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不需要学校照顾仍然在教学一线工作吗?

教育快递


现在的普通老师一般都是这样的,目前我身边就有两个这样的同事:

一个去年10月份退休,早拿到了退休证,但目前学校实在缺老师,仍在借用。

另一个是女老师,今年3月份要退休,因为时间跨度不大,学校或许会稍微照顾她点:过完年后就不来上班了——但如果学校要聘请,她也会继续上课。

这种情形也叫代课,学校会另外付代课费——以县统一标准发放,具体看情况,一般也就一二千元一个月。

以前有富余老师的时候,一般最后一年或最后一个学期,学期肯定会适当照顾一下。

我记得,有半个学期就开始不上课的;有只上四节副科的;有稍微帮学校干点收发工作,到邮电所取一下报刊杂志的;有协助门卫做点安全保卫工作的;有协助图书室管理员,每天下午阅览室开放……

只有那些退下来的一些校长和书记,基本赋闲在家,名义上挂几节纯副课。

部分退下来的副校长、主任,看情况大多数时候学校也会适当考虑减轻点负担:比如,前二年的一个主任,本是教语文的,退休前只教了几节副科。


种金易


我遇到过这样的事。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角度处理此事,也能看到不同教师精神状态。

2011年我调到一个学校,遇到一位女老师姓李,马上退休,退休时间是10月2日。学校教师较宽余,在和校委会成员商议后,决定不再给李老安排课,准备让其提前休息一月。谁知我与李老师谈话时。李老师说:你年轻,刚来到此校,不给你添麻烦,非常感谢你的关心。李老师坚持要分担年轻老师的任务,接了一年级数学课。当国庆假来准备欢送李老师时,李老师已经把全学期教案写完,移交给新老师。李老师是党员,使我深受感动!

2013年我又到了一个学校,也遇到一位姓蔡的女教师10月份退休。开学了学校教师紧张,新调入老师还未真式到岗。我想让蔡老师来校先代几天课,等新老师来了可以休。谁知这位蔡老师推说身体不好要休养,不能上课。但教师节这天,蔡老师却骑车来校,在总务处领了慰问品就不打招呼离开学校。直到退休日期到了,欢送时又一次来校。其实蔡老师身体一直可以,在家管外孙。

两位老师,同样的事,不同的态度,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迎新纳福一笔一划


本人生活在不入线的小县城,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简单介绍几个:

 

1、身边的一位阿姨,已经59岁了,按照规定,55岁就可以申请退了,但是实在没事干,所以一直在教三个班的生物。为什么没事干呢?老两口就一个女儿,在加拿大结婚生子,一年回家不到一次。老头已经退休了,之前是乡党委书记,申请出国手续比较繁琐,关键是老两口不愿意去在外地。所以,阿姨不想回家整天与老头大眼瞪小眼,所以一直教学。她还说,要教到80岁。

 

2、同事的一位伯伯。伯伯已经62岁了,省教学名师,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带出了3个清华大学,7个山东大学,重点大学不计其数。他现在被学校返聘教学,主要辅导重点班,而且重点班有数学教课老师,他只负责习题解答。据同事说,他伯伯这种属于县里的宝贝,必须好好利用,什么时候干不动了再说。

3、只是听说,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老师。该老师只有1个孩子,本来孩子乖巧懂事,但是高中阶段出过一次车祸,伤着脑袋了,就没考上大学,现在在一个事业单位看大门。老师的妻子没有正式工作,是农民,全家只靠着老师一个人的工资,为了他这个儿子,他多次找领导不退休。

 

更多考研、考公信息请关注“考研过来的基层90后”。请转发给需要的人


上学走出来的农村娃


我就是。我(女)今年已经53了,55就可以退休,现在仍然担任5个班的地理教学,每周除正常上课外,还有2个晚上的晚自习和一个校本自习,每个月有一次周五的校本+晚自习。

全年级14个班,共4个人代地理,其余三人全是男的,都30多点,有一个研究生代5个班,另外2个共代4个班。我的5个班分为3个层次,要求教案、课件和作业,甚至每周三晚的“自我检测”都要分层次。每个班大约是55人左右,作业要全批,每周不少于2次,还要有等次和评语、要有学生纠错。学校要检查给老师打分,计入量化考核。

校本自习从下午4:40-6:00,晚自习从6:50-9:50.每月一次的周五校本从4:40-9:50.我周五下午有3节课,基本上就是从下午2:00,一直上到晚上9:50.

