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皇帝御驾亲征,10多万精锐军队,为何没有彻底消灭西夏?

强強--我們90後-


辽国皇帝御驾亲征,是因西夏李元昊劝诱辽国的,党项族、呆儿族、山西五部叛辽归夏,这还不算,辽党项叛乱,辽派兵平叛,党项向西夏求援,西夏助战,击杀了辽国招讨使“萧普达”四捷军详稳“张佛奴”等。

这一下可把辽国皇帝给气坏了,决定以骑兵10万,出“金肃城”御驾亲征。

一路由辽兴宗的皇太弟重元为马步军大元帅,将骑兵七千出南路。

一路由“北院枢密使韩国王萧惠,率将兵六万人马出北路。还有就是赵王萧孝友留守以为援兵。

西夏和辽国只隔着一条河,无城堡可守,没有驻军,辽军入西夏,长驱四百里无人迹。然后在得胜寺抓获了西夏的探子,射杀。

西夏在贺兰山北设下伏兵,辽萧惠派遣殿前副检点“萧迭里得”纵兵搏杀。西夏元昊亲自率军掩击,将辽军围之数重。

辽“迭里得”奋用力斗,左右驰射,跃马直击中坚,夏众不能挡,大溃而退。

西夏兵败,退守贺兰,见辽军日盛。西夏元昊就遣使奉表谢罪请降。辽主也遣“萧滴冽”去西夏营试探西夏是真降还是假降。

西夏王表示诚意,愿退师十里,献叛党,进贡方物为条件。

然后西夏元昊亲率党项诸部到辽待罪,辽主看到西夏主真的有诚意,就只是责备了一番,然后赐酒让其改过自新。

这时“萧惠”进言辽主,“今车驾亲临,大军并集,天与不图,后悔何及”西夏元昊知道谢罪请和不成,言愿退军三十里。

西夏元昊回营,使了退避三舍,每退必烧其地。这样让辽马无草可吃,加上之前许和又拖延了数日,知道辽军是马饥士疲,然后西夏派数千军对辽军实施了突然袭击,辽萧惠督数路兵掩击,西夏元昊败走,萧惠指挥左右翼追杀,忽大风起,飞沙眯眼,辽军阵乱,西夏纵兵急攻,辽萧惠败,复攻南壁,辽主亦败退入“萧孝友”寨。

辽驸马“萧胡都”及辽主近臣数十人被俘,尽获辽主器服车辇。然后西夏遣使请和,愿归俘虏。

辽主以十万之众,直逼贺兰,志吞西夏。西夏乞降,以骄其师,退兵以示之弱。直待辽军兵困马疲,诱敌一战功成,请和。

所以辽皇帝御驾亲征也没能消灭西夏。


夏有凉风61


题主所说的应该是第一次辽夏之战。

第一次辽夏之战发生在贺兰山。

一、基本战况

1044年九月,辽兴宗“会大军于九十九泉,以皇太弟重元、北院枢密使韩国王萧惠将先锋兵西征。”十月初,辽兴宗亲率骑兵10万渡过黄河,第一次辽夏之战正式开始。

辽兴宗做了周密部署,兵分三路进攻西夏:

