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燕青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乐玲悠宇208


燕青的结局,八成是被人暗杀了…

《水浒传》中能一起善终的CP不多,李应和杜兴算得上是唯一幸运的一对了,而燕青曾劝卢俊义及时身退,但卢俊义不听,燕青无奈,选择了自己离开,关于燕青的结局,施公是这么描述的:

卢俊义道:“你辞我,待要那里去?”燕青道:“也只在主公前后。”卢俊义笑道:“原来也只恁地。看你到那里?”燕青纳头拜了八拜,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竟不知投何处去了。

也就是说燕青连京城也没回就走了,具体去哪了,施公用了一句“不知投何处”就把读者打发了?细看小说,燕青是108将中唯一一个施公没给写出明确结局的人,在拜过卢俊义后,燕青的结局终止在一张字纸里,再也没有出现。

我们换个角度来想想,燕青在水浒后半段堪比主演的表现,不仅间接的成为了梁山能成功招安的功臣,也在征南中勇敢打入南军内部又间接引导了梁山的胜利,要知道梁山在出征之前,高俅和童贯可就是打着梁山团灭的期望送他们上路的,燕青一而再再而三的坏他们的好事,高俅他们能让他轻易就这么离开吗?

所以,小乙哥或许并不是没有交代,而是可能已经被杀了,无法再做交代了。

那么除了燕青的功绩可能会使他惹火上身,还有什么要命的物件吗?

那就是燕青当年让李师师向赵佶索要的赦书!

那么赦书的内容是怎么写的呢?大致内容是无论燕青想干什么都算“无罪”,没人能动的了你,并且赦书没有针对任何事件,也没有有效期(呵呵,有效期就是宋朝灭亡),我想无论是谁拿到这份赦书都会高兴的睡不着觉吧。

但是很遗憾,赦书背后所隐藏的利益关系链实在是可怕。

我们回想一下持有丹书铁券的柴进,柴进的丹书铁券可以保他一辈子衣食不缺,但柴进却用他来私藏案犯。按照柴进的话来讲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结交义士,培养口碑,但皇帝可未必会这么想,自古窝藏案犯都是谋逆的大罪,是要诛九族的。

既然皇帝为了祖宗的约定不能动这位柴氏后人,但是皇上养着的一些谄谀之人可是颇懂赵佶的心思,再加上高俅本来就和梁山有过节,所以不要觉得殷天锡的出现是偶然,柴进的落难也不是偶然。

那么,燕青会不会拿着赦书在民间肆意妄为呢?就算以小乙哥的性格不会这么做,但这不代表皇帝不这么想,奸臣不这么想。

所以,既然燕青已经变成了不受法律管控的人,并且有造反的可能,那么想要消除这块心病,只能将其暗杀了。

那么谁最有可能是杀害燕青的幕后主使呢,逻辑文史姨已在前文提到过对梁山隔阂很深的高俅,但除了高俅之外,还有一个人的嫌疑也很大,那就是宋江。

燕青在得到赦书后,曾兴致勃勃的去宋江面前报告,我们无法得知他这是天真烂漫还是故意炫耀,但在宋江看来,燕青已经达到了其他107个兄弟或许永远都无法达到的高度,那就是成功洗白,回归良民。

但是,再回到我上面的假想里,一生无罪的燕青会不会再次造反坏了兄弟们的名声?想想为什么宋江临死前还要毒死李逵?如果宋江觉得燕青可能会做出不利于梁山的举动,就算这是高俅设置的套子,以他的性格会不会做宁错杀不放过的事呢?

所以,洒脱的燕青下场并不会好到哪去,或许他是真的已经被杀了吧~


所以说,免死金牌有时候是催命符。


逻辑文史游


话说燕青担着一挑金银财宝,带着李师师出了汴京一路往东。直走到扬州城外青浦村才驻脚。(征方腊时,燕青已萌生退意,在此暗中购了一处房产。)

燕青本想和李师师就此归隐,躲在乡间安稳度日。可李师师以前锦衣玉食惯了,终究受不了这田园生活。两人只在乡间住了半个月,李师师就天天吵闹着要回汴梁。

燕青无奈,只好贱卖了房产,带着李师师搬进了扬州城。

这扬州城虽然刚经战火不久,但终究是江南大城。此时恰好中秋时节,在汴梁已经秋风瑟瑟树木枯零,扬州的树木仍然郁郁葱葱,处处生机盎然。李师师当时就央求燕青在城中定居。

两人在城中重新置下宅院,稍微打扫后,李师师和燕青到市集上购置生活用品。

一到市集,李师师就控制不住自己。才走了几间胭脂铺、绸缎庄,跟在身后的燕青连捧带抱,就已经拿不了了。

燕青刚要嘀咕心头不满,可李师师却责怪他说不该离汴京时,把衣物胭脂等等都扔下不顾,如今自己缺这少那十分不便,要不还是回汴京吧?