此外,还要参加公开课的听评和自己上公开课,教研活动、青年教师的课堂诊断(听课、直到)、每天一篇的《教育教学日志》,随时按照各类通知去完成新的、紧急任务。

不到站 不离岗,谁管你年龄大小,只有制度,不讲人情。有病都不敢请假,除扣钱外,各处签字、审批,证明,落下的课还的你来了上,太麻烦了!领导满脸的不高兴,一堆的困难,一个个电话不是问你病情而是催你上班。

熬吧,也没多久了!


中学教师阿莲ER


接近退休年龄却仍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很多,特别是中小学。目前中小学是很缺老师的,一般不到正式退休都会战斗在一线,甚至到了退休时间也要上完当个学期的课。校长再说点好话,给点代课费,老师们就毫无怨言的多干个把两个月。除非特殊情况,老师们才一天都不愿意多上课。我遇到一个老师就是特殊情况。他4月底退休,本来打算干到6月底一学期结束,可是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他改变了计划。一到退休时间就回家了。事情是这样的,他的课上后排的两个学生发生了争吵,趁他板书时一个孩子从教室后门冲出去,从二楼跳下,拉都来不及。所幸无大碍。但是把这个老师吓坏了,尽管校长一再挽留,他还是一天都没多呆,按时退休了!


588nh


我们学校有好几个老师55了那,都在当班主任。科任老师也有,音乐王老师干到退休最后一天,返聘了。音体美老师太缺了,我是体育老师每周18节课,间操不算的。学校就三个体育老师,两女,一男,我都48岁了,三十年教龄了,他们两个每周14节课,另一名女体育老师跟腱断裂有伤,学校照顾她,男体育老师还有其他工作,都比我年轻,可干活我也算主力了。学校900多学生近1000了,没办法,太缺音体美教师了,什么学科都缺,有一个班主任请假,其他学科老师就要代课班主任,自己的课就不能上,其他班级记代课。太缺老师了!


刘晶545


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可以说都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典范。这些教师多数都还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有的甚至连中级职称都没有。他们年轻时享受不高的待遇,到现在也很清贫。但是,他们毫无怨言,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我们真的要向他们致敬!

我们学校有一位贾老师,今年58岁了。现在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和班主任,跟年轻人一样的工作量。贾老师教学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他真的把教学当成自己毕生的追求。但是他却从来不追逐名利,多次把个人荣誉让给了别人。他一直没有评中级职称,直到两年前国家有了满25年教龄直接转中级职称的政策以后,他才转了中级职称。

他不仅在教学方面认真负责,学校的一些其他事务他也主动去干。桌椅坏了,他就去维修。学校的花草树木都是他自己主动去浇水。

他自己说,干一行要爱一行,不要抱怨工作辛苦。教育是一件良心活,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当你不浮躁,静下心干教育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满足。

学校里的老教师真的是教育的财富。他们的师德、他们的敬业精神真的值得传承。


谈学习聊教育


这种情况是有的,比如我们学校,原来是九所农村初中合并而成,农村初中大家都懂的,年轻的来了也留不住,基本都是中老年的,老龄化严重,最多时四百多老师,后来分出去100多人,现在还有260多人,三十岁一下只有几人,四十岁以下30多人,五十以上100多人,都不上课那学校就没法开课,有的老师一直上到60周岁退休,五十多的上课很正常,只要身体允许,学校同意,一般该上就上,当老师不上课,也没什么事做的话,没有什么存在感,也没意思,又不是领导,没事做也挺悲哀的。


北方课堂初中物理


我中学时代的教师仍然在坚持带课,按照年龄还有5年退休,仍然和我们一起在高三坚守,带高三两个尖子班的化学,兢兢业业、自始自终、一丝不苟。

1997年上高中那会,老师就教我们化学学科,那会乡村中学办学条件艰苦,老师精神抖擞,状态依然很好,讲课声音洪亮,人也一直很乐观开朗,带三个班的化学课,一直是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家在学校附近,上下学一直骑一辆加重式老牌子的自行车;教学认真负责,从来不惩罚学生,多以说教。