北路6万主力由南院枢密使萧惠率领,进兵贺兰山。

南路由皇太弟耶律重元率兵七千策应。

中路由东京留守萧孝友统领,护卫辽兴宗行营。

辽兴宗大军压境,西夏李元昊不敢硬抗,采取以逸待劳策略。

辽军杀入西夏国境四百余里,都未遇到夏军的有效抵抗。

李元昊将主力部队左厢军秘密部署在贺兰山北麓,遇到了萧惠率领的辽军主力前锋,双方一战,西夏被打的大败,李元昊便退到贺兰山中不出。

李元昊又主动示弱求和,遣使向辽兴宗谢罪请降,示弱。

辽兴宗觉得留着李元昊总是祸患,而且兴师动众而来岂能轻易回去,拒绝了西夏的请降。

请降不过是李元昊的缓兵之计,他趁请降之机向后撤军,辽军再度杀来时,他仍不断撤退,“每退必赭其地”,实行坚壁清野政策。

西夏的坚壁清野非常有效,使得辽军以战养战的策略失效。时日一久,战线拉长,辽军人粮马料都成了大问题,人马皆乏,士气不振。

李元昊又再度请降,很快辽兴宗同意请和。

但李元昊又故意拖延议和具体时间,使得辽军饥困不堪。

李元昊则趁机发起猛攻,直奔辽军大营。

辽军倒也厉害,萧惠率军击退了李元昊并率军追击。

然而造化弄人,就在辽军快要追上李元昊之际,突然天起大风,风沙扑向辽军。辽军没遇到沙尘暴天气,西夏人却习以为常,立刻抓住机会反攻,辽军大溃。

最终辽兴宗仅率数骑逃出。

第一次辽夏贺兰山之战以辽国惨败告终。西夏也因此战彻底奠定了辽宋夏三国分立局面。

二、此战辽军失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辽军深入敌境,粮草补给缺乏保障

虽然辽军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寄往掠夺西夏粮草来支撑战争,但是李元昊实行坚壁清野政策,烧毁了沿途的房屋粮草,使得辽军补给成为大问题。

2、西夏以逸待劳,避开辽军锋芒

十万辽军来势汹汹,李元昊知道不敌,直接放弃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想法,将西夏精锐藏于贺兰山,辽军深入西夏境内四百里都没有遇到有效抵抗,也使得辽军疲乏且滋生轻敌思想。

3、李元昊的诈降请和运用得当

李元昊两次请和,一是拖延时间疲惫辽军,而是使得辽军放松警惕,尤其是第二次趁辽军疲惫松懈直冲辽兴宗大营,手段灵活多变,着实是位出色的军事家。

4、意外的沙尘天气

战场往往充满不可预料的因素,这场沙尘暴来得恰到好处,帮了西夏大忙。

后来辽兴宗吸取了战备的教训,1048年趁李元昊被太子杀死之际,再次伐夏,最终取得了辽夏第二次贺兰山战役的胜利。


微史春秋


虽然这是一次以多打少的战役,西夏参战人员仅为一五五千人,本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攻取西夏,然而最终辽兴宗却惨败而回!虽然结果出人意料但又是必然之势!


说原因之前,先给大家讲下辽军为何攻夏。其实辽国国君辽兴宗和西夏国君本事亲家,本来也是一直友好相处,西夏国力弱小,也一直以辽国马首是瞻,是一个小弟的身份。公元1042年西夏喊着大哥辽国一起发兵攻打宋朝,辽军进到幽州,也就是现在的天津,便寸步不前了,西夏这时便已心生暗恨。而来年八月份,辽国让小弟西夏出兵帮助其平叛,大哥发话小弟不敢不从。但是平叛之后,辽军竟然没有分给西夏一点战利品,使得西夏人极其不满。西夏人唆使叛军投夏,这时引起了辽人反感,这才引起了辽军征夏。在宋朝五倍于敌就可强行攻城,为何辽军八倍于敌功亏一篑?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原因。


一:西夏皇帝元昊计策好,善于示敌以弱,麻痹对手。见兴宗大批人马杀过来,便采用缓兵之计,我错了,我投降,我赔礼道歉请求和解!这个计谋不得不说是一个高招。这个计策一出,导致辽国将士无不是对西夏军士非常小视。我等还没有杀过去,敌国就怕了。使得辽国军心膨胀,俗话说得好,骄兵必败。

二:西夏皇帝元昊战术好,元昊见求和计策行不通于是又心生一计,退兵百里,把辽兵引入国门,继而再麻痹对手。每退三十里,把方圆数十里的草原全部烧干净,让敌军没有水源,战马没有粮食。


三:辽国初次征伐西夏经验不足,没有备足粮草,没有明确计划。而西夏前期采用避战策略,你攻我退,你打我跑。辽国军士好像挥舞一把铁锤打在棉花之上,有力无处使。


四:地理原因,西夏为现如今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地貌高原与山地犬牙交错,地理构造极其复杂。

五:辽国士兵长途跋涉,西夏士兵以逸待劳。辽国十多万兵马从金肃城,也就是现今的内蒙古准格尔旗。从准格尔旗到宁夏为五百三十九公里,在现在开车走高速最快也得七小时左右。而古代交通不便,只有将领才有马骑,而士兵多为徒步行走。经过长途跋涉,士兵都累的不行,别提上阵杀敌了,两条腿都快断了。



