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允许其他加盟国独立而为什么不允许车臣独立?

ThornHeart139483765



石油是车臣权力斗争的核心——不仅是纯原油供应形式,还包括运输和出口。车臣不仅作为石油来源对世界至关重要,也是将石油从里海转运到黑海,进而转运到西方。谁控制了这块领土,谁就控制了石油的流动,从而赚钱。通过留住车臣,俄罗斯直接影响了石油的流动,并从中获利丰厚。

俄罗斯的石油繁荣始于1999年,在9.11恐怖袭击后,由于中东的不稳定,以及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对替代石油来源的需求,石油繁荣急剧增加。美国和英国石油公司开始大量投资俄罗斯公司(例如,英国石油公司在2002年收购了俄罗斯公司TNK的50 %,形成了TNK-BP )。


然而,对于外国公司的长期投资来说,俄罗斯石油市场在经济上往往不安全。外国投资面临许多障碍,例如拒绝减税、外国投资者没有受到任何保护以免遭受与这一行业相关的损失,以及俄罗斯石油公司中的主要参与者经常被逮捕和拘留,这些都是值得怀疑的。

对西方和独立的俄罗斯石油公司来说,最糟糕的情况是俄罗斯将所有自然资源国有化,从而确保所有开采公司成为政府的分包商。俄罗斯政府将会控制局面,目前的俄罗斯石油自由市场体系将会崩溃。这种情况将对TNK-BP和YukosSibneft (都独立于政府控制)产生直接的财务影响,ChevronTexaco、埃克森美孚和BP基金对这两家公司的投资将毫无价值,可能会影响全球股价。


因此,对于许多西方石油公司来说,俄罗斯不能完全控制车臣及其现有的石油财富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派思潮认为,西方希望通过切断俄罗斯最大的经济催化剂——原油——来控制俄罗斯,防止它再次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一战略显然延长了车臣冲突,因为以前反俄罗斯运动的大部分资金来自西方大公司。例如,UNICAL赞助阿富汗塔利班对抗俄罗斯军队。BP和Exxon资助了前苏联共和国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试图消除俄罗斯的影响。1994 - 1996年俄罗斯-车臣战争期间,许多反对俄罗斯的雇佣军事实上被西方大企业雇佣。这些例子是军事力量对抗资本公司的典型案例。


英国和美国的影响力在大多数流亡寡头和领导人中非常突出。知名石油大亨鲍里斯·别列日霍夫斯基(据信他与车臣伊斯兰恐怖分子有联系)在上述国家获得庇护就是这种情况。

人们认为,如果车臣能够与俄罗斯断绝关系,它将严重削弱俄罗斯出口石油的能力,因为大部分管道都穿过车臣。但是,给予车臣独立将会给俄罗斯带来重大问题,因为许多其他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即达吉斯坦和鞑靼斯坦(为俄罗斯提供大约25 %的原油)也希望脱离俄罗斯独立,使俄罗斯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陷入破产。


对付这种前景的唯一方法是俄罗斯将石油工业国有化,并在每个联邦州保持显著的影响力。这种行动将是当前所有外国投资的陷阱,也是未来外国投资的障碍。

俄罗斯石油储备国有化,包括车臣的石油储备国有化,普京会冒险吗?这可能被证明是经济的(因此也是政治的)自杀。许多人认为他需要西方,西方需要他。

像在任何情况下一样,关键是妥协。问题是,与谁妥协?谁真正掌握车臣未来的钥匙?