燕青心中郁闷,当时离开汴京,说好了浪迹天涯。可那两辆马车拉的,除了自己的一个包袱,其它都是李师师的箱子。光是衣物怕是就有一马车!

唉,毕竟自己带她出门时,承诺要给她幸福的生活,现在还能说什么?燕青在心里咬咬牙,大手一挥,随便买!

随便买?说的轻巧,饶是卢员外那样的身家,也受不住李师师这样随便买!

李师师在青楼时养尊处优,不但王公大臣豪强富贾争相送礼,连徽宗也拜倒在石榴裙下,经常吩咐宫人送衣食用品。因此在这扬州城里,平常人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品,在她眼里不过是俗物一般。

没到三年光景,一担金银珠宝就见了底。燕青无奈,红着脸跟李师师商议能不能将就省着点花费?李师师回道:小乙,我已经很将就了。就说昨天我的水粉将将用完,去店中最好的也只有杭州货。你说我不用西洋货也就罢了,至少也要高丽货、倭国货吧?我要不是心疼你辛苦,能拿这杭州货将就?

一句话把燕青说的哑口无言。但终究这财宝已经见底,日后的用度还要想法解决。找梁山兄弟们借度?如今他们不似在山寨花用无度。招安的只有俸禄,没招安的要么当和尚道士、要么回家打渔耕田,哪里有钱照应自己?

正犯愁呢,恰好遇到了老朋友牛皋。牛皋之前在乱草岗当强盗时曾与梁山有来往。当年牛皋投奔岳飞,还来请过燕青同去。今天在街上牛皋无意间看到燕青,就忙唤他一起吃酒。

久不曾与人畅怀,只三盏酒下肚,燕青就开始吐槽李师师花费太大。自己如今已不再是梁山好汉,也不能去偷去抢。凭一双手无论如何辛苦,终究无法解决问题。牛皋一听心中暗叫了声好。忙把康王赵构正在为了玉玺不肯登基的事告诉了燕青。

原来这汴京城破,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南逃的大臣们欲立康王赵构。但赵构怕惹火烧身,借口玉玺的下落不明,坚决不肯登基继位。现在黄潜善、汪伯彦等大臣重金悬赏天下英雄前往金国,寻徽宗、钦宗查问玉玺下落。寻回玉玺者,黄金千两,赐官封侯。

燕青一听有黄金千两,一拍桌子道:“富贵险中求!兄弟,这事包在哥哥身上了。”

当晚燕青辞了李师师,只说要去北方寻个朋友,月余则归。李师师当他是要出门找旧日兄弟们借钱,不好直说才有这番说辞,也就应了他。

燕青到了金国昼伏夜出,才半月就在燕京郊外追上了押解徽宗的队伍。

入夜,燕青偷偷来到囚笼旁,推醒徽宗。燕青经验足,还没等徽宗发问,就将一张煎饼递了过去。徽宗一路上受尽虐待,天天吃不饱,见了煎饼张口就吃。

燕青轻声道:“皇上,你还认得小乙么?”徽宗抬眼瞧了一下,点了点头。燕青又轻声把康王赵构耍性子不肯称帝,眼看大宋将亡的事简要的说了一遍。然后发问道:“玉玺现在何处?”徽宗放下煎饼,示意要喝水。燕青递过水壶,徽宗几口水下肚,又示意燕青俯耳。徽宗低声告诉了燕青玉玺的所在,同时让他劝康王尽快称帝,团结力量抗金,不能让大宋江山基业断送于斯。

燕青拜别了徽宗,赶回了汴京。昔日繁华的都城,此刻满目疮痍十室九空。

燕青忍着热泪,依徽宗所言寻到宋室宗庙。其时宗庙已经被金兵纵火烧毁。燕青在地上仔细辨认,终于找到了一块刻着北斗七星的地砖。掀开地砖,果然如徽宗所言下面藏有一个箱子。

燕青打开箱子,里面除了玉玺还有数十张画作。燕青铺开一张来看,竟是画的李师师。燕青妒火中烧,把画撕的粉碎。之后一把火把徽宗最为得意的这些作品烧了个精光。(败家玩意,一把火烧了半个苏富比。)

燕青回到扬州把玉玺交给牛皋,声言只要赏金,不要官爵。牛皋知道他无意仕途,只得应承。

牛皋面见康王赵构。赵构见了玉玺无话可说,只得答应择日登基称帝。

牛皋拿回赏金,燕青坚持只取一半。声言自知岳家军作战辛苦,这些钱给岳家军充做军费开支。只当自己替汴京万千受难的民众劳军了。

回转屋来,李师师见燕青带回了这么多的黄金喜出望外。追问是哪位朋友,竟然如此阔绰?