六:第六点又有些巧合成分了,天公助夏不住辽。在两军交战之时,辽军眼看马上就要追上元昊,此时竟然狂风大作,风沙漫天,使人不能睁眼。本地人习惯了,但是这可害苦了外地人。这时辽军竟认为此次出征惹怒了上苍,竟有跪地求饶的。三军乱作一团,西夏人随后追杀。正是此次恶劣天气也给辽军致命一击。


正是这几点因素导致,辽军第一次征夏失败。究其原因,最主要因素还是西夏人有一个好的领导,有一个好的战术,如果前期没有采取求和战术,麻痹对手,使辽军疏忽大意,可能也就没有以后的故事了。虽然此次征伐西夏失败,但辽兴宗也是吸取了经验教训,为以后第二次征夏奠定了基础。


小聪话历史


公元1044年10月,辽兴宗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亲率十万大军出辽国,深入西夏境内讨伐西夏,初入夏境的辽兵一开始虽然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但是很快便被反应过来的夏军打败,最终狼狈逃回辽国。这场战争就是历史上的辽夏河曲之战。这场实际上是由于辽、夏矛盾长期发展恶化而导致的战争最终以西夏胜利和辽国的惨败给告终。辽国的失败最主要是原因其实就是军事指挥上的严重失误以及西夏军队的训练有素。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辽、夏战争的起因:

西夏和辽国的战争是辽夏矛盾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元昊时期辽夏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种因素造成.

首先,元昊同兴平公主的不睦引起辽国的不满。元昊在被立为太子之时,其父李德明为了加快称帝步伐,孤立宋朝,同时也为获得辽国的支持并继续同辽结盟,因此主动为元昊向辽圣宗提出求婚,辽圣宗欣然许诺。但不久,辽圣宗去世,辽夏联姻之事被暂时搁置起来,后来辽兴宗即位称帝,将其姐姐兴平公主嫁给元昊,元昊因此成为夏国公、西夏王。但是元昊与兴平公主婚后生活很不和睦,公主生病,元昊既不去看望,也不向辽兴宗报告,最终兴平公主因忧伤过度闷闷不乐而死。当辽兴宗知道姐姐是因元昊的冷落忧愤而死后,十分恼怒,立即下旨责问元昊,表达了对元昊的极为不满。

其次,在宋夏战争中,元昊惧怕辽兴宗因兴平公主之事弃夏联宋,南北合兵,夹击西夏。元昊为此曾极力讨好辽国,元昊曾将一些俘虏的宋朝冬装献给辽国,以便继续维持辽夏联盟,同时元昊在攻宋时也曾请求辽兴宗发兵相助,但是辽兴宗出于本国利益考虑,并未发兵,元昊对此非常愤恨。

第三,元昊对于辽国违背辽夏盟约,单独与宋朝修好,并接受宋朝每年的岁币极为不满。元昊因辽国未被盟约单独与宋朝修好并得到好处而迁怒辽国。

第四,在辽夏关系出现裂痕并且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辽国为了在经济上制裁元昊,曾下令,禁止夏国人在辽国境内私下买卖黄金和铁器,甚至禁止夏国人购买马匹,这些都惹恼了夏国统治者元昊。

其实,辽夏战争的实质在于争夺对西北党项诸部落的统治权。

战争的结果是夏胜而辽败,辽国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灭亡西夏,反而落得个丢盔卸甲,惨败而归,这其中有这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第一、双方指挥上的差异造成:

元昊在敌强我弱,辽兵势不可挡的形势下,首先求和以示弱,接着以退为进,实行清野焦土之策挫败了辽国兵锋,然后趁着辽国大军人困马乏、军心涣散之际集中优势兵力合力出击,一战而胜。这种胸有成竹、随机应变调度有方的指挥艺术,与辽兴宗的胸无成竹、优柔寡断、调度无方一味只知硬打硬拼的打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西夏军队训练有素,实践经验较为丰富:

与西夏军队训练有素不同的是辽军的缺乏经验。元昊所统帅的夏军经过了宋夏战争的锻炼和洗礼,不仅士气旺盛,而且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这对于久未参加战争锻炼缺乏临战经验的辽兵来说实在是强敌。同时由于辽军指挥不当,所以最终的失败实在是在劫难逃了。


历史课课代表


辽兴宗兵败西陲


<strong>说起北宋的历史,不少人的脑海中经常会浮现出这么一幅画面,宋朝的步兵被契丹和西夏的铁骑追着砍,然后皇帝气得直跺脚,恨恨的说道:“要不是幽云十六州丧失,你们这帮骑马的也就在长城底下吆喝几下而已。”虽然略显夸张,但事实也却是如此。在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国祚里,经常遭受着北方政权的压迫。但是我们转念一想,人们总是在讨论北宋和契丹、北宋和西夏的恩恩怨怨,这个契丹和西夏好像俩人啥事没有一样,铁哥们一对,现实里真的如此和谐吗?然而并没有,早在西夏开国初年,两国间就曾爆发了一次激烈的武装冲突,以至于影响到后来的势力格局......

