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麼要做兵馬俑?

稱心意如意


很簡單,死亡在古人的眼中不是毀滅無痕 ,也不是煙消雲散,而是去另一個極樂世界裡生活。

秦始皇是什麼人?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實現大一統的帝王,結束了中國歷史近兩千多年的邦國時代,建立了第一個真正統一的帝國。



秦始皇開創了多項第一,第一個自稱皇帝,第一個實行全面的郡縣制,第一個實行統一的度量衡,第一個實行統一的書、軌,第一個開疆拓土的皇帝,第一個從登基之日就開始修陵墓直到死亡還沒有修好的皇帝。。。

秦始皇是從他剛開始登基為秦王時,也就是公元前247年,就開始修他自已的陵墓,那一年,秦始皇只有13歲,實在是想不明白一個13歲的少年,怎麼就決定開始為自已修陵墓了呢?而且一修就是39年,直到秦始皇在沙丘病死,這陵墓也沒有修好。



但有一點我們可以理解,秦始皇修陵墓的目的是什麼?

因為秦始皇認為人死了之後,是去了另一個世界生活,並不是真的消失了,而秦始皇在生前已經是秦王,後來又統一了天下,成為秦始皇,全天下唯一的皇帝,所以在自已死了以後,還要像活的時候一樣稱王為帝,享受活著的時候的待遇,所以修建了陵墓。



為了保存活著時候的輝煌和氣派,秦始皇的陵墓修建得非常豪華,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完全發掘出秦始皇的陵墓,但通過現有發掘來看,非常氣派。

兵馬俑是什麼?就是另一個世界的士兵。

秦始皇陵墓中的兵馬俑,就是另一個世界中秦始皇用來統一天下的士兵,開疆拓土的軍隊,守護邊疆的部隊,秦始皇要想在死後享受生前一樣的待遇,怎麼能沒有士兵呢,而這些士兵就是兵馬俑。



秦始皇想享受活著時候的一切待遇,除了兵馬俑外,還遠遠不夠,秦始皇還給自已修建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宏大的宮殿,氣派的城市、龐大的後宮,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和書籍,遊不完的山山水水,只要秦始皇活著時候能想到的東西,都必須出現在陵墓中,以供秦始皇死了之後,仍然能夠繼續帝王夢。

雖然從我們現代人的眼光,看上去是多麼可笑,但兩千多前的古人,就是這樣的想法,秦始皇也不例外 ,雖然秦始皇比大多數人都站得高,看得遠,但秦始皇無法避免生老病死,而長生不老則是另一個神話故事。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秦始皇,可稱作是“千古一帝”,從夏商周都是奴隸制社會,到了秦始皇才廢除奴隸制,成為封建社會大一統王朝。

先從奴隸制“人殉”說起

奴隸制社會時期,凡君王或貴族都有大量的奴隸,當時奴隸制建立了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人殉”,這是一種殘忍而野蠻的行為,每次殉多少人,並無具體執行標準,但有一個大概。墨子曾說過,天子死後,殉葬者多則達數百人,少也數十人,將軍大夫級別的,殉葬者多則數十,少則幾個。

兵馬俑的由來

秦始皇時期廢除了奴隸制度,相應的殘忍的“人殉”也被廢除。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

秦始皇生前就準備為自己建造皇陵,《史記》中有記載: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慣例開始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9年之久。

現今為止發掘而出的秦始皇兵馬俑坑一共有四個,其中三個坑中發掘出兵俑和戰車,第四個坑則無,據傳是秦末農民起義的時候遭破壞。

兵馬俑製作過程

當時宰相李斯主抓皇陵修築,招募了一大批民間陶工,當時陶器已經很成熟,現今兵馬俑身上發現當時陶工刻上的名字就要80多個。

兵馬俑大部分是採用陶冶燒製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畫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火候均勻、色澤單純、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嚴格的工作系統。

當初的兵馬俑都有鮮豔和諧的彩繪,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豔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

