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中国:赤水桥上桥,百年桥梁奇观

提起赤水,熟悉的人一般都知道闻名于世的赤水大葱,而罕见的双层古桥奇观——桥上桥并不一定都知道,这主要是桥上桥发现较晚。桥上桥,又名赤水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县赤水镇西的赤水河上,是渭南市和华县的分界桥。

古建中国:赤水桥上桥,百年桥梁奇观

华县赤水桥上桥

据《三续华州志》记载:下桥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于康熙六年(1667年)。后因山洪暴发,河床淤高,桥眼堵塞,遂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在原桥之上叠建了一座九孔石拱桥,从而形成了桥上桥的奇观。后来下桥被淤泥淹没,与八十年代初,被当地群众挖取砂石时发现,从而使”桥上桥”的奇姿展现于世。

古建中国:赤水桥上桥,百年桥梁奇观

桥上桥

石桥结构的独特之处是它由上、下两层相互对应的桥拱和桥面组成了罕见的“桥上桥”。桥上桥原长70米,高7.9米,面宽5.45米。后来泥沙淤积覆盖、村内建筑东进,导致现今桥长仅约54米。上桥桥面两侧各砌有高1米左右的石质护栏,现今的护墙为近年用砖和水泥砌成。

古建中国:赤水桥上桥,百年桥梁奇观

桥上桥·龙头

上桥九孔,下桥八孔。全由材质、尺寸和加工方式相同的灰白色花岗岩石条砌成。拱形桥洞各高3.5米,宽3.4米。上、下桥的桥柱、桥洞垂直对应。形状、大小完全一致。不同的是,上桥桥面两侧各砌有高一米左右的石质护栏,栏外有九条雕刻精美的石龙,分别镶坐在每个桥洞的拱顶,龙头朝南,吮吸着上游南来的洪水;龙尾向北,指示着下游的方向。上桥拱顶,昂扬的龙头6个龙头形态各异,可共同朝向迎水面,护佑河水安澜。细看,下桥拱顶顶部中间还雕刻有不同的花饰,可见古桥建造的精细。这样的做工,仿佛是9条神采各异威武壮观的龙驮着石桥,见证着数百年来的风雨沧桑。

古建中国:赤水桥上桥,百年桥梁奇观

赤水河古石桥

赤水河是渭南和华县之间的自然界河,这里是古长安通往潼关,去往中原的必经之路,为官府要道。据说,在清朝以前赤水河上是一座木桥,而今的清代赤水河古石桥的下桥已经345年了,上桥也有180年了。是名副其实的桥上桥,凝结工匠们的辛劳和智慧。赤水桥上桥1992年4月20日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