普京握着牌,但石油公司似乎得到了一手好牌,不愿意收手。俄罗斯不愿意放弃车臣,车臣人民怎么办呢?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这本身就是两个概念。像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欧洲地区的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波罗的海三国等等,叫做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车臣被称作“

自治共和国”,属于前苏联16的加盟共和国之一~“俄罗斯联邦”的固有领土(请不要反复恶语喷我了,1956年前是16个,不信的查查看)。

打个比方,“自治共和国”跟咱们的民族自治区差不多,只不过权力还要大些(其中车臣共和国和鞑靼共和国的自治权最大,拥有自己的军队武装),但地位只相当于俄罗斯联邦行政区,没有独立的外交权限;

而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过去都曾是独立的国家,为了“共建社会主义”才组合在一起,在联合国有独立席位,名义上和最大的“俄罗斯联邦”是平等关系。咱们从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就可以明显看出。

1917年到1922年,这段时间叫做“苏俄”。到了1922年,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4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了苏联;之后的20-30年代,中亚五国,和外高加索多国也加入了苏联;

到了40年代初,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也被胁迫着集体加入了苏联。二战中,这三个国家的青年踊跃加入纳粹武装党卫队,涌现出了不少“俄奸”。苏联解体后,三国又争相加入北约,成了“反俄急先锋”。再看车臣,早在19世纪,车臣就已经被正式并入俄罗斯沙皇国版图,直到十月革命后,继续留在俄罗斯联邦,在卫国战争中,还涌现了不少战斗英雄。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局面掩盖了苏联境内的民族矛盾,在共建社会主义的红旗下,宗教势力转向地下活动。小学生都戴红领巾、中学生争相加入共青团,各界领导都是共产党员。整体局面还是比较稳定的。

直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三股势力在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的煽风点火和资助下,愈演愈烈。

两次车臣战争非常惨烈,车臣叛军极尽血腥残暴,很多被俘的俄军士兵都被折磨致死,甚至尸体还要被百般凌辱,比如割掉头颅,生殖器官等等,所以,俄军在一些情况下,选择用坦克碾压死去士兵的尸体,用坦克埋葬士兵...然而,在国际各方压力下,俄罗斯的反独立场一直十分坚定,尤其是普京刚上台后的第二次车臣战争,直接放出来“狠话”——“坐下谈不可能,对付你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武力”。
俄罗斯这个立场,从法理上看,是有充足理由的。苏联宪法明确规定,各加盟共和国有退出联盟,即独立的权利;但是,从属于各加盟共和国的”自治共和国”却不具有这样的权利。

正如前文所言,车臣是属于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差着级别呢。加之,当时的俄罗斯,还没收拾完苏联解体的烂摊子,衰退的厉害,西方各国也争相拆台。此时,不仅车臣在搞分裂,甚至在俄罗斯其他的自治共和国也出现不了少分裂主义,此起彼伏。

为了阻止俄罗斯联邦解体(俄罗斯联邦共有19个自治共和国)的趋势,俄罗斯当然绝不能允许车臣独立。这个头一开,俄罗斯将支离破碎,彻底瓦解,国际上也会遭到蔑视和耻笑,大国地位将不保,等于自己在“认怂”;国内也会骂声一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将受到严重打击。

所以,谁在台上也不敢把车臣放出去,否则,将是民族的罪人。

此外,车臣的地缘战略位置和油气资源也是绝不可能考虑放弃的。

车臣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是高加索地区的咽喉地带,与处处跟俄罗斯“高唱反调”的格鲁吉亚为邻。

高加索地区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拱卫俄罗斯的屏障。加之,对高加索地区的控制,更牵涉到里海和中亚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具有经济战略意义,会影响到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份额,甚至国际话语权。


目前,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是普京的“小弟迷”,不厌其烦的各种场合宣布效忠。加上俄中央政府十几年如一日的大笔的“财政输血”,让车臣人也意识到了和平的好处,车臣局面基本已经长久的回归平静,除了黑寡妇会搞恐袭出来闹一闹外,三股势力在俄罗斯的强力压制下,都相对收缩了。

总的来看,历史上,往往有这么个现象:当一国强大时,内部的民族矛盾不成问题;当一国衰落时,其内部民族问题就会被放大,愈演愈烈;当一个政权处于上升时期,国家内部诸民族能够精诚团结,和睦相处,反之,当一个政权崩溃之时,国家内部诸民族往往分崩离析,互相仇杀。这方面,除了俄罗斯,还可以看看前南斯拉夫的遭遇。