在今天的甘肃青海一带,在九百多年前曾存在过一个鼎盛的政权,它就是西夏国。西夏又名大夏,或称邦泥定国、白高大夏国,是由党项族建立的王国。说起党项的历史,可以说时间跨越非常之长。党项族的祖先曾经居住在青藏高原,他们是羌族的分支,《旧唐书》里有这样的记载:“党项羌……汉西羌之别种也。魏、 晋之后,西墙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而《隋书》中同样以“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来描述党项族的起源。汉朝时,党项族大量迁移到河陇及关中一带,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到了南北朝末期,在今天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开始有了党项族活动的痕迹。此时的党项族“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牧养牦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墙”,过着原始游牧渔猎的生活。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党项族酋领拓跋宁丛等人,率部族到旭州(今甘肃临潭县境)请求内附,隋文帝授予拓跋宁丛大将军之职。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朝下诏遣使开河曲地为16州,党项内附者达34万口,当时党项拓跋部酋长拓跋赤辞因与唐军作战失败而投降,唐太宗安抚其心,封拓跋赤辞为平西公、西戎州都督,赐姓李氏,受松州都督府节制。唐贞元年间,党项族领袖拓跋思恭因参与镇压黄巢农民起义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为朝廷世代镇守领夏、绥、银三州(兼领宥、盐二州)的防务。此时的党项族在不断地和中原王朝的接触中,实力逐渐得到发展,而他们也因领袖官职的缘故在陕西甘肃一带定居下来,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然而就像现代人常说的,躺着也能中枪,很快党项族的安稳生活就被无情的打破了。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党项族领袖李继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献上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宋朝君臣欣喜万分,觉得这是控制党项族的大好时机,于是大张旗鼓的册封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但没有让他回到驻地,而是将其软禁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宋朝的所作所为令党项族内部产生了激烈的化学反应,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不满哥哥的做法,在属臣张浦的建议下,带领一部分党项贵族逃入距离夏州东北三百里的地斤泽叛宋自立,并于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和至道二年(公元996年)连续大败宋朝大军,宋太宗虽震怒却又无可奈何。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李元昊(李继迁之孙、李德明之子)继任夏国公之位,着手筹措开国事宜。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开国称帝,建国大夏,正式走上历史舞台。西夏国的建立,在辽宋两国都引起了地震式的效应,特别是宋朝上下对于李元昊的行为极为愤怒,宋仁宗直接下诏剥夺其官爵和国姓,停止宋夏边境的贸易往来,并传旨诛杀反贼,随后双方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大打出手。

可是反观辽国(契丹)方面,虽然对李元昊的行为大感不满,两国贡使往来也渐渐冷落,但由于为了共同对抗宋朝,辽兴宗也只能默许现实的存在,保持一种中立态势。特别是辽重熙十一年(公元1042年),宋军攻破西夏宥州界蕉蒿寨并新筑数座军砦,在元昊“以所掠缘边人马献于契丹,请援”的哀求下,辽军集结幽州城(今北京)以此声援西夏。至少在这段时期,辽夏两国间的关系还算是蛮不错的。那么为什么最后会爆发战争了呢?在承旨看来,归根结底是西夏君主李元昊的过错。

