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里,你见过低调的人有多低调?

农友君


我们村有个人特别的低调。当时流行摩托车,他低调不买,前些年大家热火朝天的盖房子,他低调他也不盖。

来讲讲他为什么低调,低调的资本在哪里?

大概在九几年初,我们村这个家伙,从台湾回来一个伯父,这个老人家从国民党时期就到了台湾,这是第一次回老家,一直在台湾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听说很有钱,凭借着记忆一路打听,找到了他的家。回来的时候打了个出租车,给了人家1000块人民币,出手很阔气。我们村这个家伙他有三姊妹,属她最有心机,他伯父这次回来,他想方设法陪他出去玩, 哄他开心,听说给了不少黄金和钞票给她。后面他伯父往返台湾两三次,最后他伯父在老家去世了,她也从中得了不少的钱财。

九几年来讲她家算是很富裕的了,当时他为了避嫌,怕别人议论他说他伯父那里抠了多少钱, 所以他们家人一直很低调,穿的很普通,住着泥巴房子,人家买摩托车他都不买,房子也不做。知道他伯父去世很多年之后,他才慢慢的把房子建起来。十几万的小车不按揭,真是口袋里捂着钱受了好多年的苦啊!

人家低调是为了避嫌,有的低调是怕漏富,都是有钱闹的, 像我没钱,我从来不低调,哈哈!




智慧大刀


要说到最低调得人有多低调,那我真的可以要跟你说说我的室友了。还记得那一次我们刚上大学,去寝室报道,我记得非常清楚,是他爸他妈领他来的,他在那一声不响的坐在那里玩儿手机,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妈一手操办。

在我的第一印象当中,这个人其貌不扬,身材也不是特别的高大,属于那种家庭的乖乖男之类的,而且自己的动手能力也不是特别的强。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也因此,我们在平常学习生活当中,这个人也不是特别的认真,平常的生活活动,他也不去参加。任何考试也不会考的特别高的分数,学习不好活动不参加,他在寝室没事的时候就是打游戏,别说多低调了。就连老师,有的时候都在怀疑,这个班级里面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人呐?

但是你要是看这个人的话,穿着什么的打扮什么的,吃穿用度都不是特别的好,也因此刚开始的时候在我们寝室人的眼中,他这种人就属于那种家庭环境不是特别的好,然后呢,自己也不是善于交谈的人。但是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啊,所有的现实给了我们狠狠的一个嘴巴子。

还记得那一次我们聚餐大家呢,第一次聚餐胡吃海喝,也就是不小心喝多了,喝多了只后啊,这嘴上的门啊就保不住了。保不住呢,就开始互相的谈起了自己的身世也因此让我们头一回认识到了他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本来在我们的心目当中,他的家庭应该属于那种家庭环境不好哇嗯然后自己也不是特别努力的那种。

不过,他爸竟然是中国银行的副行长,他妈是国企的高级财务师。平常的生活费那都是五六千。任何吃穿用度,他都不用管,都是他妈一手操办,而且他每个月这些钱呐,都没有花在别的地方,他都拿去冲游戏了,到那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啊!我说我们怎么看不到他钱花在哪里嘛,感情是直接都充游戏里面了呀。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了。真正低调的人,只要是不喝点酒,他可以一直的低调下去。而且,低调的让你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家庭什么样的,就像曾经我看过一个新闻一样。

在东北,别看着一个人带着金链子,穿着貂,没准儿他每天还在还着房贷。但是在广东,不要认为一个人穿着破破烂烂的,在小摊上吃着包子喝着粥,没准儿他心里盘算着,自己的第二个别墅要怎么装修才好。因此,最低调得人有多低调,可想而知。


分解说三农


我们村里有一位老大爷,60多岁了,他家很有钱。但是陌生人,看不出来,因为他天天都穿那一件衣服。也不见他换过。衣服看上去好常时间没洗了。他无儿无女。

听村里人说,他年轻的时候在金矿上干了好多年。应该弄了不少钱。回到村上,他又从村委会包了河边很多地,全部种上树。树下还养了好多鸡,鸭 鹅。

后来我们这边河道要扩宽。他把所有的树,鸡鸭鹅都卖了。卖了两三百万呢。政府还补贴了他钱呢。

老大爷,现在家没事和老头老太太打打牌,没事溜达 溜达。老大爷,心也好,还给他侄子买了一套房子。自己也不买。他说去城里,没意思。在农村过惯了。悠闲自在。

这就是我们村最低调的人。





苏北小龙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我村有一个人是雷达兵。某一天在他值班时屏幕上出现了越军飞机的信息,他赶紧上报,高炮团根据他提供的坐标把越南的飞机打下来了!因为当时整个战争期间双方的空军和海军并未发生实质性的交火。都是以陆军为主。所以这个事件比较突出。他和观测站的领导、炮团的官兵被一起送到了北京。领导人亲自接见,直接提干、授勋。我们村里的人也是当地武装部敲锣打鼓送喜报才知道的。他和家人都很底调。并没有趾高气扬的样子。有一次回家探亲,穿的是便衣。在同村人的强烈要求下,才勉强拿出来了影集和军功章。本人有幸的见到了金灿灿的一等功军功章!影集里的相片被逐个传看,那是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各种表彰会的照片。还是几张照片是伟人座在他们中间。看的我是热血沸腾,敬佩不已!以后每次探亲他的军官服都不穿。见到了家乡人都分外亲切。同村的人到他服役的城市打工有困难都能得到帮助。可以说人缘很好。前几年转业了,军衔已是校官。


江丹诗顿195


在农村里,你见过低调的人有多低调?

