温饱。与此同时,进口农产品价格便宜,质量较好,竞争优势明显。但问题是这样的情况如果一直继续下去,国内百姓的吃饭问题都由国际市场上来解决,这也会留下长久的隐患。国际农产品市场养活不了14亿人口,中国的粮食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靠自己来解决。


不执著财经


问题:为什么要进口粮食?

老张:世贸规则约束、民众需要等多方面的原因。

目前的粮食价格相较于前几年大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价格滑落,尤其是现在农药、化肥、种子、人工、机械全面涨价的时候,农作物价格却难以维持,甚至还会出现大跌特跌,最典型的就是大豆价格,已经跌到1.6元,为此很多人把怨恨都转移到进口农产品上边,认为不该进口国外农产品,事实上真的我们可以不进口国外农产品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WTO世贸规则。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以后,我国的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国外先进的生产线一条接着一条的被引进我们国内,为我们国内工业注入了一剂又一剂的“强心针”,但是凡事都有双面性,加入世贸以后国外的农产品也大量的涌入国内,因为国外农业的低成本导致国内农业在市场竞争当中节节败退。如果拒绝进口国外农业的话,很显然就会影响到工业的发展,我们国家目前处于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刻,所以目前看来不让外国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是不可能的。

二、民众需求。



说这句话或许很多人会骂老张,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加入世贸以来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农业在很多方面都远远不及国外发达国家。就拿最简单的小麦来说,咱们国产的小麦磨得面粉和国外的面粉吃过的都知道差别有多大,尤其是面粉的筋道、口感方面,完全被国外面粉碾压!现在民众生活水平好了,有权利选择更优品质的农产品。

以上就是两点老张个人看法,总之目前看来再怎么抱怨,无法改变国外农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的现状,大家还是想办法提高自己种植思想吧,不然真的没机会了!


老张谈三农


就农业而言,进口粮食不能说是为了人民意愿,十四亿人口,九亿是农民,谁占多数!大量的农产品进口,对九亿农民意味着什么?官方数据是我国有十八亿亩耕地,九亿农民平均每人二亩,按现在的农产品价格,如果只种粮油作物,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如果实行家庭农场,合作社让少部分搞农业,以一个家庭农场三口之家为单位,承包六十亩地,他的年均纯收入不会超过三万元,三千个家庭把地全种了,投入的人口不过一亿,剩下的八亿农民里,七零后,六零后,五零后,四零后,他们靠什么生活呢?而正是这个群体,为祖国建设,繁荣昌盛,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豆类,我们国家或者确实有短版,如华北地区有的地方,就现有的大豆品种,已不能种植,种了几乎无收成,但主粮类,猪肉,决不应该进口。而是挖掘自身潜力做到平衡,特殊的国情,让人感觉市场经济并不适合中国农业。其码,农业实行计划经济,土地不存在一点浪费……


一缕炊烟109574161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农产品其实中国能够自给自足,有些还有多余的,可是国家还是每年在进口?其实这里面的原因也是很多的,不是某个单一的原因造成的。

其一就是有一些农产品中国确实不能自己满足,比如大豆,这个必须得进口,国内不能满足除了进口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其二就是政治因素,比如进口日本的大米,都知道中国的大米其实差不多是可以满足本国需求的,但是每年进口的大米却很多,当然这里面的国家也很多,日本,越南,泰国,缅甸等等,日本进口量其实是非常少的,更多的因素是政治原因,当然日本的大米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市场所以才会进口。

其三就是确实存在市场,都知道现在进口的在国内好卖,国产的不好卖,不管是科技产婆还是零食,农产品等等都一样,现在很多超市可以看到有一个专门卖进口零食的地方,里面的商品贵但是卖的却很好。现在的国人崇洋媚外不必一百年前的差,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市场存在国家进口也是理所当然的。即使你不进口很多人也会跑到国外去买的,比如去日本买马桶盖,买电饭煲等等。

其四就是为了拉低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保持农产品价格上涨不过快。其实可以看到中国进口大宗的农产品,比如玉米,大豆这些比国内的还是要便宜很多的,因为国外的一些国家的农业水平比中国的确实好很多,成本低很多,而这些产品如果只是依靠本国生产的话,按照市场经济来的话,价格就会越来越高。价格上涨过快,不管是对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三农帝国


总体上来讲进口粮食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

1.中国土地资源不足,号称有1800000000亩,这么多的土地只能养活中国的老百姓,而不能有鸡鸭鱼牛羊猪这些肉吃,生活水平不会太好;

2.进口粮食有两种用途,例如现在提到的高粱和大豆。高粱主要是为了供应酒厂,大家都知道高粱是酿造白酒的主要原材料,中国的土地大都用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所以高粱不能自给,多数从美国进口。另外的就是大豆,17年中国进口了大约有9000万吨大豆,主要国家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这些进口的大豆主要两个用途,一是榨油,我们消费的豆油大豆调和油这些还有各个食品加工厂的油料来源多数基于此。榨油之后的豆粕主要作为猪牛羊鸡鸭鱼的饲料用于这些餐桌上主要肉食的生长提供。因此进口粮食主要是为了提供动物饲料。

所以进口粮食是必要的,同时加快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减少对外部的依赖也是迫在眉睫的,因为贸易战的问题已经在农产品税收上闹得不可开交了,小伙伴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