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考統一試卷,統一錄取,你贊成嗎?如果不贊成,原因是什麼?

教育平臺號


這個問題,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想過。但是實際上,這個實際上根本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而目前的高考制度,實際上是目前國情下最優的解決方案。


首先,高考以分數為選拔標準的錄取制度,實際上是對底層民眾的保護。對於某些地區的考生可以以很低的分數上清北,我們或多或多或少都痛恨過。大家都會覺得非常的不公平,感覺自己無比的鬱悶。


但是實際上,北京地區考上清北的考生,綜合實力並不一定比其他省份的高分考生差。可能你會說,高考不是應該以考分作為唯一標準嗎?

沒錯,高考分數是我國大學錄取的主要參考標準。但是這個標準也只是相對的公平,並不具有絕對的科學性。

為了在標準化的框架下照顧到差異化,以地區劃分,各地分錄取名額實現差異化的錄取,實際上是在保持現有高考公平的準則下,相對更科學的方式。


我們已經知道高考的考分不代表能力,這只是一個相對合理的選拔方式。現在強硬地全國統一考試,統一錄取,不是更加地走回頭路嗎?

你明知高考分數沒有反映出真實的水平,但是卻依然要全國統一地考試,這不是把其他可能性都限制掉了嗎?

北京的考生沒有那麼不堪,不管他們比你少100分還是200分,實際上都沒有幾個人有勇氣說自己的素質比別人高。

我個人的觀點是,在標準化的錄取方式下,適當地差異化是更為科學的方式。南方和北方比誰能難寒科學嗎?尊重地域差異,讓各地的優秀人才都參與到祖國的建設中,才更有實際的意義。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是江蘇的,現在已經取得北京戶口(非精英),正在為小孩上學的事情操心,自問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同一卷是不現實的,中國各區域發展不平衡,素質教育是目標,同一卷無疑是開倒車,就像不能為了平衡,讓大家都重過窮日子吧;

其次,我的親身經歷,我大學同學北京的,保守估計我的高考分應該高他100分,但是無論在大學還是工作,他都強於我~海淀每個幼兒園開始,每年培訓班費用20萬都是普通的,幼兒園壓根沒有周末。初中高中寫作業12點之前休息都算好的

再次,清華北大招收北京生源數量遠低於浙大招浙江生源,其他985名校也同樣情況,這點上,北京還算仁慈

第四,北京生源上青北的,絕大多數都畢業於東西城和海淀,郊區像昌平大興每年青北等名校數量都不如我老家縣城,而至於東西海,相信有相當數量並不是北京土著,而是全國留在北京的精英,他們用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對下一代更捨得投入,東西海學區房基本都700萬起,能住的就要千萬起,然後瘋狂報補習班。

最後想說,我不是矯情,今年幫同事子女參考志願,我發現,以我高考時的排名(不是分數,那沒意義),如果在北京,現在根本上不了我曾經的大學。我身邊同樣的家長也明顯焦慮不安,像我們這樣留在北京的會越來越多,一年一年推高分數線,我們的共同判斷是,下一代的高考很可能不如他們的父母。

末了,高考改革很漫長,如果你覺得不公平,你已經輸了。全國的競爭都很激烈,說句招罵的話,也許你可以自己努力,為子女取得在京津滬高考權力,否則,土著有先天優勢,你自己不努力縮短差距就別抱怨了

追加一句,可能要得罪人,在北京同樣存在不平衡(優質資源在東西海),小升初是劃片,中考基本不能跨區。但是郊區家長們想辦法去提升孩子競爭力,或者自己拼搏買學區房,很少有人去市教委去要求各區平等,跳出北京,更多人不是想去提升孩子或自己,而且一味在埋怨,在謾罵,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await11525191


不是批評這幫贊成全國一張卷的朋友。

真一張卷,好大學基夲就與中西部部分省無緣了,當然泛指,不是絕對。

這次我回重慶老家,看到普遍與我孫子同齡小孩,家長除了督促完成作業外其它沒有了。我的孫子可是報4個特長班在學其他升學考試不上的內容。真要一張卷統一錄取,那我們也不要去學什麼特長班了,按基因和捨得投入來說考不過中西部考生嗎,當然指的總體。

