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二龙山三头领梁山排名很诡异,武松为何排在鲁智深和杨志中间?

用户69001851


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梁山泊大聚义的时候,鲁智深和武松分列13、14位,杨志17位,武松的确在鲁智深和杨志中间。但是最初二龙山小山头聚义的时候,武松排在第三位,杨志第二位。梁山大聚义和之前小聚义的名次有不同。还比如最开始花荣排在秦明前面,后来秦明就排在花荣前面了。

(《水浒传》影视剧鲁智深、武松、杨志)

最初的排名其实可以理解,鲁智深做大头领实至名归,在江湖上,鲁智深的声望比杨志要高,别人介绍桃花山时,会这样介绍:二龙山有鲁智深,还有个叫什么杨志的。张青和李忠都是如此说。

鲁智深和杨志一起打的山头,所以杨志排了个第二,武松是后来才上山的。他们这三人,武艺难分伯仲,因此就按照了先后顺序,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等到梁山大聚义后,杨志名次就排在了后面,杨志是定位是八虎骑兼先锋使,自然排在五虎将之后,马军、步军名次交错,五虎将为马军,接着就是鲁智深和武松这两员首次席位的步军将领,所以反倒是将杨志挤到了后面,但是名次也很靠前。

(《水浒传》剧中鲁、武、杨)

除了老生常谈的“上应星宿”外,就是人们常常提起的阴谋论。武松脾气比杨志更分明,也更难对付。杨志对朝廷的怨恨没那么深,他上梁山完全是花石纲、生辰纲的连锁反应,倒是吴用那厮“成全”了杨志上山。武松早些时候和宋江提过是否有幸被招安这事,说明当时武松要么是搪塞宋江之口,要么就是没想明白是否真要成为“良民”。等后来和鲁智深相处时间长了,反倒是极力反对招安的人,鲁智深对他的影响不能说不大。所以这对好兄弟后来也是前后挨着排名,以示宋江的手段。

说到底杨志也是个较次要的角色。


泊图泊途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二龙山来的三名头领鲁智深、杨志、武松的排名: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和排名第十三位,天伤星行者武松排名第十四位,天暗星青面兽杨志排名第十七位,杨志之上,武松之下,是双枪将董平和没羽箭张清。

梁山排座次有什么玄机?

众所周知,忠义堂石碣受天文,不过是宋江、吴用和公孙胜等梁山核心领导层弄出来平衡梁山上的各大派系的一个把戏。梁山好汉们的这个排名,不是天书上写好,而是宋江、吴用等人提前权衡谋划好。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把这个排名公布出来,让梁山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二龙山鲁智深、杨志和武松的排名,其实大有讲究。为什么在二龙山时期,本来在杨志之下的武松,反而在梁上聚义时,就能领先杨志两个席位?这与宋江和吴用的人员安排分不开,既然梁山是宋江做主,自然就要分个亲疏远近。

因为担心朝廷官军围剿,势单力薄,鲁智深等人投靠了梁山。尽管作为梁山之外最有实力的一股势力,既然选择了归顺,在宋江的手下做事就要听从宋江的吩咐。但是,宋江也忌讳二龙山集团的实力,因为无论是鲁智深、杨志还是武松,他们的个人能力在梁山都是属于第一流的。所以宋江必须要笼络人心,又能够让他们服从自己的号令。

宋江和吴用的策略就是稳住鲁智深,拉拢武松,疏远杨志,然后分化二龙山的实力,为己所用。

鲁智深为什么进不了前十?

鲁智深之上,宋江之下,分别是宋江的铁杆追随者如吴用和花荣,要么是朝廷降将如关胜、秦明、呼延灼等,要么是一方大员如卢俊义、柴进和李应。水泼不进,宋江必须笼络这些上层阶级出身的人才能完成招安大计。

所以鲁智深满打满算,即使作为梁山最有实力的第二股势力的头领,也只能排到第十四位。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和林冲早年间的拜把子交情。林冲是梁山的三朝元老,两次维护梁山权力轮换稳定的功臣,而且是晁盖原班人马中的代表人,宋江必须安抚好林冲,因此林冲才能进入前十位。

凭借和林冲过命的交情,加上自身二龙山不俗的实力,鲁智深得以进入第十四位,合情合理。再往后,鲁智深不满意,二龙山这股势力就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再往前,鲁智深掌握了太多的主动权,在今后的招安工作就不好开展,毕竟鲁智深和武松是明确反对招安大计的头领。

武松凭什么排在杨志之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二龙山时期,杨志和鲁智深是草创班子的元老,武松后来在菜园子张青夫妇的介绍下上山投奔,排在杨志之后理所当然,并不屈就武松。

杨志家世显赫,名门之后,论单打实力武力值也不在武松之下,曾经和林冲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但是杨志有个不好处,他和梁山势力有宿怨。