燕青想到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前大宋的大好山河,今时处处白骨横呈,百姓沿途标草卖儿卖女,金兵肆虐待汉人如猪狗,忍不住大哭起来。

李师师只当他是因为借钱受了冷遇,忙将他揽在怀里好言相抚。

又过了十余年,眼见着朝廷无心北伐,连岳飞也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问斩。燕青对大宋心灰意冷,终日郁郁寡欢。李师师见他意志消沉,瘦的脱了人形,也是担心不已。

绍兴十三年(1143年),混江龙李俊差人来信,言其在暹罗国打下好一片江山,劝燕青前往一起快活。

李师师见李俊当上了国主,这燕青要是前去投奔能亏待的了。荣华富贵自没的话说,见了兄弟多半心情也能好些。而且自己在这扬州住了十几年,早就觉得乏闷,也想出国旅行一番。本来燕青没什么心思去,经不住李师师耳边风天天劝,只得应允。

一个月后,两人收拾好行李,带上家眷仆人,踏上了李俊派来迎接的舟船前往暹罗国,终老也未再踏足南宋一步。







难得浮生闲半日


燕青是个十分厉害的人物,也是作者另眼相待的人物。

为何这么说呢,在《水浒传》里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惯写一些水性女子,道德败坏,下场惨烈。而梁山好汉里的头面人物,从最开始的晁盖开始,到后面的宋江卢俊义什么的,重要的好汉基本都是不好女色的。水浒好汉里不是没有不好色的,不过一般都是不怎么样的人物,比如说最有名的是王英,又矮又丑,容貌猥琐,让人望而生厌,小霸王周通,强抢民女。另外几个虽然好色但表现不明显的,比如说霹雳火秦明,宋江害他死全家,但是有说把花荣妹妹给他续弦,他马上就答应了。双枪将董平,因为想霸占人家程家太守小姐不成,就背叛程太守,品行恶劣。九纹龙史进作为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开始是个地主家傻儿子的形象,有钱任性,应该少不了女人,这不后来为了擒拿董平,史进自信满满的说我东平府有熟人,可以做内应,那个内应就是他以前的相好李瑞兰,结果史进不识人,反而被女人出卖,最后反而被董平捉起来。这几个人里可以算是好汉里面比较看重女色的了,最后的下场都很惨,打方腊的时候皆死于非命。唯独有一个人,既是风流人物,道德人品上也没有瑕疵,长得还漂亮,最后的结局也很圆满,那就是燕青,足见作者有多么照顾燕青了。



这个燕青首先生的一副讨人喜欢的模样,英俊潇洒,一身雪白肉刺青,十分漂亮。生的好看不说,燕青还特别聪明,精通射弩相扑,吹啦弹唱,更是无所不精。他叫卢俊义主人,但关系却比一般主仆更紧密,关键燕青的见识才学,绝不像一个仆人,很多时候,卢俊义这个主人的见识反而不如他。

后来吴用那缺德玩意为了骗卢俊义上梁山,扮作算命的去给卢俊义算卦,卢俊义果然中计,作为卢俊义的心腹,燕青已经看出不妥,曾经好言相劝,但是卢俊义是什么人物,他是一方大豪,而且武功高强,号称棍棒天下无双,如何肯听人劝。燕青再聪明身份摆在那,后来卢俊义果然上当,好一番折腾,卢俊义,燕青都被迫上梁山。

前面燕青赞词里有说燕青是“风月场里第一”的人物,看看他会的技艺也不难看出,燕青曾经是一个十分风流的人物,然而,燕青风流不下流,绝不会因为美色误事,我估计这是作者对他另眼相看的主要原因。自从他上了梁山以后,燕青就没有什么机会接触美色,但是他技能突出,偏偏有一件大事需要他去做,那就是招安大计。正是如此,燕青有机会接近名动天下的李师师,按说燕青以前也是风月场里的老手,碰到了李师师这样的大美女,还不趁机表现挑逗一番。但是呢,燕青十分拎得清,李师师是宋徽宗看重的美人,是招安大计的关键,尽管李师师频频主动挑逗燕青,燕青却十分清楚自己位置,不为所动,后来更是顺势和李师师拜了姐弟,更通过李师师向皇帝为自己求得一纸赦书,以备不时之需。看的出来,这时候燕青已经为自己梁山好汉的身份担忧了,对自己的未来命运并不看好,所以早做准备。