分卷分省錄取是國家對教育相對不太發達地區的照顧,更是給了最基層普通民眾一條上升通道。

我在江蘇,江蘇學生考大學和山東是全國第一難。因為江淅自古出文人,普遍重視教育。但我反對一張卷。


彭園秋色


知道南北榜案嗎?朱元璋統一天下後首開科舉考試,結果南方考生佔據了所有錄取名額,北方考生無一錄取,於是告到朝廷,理由是考官都是南方人,自然庇護南方考生,於是皇帝朱元璋親自處理,因為南北考生錄取問題造成嚴重血案和冤案。

朱元璋首先問詢了考官有無包庇同鄉之事,考官回答沒有,並呈上北方考生試卷為證,確實沒有作弊,考官雖都是南方人,但是卻能秉公辦事,確實是依據試卷結果判斷錄取,明初朱元璋以猛治國,官員動輒剝皮實草,誅滅九族所以考官不會拿身家性命開玩笑,問題出在哪裡?

出在明初南北形勢不同,北方地區經歷紅巾軍與元朝軍閥之間的反覆拉鋸戰,以及元朝軍閥之間的反覆拉鋸戰,十分殘破,人民能保全身家性命已經是燒高香了,至於科舉考試,自然水平急劇下降,南方地區則戰亂相對平靜,至少沒有反覆拉鋸,基本一戰定乾坤,比如朱元璋鄱陽湖一戰平定陳友諒,因而南方人口稠密文化傳統保留完整。

於是朱元璋令考官適當錄取北方考生以平息民憤,考官以公平法紀為統一準繩正義凜然的拒絕了,於是皇帝將考官和南方錄取考生全部處決,同時全部錄取北方考生結案。此後為維護南北統一,南北考生分開錄取,以免出現糾紛,到了清朝為了更加公正,剔除各地經濟文化地理形勢等影響,分省錄取,一直沿用至今。

這已經是最大的公平了,中國很多制度的出現和完善,往往經歷過反覆權衡,甚至流血衝突,就比如科舉或者高考,江南地區與邊疆地區考試成績自然不在一個層次,江南地區與北方地區也是具有壓倒性優勢,考慮各地經濟水平,文化氛圍和傳統,江南地區更是壓倒性優勢,如果大量錄取同一地區的考生,對廣大其他地區就公平嗎?恐怕亂局早就發生了,而且也失去了科舉和高考選拔人才的初衷了。

如果統一命題統一錄取,那麼錄取考生的絕大多數將會來自江南地區,無論是明初還是現在,根據這個結果可以斷定廣大北方地區幾乎沒有人才,這個結論豈不無比荒唐?這樣的科舉或者高考選拔機制就會更加不科學,反對和攻擊的人會更多,恐怕科舉和高考制度就會被廢除了。

最後談一下為何大城市錄取比例高,比如招人恨的北京高考錄取比例,北京人的概念,從1644年講起,清兵入關,將全城漢族百姓趕走,將城內房產劃給八旗兵將,後來跑馬圈地城外土地也給強搶了,所以從這時起,北京人就是旗人。

三百年間,漢族精英通過科舉,軍功,做生意等等途徑也進入北京城,漢族人口逐漸多起來;然後又是歷史鉅變,到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批黨政軍機關人員進京,央企成立,中科院系統成立,高校變遷,原來清朝的北京人成了少數,各種大院人口成了新北京人。

接著又是歷史鉅變,到了1980年,全國各地精英湧入北京城,大院和衚衕人口都成了少數,各種高科技企業紛紛出現,北京城裡聚集了來自全國的精英,這是任何省份無法比擬的,要不怎麼叫首都,儘管山東河南人口眾多,但是精英大部分去了北京。

黨政軍系統,中科院系統,清華北大北航北理等等高校系統,央企系統,華為百度搜狐微軟等等高科技企業系統,等等,其從業者絕大多數是高考勝利者,甚至是精英中的精英,按照基本的遺傳學知識,他們的子女高考能很差嗎?