苏联强大的日子里,各加盟共和国,200来个民族,团结在红旗下,民族矛盾被伟大的共同理想弥合了,各种利益服从于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基本谁都不会多想。然而,苏联始料不及的解体,让维系诸加盟共和国和诸民族团结的力量突然不存在了,加上西方的鼓动和各种明里暗里的“援助”,独立的念头才让车臣人开始蠢蠢欲动。

最后说个玩笑,解决车臣问题,要是放在七、八十年前(当时还没有联合国,各种国际条款也不健全),把普京换成斯大林,斯大林会选择让“不从”的车臣人全部“消失”,剩下的给打包拉到西伯利亚挖矿,或者哈萨克斯坦去摘棉花;再把俄罗斯族人移民100万过去,然后对外轻松的说:“呵呵,我已经解决了车臣问题”。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随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车臣的地理位置太重要,当年沙皇拿下车臣可是付出惨重代价,现在的俄联邦更不可能允许它独立。

目前,车臣共和国是俄联邦85个一级行政区之一,地处北高加索山区,就像大高加索山脉伸向东欧平原的突起部分。这种突起部分,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据此地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车臣还是交通枢纽,有里海沿岸到黑海地区的石油管道经过、有俄联邦3个外高加索共和国(印古什、达吉斯坦、北奥塞梯-阿兰)的铁路干线经过。

另外,车臣地下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矿产资源优势。

从法理上讲,车臣的身份一直是自治共和国,而不是拥有独立权利的加盟共和国,不具有单方面独立的可能。

俄联邦能否控制车臣,是一个非常大的现实问题,它事关俄联邦的石油出口安全以及稳定外高加索地区。

因此,俄联邦宁可跟车臣叛乱分子打2场战争(1994年、1999年),也不肯放弃这块“弹丸之地”(车臣面积1.73万平方公里)。

但是,民风剽悍的车臣人独立倾向一直比较强烈,当地的伊斯兰文化同俄罗斯的东正教文化差异巨大。

1859年,车臣才正式纳入俄罗斯版图,这场征服被称为“19世纪最激烈的地区战争”。在此之后的100多年来,车臣多次爆发独立运动,又屡屡遭到镇压。

目前,俄联邦硬汉总统普京的“两手抓”政策暂时稳定车臣局势,他一方面给车臣地方巨额的财政补贴稳定车臣民心,另一方面在车臣附近部署最精锐的58集团军、150步兵师进行威慑。


子屠龙


这个问题有明显的瑕疵。

因为历史上的车臣虽然和乌克兰等其它加盟国一样,隶属苏联大家庭,但作为沙俄野蛮扩张的结果,车臣首先隶属于俄罗斯联邦,而后才同俄罗斯联邦一起归属在苏联大家庭中。

因为政治地位本来就比苏联其他加盟国低,所以车臣想要和其他加盟国一样独立,俄罗斯是必然不会答应的。

再者,虽然苏联自斯大林时代开始,就盛行“大俄罗斯”主义政策,不断抬高俄罗斯的政治地位,将苏联演变成大号的俄罗斯。但在法律上,即使俄罗斯体量异常庞大,俄罗斯和各加盟国的政治地位也依然是平等的。

所以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作为苏联一部分的俄罗斯,并没有决定其他加盟国去留的权利。相反,对苏联政策积怨已久的俄罗斯,作为苏联主体反而成为瓦解苏联的急先锋。

作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车臣共和国地处高加索山脉以北,面积仅有1.73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区区126万。

对于面积达1707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联邦而言,小小的车臣实在是无足轻重,但俄罗斯联邦对车臣共和国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占有欲,并不惜发动两次车臣战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仅仅是因为俄罗斯的领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吗?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车臣地位重要

车城地处北高加索山区,西部北部东部分别是俄罗斯的印古什共和国、北奥塞梯共和国、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相邻。

俄罗斯之所以对迷你的车臣如此上心,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以东正教为主流的俄罗斯联邦中,车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穆斯林国家。

