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现的隋朝千年粮仓专家称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怎么看?

小城市的奋斗者


划时代的朝代总要做一些划时代的事情,比如说隋朝就是一个划时代的朝代。隋朝在我国2000多年的历史中大概处在中游的位置,正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的承上启下的意思是承接了五代十国之前的历史,这一段历史还是比较乱的;开启了唐宋元明清这一段比较稳定历史。<strong>

每每处于转折点的时代总是会有很多的新鲜事情出现,这是由于思想的开放使得民众能够有心思去思考活下去之外的问题。隋朝也是的,作为承上启下的隋朝在科技文化和政治方面都有很多的创新。

先不提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科举制,可能大家都以为科举制是唐朝的发明,其实不是的。唐朝只是科举制的发扬者和光大者,隋朝才是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举措的创造者。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你别看隋朝时间短,但是隋朝确实做了很多很伟大很著名的事情:京杭大运河,长安新城的建设,隋炀帝迁都洛阳,对洛阳的建设等等。唐朝的很多辉煌都有隋朝的影子,就像是汉朝有秦朝影子一样。有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思。

今天笔者主要是向和大家聊一下隋朝的另一伟大的创造发明:修建粮仓。

修建粮仓是属于农业的范畴,隋朝一共有三个创新性的农业举措,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作用。它们分别是:均田制、隋五铢钱、修建粮仓。修建粮仓的目的是为了储存丰年多余的粮食,以备灾年的时候使用。在隋朝时期当时的当政者已经发现了一个现象:北方歉收时,南方一定会有余粮;南方歉收时,北方一定丰收。

在现在也是基本上适用的,每年南北方一定会有一边收成特别好。所以为了解决饥荒的问题,能够让所有人在灾年的时候也能吃上饭,于是就修建了大运河。大运河的作用是用来运输粮食的,南北运输粮食。并不是像野史或者民间闲谈里认为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是为了让隋炀帝更方便的去江南游玩。那个时候江南还没开发出来,没有洛阳等中原地区发达多了,不要误会哦。

但是有时候这个定律也会不管用。万一北方歉收了,南方并没有丰收怎么办?让大家饿死吗?肯定不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江山的稳固。所以就修建了粮仓,这就是粮仓的来源以及目的:为了防止南北同时歉收,闹饥荒,用来储存丰收年间的粮食

当时主要是在一些关键地点修建了八大粮仓,笔者通过查阅史料发现粮仓都是和军营挨着的,所以笔者认为粮仓可能也有储存兵粮的作用。其中最大的粮仓应该是兴洛仓,笔者查阅的资料是这个,但是有的又说不是。

在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笔者看到有人说是回洛仓,其实不是,是含嘉仓。有关于隋朝粮仓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著名的贞观十一年,隋朝的粮仓历经33年粮食还没有使用完,里面还有布帛。

含嘉仓的储量窖在地下7~10米深的地方,窖底修建的平平整整,地面都是经过夯土机夯实过的,十分光滑坚实。有专家在开玩笑是说地面上的黄土背夯成了黏土。不仅如此,专家和考古小队还发现地面是用火烤过的。

原因是因为地面的图明显比它下面的土干燥,笔者认为应该是烧过的土和没烧过的土是不一样的,而不是干燥度。在烧过的土上面还铺设了一层结实且厚重的木板,木板之上有干草,麦糠,席等的混合物,这种东西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防潮。

储量窖的窖顶是圆锥形,大家都知道圆锥形有利于通风,不会使得麦子米等缺氧发酵,降低酵母菌的活性。还有就是干燥。窖壁是极厚的黄泥。这么复杂而又精细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潮密封,降低温度,使谷子等农作物很难萌芽。<strong>

我们在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要思考一个问题:今天可以制造出来类似的吗?笔者认为是可以的,因为这里面并没有很复杂的技术,只需要用心的把每一步做好就差不多了。至于说现代技术都不能超越,笔者认为当时的专家应该个说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技术难以超越,而不是今天。

今天我们最常见的食品保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使食物保证1年以上的质量,如果单纯的为了破纪录。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永远的,只是没有任何意义。比如充氮气,觉得氮气不靠谱就冲氦气;还有真空包装。这还没加食品防腐剂呢。

虽然我们应该为古人卓越的智慧鼓掌,但是技术永远是在进步的,以前可以做到的, 现在基本上也是可以的。

本文要是有有什么错误的地方期望大家能够在评论区指正。


无笔史官


我一进来就看见不明觉厉的群众在喷专家言辞夸张,其实这次专家真的被冤枉了,就粮食存储技术而言,上千年以来还真没有突飞猛进的变化,这并非厚古薄今。

被发现的隋朝粮仓

所谓的隋朝千年粮仓是指隋炀帝时修筑的大型粮仓——回洛仓。

中国是粮食大国,也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安全底线,历来农民起义基本都是因为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揭竿而起,因此只要思维正常的皇帝都知道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但古代粮食产量不高,天灾人祸频发,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粮食的存储就成为一个事关国家民生的重要问题。