所以不要拿某個省與北京比錄取率,如果北京錄取率低了反而是不科學,不公正的了,雖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是變異絕對不會是大概率,其他的大城市也有類似的精英聚集效果,分省錄取的能保證競爭的相對有限性,否則出現大部分錄取考生出於少數地區就是最大的不公正了,社會上升階梯基本就斷了,隱患亂局就出現了。


軍都長弓


我是良心老師,專注教育,歡迎大家關注。

提出全國統一考卷,統一錄取的要求,無非不就是想在全國範圍內做到教育公平。但就算全國統一試卷統一錄取了,教育就會完全公平嗎?我看未必。我主張繼續按現在高考考試和錄取模式,但對大學招生指標進行調整。

一、全國高考試卷使用現狀。大部分省採用全國統一命題考試,不過考慮到全國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國家採用了難度不同的試卷。其中全國一卷試題難度較大,使用的省份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東等教育較強的省份。全國二卷為東北三省及西北各省、全國三卷為西南地區的四川、雲南等省。而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經濟發達,教育發達地區還是各省市自主命題考試。

二、全國高考錄取情況。全國高考錄取則採用分省錄取,教育部給各省分配大學招生名額,各省學生在省內競爭。但由於各省的生源質量不一樣,各省的教育資源相差很大,基礎教育發展非常不平衡,從而使各省的錄取率相差很大,錄取分數線也相差很大。這是讓大夥不太滿意的地方,因此才提出教育公平,全國統一錄取的想法。我們來看看高考本科錄取率,前幾個省市平均達到70%以上的本科錄取率,而後幾個省份本科錄取率才百分之二十幾,相差幾倍。雖說前幾個生教育更發達,學生生源質量高,但這個差距有點過大。再說北京學生上清華、北大,上海學生上覆旦、上海交大比其他省容易太多。也容易埋沒高考大省比如河南、山東等省的尖子人才。

再說就是採用同一份試卷各省,因為考生人數不同,教育水平不一樣,同樣出現錄取分數相差很大的情況。

三、全國統一考卷、統一錄取的弊端。因為各省基礎教育水平相差很大,如果釆用統一試卷,這份試卷難度不好控制。試卷簡單,對教育發達地區學生來說拉不開檔次,起不選拔人才的目的,試卷難度大了,對教育欠發達地區學生來說,大家都做不出,也不能選出優劣。同時統一按分錄取會造成部分省區比如新疆、西藏等省區很少有人會上985大學。而高考強省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會搶佔大部分名額,從而造成更嚴重的不平衡。從五大學科國際比賽獲獎情況就可以看出各省的教育水平,如果統一錄取的話,有些省份學生基本跟清華、北大就無緣了。這肯定也不是大家願意看到的。


結論:繼續按現在的高考分省區釆用難度不一的試卷,但各省的招生指標要進行調整。有些省份的本科錄取率太低,不利於這些地區的孩子成才,可適當增加些招生名額,儘量做到教育公平。

個人觀點,你們覺得是這樣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要是高考全國一張卷,一個分數線錄取,我舉雙手雙腳贊成,我做夢都盼著這一天。

不是為了我自己,高考對我來說已經沒有影響了,而是為了我將來的孩子。然而這也只是做夢而已,在可預見的將來不可能實現這個夢想。

考試製度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因為它是選拔人才的一個有效的方法,也許是最有效的方法,它真正體現了公平、平等、客觀等原則。為什麼說考試是一種體現公平的制度呢?

因為所謂“公平”就是用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衡量和決定取捨,而考試就是一個客觀標準——一張卷子、一個分數,用分數或者等級來衡量一個人的水平,決定是否錄取,是否授予從事某一行業的資格等,無論高低貴賤、男女老少。

高考是目前中國社會階層流動的最主要的途徑,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因為高考而改變命運,既有可能實現階層的躍升,比如農家子弟考入名牌大學,獲得在一線大城市定居和體面的工作;也有可能導致階層的下降,比如富人家庭的孩子高考落榜,失去上大學的機會,如果再失去父母的廕庇可能會跌入社會底層。