我说一个真人真事,他家是开小卖店,因为家里地少,所以主营就是农村的小卖店,从我记事起一直到现在,有差不多三十年了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家是我们村子里唯一的小卖部,目前我们村子里有三家了,他家可以说就是农村中的有钱人,但就是很低调的你认为他家是穷人!

他家有小轿车,还有一辆箱货车,这个可能不算啥,但是他儿子在我们县城里有两套房子和一个门市,注意他家都是全款买的,不是贷款,这些事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因为他就是我家亲戚,同村人根本不知道这些事,那个门市就是给他儿子开理发店用的。



平时,这老两口吃的很一般,很少吃肉之类的,抽烟只抽最便宜几块钱一盒的烟,平时话少,但对谁都说自己虽然开卖店但这么多年也没攒下钱,可以这么说不管谁跟他提钱,你就甭想借一分,家里有车但平时出门也不总开车,有好几次去县里都是坐的农村跑线车!

这就是我在农村里面见过最低调的人,不管对谁都说家里没钱,而且也很少和大家伙在马路上聚众闲聊,一件衣服可以穿十多年不换新的,大家可能感觉有些夸张,但确实如此,而且生活中也是特别能算计的,可以这么说吧,要是自己能出力解决的事绝不用钱,对了还有一件事忘了说了,他在我们农村老家,也是有两套大房子的,那套虽然没有人住,倒也是他们家的,如果按照我家这边的房屋买卖的话,至少得八万!

那么,大家见过低调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草根小闫


低调的见过,但是更多的是炫富的。

前两年吧,本家的一个侄子在外面打工,做衣服的,夫妻两一天最多能赚到1000多块钱,过年回家时,向亲戚借了点钱,买了一辆大众的轿车,大概花了20万,他们一家人都很喜欢炫耀,在他买车回家的一个多星期,他爸妈就在村里传遍了。

开车回来那天,家里摆了两桌酒,大家都给他去放炮庆祝了。

然而他隔壁的一个小伙子,回来时也没开车啥的,从车站走回来的,穿的简简单单。这一对比,隔壁小伙子简直就是落败的凤凰,侄子办酒那天隔壁小伙子也去了,村民们就在那里讨论啊,说你怎么不买个车啊啥的,那个小伙子也不咋说话,反正就是和他们笑笑。

可是之后本村的村民出去打工的时候,在城里碰见了那个没车的小伙子,你们知道他开的什么车吗,奔驰s,这一下,在村里就传开了。然后他们就问他为啥那年没开车回家,他就说了开那车回家会吧大家的关系弄得很生疏的,自己只是这几年走运,赚了点钱,不想太高调了。


明月清风我自来


元升堂先生,是我少年时代在故乡,认识的乡村最低调的人,他也是我很敬重的长辈。先生的先祖仗义疏财,造福一方水土,故乡的古戏楼,我小学至初中就读古校园(明清时代的兴平县西南乡义学),就是先生祖上留下的文化遗产。

先生是1868年左宗棠收复陕西,打前站的武举、兵部骑尉元应按先生的后人。早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堂,民国时期曾任陕西财政厅官员、兴平县建设局长。在任时清廉自守,恭谦有礼,敬事爱民,热衷于社会公益,过着简朴的生活。因为是旧政府官员,他解放后被划为“四类分子”,与土匪、恶霸和坏分子为伍,接受劳动改造。

作为有内涵、有深度的知识分子,旧时代过来的先生,对新政权禁毒、禁赌、戒娼、平匪的举措与成就很为叹服,而对于暴风骤雨式的土改,心中却持有异见,但经过兵荒马乱洗礼的先生,素来慎言慎行,在新社会努力适应新生活,在农耕中自觉进行思想改造。

先生与我祖父,既是表兄弟也是蒙学同窗,早年又都在西安读过书,可谓交谊深厚,解放前过从紧密,解放后他却很少到我家来。既是逢年过节,也不像过去一样登门互访,对于祖父的单方面拜访,他总表现出一种冷漠,祖父说十句,也不回一句,搞得祖父很没趣。

冬去春来,大地泛绿,这自然界的物候演变,节序有定,周而复始,而人生际遇却非如此。昔日伤时感乱,渴望太平,此际兵火息止,又成为遗民。自认为本属于文化人,希望在新旧政权的交替结束后,社会尘埃落定,能出山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效力。曾经亲热的故乡,给先生无告的陌生,更给他那么多失望和辛酸,使他的忧愁愈积愈深,但先生却并未怨恨故土。