隋炀帝在历史上被形容为一个暴君,但其实他做出了很多非凡的事情,最大的贡献当然是开凿京杭大运河,以及修建国家粮仓。

隋文帝杨坚在世时,隋朝便已经在黄河沿岸修建过四个大型粮仓,分别是洛州的河阳仓,陕州的常平仓,华州的广通仓,卫州的黎阳仓,以应对饥荒年份不时之需,但这些粮仓仍不足以满足粮食安全需要,因此隋炀帝再接再厉,又兴建两个更大的粮仓:洛口仓、回洛仓。

著名的洛口仓,也叫兴洛仓,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河洛镇,隋唐农民起义时,瓦岗军领袖翟让、李密曾率军攻取洛口仓并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使得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随着时间推移,当年的洛口仓已不复存在,另一个回洛仓遗址则被成功发掘。

回洛仓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小李村、马坡村以西,因距离洛阳很近,主要功能是为洛阳城内的皇室、官员和百姓供应粮食。

回洛仓遗址在2004年被首次发现,经过长达十年的考古发掘,2013年,整个回洛仓终于完整浮现在世人面前,而这个结果是令人震惊的。

回洛仓不是一个仓库,而是一个大型仓库城,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形象地说,大概相当于50个标准足球场,内部分布着多达700座仓窖,每个仓窖都是内径10米,外径17米,深10米,据估算每个仓窖可存储约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可储粮3.55亿斤。

先进的隋朝粮仓技术

整个回洛仓的仓窖都在地下,大家可能认为地下有水,肯定十分潮湿,不利于粮食储存,但我们的先人用他们独特的智慧,完美避免了这一问题。

一是选址好。兴洛仓和回洛仓都建在山地丘陵上,海拔较高,土质干燥,土层深厚,不怕水淹,不易受潮,且两个仓库都靠近水路,方便粮食转运。

二是基础好。回洛仓的建设显示出古代扎实的土建技术,仓窑的基槽进行了有效夯打,十分坚实,使得水分不宜渗透,利于防潮。

三是技术好。回洛仓的仓窑内部墙壁进行了火烤,烤干水分,然后涂抹膏泥,再用木钉铺设木板,木板上再敷席,使得十分干燥,有利于粮食的长期存储。

如果直接纵向对比,现代技术肯定高于古代技术,但古代粮仓建筑技术仍然充满了古人智慧和心血,即便放在现代来看也并不过时。正因为如此,回洛仓才能作为“中国大运河”核心组成部分内被成功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代粮食存储技术

数千年以来,影响粮食存储的三大因素始终未曾变化,即温度、湿度、防虫鼠害。

以现代粮食存储技术为例,目前常用的技术有准低温储藏(20度以下)、气调(充氮)、低剂量熏蒸、电子测温测水测湿、互联网监测摄像等等,这些技术确实十分先进、智能和自动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都是围绕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防止虫鼠害滋生的。

围绕这三大因素来看,古今粮食存储技术并未有本质区别,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古人存储粮食的技术一点不比现在差。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现代技术带给人类的往往是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但未必是更好的质量。

以建造粮仓为例,回洛仓这种规模的粮仓,在投入同等人力的情况下,隋朝可能需要3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建好,但现代3个月就能建好,这就是先进技术的效果。

然而,就粮食存储效果而言,两者并无差别,古代甚至更胜当今,因为影响粮食存储效果的不仅有技术原因,更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即管理因素。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隋朝的千年粮仓——“回洛仓”,其建造技术与技巧的确令人称奇,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但要说“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有点夸大其实了吧。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粮仓到底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地方:

回洛仓又称兴洛仓,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河洛镇。据史料记载,此粮仓建于隋炀帝大业二年,仓内有三千粮窖,每窖藏粮超过八千担,守军上千人,以此估计,兴洛仓共有2400万担粮食。

2004年9月,由于洛阳一拖厂区进行修建而被发现,2009年7月,开始初步勘探。为配合2014年“隋唐大运河申遗计划”,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其进行保护性挖掘。回洛仓城东西长达到1000米,南北宽355米,面积达355000平方米,和5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相当。仓城内布局的整齐有序,有管理区、仓窖区、道路与漕渠,一共有700多座仓窑,每个仓窑口都成椭圆形,内径约10米,深约10米,仓窑外围还有基槽。

每个粮仓的建造过程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不仅考虑到了防潮防虫防火,还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性。

首先来看看仓窖的建造吧!