但目前中國的高考制度也不是絕對公平的,因為處在上流階層的人擁有大部分的社會資源,他們能影響規則的制定,要他們心甘情願交出自己手裡的資源是不可能的。他們不可能不為他們的後代考慮,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孩子在高考中落敗,階層下移,而底層的孩子躍升到上流階層取代他們孩子的地位。

這個社會的上流階層會影響高考制度的制定者,從而使制度更有利於自己的孩子。所以你會發現,北京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的概率要遠遠高於山東、河南等地的學生,如果是全國一張卷、一個分數線,北京的學生將面臨全國考生的競爭壓力,這是規則的制定者所不願看到的。

此外,除了高考的不同卷、不同錄取制度,各種名目的加分和保送的制度也是同樣的道理,都是為了讓上流階層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進入更好的大學,底層的學生很難獲得這種加分和保送機會,只能靠高考。比如著名的“奶茶妹妹”就是憑藉健美操特長而保送到清華大學,如果不是靠她的家庭社會關係,她很難獲得這種機會。

如今在清華北大里農村學生的比例低得驚人也正說明了這一點。雖然國家出臺了一些“專項計劃”幫助農村學生進入名牌大學、重點大,但農村學生還是很難跟富人、官員、北上廣中產階級的孩子競爭。因為他們既不在一條起跑線上,也不是在同一個標準上(全國一張卷、統一錄取)。

所以說,高考全國一張卷、一個分數線統一錄取只是一個夢想,就算是在高度講求公平的西方發達國家也不可能做到,他們的上流社會階層的孩子還是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名牌大學。這個夢想恐怕只有在某些地區的某些歷史時期的絕對公平、人人平等的“烏托邦”社會里才有可能實現。


費曼學習法


說三遍!高考錄取和分數沒有關係!

高考錄取和分數沒關係!

高考錄取和分數沒關係!

與省(自治區或者直轄市)內排名有關係!

排名!

排名!

比如,假設那年高考題很難,只考了500分(750滿分),但你排全省第一,那麼清北等高校任你挑。

再比如,假設那年高考題很簡單,你考了650分(還是750滿分),而你排名卻在好幾萬名了,甚至說沒上“重本線”。

例子可能有些極端,但是可以很好的理解分數與錄取的關係,是看排名!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問了,為什麼教育考試院不直接告訴你排名,而是採取劃線的方式呢?

因為這樣做,便捷省事,考生容易參考。每年當地教育考試院和省招辦會聯合出一個嚴格的錄取計劃。那麼就涉及到本科,專科,國家專項,地方專項計劃等等。

舉個例子,假設今年某省高考報名人數為100萬人,計劃重本上線率15%,二本上線率為40%,三本(本科線)上線率為60%。考完試閱卷完成後,成績全部在教育考試院的數據庫。一般在正式開放成績查詢通道之前,會公佈文理科的一本線,二本線,三本線(即本科線,有些地方取消了三本,也就是二三本合併招生,二本線就是本科線)。

這個線是怎麼來的呢?根據比例取每一分數段的最後一名的成績,比如說,一本計劃上線為25萬人,那麼成績排名第25萬的學生成績就是一本線,那麼問題又來了,假設從上往下數25萬名的分數有好幾百個呢,那麼是不是就超出計劃了?實際上,這個不影響,分數線只是給你一個劃分投檔的線。同理,第40萬名的成績將作為二本線。三本線也是這麼來的。專科的最低分數線是直接定的,和考試關係不大。一般就180 200的樣子(750滿分)。

說明:上面的人數,分數,錄取率,簡單粗暴,僅做例子使用。同時,為了計算簡便,就沒有分文理科了,一般來說,理科各招生層次的招生人數比文科多好,我見過最多的達到了五倍。

實際錄取還是文理科分開,但也是採用排名的方式。

晚上查成績的時候,你看了自己的分數,就可以直接判斷自己所在的位置了。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懂了。哪怕全國同一試卷,對最終錄取沒有影響。

但是!

但是!

但是!

採用全國同一排名,那就絕對不公平了,東部地區高分肯定比西部多,東部地區上名校的概率也遠大於西部地區。

有人說,全國就應該統一試卷,這樣才公平!