辽景福元年(公元1031年),为了深化与党项族的联系,辽兴宗在即位之初就把自己的姐姐兴平公主许配给了李元昊,可以说两人结为了亲家。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兴平公主长得不好看,还是说李元昊不喜欢这场政治婚姻,婚后夫妻两人的关系就一直不好,“素与元昊不睦”,元昊甚至在兴平公主重病卧床的时候连看都不看一眼,反而公然和其他的女人来来往往。最后公主病逝,元昊才迟迟把消息报给辽兴宗(元昊遣使贡于契丹,不以病告)。姐姐的死让辽兴宗大为光火,作为丈夫居然连自己的老婆都不关心,他当即派遣了北院承旨耶律庶成手持诏书到西夏切责李元昊,要他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时西夏正在跟宋朝打得热火朝天,为了避免惹毛辽国老大,李元昊选择低头装孙子,口含迷糊地应付了庶成的问题,但辽夏两国的蜜月期也因兴平公主的死走到了尽头。辽国为了防范西夏势力的继续壮大,便在西南边境设立了西南面都招讨司、南北大王府、乙室王府、山金司等机构,部署重兵防御西夏可能的入侵(自河北至午腊篛山七万人,以备契丹)。同时,辽兴宗还下令“禁夏国使沿路私市金铁”和“禁约诸蕃,令沿边筑障寨防遏之”,从经济上对西夏进行制约。辽国的一些列措施在西夏朝廷看来无异于背后捅刀子,李元昊也不是软骨头,他一方面在辽宋谈判时屡出难题让辽国颜面扫地,另一方面诱使辽国境内的岱尔族和一部分党项族背叛政府逃到西夏,“潜诱山南党项诸部及呆(岱)儿族八百户,尽叛契丹,阴附于己”,严重影响了辽国的民族政策执行。阴谋诡计都做到这份上了,辽兴宗非常愤怒,为了能够建立同自己父亲辽圣宗一样的丰功伟业,兴宗大量调集兵马将帅,在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十月,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出金肃城,兵分三路杀入西夏境内,辽夏战争正式爆发,史称“河曲之战”。

三路辽军渡过黄河,长驱直入西夏境内四百余里未见任何抵抗,辽兴宗感到不可思议,于是在得胜寺这个地方扎下大营,派出探骑搜寻夏军主力的位置。很快探骑带回情报,夏军主力潜伏在贺兰山北侧一带,辽兴宗大喜,诏令北路军统帅趁夏军轻敌大意之际进行偷袭。李元昊识破了辽军的阴谋,率领大军将辽军团团包围起来。此时辽军大将直古迭勇猛无比,“左右驰射,跃马直击中坚”,夏军抵挡不住,随即溃败逃散。李元昊收拢残军退守贺兰山,见辽军人多势众,于是采取缓兵之计、以退为进的战略,派出使者到辽兴宗那里请罪。面对元昊的请降,辽兴宗有些动摇,毕竟现在已经让西夏君臣领略到了辽国的实力,不如见好就收。但是随军大臣(韩国王)萧惠不同意,他认为这是李元昊的缓兵之计,如果不趁热打铁一举消灭西夏,那么对于国家而言一定会留下后患。思来想去,辽兴宗最后同意了萧惠的主张,命令辽军继续猛攻贺兰山,兵锋直指兴庆府。眼见和谈不成,元昊一路撤退一路清坚避野。本来辽军远道而来所备粮草就不多,加上夏军把能够烧毁的东西全部清除,辽军无法及时得到补给,又不能速战速决,以至于大量战马缺乏草料而病亡,军队士气低落。当行至河曲一带,元昊再次派出使者请降,正当辽国君臣在争执之时,夏军突然发起猛攻,辽军匆忙应战,但还是在萧惠的指挥下抵挡住了夏军的攻势。正当辽军打算追击的时候,四周风沙乍起,向来迷信鬼神的契丹将兵被吓得胆战心惊,见惯了自己地盘上自然现象的元昊不失时机地回头猛攻辽军。这一次辽军彻底失去了战斗力,最终辽军惨败,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夏军紧接着攻陷了辽军在得胜寺的大本营,辽兴宗“单骑突出,几不能脱”,数十位契丹贵族和庭臣被夏军俘虏,甲帐辎重丢弃无计。经此战,辽国元气大伤,不得不与西夏议和。

河曲之战发生后的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七月二十六日,辽兴宗在外出巡行时感染重病去世,享年四十岁,谥号神圣孝章皇帝,葬于庆陵,他身后即位耶律洪基(辽道宗)最终将辽国带上了日暮西山的道路。而李元昊在战后不久,被自己的儿子宁令哥所弑,享年四十五岁,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葬于泰陵,其幼子李谅祚(夏毅宗)继位,西夏迎来了辉煌盛世。辽兴宗与李元昊之间的一切功过是非,皆成过眼云烟。


正二位都承旨


中国战国时期的动员率是多少,孙子兵法已经给了答案:

(注)孙子兵法: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动员10万军队,要影响70万家,按每家(户)4-5人计算,至少影响200万人以上。换句话说,中国战国时期的动员率就是在3-5%之间,超过5%,就属于动员率红线了。

古代斩首数字绝大部分为以1为10的夸大,甚至比例更大

再来看古代斩首数字的水分是如何记载的:

(注)三国志国渊传: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

报捷文书都至少“以一为十”,把斩首数字夸大10倍以上,是给老百姓展示“大武功”的。那战国有没有石锤的证据吗,看史记里,战国一场有趣的战事,兵力和斩首的数字精分现场:

(注)史记秦本纪:七年(前330年),公子昂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

(注)史记魏世家:五年(前330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

秦魏雕阴之战,双方记载的人数却有差异,魏世家记载魏军才4万5千人,而秦本纪却是秦军斩首8万。

(注)史记张仪列传:而张仪复说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

显然,魏军兵力4万5千人,来源于少见的魏国记载,而斩首8万来源于秦国“以一为十”的宣传。而魏军总数,按照雕阴之战的10多年后,张仪吹比是“卒不过三十万”,按照这数字,魏国人口至少150万,这动员率连3%都勉强。

古代斩首不容易,斩首数字≠阵亡数字≠伤亡数字≠兵力数字

除了古代斩首数字会“以一为十”的夸大外,还有更惊人的问题:

(注)史记白起列传: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

例如白起在伊阙之战,对韩、魏联军斩首24万,这数字先不说是否“以一为十”,还有其它问题,因为古代斩首是非常不容易的:

(注)纪效新书卷三临阵连坐军法篇:凡临阵的好汉,只有数人,每斩获首级,常是数十百人丛来报功......况一个贼首,数十人报功,若斩数十贼首,就该数百人来报,不知这一阵上能有几个数百人,反是自误了性命......每颗首级以三十两论之......

按照明朝戚继光的经验,斩首1级,赏银30两,结果数十人来报功。照这比例,白起在伊阙之战斩首24万,要几百万秦军来报功,再搁明朝斩首24万,1首级30两银子,明朝财政绝对要破产。更惊人的是:

斩首数字≠阵亡数字≠伤亡数字≠兵力数字

既然敌人的阵亡数字中,真正被斩首的比例并不大,那白起伊阙之战的斩首24万,韩、魏联军的阵亡数字就不止24万,恐怕要超过50万了。

一战的凡尔登绞肉机,法德超过200万大军厮杀10个月,总共伤亡约100万,死亡约30万,要是按照这比例,伊阙之战的韩、魏联军阵亡数字不止50万,那伤亡数字要超过100万了。

斩首24万,相当于3颗广岛原子弹了,所以战国的的那些动不动10万的斩首数字,参照“以一为十”,天知道有多少水分了。

长平之战,最后阶段时间紧凑,军队动员时间不多

关于长平之战的兵力水分问题,学术界和网络上有无数的观点,就说说我的看法:

(注)史记白起列传:四月,龁因攻赵......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廉颇坚壁以待秦......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长平之战从前260年4月,王龁攻赵,6月秦军取得进展,7月,廉颇率领赵军筑垒防守。就是从赵军开始防守的7月,到9月赵括之死,总共90天,发生了很多事情。

赵国方面:赵王不满廉颇,让赵括取代,而赵括改变战术,积极出击。

秦国方面:秦王让白起取代王龁,并动员河内15岁以上男丁去长平。

才不到90天的时间,就决定了一场战事的胜负,其中还有“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要知道:

(注)尉缭子:故凡集兵千里者旬日,百里者一日,必集敌境。

理论上方圆1000里,动员兵力要10天,赵国可不止方圆1000里,留给赵括动员壮丁,带领赵援军赶到长平的时间并不多,难道廉颇一开始就带着40多万赵军?