后来对燕青有一个额外的描写,就是燕青曾经遇到一个认识十几年的故交,唤做许贯忠,这人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在山中服侍老母。听燕青说起来,有提醒他说“飞鸟尽良弓藏”,这一番遭遇更是为燕青未来的出路做了铺垫。

果然,后来在打完方腊以后,燕青就准备离开了,他唯一割舍不下的就是主人卢俊义,可是卢俊义自打招安以后,南征北战立了很多功劳,为人也膨胀起来,他还想着封妻荫子,博个好功名呢,坚决要待在朝中。燕青一看没法,最后告别卢俊义,给宋江留下一封信,就离开了。

燕青离开时,收拾了一担金银细软,这就更加有意思了,更是看出燕青的精明,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对燕青的偏爱,让他以后过得好一些。很多人都联想,燕青是不是去找李师师了啊,在我看来,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按照水浒的设置来看,施耐庵对李师师是否定态度的,几次说她美色诱惑燕青,如果不是因为她太有名,是皇帝的外室,估计都要把她写死。而对燕青可以抵御美色诱惑,施耐庵是大加赞赏,这样的两个人,又怎能让他俩在一起呢。更关键一点,燕青当时为了绝了李师师心思,直接跟她结拜异性姐弟了,有了这层名分,怎么可能还在一起呢。


一览众河小


燕青,又叫燕小乙,绰号浪子,讳名天巧星,位居三十六天罡之末。

燕青本来是个流浪的孤儿,后来被北京大名府的员外郎卢俊义收养。有的版本里面说燕青是卢俊义的义子,但是在《水浒传》中,其实燕青是卢俊义的仆人,但是卢俊义对他非常好,加之燕青自己聪明伶俐,所以卢俊义也基本上是把他当着义子来抚养的。

后来宋江主持梁山之后,为了壮大梁山的声威,安排吴用化装成道士先生,历经波折把卢俊义赚上梁山入了伙,燕青也跟着上了梁山,担任步兵头领。

在梁山上,和燕青关系最好的人是李逵。所以后来有了李逵陪燕青下山打擂台的戏说,但是燕青的故事和整个梁山的主线发展关系不大。

燕青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在名妓李师师的家里,私见宋徽宗,促成了梁山的招安大计。梁山招安后,燕青跟随宋江的大军南征北战,隶属于卢俊义麾下,也立过一些功劳。打田虎,战王庆,征方腊,梁山义军九死一生,最终得胜回朝。

燕青前来劝谏他的主人卢俊义,让他功成身退,隐姓埋名,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安享晚年。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宋徽宗时期,奸臣当道,朝廷里面有蔡京、童贯、和高俅等人把持,梁山上的好汉虽然身经百戏,得胜回朝,但是一定会遭受朝中奸党的嫉妒和迫害。燕青让卢俊义急流勇退,是他的机智聪明之处,可惜卢俊义并没有听取他的劝告,反而责怪他说:我们立下功劳,正要博得个封妻荫子,衣锦还乡,你怎么说这等不合时宜的话呢?

燕青苦劝没有用,只好自己收拾行李,辞别了卢俊义,连夜走了。派人给宋江送去了一张纸条,告诉宋江自己一心想要离开,希望恕罪的话,在最后写了四句话的偈语:

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此生。

从此燕青一去,燕青就不知所踪了。从他留下的这四句偈语中,我们也能够大概推断出燕青最后的归宿。相对于那些入朝为官,最后被迫害而死的梁山好汉而言,燕青的功成身退,才是大聪明之处。

江湖传言,燕青离开之后,李师师也神秘消失了。所以有了这样的说法,燕青和李师师一起,归隐山林,不问世事,生儿育女,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燕青和李师师自然是郎情妾意,两情相悦。在《水浒传》中有这样的记录:

李师师再与燕青把盏,又把言语来调他。燕青恐怕他动手动脚,难以回避,心生一计,便动问道:“娘子今年贵庚多少?”李师师答道:“师师今年二十有七。”燕青说道:“小人今年二十有五,却小两年。娘子既然错爱,愿拜为姊姊!”燕青便起身,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八拜。

燕青和李师师认了姐弟,可见李师师已经钟情于他。后来徽宗皇帝出现在李师师的闺房,李师师把燕青引见给了徽宗皇帝。燕青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乘此机会,为自己向徽宗皇帝要了一纸赦书。

燕青以目送情与李师师。李师师撒娇撒痴,奏天子道:“我只要陛下亲书一道赦书,赦免我兄弟,他才放心。”天子便写御书道:
神霄王府真主宣和羽士虚靖道君皇帝,特赦燕青本身一应无罪,诸司不许拿问。
写罢,下面押个御书花字。燕青再拜,叩头受命,李师师执盏擎杯谢恩。

所以在他离开时写给宋江的偈语里面,才会有“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此生”这一句。有了徽宗皇帝御笔书写的赦免书,就算是后来那些奸臣想要迫害燕青,也拿他没有办法了。从“洒脱风尘过此生”这一句我们也可以推断,不排除燕青和李师师一同归隐山林,逍遥自在地生活在一起的可能。

我们宁可相信,燕青最终不仅保全了性命,而且收获了爱情这样的美好结局。


END.