由于地处高加索山区,历史上的车臣是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及波斯帝国等政权争相争夺的对象。随着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的远征伊斯兰教传入高加索区域;蒙古西征后,伊斯兰教传入高加索北部的达格斯坦,十六世纪时由达格斯坦传入车臣。

虽然宗教信仰不同,但沙俄帝国从未放弃对此地的征服。1859年沙俄消灭了由以玛目沙米尔在车臣地区建立的的伊玛目国,标志着车臣并入沙俄版图。

但沙俄一直将车臣作为二等公民,激起车臣人的强烈反抗。但即便如此,沙俄也从未放弃对车臣的血腥镇压,因为车臣地处高加索地区,作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此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领这里可对高加索以南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及阿塞拜疆形成居高临下的态势,方便俄罗斯向印度洋方向扩张。

而在苏联解体,高加索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相继独立后,这里成为西方国家围堵俄罗斯的重要跳板。如果俄罗斯失去对高加索区域的控制,则俄罗斯的腹心将会受到巨大威胁。

2、车臣野心很大

虽然车臣只有1.73万平方公里,但车臣一直以来都有很大的野心,那就是彻底脱离俄罗斯联邦的统治,和苏联其他加盟国一样走向真正的独立。

不仅如此,车臣还希望和东方的达吉斯坦共和国共同建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

而之所以如此特立独行,就在于历史上的车臣深受俄罗斯联邦的压迫。

车臣并入俄罗斯版图后,1917年10月革命爆发,车臣也于1922年跟风成立车臣自治州,在政治上走向独立,但很快再度被俄罗斯强行纳入版图,并随着俄罗斯联邦一起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斯大林时代为打击车臣地区的分离倾向,斯大林从车臣地区将印古什共和国分离出来。受到不公平对待的车臣在二战期间试图与德军合作,反抗苏联统治,但在德军败退后,车臣受到斯大林的强烈报复,整个车臣民族几乎被强行迁到中亚地区,车臣共和国地位也被撤销,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时代才得以恢复。

而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开始了导致苏联分崩离析的政治改革,车臣随即陷入动乱之中。

对于俄罗斯而言,车臣共和国的独立绝不是个单一事件。自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围堵变本加厉,车臣的背后就有美国等国家的影子。

如果俄罗斯坐视车臣的独立,那么联邦内的22个自治加盟国就有了脱离俄罗斯走向独立的理由。

1991年的苏联解体,对俄罗斯而言是一次止损行动,因为俄罗斯从此不再需要援助落后的加盟国,减轻了经济负担。而如果因车臣独立导致俄罗斯的二次解体,则俄罗斯民族极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其强大的连锁效应很可能使俄罗斯瞬间倒塌。

3、车臣区位独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包括联合国合法席位,但因为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损失,俄罗斯彻底失去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再加上西方大资本家和国内寡头的疯狂掠夺,俄罗斯虽然走出了10年休克疗法的阴霾,经济得到一定的起色,但却彻底沦为以出卖资源为生的国家。

而且在当下俄罗斯半死不活的情况下,重建完整的工业体系显得遥遥无期,这使得俄罗斯对资源的依赖更加严重。

而在俄罗斯境内,天然气资源主要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而石油资源则大部分来源于里海盆地。

作为“流动的黄金”和“工业的血液”,石油是俄罗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而很不巧,车臣共和国就生产石油和天然气。

而且更要命的是,虽然车臣很小,但车臣境内,地下敷设有格罗兹尼——新罗西斯克、格罗兹尼——巴库、格罗兹尼——卡扎夫油田三条重要输油管道,这意味着俄罗斯的石油运输线路,几乎都从车臣共和国经过。一旦车臣独立,俄罗斯不仅失去了石油供应管道,能源安全也将受到严重威胁,这对于以资源出口为创汇途径的俄罗斯,是真正的釜底抽薪,所以俄罗斯不会答应车臣的独立。

