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對當前幾個教育熱點問題的冷思考

我國社會已進入新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步入新階段。隨著十九大新的教育戰略任務的提出,教育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和課題,出現不少新的問題,這其中有的是全局性的,有的是區域性的,有的是個案事件。對這些熱點問題必須有冷靜的分析,並採取措施加以改進,才能促進教育科學健康發展。對此筆者從實踐的層面對一些現象進行淺陋的分析,以求教育大方。

熱點之一: 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價值彰顯的難點

歷時三年的努力,西安市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近一月時間市教科所領導和專家奔赴各區縣對測試評價的結果進行反饋和解讀,收到良好效果。這是市教育局建設西安品質教育,實現科學發展,內涵提升所採取的重要舉措,也是通過教育評價這一重要手段引導基礎教育特色發展的有益探索。這次反饋的材料豐富,形式多樣,科研含量較高。特別是所下發的區縣質量評價報告,學校評價報告及對教師學生家長的評價報告文本更是難得的研究成果,需要區縣和學校很好地閱讀研究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從中發現優勢,查找不足,挖掘成因,補齊短板,探求對策。現在的問題在於,區縣和學校對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理論及評價方法評價工具的科學準確把握,對評價報告的分析理解,無論是人員配備專業儲備及研究力量還較薄弱,對評價報告的紙面意義和潛藏的價值怎樣轉化成辦學行為還有一定的障礙和難度。如何破解這一評價改革的“最後一公里”難題,是目前各區縣和學校亟待解決的課題。否則,再好的評價改革實驗和成果將會與教育教學教師學生的實際出現兩張皮現象。希望能引起區縣和學校的真正重視。

(原創)    對當前幾個教育熱點問題的冷思考

熱點之二:中小學教科研的升級

教育研究具有客觀性,精確性,可完整性,解釋性,經驗性,簡潔性,邏輯性和懷疑的態度等特徵。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表明,教育科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質量,實現教育科學推進的重要路徑和措施。然而,由於多種原因,目前中小學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許多亟待的問題,急需轉型升級。

1.教研與科研相分離的1.0版。這是中小學教科研的初級階段出現的狀態和模型。即中小學教師主要對課堂教法考試研究關注較多,而各級教科研部門專注於教育理論課題研究及教育實驗,中小學與科研部門聯繫脫節,沒有使教學研究與教育研究有機結合。

2.教研與科研相互結合的2.0版。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實施,各級教科研機構轉變職能,改變研究工作方式,主動與中小學合作,發揮引領作用,指導中小學及教師開展基於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學綜合性研究,中小學把教育科研開始應用於課程課堂管理評價等領域,解決了教研與科研兩張皮的現象。

教研與科研融合一體的3.0版。現在,不少中小學與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機制,引智進校,在專家的指導下,逐步樹立了大教科研的概念和思維,確定研究主題,開展教研和科研融合的一體化研究,整體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這樣,實現了中小學教科研的升級,使大教科研成為教師工作的“新常態”,使中小學教科研進入了質的飛躍的“新時代”!

(原創)    對當前幾個教育熱點問題的冷思考

熱點之三:學前教育的焦慮

近 一個時期來,在個別地方的幼兒園幼發生教師虐童事件引起社會對學前教育的超常關注,學前教育被一下子推向風口浪尖。如何看待這些個案性的事件,如何認識學前教育,如何理性地審視目前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如何消除社會和群眾在關於學前教育中出現的焦慮,帶著這問題,出於職業的慣習,本人翻閱了幾本有關學前教育的書籍,做了不算深入或許還很膚淺的思考,試圖對現今學前教育的焦慮作些許的分析。

學前教育屬於啟蒙教育,處於義務教育的前端,有其非常特殊的性屬,對人一生成長髮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前多年由於社會的關注點主要在中考和高考上,對學前教育關注度較低,只是近幾年,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對學前教育觀念的迅速轉變,使得學前教育的發展成為廣泛關注的對象。由於前多年各級政府對學前教育重視投入不夠,導致許多問題爆炸式出現。家庭焦慮,幼兒園等辦園機構更焦慮。公辦幼兒園數量不足,合格教師補充不及時,只能從小學抽調補缺。民辦幼兒園發展迅猛,無奈只好招錄大量的資質不高的人員,加之管理跟不上,教師待遇不高,專業素養難以保證,於是在保育管理過程中出現一些違反育兒規律的行為。針對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幼兒園出現的焦慮問題,需要國家政府出臺相關法規政策,從體制機制予以破解!如核算辦園成本,劃定教師最低待遇標準,加強培訓,嚴格限定收費,加大常態化的檢查監督,規範辦園行為。與次同時,應大力發展公辦普惠性幼兒園,暢通教師來源渠道,提高教師待遇,強化教師專業培訓,消除各種焦慮,破解發展難題,使學前教育健康發展,讓家長放心,使幼兒舒心。

(原創)    對當前幾個教育熱點問題的冷思考

熱點之四: 學生家長會熱鬧的背後

隨著各學校期中考試的結束,學生家長會紛至沓來,引起社會熱議。高中開,初中開,小學開,幼兒園也開!學校召開家長會本無可厚非,對學生對家長對學校都是重要的必要的。

但問題是不少學校的家長會注重形式,忽視內涵,缺失價值。學生家長被變成了“成績公佈會”,“優生表彰會”,“差生批評會”,“教訓家長會”,“情況通報會”……實際效果難盡人意。

(原創)    對當前幾個教育熱點問題的冷思考

家長會要與時俱進,既要創新形式,更要體現教育價值。一是要突出家長主體性;二是要體現導向性;三是要注重教育性;四是要強化指導性;五是要突顯互動性;六是要彰顯時代性;七是要表現真誠性;八是要追求感染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家長會在教育學生中的功效,使其成為家校協同育人的有效路徑和載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