博书


原著里,在擒获方腊之后,燕青清醒的意识到回归朝廷后的结局不会太好,他规劝卢俊义辞去官职,与他一起归隐。可卢俊义看不透这一点,不肯与他一起走,于是燕青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径不知投何处去了。

在《水浒传》里,燕青的出场比较晚,在第六十一回才现身,而且当时只是卢俊义身边的一个家奴。可作者对燕青这个人物明显是偏爱的,一出场就把燕青夸成了一朵花,长得帅,有才艺,武功又好。

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

燕青位列天罡星最后一位,他善用计谋,行事周全,是梁山第一外交人才。

卢俊义刚上梁山的时候,宋江就要让位于他,结果因为其他兄弟不服,所以只能作罢。打下曾头市后,宋江又要让位,结果又让兄弟们给搅和了,虽然勉强坐了第二把交椅,但和兄弟们之间的关系肯定也不会好。

没想到燕青原来只是卢俊义的家奴,只是为了护主才上的梁山,这样一个人居然能替卢俊义把梁山的兄弟们都摆平了。连最反对卢俊义的李逵,也把燕青当成了最好的朋友,到哪都要跟着,泰安打擂要跟着去,进城看灯也要跟着。其他首领也都跟燕青交好,出去执行任务啥的,都想着要跟燕青同行。

虽然燕青上山时间晚,却很快在梁山好汉中站稳了脚跟,可见他的外交手段有多厉害了。

凭着人帅才艺好头脑灵活,燕青在招安这件事上起了关键作用。

朝廷第一次招安梁山虽然没有接受,但那并不是他们不想招安,而是为了展示实力卖个好价钱。可是怎样才能与皇帝联系上呢,宋江颇为头疼。这时燕青说“枕头上关节最快”,提议走李师师这条门路,事实证明这个策略很成功。

燕青长得好看,兼才艺俱佳,一首曲子就把李师师给迷住了。美女爱上了帅哥,可是帅哥有任务,不能与美女产生感情纠葛,于是燕青就提议两人结为姐弟,既能保持一定的亲近,又把名份确实下来不致影响大局。他们是要李师师帮助他们把梁山的事情上达天听,可不能因为美色而误了梁山大事。

燕青是一个特别理智且聪明的人,名义上的姐弟,既能约束彼此,又能利用李师师心里对他的这点暧昧之情帮他们的忙,最后圆满完成了招安的任务。

燕青为人通透,在获胜后选择了激流勇退,潇洒远走他乡。

征方腊归来, 回京的路上,燕青私下找到卢俊义希望他和自己一起离开,卢俊义不解,他觉得这正是他们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好时候,为什么要离开。燕青跟他说了很多古人的事,他们虽然有功,可是擒住方腊之后,他们的作用也就没了,此去必然没有好结果。可卢俊义不信,不愿跟他归隐,最后的结局还真是让燕青说对了。

燕青这个人活得洒脱通透,在兄弟们需要他的时候,他也会誓死追随全了兄弟之义。在功成之后他却能翩然抽身,不愿枉送性命,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潇洒远走。虽然书中没有提到他走了之后的生活,但以燕青的性格是不会亏待自己的,想来定然过得十分潇洒快活,他的结局应该算是梁山好汉里最好的了。

电视剧《水浒传》里对燕青这个人物的演绎也很精彩,有一个版本里面燕青最后是跟李师师一起远走了,虽然知道这个结局可能性不大,但还是挺喜欢这个改编的。


疯小鸟


梁山好汉浪子燕青最后的归宿是什么?很显然燕青是得以善终的。原著中征方腊胜利之后,燕青劝卢俊义归隐,卢俊义不听,结果被朝廷害死了,而燕青选择了隐退,自己带了一担金银宝贝不知去向,临行连宋江的面也没见,只是留了一首诗:

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 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此生。

关于燕青的去向,原著并没有交代,倒是其他作品中有提到
,清代钱彩的名著《说岳全传》中,燕青在海边一座叫蛇山的地方,又当了山大王,还曾经抓住了宋高宗赵构,想杀了他给宋江卢俊义报仇,这个段落篇幅很小,到了刘兰芳的评书中,这个段落被改成燕青击败了金兀术救了宋高宗。。/<font>