后来我参加工作,也被分配在乡下高中学校任教,和老师很多年未见面。直到县城一所高中学校选拔各科专业教师,需要从乡下高中学校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学科教师,我在报名之时,在众多前来报名的教师人群里看见了我的老师,他依然是当年的风采,依然穿着西装,但脸上有了皱纹。

在参加招聘考试的早上,在公交车车上遇见了老师,老师已经完全认不出我了,他闭目养神,在极力的调整心态,简简单单的聊了一会,老师对这次考试很期待,孩子在县城上高中,需要人照顾。

后来我和老师都通过了招聘考试被录取,如愿以偿的进入县城学校,在一起搭档工作,老师一直很健谈,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乐观、积极、向上,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向他请教。

时间又不知不觉一晃过去了快十年了,和老师一起工作的日子也比较愉快,但老师双鬓也出现了白发。老师依然骑他以前的自行车上下班,从未见过他请假,只是很少穿西装了。

按照规定老师还有5年时间就要退休了,但老师依然坚持带课,他说在学校带课感觉到时光过的充实,依然带两个班的化学课,还兼任学科组长,带领大家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学科组教师评课,说课等,工作过程严谨、负责。

老师坚持写教案,认真批阅作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花大量的时间做资料上题目,说自己记忆力和反应的灵敏度大不如以前,题目课前自己不详细做一遍,课堂讲解思路跟不上,必须扎实提前备课,将资料上的题目花大量时间仔细树立、归类,才能讲好每一节课。

但愿老师一直以年轻的心态开心、愉快、健康的生活,健康的他以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自始自终,让众多的农村学子走上了工作岗位,而他自己依然本色不变,默默无闻的坚守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


时光匆匆微微甜


提这个问题的题主看来不太了解我们教育的现状,小徐老师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大家,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只要能来上班就会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直到退休为止。

原因在于,小学教师大多实行“包班制”。所谓“包班制”是指,每个班由两个主科老师和一个英语老师来完成一个班所有课程。两个主科老师要担任语文,数学、品德、科学、安全、音乐、美术、微机、地方课程、书法等所有科目,一周下来要上18节课左右。而英语老师一般根据学校大小,配备一到两个,一个英语老师多数情况下要带3-4班的英语,一周下来也要上12-16节课。

这样一来,每个老师都有着非常繁重的教学任务,几乎连生病都不能请假,因为一个班,如果有一个主科老师请假的话,意味着一天的课将由另一个主科老师来担任,对于一些常年在一线教书上,有严重咽喉炎,颈椎病的老师来说,根本承受不了,因此在这样的小学,无论是接近退休的老教师,还是有个头疼感冒的老师,基本只要能坚持不住院,就都坚持来上课。而这种教师配置的小学在全国绝不在少数。因此在这样的小学里老教师一直在教学一线坚守到退休是普遍现象。

但是在中学,教师一般不缺编,一个主科教师大多担负一个班的课程,一周不连早晚自习的话,也就8-9节课,而且还有很多中学教师超编,除了一部分管理人员,如校长、主任、会计等不任课或少任课外,还能安排一部分老弱病残或即将退休的教师,去做一些教学任务较轻的工作,比如只教一科副科,如七年级地理,生物、历史、品德等,因为这几科在中考时考查的知识点较少,因此没有教学压力,相对教学任务要轻松的多。甚至还可以直接安排他们去看大门,或从事一些后勤工作。

其实,把一些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但是照顾他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保证教学质量,毕竟老弱的教师精力有限,学生们也不喜欢,往往教学成绩较低,所以让他们退居二线也是为学生们的教学质量着想。

综上所述,如果学校有足够的教师编制的话,老教师得到照顾,离开教学一线是很正常,也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对学生负责的行为,但如果学校缺编,老教师根本没有休息的机会,只能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到退休那刻。

我地所有小学的老教师都是在教学一线担任主科教学到退休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