当初正是晁盖、吴用等人带领三阮和刘唐劫了他押运的生辰纲,才导致他不得不落草为寇。所以杨志,因为之前造成的隔阂,不可能和宋江、吴用等人走得太近,投奔梁山是不得已之举。

武松就不同了,武松早期在柴进庄上,和宋江是八拜之交。宋江那时候把武松当兄弟看,后来武松落草二龙山,虽然和梁山属于两股势力,相对于杨志,笼络武松显然更容易一些。所以武松后来居上,在梁山时期反而排在了原来的二龙山的二当家杨志之上。

尽管宋江吴用使了不少手段和心机,二龙山三兄弟鲁智深、杨志和武松三个真正的英雄好汉,并没有被分化离间。

三个人的关系始终如一,而且一致反对招安。招安后征讨方腊,梁山好汉死伤殆尽,鲁智深坐化,杨志病逝,武松为了守护当年二龙山结义之情,在杭州六和寺出家,始终没有离开和背叛自己的兄弟。重情重义,光明坦荡,这也是为什么武松被后人敬重的原因。


END.


博书


很多人认为武松排挤了杨志,其实是杨志捡了武松的大便宜。

梁山坐排次的时候,“二龙山系”排名很奇怪:别的山头都没有打乱原来的顺序,比如“晁盖系”原来是吴用第二,公孙胜第三,刘唐第四,三阮依次下排,白胜最末,石碣排位也是如此;别的派系都这样。二龙山系原来是鲁智深、杨志、武松,以下是施恩、张青、孙二娘、曹正等小头领。到了石碣上,却是武松第十四仅次于鲁智深,杨志排到第十七去了。不仅被反超,还被反超了这么多。

为啥会这样,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武艺

武松能扔得动几百斤的石墩,打得死老虎,已经超出人类极限,肯定超过杨志。只是杨志上山早,二龙山又是他跟鲁智深打下来的,再加上他“制使“的官位比武松这个“都头“的顶头上司县太爷还高,所以在二龙山武松只能排到杨志后面去。

二,领导能力

武松干了都头,人人爱戴,下属都听他的。杨志押送个生辰纲,到最后大伙都躺下不听他的,打起来这个,那边又躺下,也是个人才。

三,名气

武松打虎,名满天下。杨志呢,打“无毛大虫“牛二?知名度明显低许多。最出名的当属生辰纲,杨志还是个被耍的反面角色。


四,跟宋江的关系

武松跟宋江在柴进庄上就认识,宋江也很器重他,收他为小弟。杨志熟悉的人就是打劫他财物的“生辰纲集团“了。。。

当然了,以后几点都不重要,杨志最大的硬伤是——智商。押运生辰纲时杨志给梁中书建议:

〖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送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要知道用个小推车比担着省力多了,用畜力拉车又比小推车省力多了,还能自带酒水,免得路上买酒被下药,据杨志说扮成穷人能不引人注目。可真能达到这效果吗?别人看他们连推车都用不起,应该是很穷;但杨志、老都管、二虞侯都不担担子,穷人哪舍得这么图舒服浪费人力?还有别人都趁凉快走,他们却非大中午地赶路。别人见到这奇奇怪怪的一群人,想不注意都太难了。

就杨志这智商的,又不像李逵全听宋江的,有大哥罩着,如果由他带领二龙山几百人入伙梁山,顶多就跟好水川、黄山门、清风山一样;能排地煞靠前面点就不错了。

就是因为二龙山有了鲁智深、武松两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谁也不敢小视,顺带着把大头领杨志也带进了天罡,排了个不错的位置。


待我施为地煞变


二龙山上,三个头领是鲁智深、杨志和武松,而鲁智深和杨志是一起上了的二龙山,武松是之后去的二龙山。后来二龙山人马也上了梁山,在排定坐次的时候,武松居鲁智深之下,却在杨志之上。


那武松为什么会排在他们三人中间呢?

首先,鲁智深和武松是步将,而杨志却是马上将军。梁山军队头领排序先是马军、再是步军、最后是水军。

梁山马军以五虎为首,除董平是居八个骠骑先锋使其中的花荣和朱仝之下外,其他关胜、林冲等四人,都在骠骑先锋使之上,而杨志就是骠骑使之一。

鲁智深和武松是步军的头领,在梁上先马军、再步军,马军有五虎,步军有鲁智深和武松。他们分别是马军和步军的代表。

因此对于战将而言,马军五虎之后,是步军头领,而后是骠骑先锋使。


其次,鲁智深和武松都是步下将军,都是步军头领,但他们还是有先后的,是鲁智深在前,武松在后。

在二龙山时,鲁智深就是坐二龙山的头把交椅,在梁山后,同样武松是在鲁智深之下。

最后,杨志虽然是杨家将的后人,心里也想再为朝廷效力,但终究不是宋江的心腹之人,同时吴用等人毕竟劫了杨志押送的生辰纲,杨志对吴用等人心里多少有点不痛快,而吴用又是宋江的左膀右臂。

而武松虽然反对招安,但他跟宋江很早已经相识。


所以二龙山的三位头领鲁智深、杨志和武松,武松会排在鲁智深和杨志之间。


中孚鉴


因为武松“二”啊!没听他自我介绍的时候经常说:在下清河武二嘛!