/<font>

清代作家陈枕的作品《水浒后传》,是公认的水浒续书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书中对燕青的归宿做了很详细的描述,燕青跟随李俊平定了暹罗国,还做了大官,原文描述如下:/<font>

 征东大元帅李俊,册立为暹罗王,赐上方剑,便宜行事。承制封拜,子孙世袭。赐黄金五百两,白金三千两,金印一颗,玉带一围,蟒段八表里,御酒三十瓶。
  公孙胜秉一正教通真虚寂大国师。


  柴进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行暹罗国丞相事。
  燕青太子少师,封文成侯,特赐金印一章,文曰‘忠真济美’,仙鹤补衣一袭。
  乐和参知政事,兼管太常寺正卿事。
  裴宣吏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
  朱武军师中郎将,兼大理寺正卿。
  萧让秘书学士,兼中书舍人。
  闻焕章国子监祭酒。
  金大坚尚宝寺正卿。
  安道全太医院正卿。
  皇甫端大仆寺正卿。
  宋清光禄寺正卿。
  戴宗通政司使。
  宋安平翰林院学士。
  樊瑞伏魔护国真人。
  王进、关胜、呼延灼、李应、栾廷玉五虎大将军,皆封列候。
  李应兼户部尚书,栾廷玉兼兵部尚书。
  朱仝、阮小七、黄信、扈成、孙立兵马正总管,武烈将军,皆封伯爵。
/<font>

在这部书中,基本所有梁山未死的好汉都有了很好的归宿,这也是作者崇敬梁山好汉的一种表达方式。



/<font>

近几年电视剧中描述,通常安排燕青和皇帝的小三儿李师师私奔,英雄配美女,当然也算好的结局,不过以燕青的潇洒气质,估计够呛会娶一个妓女做老婆吧。。。。呵呵
/<font>


青青子衿83182168


“浪子”燕青不但是个“一身雪练似肌肉上纹满了花绣”,让包括宋徽宗的秘密情人李师师在内的很多女生见了后大声尖叫的小鲜肉,还是一个“百伶百俐,做事见头知尾”的聪明人。而后面这两个特质,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只有他和“铁叫子”乐和拥有,且他比乐和的武艺和颜值要高很多。

他用很短的时间就从一个养尊处优的风流浪子转变为世事洞明的睿智,豁达之士。

梁山大军剿灭方腊班师回朝途中,此时燕青已经预料到朝廷不会就此善待梁山弟兄,宋徽宗和那帮奸佞始终对梁山人马有戒心,回去最有可能会得到“兔死狗烹”的结果。

他劝卢俊义不要接受册封,应该解甲归田。卢俊义执意不听,认为经过浴血奋战现在已经功成名就,就要封妻荫子了,如果就此归隐,一番心血岂不是付诸东流,燕青无奈。

是夜,他挑了一担金银,留下一张便笺不辞而别,从此不知所踪,从他留言的内容来看,应该是隐遁山林了:


辱弟燕青百拜恳告先锋主将麾下:自蒙收录,多感厚恩。效死干功,补报难尽。今自思命薄身微,不堪国家任用,情愿退居山野,为一闲人。本待拜辞,恐主将义气深重,不肯轻放,连夜潜去。今留口号四句拜辞,望乞主帅恕罪。情愿自将官诰纳,不求富贵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淡饭黄齑过此生。

燕青做为卢俊义的义子,他尽心尽力了,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苦谏卢俊义了。第一次是卢俊义被吴用赚到梁山逗留两个月后回到大名府,燕青劝他不要回府,管家李固要陷害他,卢俊义不听,回府后果然被官府缉拿,受尽牢狱之苦。这一次,卢俊义同样没听燕青的劝告,最后送了性命。

至于燕青是否牵李师师的手过起了双宿双栖的生活不得而知。不过,按照正常逻辑推理应该不会,李师师当时可是北宋老大宋徽宗的女人啊,把她拐走无异于引火烧身,燕青既然已经参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就不会再去趟这池浑水。况且,他早已和李师师以姐弟的身份相认了,两个人又都是讲究人,不会越了这种礼法。


当然,从感情上来讲,我们都希望这一对璧人能过上“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快乐生活,那就当是真的吧!现实太苦逼了,即使有个肥皂泡般的梦想也让人心中充满一阵甜蜜。


田获三狐



燕青最后的归宿,在梁山泊诸好汉中,应该是最好的,甚至要胜过远在暹罗做国王的混江龙李俊、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等人。