其實這樣錯了,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或許對教育發達地區的學生又特別是成績好的學生來說,沒什麼影響。但是對其他地區的學生來說就太不公平了。

其實,現在有不少地區採用全國卷,但是分了全國卷ⅠⅡⅢ。不要說全國統一試卷,就連某些省內統一試卷,有些地方都要特殊照顧,促進教育公平。這個公平肯定不是絕對的,但是我相信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會逐漸接近公平,但是永遠不會公平。因為這世間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

以上內容皆為本人純手打,非專業人士,難免紕漏,歡迎指正!如果喜歡的話,可以點贊喔!哈哈哈




馮程加油


先申明,我是江蘇人,對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出題最變態的江蘇考區。雖然我很希望全國一個分數線,但我知道不可能,因為這樣對邊遠地區教育水平落後地區不公平。高考招生計劃是個很敏感的東西,當權者制定計劃就是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基礎上,又要保持民族團結,所以前兩年修改招生計劃時,不是從北上等分數線低,錄取率高的發達地區劃出名額,而是從江蘇湖北等高考分數高,錄取比例低的大省再划走幾萬個招生名額給邊遠省份。

我覺得結合中國現狀,比較理想的方法是全國一張卷一個分數線,對邊遠地區根據教育水平給予加分,比如西藏新疆的考生加50分,雲貴的考生加30分等等.....這樣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公平也能給予邊疆地區照顧。獲得加分的考生必須是所在省份出生並在當地完成9年義務教育的,杜絕移民考生。雖然我知道有人能打通關節辦出假戶籍,假學籍,但是這畢竟是少數人。

教育的不公平,其實就是造成地域優越感的最大來源,希望國家能早日正視這個問題。


混跡在通訊業


有人總說北京教育資源好,分開錄取是照顧邊窮地區。這麼恬不知恥真的好嗎?就跟官員講話一樣,他們知道他們在說謊,我們也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也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再說謊,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但是…他們仍然要說謊!

讀過書的不知道麼,教育研究到深處和老師有關係嗎?我們讀大學甚至讀研讀博都是大多靠自學,作者是明顯的坐井觀天夜郎自大。北大清華的錄取或許對其他省份或許沒有多大提升,但是,起碼公平了,而且其他在京的一系列211 985的學校會容易考得多了。至於北京考生,原本能上北大清華的大多上個985,985,211的上個普一本再正常不過。就是那句話,北京卷就是我們湖北考生拿來考前找自信的。

申請國家招生政策可以傾斜西部貧困偏遠地區,但是,我們渴望挑戰“強者”,和集全國最優資源的北上津地區的考生不對稱地較量一番,你們敢應戰嗎?以前全國卷的時候又不是沒比過,北京上海錄取分數那叫一個低…所謂各省各自出卷,那是扯塊遮羞布讓你們不顯得那麼醜陋難看。🤣


卡其色的陽光


這個問題很明顯是針對北京高考的。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全國統一卷統一錄取不分省份了,大部分省市會倒黴,好大學錄取名額會減少。北京的清華北大指標每年按1000個算,分配給全國30個省市,每個省多30左右指標,並不會使各省清華北大的錄取成績大幅度下降,降1-2分是大概率。該考不上的還是考不上。可能各省原有的清華北大部分指標被其他省搶走。不要以為北京的高考生都是靠北京的特殊政策才考清華北大的。簡單說,英語一科就絕對比其他省份強。語文寫作方面更是因為見識等原因不輸給其他省。北京高中的教育資源是任何省份無法比的,我媳婦是北京師範大學某附屬高中的領導,她們學校招聘教師,非211研究生沒有遞簡歷資格,全國大部分省份的教師普通師範類本科學歷都保證不了。拼教學設備就更不用說了。我家孩子從小學就各種培訓班報著,不上培訓班不知道學校教的那點知識有多麼不夠用。北京的孩子小學就在各種各樣的學。真和北京的孩子拼學習,不信哪個省能拼的過。就是北京70%的高考生能上二本,外省可能20%的學生才可以。拿北京第70名學生的成績與本省第20名學生的成績比,顯得北京學生有多麼不堪,北京高考多麼容易?試試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