这话是谁说的?怎么诡异了?一共三个人排名,总要有个人在中间吧,难道还非要弄个并列第一名?

梁山泊分为三个兵种:水军,马军和步军。相当于现在的海军空军和陆军。

马军的地位最高,这点从“五虎将”中的所有人员都是来自马军可以看的出来。(其实做这样的安排就看出有猫腻,梁山泊就像一个孤岛,是以水军起家的,水军才是是根本。可水军头领中排名最高的是位列天罡星第二十六名的李俊,由此可以看出在排座次的时候宋江等就已经做好放弃梁山大本营的准备了。)

宋江,卢俊义相当于总司令和副总司令。

五虎将就相当于五大战区的司令员。

其次是步军。


步军的正副头领鲁智深,武松相当于五大战区中陆军的司令员和副司令员(兼任战区副司令员)。

最后是水军,混江龙李俊相当海军司令员。

马军中五虎将以下是八骠骑,杨志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的级别本就在步军正副头领之下,杨志排在鲁智深,武松之后理所当然。

再者说,不论从个人的能力,江湖上的名声以及个人影响力来说,杨志排在鲁,武二人之后也得服气,不憋屈。

有人会说当初三人在二龙山的时候是按照鲁、杨、武的顺序排列,杨志排在武松前面,是二当家。

可当时大家就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随机排列的,没有参考其他因素。

而且当时三个人之间更像是比较松散的合伙人的关系,并不像后来梁山排座次时等级森严,每个人都要对号入座 。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宋江为了挑拨二龙山三人之间的关系有意为之。


我不敢苟同,我认为以杨志这种官迷心窍的个性上梁山后早和宋江打成一片了,无需挑拨。

对持这种观点的同学,我只能说,你想多了!


田获三狐


武松其实对梁山贡献不大,能力也是很有限的,拿今天的话开说就是个江湖混混。既无开疆拓土的业绩也无领军攻城掠地的能力,他在梁山的排位如果不是宋江拜把子兄弟,位置应该在30以后。整个梁山中有三位人物是宋江的私人安全及地位保障。一个是李逵,一个是花容,一个是武松。李逵脑袋简单,但忠诚保护宋江可以拿命去换。一个花容宋江主要是用他遏制那拨从朝廷反上梁山的人。一个武松主要用于牵制二龙山系和江湖人士上梁山滴。


蜀男狂刀


杨志上山前是北京大名府制使官,率千军万马,鲁智深在延安钟略绅府任提辖,手下不上两千人,武松在阳谷县任步兵都头,手下百十人。当然杨志能力最大。杨志与林冲在梁山下,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杀到天黑,战为平手。王伦把二人请上梁山。让二位落草,杨志不从。杨志在北京大名府与梁中书大将闻达比武。二人战为平手。闻达手下有五万人马。


286草民


二龙山三位寨主第一是花和尚鲁智深,第二是青面兽杨志,第三是行者二郎武松。前面山门下坐着四个小头领,分别是金眼雕施恩、操刀鬼曹正、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可见二龙山上除了三位大头领之外,还有众多头领,他们的手下肯定还有不少小喽罗,这样二龙山起码在规模上已经算得上是一个较大的组织了。

梁山排名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在前,天伤星·行者·武松在中,天暗星·青面兽·杨志在后。究其原因是在没有招安前排的坐次,武松是宋大哥的结拜兄弟,身份自然要高一些,施恩张青等人也是和武松关系莫逆,冲武松才投奔梁山的,武松打虎美名有仇必报的性格都超过了杨志。杨志只是杨家后代并没有帮过宋江什么,所以靠后一点。最后说鲁智深,援救桃花山,联合梁山打青州等事迹说明其领导能力团结能力非比寻常,三人中的长者,论本事,论资历排名必须靠前。


大郭子36709907


千年之后犹英雄,

打虎杀人快恩仇,

敏捷凶狠全能秀,

仗义敢为是武松,

丛林社会枉谈书,

宽怀仁爱有无用,

制度文化万年失,

亿万生灵唤武松。


万里一生5Lc


武松是整部水浒的灵魂人物,其余皆陪衬也,力,智,勇在武松身上得以体现,在现在看来言犹在耳,畅快淋漓,快意恩仇何其畅快,行者之名不是白叫的,从来是,武二力大似山岳,身捷灵敏赛猿猴。天作被来地做床,四海为家美名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