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墙上画马不能骑”,下联更妙,对出来的都是“武林高手”

上联“墙上画马不能骑”,下联更妙,对出来的都是“武林高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幅员辽阔、文化灿烂,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优秀的文化形式。对联文化起源于五代十国,后兴盛于明清时期。这种文化形式,可以说,从古至今,从王侯将相到贩夫走卒,都能对上几句。这是一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形式,人们不仅可以把对对联当作一种娱乐,又可以考察人的文史知识、反应能力。还有人把对对联当作了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呢。

上联“墙上画马不能骑”,下联更妙,对出来的都是“武林高手”

比如,在乾隆年间,有一年殿试,乾隆皇帝自恃才高,出了一个对子来考众考生:”烟锁池塘柳“。这五个字的偏旁加在一起,正好成了金木水火土五行,而这个下联就非常具有难度了,因为你也要五行偏旁来组成一个下联。当时,一个考生,听到了这个上联,立刻转身就走了,其他考生还在苦苦思索着。后来,乾隆就钦点了第一名考生为状元。原来,这位考生能够知道这个上联十分难对,根本对不出来,也就说明他的学识要高于留下来的考生。

上联“墙上画马不能骑”,下联更妙,对出来的都是“武林高手”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元帅,打算招一名武艺高强的将军来做自己军队的先锋官。这位元帅也读过两天书,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小学毕业的水平。他就想招一位有才华的将军。便在民间发布了一则布告,布告上写着一句对联,上联为“墙上画马不能骑”,谁若是能对出下联,就有机会加官进爵,成为大将军。

上联“墙上画马不能骑”,下联更妙,对出来的都是“武林高手”

上联看似很普通,对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既要符合平仄对称的韵律,又要与意境相合。在此联中,“墙上”为静态,“画马”为动态,这一动一静相结合显得别具一格,上联又有一层含义:在墙上画的马自然是假马,想要骑它去远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上联“墙上画马不能骑”,下联更妙,对出来的都是“武林高手”

此上联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百姓,还有路边的乞丐,就是没有武功高强之人。有人对出了“镜中有花也能观”,虽然意境相符,平仄韵律也很对等,但此句毫无内涵。有一个过路的小孩子对出了一个下联:”书本谈兵脱实际。“这个下联非常精妙,意境也是切合得十分巧妙。这位元帅低头一看,这个小孩子细瘦矮小,显然不是大将之才,就把这个小孩子赶走了。

上联“墙上画马不能骑”,下联更妙,对出来的都是“武林高手”

后来,有一位面带纱巾的锦衣少侠也来面试,他的下联是“水中捞月终是空”,此联不仅平仄对称、意境相符,而且从侧面讽刺了元帅招文人当将军的愚蠢之举,最终,元帅决定用了这位锦衣少侠当了先锋将军。各位网友,你能对出下联吗?对出来的都是“武林高手”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