燕青是个最知机的人,也是个最精明的人,还是一个最灵秀的人、最伶俐的人。

燕青是因为主子兼义父卢俊义的原因,才厮跟着上了梁山的。

燕青蒙玉麒麟的哺养、教导之恩,不仅练得慧至心灵,满眼的机灵通透,还习得一身好武艺,燕青拳至今仍是河北、山东一代最受欢迎的北派拳种之一。

扯的有点远😊

燕青人称燕小乙,绰号浪子,入得梁山泊,被排在了天罡星最末一位——天巧星浪子燕青。施耐庵说他最是机变,实为浪子班头,俊俏领袖,一身玉立花绣当世第一,也是个惯会摔拿的高手。在泰山之上,掴死了身高丈二、会使蛮力、一身技能的擎天柱任原。连最能厮混撒野的黑旋风也不敢在他面前有丝毫冒犯,乖乖的如一条温驯的狗。

燕青不惟一身技巧,使得好弓弩,还在黑三郎和朝廷眉来眼去的搭讪勾结中,穿针引线左右逢源。也多亏了燕小乙的从中穿插捏合,才促成了宋三郎预谋已久的企图得逞实现。从这一点来看,燕青不惟是个机谋权变的高手,还是一个谈判专家级人物,不仅让宋公明成功拜谒了赵官家,还在私底下结交了京师第一名妓李师师,也为后来的结局做好了准备和铺垫。



梁山泊诸将征讨方腊回来,十去其七,只剩三停人马,这还要算那些病卧沉榻的林冲、杨志等人。

燕小乙早就瞧科了赵宋官家的魑魅伎俩,知道即使自身贡献了全部智慧和力量,取得了征剿的惨胜,还是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命运暗结,在屡次劝奉主子卢俊义不能回心转意之后,只能自家学了功成名就归隐山林的陶朱公范蠡,驾上一叶扁舟,带上红颜知己李师师,泛舟江上,不知所踪。

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

燕青的结局,在我个人看来,是个最佳的结果。虽然后来在《说岳全传》中又出现过,其实是小说家的杜撰,当不得真。即便是真的,也是一位宝刀不老的老英雄,为抗击金兵南下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龙吟148119260


那个在《水浒传》里面张口喊卢俊义“主人”的俊朗小伙子正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小乙燕青。梁山好汉基本上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而长相俊俏斯斯文文还带点文艺气质的燕青显然尤其与众不同。他的结局在梁山108汉里面也算是不错的。




燕青的出生较为悲惨,从小父母双亡。他是由卢家抚养长大的。因此不难看出燕青为什么会对卢俊义那么重心耿耿始终不离左右。在梁山好汉当中,燕青是最才情的一个人,他遍体花绣,善用弩箭,精通相扑,武艺高强,而且多才多艺,吹弹唱舞、各路乡谈、诸行百艺,无有不精。





宋江入主梁山之后久慕卢俊义大名,欲赚他上梁山,卢俊义被吴用假扮的算命先生几句话唬弄,于是就带着管家李固前往一千多公里外的泰安以避祸。燕青想随行保护,卢俊义不允。结果卢俊义经过梁山时果然被埋伏在此的张顺活捉上山。宋江留住卢俊义小住,将李固放回,不料李固早就与卢俊义妻子贾氏暗通交连,二人合计向官府告密说卢俊义已落草为寇,想借机霸占卢的家产。卢俊义在梁山小住两个月后便告辞回家。于大名府城外遇见被赶出门衣衫褴褛的燕青,至此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怒不可遏的卢俊义入城后,反被李固告密勾结山贼。结果卢俊义被官府抓了,护主心切的燕青于卢俊义刺配途中杀死衙役救下他,不料卢俊义又再一次被官府抓住燕青最终求助于梁山。才有了后面只身石秀劫法场被擒,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的一连串事情。




燕青与李师师是怎么认识的,《水浒传》里面写的模糊不清,只写了宋江有意招安,于东京观灯时,秘派燕青前去见李师师,想通过她告知徽宗梁山的意思。这是他(她)们两人第一次见面,李师师应该在那时就对燕青有点意思了。第二次见面是在高俅兵败之后,燕青再一次下山夜会李师师,告知高俅兵败之事,想请她转奏皇帝。李师师却只谈论风月,数次言语撩拨,还要观看他的纹身。燕青始终不为所动,为摆脱她的纠缠,与她结为姐弟,在她家中住下(有没有发生事情就难说了)。个人觉得,燕青对李师师也有意思,要不然也不会在她家中住下,燕青此后不知所踪,很大可能是和李师师远走高飞做一对神仙眷侣了。




