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中國:赤水橋上橋,百年橋樑奇觀

提起赤水,熟悉的人一般都知道聞名於世的赤水大蔥,而罕見的雙層古橋奇觀——橋上橋並不一定都知道,這主要是橋上橋發現較晚。橋上橋,又名赤水橋,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縣赤水鎮西的赤水河上,是渭南市和華縣的分界橋。

古建中國:赤水橋上橋,百年橋樑奇觀

華縣赤水橋上橋

據《三續華州志》記載:下橋始建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於康熙六年(1667年)。後因山洪暴發,河床淤高,橋眼堵塞,遂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在原橋之上疊建了一座九孔石拱橋,從而形成了橋上橋的奇觀。後來下橋被淤泥淹沒,與八十年代初,被當地群眾挖取砂石時發現,從而使”橋上橋”的奇姿展現於世。

古建中國:赤水橋上橋,百年橋樑奇觀

橋上橋

石橋結構的獨特之處是它由上、下兩層相互對應的橋拱和橋面組成了罕見的“橋上橋”。橋上橋原長70米,高7.9米,面寬5.45米。後來泥沙淤積覆蓋、村內建築東進,導致現今橋長僅約54米。上橋橋面兩側各砌有高1米左右的石質護欄,現今的護牆為近年用磚和水泥砌成。

古建中國:赤水橋上橋,百年橋樑奇觀

橋上橋·龍頭

上橋九孔,下橋八孔。全由材質、尺寸和加工方式相同的灰白色花崗岩石條砌成。拱形橋洞各高3.5米,寬3.4米。上、下橋的橋柱、橋洞垂直對應。形狀、大小完全一致。不同的是,上橋橋面兩側各砌有高一米左右的石質護欄,欄外有九條雕刻精美的石龍,分別鑲坐在每個橋洞的拱頂,龍頭朝南,吮吸著上游南來的洪水;龍尾向北,指示著下游的方向。上橋拱頂,昂揚的龍頭6個龍頭形態各異,可共同朝向迎水面,護佑河水安瀾。細看,下橋拱頂頂部中間還雕刻有不同的花飾,可見古橋建造的精細。這樣的做工,彷彿是9條神采各異威武壯觀的龍馱著石橋,見證著數百年來的風雨滄桑。

古建中國:赤水橋上橋,百年橋樑奇觀

赤水河古石橋

赤水河是渭南和華縣之間的自然界河,這裡是古長安通往潼關,去往中原的必經之路,為官府要道。據說,在清朝以前赤水河上是一座木橋,而今的清代赤水河古石橋的下橋已經345年了,上橋也有180年了。是名副其實的橋上橋,凝結工匠們的辛勞和智慧。赤水橋上橋1992年4月20日公佈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