少小辞家去长安,穷老归来依旧门,荷锄暮色归,倚杖饲猪鸡,昔时蓝空雁英博,今日槛中猿无能,满腹文章,徒结百年怨。有才之士,岂肯久居于才无用之境?失群的老马,不是抗尘容走俗状、热衷于闹市官场的人,却也舍不得车辕。在监督劳动中,先生还试图用温热的手掌,让故乡感受到文明的热量。闪耀在寒夜里的人性之光,是伟大的光芒,因为这才是他人迫切需要的温暖。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北宋 吕蒙正)达则兼济天下,不达则归隐田园,耕读自资。春秋代序,何其速也!过去救助过的一些乡党,也视其为光头无莣的破笤帚,再也扫不了尘土,只能扔到角落自灭。先生在社会生活中饱受世态炎凉,内心重新评判置身的世界,认识到只有夹着尾巴做人,才是活下去的生路,于是自屈其才,加入了扶犁农耕、挖野菜、拾牛粪的行列。

菊花秋来秀发,松柏经冬犹盛,雨恨云愁,寒星低垂于荒陂,他们曾经渴望摆脱现实的压迫,渴望一个灵魂没有重压的世界,在这一时期的世氛中,明白这已经不可能了。不偶于时,不容于俗,沉埋蒿艾,求一温饱不可得,深悯落花,自悼身世。先生在苦难生活中,依然想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化开世间冰霜,用屈辱之身燃起故土的文明,不顾个人功利得失,不顾物欲利益。

回归故乡,忍受霜露沾湿的苦况元升堂先生,为人虚怀若谷,壮年犹好学,不惜就正于晚辈,很快掌握了简化字。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之后,旧香残烛不似当初,梦想纵有也成虚,见出山彻底无望,不能为良士,则图成为良医。渡己渡人,先生在监督劳动之余,自学中西医学,为乡村民众看病,传播卫生防疫常识,自解自慰,变苦为乐,竭力振作,将内心愁苦化解。

低调做人,施惠乡里,追求先祖的足迹。先生在行医过程中,只收西药药费,而从不收诊费,自己采摘、泡制的中药,也在免费之列。在对病人望闻问切中,精诚专一,骨尚遗香,使人看到传统知识分子温良恭俭让的气度。得乡民一些亲近,消减心中一些苦情。

低调做人,高德做人,不以物悲,不以人喜,以久惯世路的旷达之怀,消减人生失意的悲哀。逆境中不改初衷,悬壶济世,服务乡里,这是我记忆中的一位长者,也是我梦中立碑存照的一位先生……












我的同学马某今年55岁了,到现在还是单身,而他的弟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他仍旧住在父亲留下的土杯房子里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他走路时常低着头,或走路垂头丧气,与相处时,畏畏缩缩,烟、酒、茶不占边,年轻时人家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对象,女方闲他哪个模样,就只好吹了。他在外面打工的时候,不和工友交流思想,不开玩笑,但干活从不偷懒,而且挺会干,在家的时候从不出门,不和村子里的人接触、更不去集市逛荡,但村民有事叫他帮忙时,他很乐意就去,帮忙的人叫他抽烟、喝酒、吃饭时就感觉像欠了人家似的,脸红,不乐意。

为人父母的就很注意他们的未来女婿走路是不是昂首挺胸。轻松自己。他们之所以比较注意这些细节,因为他们对人生很有经验。如果你一不小心被他们看到你走路有气无力,垂头丧气,那你就别指望得到他们的女儿了。

反过来走路时抬头挺胸,个性豪爽,态度乐观的人,财神会特别亲近他。因为性格乐观是人生成功具有的本色。

我的另一位同学曹某是一个乐天知命的生意人,无论洽谈生意成功与否,脸上常挂笑容,走起路来昂首挺胸,“不怨天,不尤人”,朋友都很喜欢与他为伍。

马某则对自己悲观,为人悲观,对人没精打采,一遇困扰就愁眉苦脸,社交能力差,没人与他接触,就连过春节大门上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怕化钱,财神爷都不愿意上他家。

由于马、曹两位同学为了处世的态度不同,社交能力有差异,曹为人乐观积极,朋友也活跃起来,遇有新构思、新信息,朋友也乐于同同学曹分享,人手和家里人上下充满干劲、进取的精神,

追求女性也是一样,假如你没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就别怪女性不垂你。


3748535480908


在老家农村有一位发小,除父母外全家早就移民到美国去了,但每年过年与暑期放假的时候都会带儿子到湖北农村里度过,陪伴他父母。

该同志早就是百亿级富翁了,但是一回到农村他就穿上他父亲的衣服,挑水挑粪,成了一个十足的庄稼汉。

夏天,村里的黄鳝卖20多块钱一斤,他也舍不得买,就让自己的美国媳妇儿背着背蒌,他则亲自到水稻田里去逮。小的时候吧,水平很高,但现在因为手艺生疏了,从早上到傍晚也逮不了2斤,折合成人民币50元左右。

术业有专攻,何苦呢?




书山觅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