《水浒传》里面对燕青上梁山后的着墨颇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和黑旋风李逵捆绑式出场。比如“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燕青打擂”几个故事,燕青和李逵都是主角,燕青上梁山后,还秀了一把相扑绝技,把当时自命不凡的太尉高俅打的是攧翻在地连连求饶。在还没接受招安之前,燕青是第一个见到宋徽宗的梁山好汉,当然这也是通过李师师引见的。也正是燕青和徽宗的这一次见面,最终促成了梁山泊接受朝廷招安。




梁山好汉接受朝廷招安后,燕青继续追随卢俊义左右,征辽国,讨方腊战功赫赫。但是他看出朝廷只是在利用梁山好汉以寇制寇,最终他们还是免不了被抛弃的下场。因此在讨方腊回来后,燕青私下去见卢俊义,劝他急流勇退,隐姓埋名以终天年。卢俊义不肯。燕青又以汉高祖杀戮功臣之事劝谏,仍遭卢俊义拒绝。他只得拜别卢俊义,并留书给宋江,当夜便离军而去,从此下落不明。燕青走后,宋江、卢俊义、吴用、李逵等人先后遇害。燕青是梁山好汉里面为数不多结局较好的人。




据说,燕青和李师师两个人最终还是在一起了,二人双宿双飞、悠游自在,做了一对神仙眷侣。正所谓:远离人间诸烦事,伴得佳人到白头。富贵权势过云烟,只羡鸳鸯不羡仙!


大国布衣


燕青可以说是梁山好汉中完美第一人,他的归宿也是最完美的。

第一:貌美

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依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

燕青是梁山第一美男,与黑而矮的丑男宋江遥相呼应,但是宋江的招安大计,正是全靠燕青搞定李师师来达成的。

第二:忠义两全

燕青对梁山的忠义,不如说是对卢俊义的忠义。

卢俊义要离家避祸,燕青要护送,遭拒绝后“流泪拜别”。卢俊义离开梁山回到北京,燕青在城外迎接,“伏地便哭”,告知卢俊义娘子与李固私通之事。卢俊义却“一脚踢倒燕青”,自己入城。读到此,颇感卢俊义视燕青为草芥。

即便如此,燕青担心卢俊义吃官司坐牢,竟还去外面乞讨半罐饭,要给主人充饥。卢俊义半路遇袭,命悬一线,燕青一箭射死薛霸,又身背卢俊义逃命,此为第一次救卢俊义。燕青之于卢俊义,是很类似武松之于亲生兄长武大郎的。

第二次是在讨伐王庆的过程中,燕青在卢俊义出征前带领五百步兵砍伐树木,引得卢俊义“冷笑不止”,结果卢俊义大败,多亏燕青提前砍树,搭出浮桥才获救。此为燕青第二次救卢俊义。从这一回可再次看出,卢俊义和燕青之间除了主仆之谊、养育之恩外,绝无真正的相知和默契,卢俊义也从来没有尊重过燕青。

虽然屡遭主人的轻视,但燕青是位天性豁达的人,也因此而比相较地位更高的各种大哥拥有更为快意的人生。如果说拥有金钱美女是成功者的标志,燕青在水浒108人中,无疑是夺得头魁的角色。而最能表现燕青潇洒一面的,则是他对待名利的态度。

第三:风流洒脱

首拜辞:

雁序分飞自可惊,

纳还官诰不求荣。

身边自有君王赦,

洒脱风尘过此生。

这是燕青离开宋江时留下的一首诗,小乙哥看来也是绝对的才貌双全了。

首句提到“雁序分飞”,似乎暗喻梁山好汉最终分崩离析,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凄惨情形,又似暗讽自己因射雁挨骂一事,因为“惊”的是宋江不是燕青,“求荣”的也是宋江不是燕青。

在第一百一十回中,有个燕青和宋江插曲却别有意味:宋江在行军路上忽见空中雁阵大乱,又听前面喝彩,差人查问,才知燕青用弓箭射下几只大雁。

宋江立即招来燕青,发表了一通几乎可称为长篇大论、婆婆妈妈、叽叽歪歪的训斥,什么大雁兼具仁义礼智信,如兄弟一般等等,但燕青的反应却是“默默无语,悔罪不及”一副沉默抗拒的姿态。

而事实上,宋江嫡系花荣也射过雁,但宋江却没有这通装腔作势的发泄之举。

“雕鸟尽,良弓藏”。

面对无法改变的局面,至情至性的燕青看透了这帮“外表热闹、实质虚妄”,一群氓式的“义气”。 他不想听更多虚伪的大道理,更不屑所谓功名富贵的牵累,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有声有色,情趣盎然的人生,才是燕青的归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