而在经历了两次车臣战争的猛烈交锋后,车臣的独立武装受到毁灭性打击,再<strong>加上失去了西方国家的支持,今日的车臣只能以发动恐怖袭击的手段向俄罗斯表达独立的政治诉求,但越是这样就越激起俄罗斯的强烈反弹,车臣的独立就越显得遥遥无期。

都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苏联解体后,车臣曾谋求独立,但鉴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俄罗斯没有答应,想通过谈判,准备给予其高度自治权。

由于谈判未能成功,结果爆发了第一次车臣战争。战后,车臣基本上处于独立状态。

孰料,车臣武装分子妄图掀起伊斯兰民族运动,将整个高加索地区据为己有,这无疑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终于爆发第二次车臣战争。

在俄罗斯强大火力攻击下,车臣武装分子节节败退,不得不接受俄罗斯的领导。俄罗斯随后也相应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改善车臣发展条件,从而赢得了民心,得到了拥护。

此外,为防患于未然,俄罗斯还派重兵驻守,以确保车臣长治久安。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方圆论坛观点!

提问者问的这个问题就不明确。俄罗斯什么时候允许加盟国独立了?瞎扯淡。而且车臣也是属于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就好像我们的自治区一样,虽然挂了一个共和国的名头,但是并没有独立权,他也属于俄罗斯联邦的一份子。和美国的一个州的性质是一样的。而且苏联和俄罗斯你要分清楚,虽然当初苏联建立的主体就是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只是其中的一个加盟国而已。后来苏联解体俄罗斯也可以算是苏联的继承人之一,只不过俄罗斯在苏联体制内话语权较大所以继承份额比较高罢了。当年的苏联解体俄罗斯也没有权利说三道四。甚至苏联解体也有俄罗斯推动的作用。



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有着本质性和区别。苏联是一个国家联盟体性质的组织。也就是把十数个国家联合组织起来组建成一个新国家。但在苏联内部,各个加盟成员国各自的国体是独立的,也就是说你这个国家还存在,只不过一切利益以苏联这个主体为主罢了。

而俄罗斯联邦和美利坚合众国的性质很像。美国有五十个州,俄罗斯共有88个联邦主体,分为22个共和国,9个边疆区,46个州,3个联邦直辖市,1个自治州,9个自治区。各主体之间地位平等,各自都有不同的国家法律地位。甚至俄罗斯联邦内部自治共和国可以拥有国徽,国旗和国歌。但整体在国家层面的性质,所有自治共和国统一归俄罗斯联邦领导。这就好像美国的50个州一样,各自有不同的法律,平时自治性很高,都是自己管自己,连总统也只有建议权。但在国家层面,美国50个州必须归属美利坚合众国领导。



提问者问的问题很有可能是把苏联的加盟国和俄罗斯自己内部的自治共和国搞混了。俄罗斯早在1895年就已经把车臣并入俄罗斯的版图之中,并在1922年成立了车臣自治州,也就是说车臣是属于俄罗斯的一部分。虽然苏联时期苏联也可以管辖车臣,但是车臣是属于俄罗斯的固有领土。苏联不可能做出分裂俄罗斯的举动。


而苏联解体和车臣也没什么关系。他只是俄罗斯的一个州而已。而且俄罗斯在苏联解体问题上也确实没有什么话语权。苏联解体之后确实也有很多国家联系俄罗斯,想让俄罗斯组建一个新的联盟体。比如中亚五国。但俄罗斯明确的拒绝了。第一当时俄罗斯一门心思的想加入到西方的大家庭中,根本不愿意在搞什么对立阵营了。第二当时俄罗斯自己都自顾不暇了,苏联解体后一地鸡毛,俄罗斯自身都是问题重重麻烦一堆,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建立新的联盟体,当然了也没有那个实力。


第三中亚五国明摆着就是想继续吃大户。在苏联时期中亚五国几乎就没有什么贡献,哪方面都不行,而且每年苏联都得花大价钱补贴中亚五国。中亚五国过的是相当的滋润,什么都不用干就有人养,所以苏联解体时中亚五国是持反对意见的。但眼见苏联解体不可逆转之后又想找一个新的冤大头,而这个冤大头就是俄罗斯。但也因为种种原因,俄罗斯并没有接纳中亚五国。