对秦军来说,7月开始动员河内15岁以上男丁的时间也不多,毕竟没有微信,挨家挨户贴告示的时间,以及河内男丁需要准备至少10天份额的粮食,才能去长平,这段时间也很长。

换句话说,自7月-9月,留给秦赵两国动员军队的时间都不多。而且很多人按照沈括的说法:

(注)梦溪笔谈: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其间队长不负,樵汲减半,所余皆均在众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负之米,又以均之,则人所负,常不啻六斗矣。

如果赵军40万,那赵国民夫不下100万人,所以很多人认为出赵军40多万,10万是士卒,30万是民夫,但民夫是来回运输粮草,一部分民夫在前线送粮,另一部分民夫在中端运粮,最后一部分民夫在出发地,背起粮食,准备出发,其中更有民夫“死亡疾病者”。

难道秦军抄后路,把赵军,在前线的,在中端的,在后方出发地的,所有民夫全部俘虏了,才有40万?还有赵军前后打了约2年,断粮46天,饿死+内阴相杀食,就死了5万,居然还剩下40万人?

(注)史记白起列传: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注)史记赵世家:七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馀万皆阬之。

赵世家里,是“赵括以军降”,而白起传是赵括被射死,换句话说,赵括的结局有两种情况,一是带兵投降,二是被秦军射死,估计是司马迁找到两种来源,分别记载在两个传里。

所以我认为,长平之战,兵力水分很大,估计是赵国在前后持续约2年的长平之战中,前线和后方,士兵或民夫,以战死、饿死、病死、逃亡,隐匿,导致赵国在籍户口数,可能减少40万人。

毕竟汉武帝打匈奴,导致“户口减半”,不见得西汉至少死了1000万人吧!

以古代的战争条件,因疾病而死的非常多,甚至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日军饿死和病死数量,也远远大于阵亡数,目前挖出的什么长平尸骨坑的数量,也远远不及40万,而秦军也死人,也有大量民夫疾病而死。

前331年,亚历山大的高加米拉之战,史学界估计一下,就是波斯战死30万,被俘30万。

汉末三国的动员率的极限,也在动员率3-5%之间

(注)资别传曰: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

曹魏超过400万人口,孙资认为动员15万军队,就“天下骚动,费力广大”。

(注)三国志曹爽传:正始五年,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

244年,曹爽伐蜀,才7万人,就号称“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曹魏极限用兵也就是256年,司马昭平定淮南的26万。

西晋灭蜀10多万人,灭吴20多万,要按照280年的西晋人口,推算曹魏后期人口近1000万,曹魏后期出兵的动员率不会超过5%。

(注)晋书地理志:孙叔(权)赤乌五年(242年),亦取中州嘉号封建诸王。其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

(注)三国志诸葛恪传:恪遂有轻敌之心,以十二月战克,明年春(253年),复欲出军......於是违众出军,大发州郡二十万众,百姓骚动,始失人心。

242年,东吴在籍人口约240万,但253年,诸葛恪动员20万人大举进攻时,却“百姓骚动,始失人心”,说明东吴约240万百姓是无法承受20万人,也就是约8%的动员率的。

(注)袁子曰:亮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

(注)东吴张俨: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

晋书里,蜀汉诸葛亮北伐有“众十余万”,这和王平传里曹爽率“步骑十馀万”,实际才不到7万一样,都是对手吹嘘。蜀汉人口百万,参照东吴方面的记载,诸葛亮北伐兵力也不到5万,这与曹魏和东吴的比例大体相似。

可见这些兵力记载,说明三国整体动员率,也不超过5%。

宋辽夏时期,各国兵力总数,约400万

不光战国各种数十万军队,哪怕东汉刘秀,在河北平定“众合数百万人”(光武帝纪)。

汉末有“众至百万,号曰黑山贼”,后来“多为袁绍所定”。

汉末还有名的,当属百万黄巾被曹操平定。

而前秦,吕光打西域,击破西域联军“合七十余万以救之”。

这些数字,又要如何看待呢?

当然,宋辽夏时期,也是很刺激的:

(注)辽史卷三十六兵卫志:二帐、十二宫一府、五京,有兵一百六十四万二千八百。

(注)宋史卷一百八十七兵一:庆历之籍总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

(注)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夏国:诸军兵总计五十余万。别有擒生十万。兴、灵之兵,精练者又二万五千。别副以兵七万为资赡,号御围内六班,分三番以宿卫。

辽国有164万大军,北宋有125万,西夏约有70万军队,加上越南李朝约30万,和大理国约10万,总计约400万军队。


第一秒读


孙子兵法: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动员10万军队,要影响70万家,按每家(户)4-5人计算,至少影响200万人以上。换句话说,中国战国时期的动员率就是在3-5%之间,超过5%,就属于动员率红线了。

古代斩首数字绝大部分为以1为10的夸大,甚至比例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