有人說兵馬俑使用真人澆築而成,根據現代科技所掌握,這純粹是無稽之談了。


秦始皇製作兵馬俑,其實也是一種殉葬的方式,他廢除了“人殉”就只得用兵馬俑這種方式製作一大批的兵俑和戰車來給自己殉葬,希望死後依舊為帝。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實的一面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首先,兵馬俑的起源是“人殉”,也就是商周時代貴族中流行的“活人殉葬”,這個野蠻陋習在中國正式有法令制止,是戰國秦獻公頒佈的“止從死”。所以秦國是較早正式廢除“人殉”的諸侯國。

其次,在人殉被廢除後,隨著陶器工藝的發展,俑葬逐漸興起,秦國在這方面也達到一個較高水平。

而秦始皇造兵馬俑,主要是以這種方式來記錄他所進行的軍事改革,以及以武力統一中國的豐功偉績。

當然,也有一種傳說,就是說秦始皇不僅要統一地上世界,也要在死後推行他的法治武功,去與陰間他的政敵們繼續爭鬥,在陰間也建立秦法天下。所以,才會創建出龐大成編制的秦軍兵馬俑。

不過,這只是傳說,沒有佐證。





網絡文學作者東旭鷹


秦始皇用兵馬俑陪葬,只是他喜歡指揮軍隊的一個心理情結而已!

孟子在轉述孔子的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之時,秦國已經廢除了“活人殉葬制度”。

以前,秦國疲弱,受盡屈辱、飽受各國諸侯攻擊與嘲諷。秦獻公在位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前384年,秦獻公順應歷史潮流,“以人為本”,公開廢除了活人殉葬制度。為商鞅變法打下了基礎。

秦獻公之子秦孝公,又利用商鞅變法,鼓勵國人以“戰功”(敵首)改變家庭成員及子孫的社會地位。也包括奴隸,所以商鞅變法也可以看作是廢除奴隸制度的開端。

由此可見,秦始皇憑“六世餘烈”統一天下,如果把秦獻公算進去,就是“七世餘烈”。

故而,秦國統一天下,也可以看作秦國是順應天下大勢與民意。

巧合的是,秦始皇死後,胡亥為了坐穩帝位,違背祖宗意願,又搞活人殉葬,結果僅三年而丟命亡國。

至於秦始皇兵馬俑陪葬,認為沒有什麼可非議指責。

一,此舉雖勞民傷財,畢竟沒用活人。對於渴望長生不老的秦始皇來說,非常難得。對他而言,死後陪葬幾十幾百人,就是一句話的事。

二,他一生的事業,就是征戰四方,死去想繼續領導軍隊的情結可以理解(據說兵馬俑做了39年,也可說明他有死後不用活人陪葬的想法),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誰沒有一個心理情結?

三,秦始皇也是維護古代道德的標杆,不會違背祖先意願。另外,除去為統一言論的“坑儒”,還沒有其他的濫殺無辜的記錄。


碧水青山0


我說你肯定不信,秦始皇是將傳統的活人殉葬改革為用冥器陪葬。這是始皇帝要做與之前的秦王不一樣的感覺。

有人會拿各種理由罵,你看一下秦國的大墓就知道了,之前一直是活人,現在用陶俑,數量多一點也是對活人的關愛。至於網上說的最後將幾十萬工人埋在墓裡出不去……我個人覺得不太可能,應該是後世人詆譭秦始皇,等哪天秦皇陵挖開,看看裡面到底有沒有被困在裡面的工匠。如果說幾十萬工匠有人工傷或者被虐待這有可能,而全部給悶死在墓穴裡,對於始皇帝,反正我不信這種事。


終南高揚


秦始皇后期致力於尋找長生不老藥,大力聘用方士。從這裡我們看出秦始皇是相信有仙人存在的。那麼既然相信有仙存在,那也自然相信有陰間的存在。既然有陰間為什麼不能像陽間一樣統治天下。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把兵將帶過去呢,毫無疑問建兵馬俑就是一條途徑。


笑談多少古今往事


秦始皇命令李斯監督製造兵馬俑是時代的進步,春秋以前的貴族曾經用活人殉葬,秦始皇用兵馬俑給他殉葬是了不起啊。


太興真人


這就是貴族社會約定俗成的儀式要求。


華夏通考


死後也要千軍萬馬跟隨,畢竟乃我中華第一帝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