所以,俄罗斯重来都没有允许过内部自制共和国独立,也不可能允许。俄罗斯对于土地的渴求那是相当强的。其次,苏联解体时俄罗斯没有能力收拢其他国家,而苏联解体也不是俄罗斯可以决定的。当时的俄罗斯也只是加盟的一员罢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方圆论坛


首先,大家要先明白一个概念,或者明白这个问题中出线的俄罗斯、车臣、加盟国、以及未明显提出的苏联之间的关系(提问者显然把今天的俄罗斯和当年的苏联混为一谈了)。

1、首先了解关系,车臣自古是属于俄罗斯联邦的,俄罗斯是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加入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当时的俄罗斯(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其他加盟国也是以主权国家加入苏联的。(注意看括号中名字的后缀)

车臣和俄罗斯的关系就像(注意,是“像”)今天的美国和加州的关系。

俄罗斯和苏联的关系就像(注意,是“像”)今天的法国和欧盟的关系。

加盟国和苏联的关系就像,今天的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和欧盟的关系。

车臣和苏联的关系就像法国的马赛和欧盟的关系。

如果当年的苏联看做一个家族,那么苏联就是爷爷辈的,俄罗斯以及其他加盟国就是父亲辈的,而车臣就是孙子辈的。车臣和俄罗斯是父子关系,和其他加盟国是侄子和叔叔、伯伯的的关系,和苏联是孙子和爷爷的关系。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国是兄弟关系。了解这些主题之间的关系还不够,下面我们还要了解其性质。

2、车臣是属于俄罗斯的,虽然他叫共和国但是他是自治共和国,但是“十月革命”俄共继承的沙俄的遗产。就相当于你继承了家族的一家公司的所有权,但是这个公司的管理权已经被家族授予了职业经理人,在一定范围内,你无法参与公司的管理(当然国家与自治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简单),用政治术语叫人民把权利交给国家,国家把权利还给人民。

3、其他加盟国以及俄罗斯在苏联法理意义上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是以主权国家身份加入苏联,苏联的联是“联盟”的意思,所以一旦联盟(苏联)解散,各个国家立即回归到主权国家身份,包括俄罗斯也回归到了主权国家身份,并被其他国家接受。

4、俄罗斯虽然是联邦制国家,车臣也号称“共和国”,但是只是叫法不同,实际就像美国的加州,更确切的是相当于今天的中国中央政府之与内蒙古、新疆、西藏。当然,车臣和俄罗斯之间有着复杂的历史纠葛。

而车臣闹独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族不同、信仰不同的原因,具体而言,一个是斯拉夫民族,另一个是高加索土著含米特人后裔;一个信奉东正教,而另一个则是信奉伊斯兰教。双方历史上的纠葛,其实也是基于这两个主要原因。

俄罗斯不准许车臣共和国独立的原因,是因为占据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连接着俄罗斯同南高加索三个共和国的石油管道和铁路干线,而且同周围几个穆斯林人口比例很大的共和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有“联结外高加索的生命线”之称。 车臣共和国位于海拔4493米的俄罗斯联邦西南部的大高加索山脉北侧。其南部与格鲁吉亚为邻,北部与俄联邦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北奥塞梯—阿兰自治共和国接壤,东部、西部是俄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和印古什共和国。


博雲社


当年苏联解体的时候,其实形式还真的挺复杂。最开始叶利钦是想通过解体现有的苏联重新搞一套,来撵走戈尔巴乔夫自己干。只是当时乌克兰的总统克拉夫丘克高度不配合,最后没办法,只能解体了。

当然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普遍心态都是觉得其他的加盟共和国简直都是包袱,俄罗斯要是甩掉他们日子能过的更好。

就是这两种心态交织之下,其他加盟共和国闹独立也就闹了,反正俄罗斯人真的是都不关心了。

还有一条非常关键,想当年苏联的宪法专门认真的界定了一下子,什么样式自治共和国什么样算加盟共和国,并且明确的规定了加盟共和国是有权利脱离苏联的!!当然了,自制共和国满足一定的条件情况下,也能升格成加盟共和国,不过在苏联和俄罗斯的法律体系里,可没有说自治共和国就能脱离。

因此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还算是有法理基础,到了车臣的头上事情就变得彻底不同了,完全是打算靠着闹来搞独立。

杜达耶夫在车臣闹独立,引起了许多其他的自治共和国大有纷纷响应之势,如果容得这种于法无据,只是靠闹就能得到独立,俄罗斯真心受不了。

因为俄罗斯的正式称呼是叫俄罗斯联邦。有88个联邦主体,其中里面有22个是自治共和国,面积占了俄罗斯1/4到1/3左右,其他的一些什么自治州之类的,实际上也跟自治共和国差不多。如果让他们也随便爱独立就独立去,那还有俄罗斯吗?


千里岩


车臣和苏联的其他加盟共和国不一样,苏联解体以后,苏联的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但是车臣是俄罗斯内部的共和国,不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换句话说,其他独立出来的共和国,和俄罗斯是一个级别的,但是车臣是属于俄罗斯的,比其他独立的加盟共和国低一个级别。

当然,在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共和国都是真正加盟于苏联的。比如中亚五国,就是从俄罗斯联邦当中分出来,然后升级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苏联解体以后,由于中亚五国已经升级,俄罗斯没有反对中亚五国独立,反而敦促五国早点独立。

按照这种情况来看,如果车臣有幸在苏联时期和中亚五国一样,升级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话,在苏联解体的时候,车臣也自然是可以独立的。只是,车臣地方小人口少,不具备升级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条件。因此,车臣也就错失了独立的绝好机会。

苏联解体以后,车臣原本也是想趁机脱离俄罗斯的,并且也做到了。不过,数年以后,在俄罗斯的坚决打击下,车臣又再次被强行纳入了俄罗斯。

车臣之所以不能独立,除了和低于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地位以外,还有三个因素:

其一,车臣是高加索地区的咽喉。高加索地区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进可以威慑西亚中东,图太平洋,退可以拱卫俄罗斯,是一处四战之地。这种地方,俄罗斯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

其二,车臣是主动独立的,极大的伤害了俄罗斯的国家尊严。对于俄罗斯而言,俄罗斯可以主动让一个地区独立,但是不能被动接受一个地区的独立。

其三,俄罗斯内部蠢蠢欲动的地方还有很多,车臣的独立倾向,必须强腕制止,威慑其他地区。否则,车臣敢于挑战俄罗斯,鞑靼等其他地区也必然效仿,这自然是俄罗斯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苏绽


因为拥有独立权利的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车臣是在苏联成立之前、就属于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为了维护俄罗斯领土的完整,自然是不允许车臣独立。

但是那股大家纷纷独立的浪潮之中,一些贪图权利的极端分子(杜达耶夫)给了车臣人民很多承诺,试图掀动车臣地区分裂——当然,即便是在他们占上风的时期,也从来没有兑现过自己的承诺。


“分裂分子杜达耶夫”

面对这样的情景、面对这些分裂分子,俄罗斯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自然是零容忍地打击分裂势力。经过几次车臣战争,俄罗斯维护了自己对车臣地区的统治。

甚至在普京的扶持下,现在的车臣政府已经变成了亲俄势力,甚至还为了俄罗斯四处出战,在叙利亚的反击中就有车臣人的身影。


“普京和车臣领导人”

不过,车臣地区也许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独立”——车臣已经是一个高度自治的地区,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甚至在部分车臣人以及俄罗斯人的眼中,现在的车臣已经不能说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了。但不管怎么说,从法理上讲,车臣属于俄罗斯。


注:车臣不是苏联的加盟国,而是俄罗斯的加盟国,只有俄罗斯解体、车臣才能独立。

就像,英国是欧盟的加盟国,但是苏格兰不是。所以即便英国脱欧,苏格兰也不能独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