第一步是按照事先的设计挖好仓窖;第二步是点燃干草烘干整个仓窑;第三步是用燃烧后的草木灰混合泥土涂在第一层;第四步是铺设木板席子等防潮,最后放入粮食封存。这种仓窖因为经过了火烧,不仅防潮,而且土壤内的虫卵也被烧死,还能防虫害,而且密封性极好。

最能体现古人智慧的是:他们居然是通过在粮仓入口处种植的小树苗来判断粮仓的存储情况。仓窖里的粮食一旦受潮霉变,就会影响到小树苗的生长,进而达到控制粮仓情况的作用。

由于战乱,其中一个仓窑里的粮食竟然保存到了现代,考古人员从中取出了部分粮食,种子居然还发芽了,种下去以后竟然还结出果实了,经过了千余年,这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古人的智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此种保存粮食的方法在农村地区依然广泛应用,所以,并不存在现代科技无法超越的可能。无论是古代技术还是现代的科学技术,都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更多的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只不过是我们更惊叹于古人的智慧而已。


悟空八卦历史


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修建储存粮食的粮仓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但是对于我们后人来说,粮仓的考古价值确实不比王侯将相的陵墓那样有吸引力,既没有让人惊诧的奇珍异宝,也没有大量的碑文材料供史学家考据历史人物或者大事件。但是隋朝的这座千年粮仓回洛仓的确十分出名,而下令修建它的正是一直被黑的隋炀帝杨广。

很多人提到隋炀帝就想到荒淫无度和残忍暴虐,其实他是一位文武兼备军政全能的帝王,一手打下了隋唐盛世的基业。比如他完善了科举制度,开凿了大运河,开拓丝绸之路,亲率将士征讨吐谷浑等等功绩,只是他本人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弄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后弄得个惨死的下场。隋炀帝好战,为了保证自己军队的军饷,确保国家稳定,他修建了诸多十分雄伟的天下粮仓。

回洛仓有多大呢?根据考古专家测量,这座粮仓的平面面积有50个足球场那样大,隋炀帝在迁都洛阳之后就立刻开始修建这座粮仓,主要还是为洛阳城的正常运行提供粮食,毕竟诸多王亲贵族跟着一同来到洛阳,生活总是需要得到保障的。回洛仓之所以让考古学家们惊叹,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规模之大。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回洛仓拥有仓窖三百多个,文献通考之中的记载则是三千三百个仓窖,根据专家的考证,回洛仓的仓窖竟然有700个之多,的确让人震撼。

不仅仅是数量多,每一个仓窖的储存量也是极大的。据科学家计算,一座仓窖所能存储的粮食可达到50万斤以上,整座粮仓可储存的粮食高达3.85亿斤,十分让人惊叹。仓窖的修建不仅仅是图一个“大”字,其存储粮食的实用性也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

仓窖整体是圆形的,建造之时,首先先挖出一个外径16米左右,内经10米左右,宽3米,深1.5到2米的环形基槽,然后就在这基槽之中夯打,以形成足够坚实的仓窖口。这样的仓窖口不仅仅可以防水还可以防止坍塌。之后,仓窖的挖掘工作才正式开始,仓窖深10米,挖完之后先将仓窖的墙壁用火烤一遍,随即涂抹一层青膏泥,铺上一层木板,最后再铺上一层席才算是最终完工。

以这样的技术制造出来的仓窖能够最大程度地保存粮食,据说隋朝粮仓里的粮食一直吃到了隋朝灭亡后的唐朝贞观年间。回洛仓是隋唐大运河的附属配置,是大运河沿途最为重要的粮仓。通过今天对回洛仓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大致猜测出当年大运河的繁荣盛况。

回洛仓的壮观我们是十分惊叹的,但和今天的粮食储存技术相比还是很落后的。我国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建设了仓容高达1000多亿斤中央直属储备库,和这样宏伟的现代化粮仓相比,回洛仓实在不值一提,只是现在很多人还是喜欢以这种现代人比不上古代人的噱头吸引大众视线罢了。


木剑温不胜


看题主的描述,隋代直接建在洛阳的粮仓,应该指的就是 回洛仓。

回洛仓位于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小李村和马坡村一带,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

史书中记载隋炀帝即位之后,就开始营造东都,并且把天下各地的富家大族多达上万家都迁到新修的东都,洛阳来以充实人口。这也是封建社会中常用的对地方豪强的控制办法。

这时候就有问题了,迁来了大量的人口,粮食不够吃怎么办?于是就需要修建庞大的粮仓来储存数量庞大的粮草以共足够的人口日常所需。

2004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钻探时发现了仓窖和古代道路古代墓葬的存在。于是长达十数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就此展开。当真正的考古发掘工作展开之后,整个考古学界都震惊了,发现这里不只是单个的仓窖,而是可以被称之为仓城!初步推测整个仓城中大概包含仓窖有700座。可能您对这个数字还不太感冒,那我们就写拿出一仓窖就来说。

比如回洛仓中有一个被编号为3号的仓窖,它的体积达到了400多立方米,能够储存粮食达到55万斤,按照这个数量来算,如果整座仓城全部装满,总的粮食储量可以达到3.85亿斤!

不仅储量大,回洛仓的技术含量也是相当高的。2012年到2014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回洛仓遗址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古发掘,这也是境内考古工作者们共清理出来了四座仓窖。这四座仓窖的开口大概在地表以下1.1到1.3米,舱底距地面6米到9.3米不等,仓的形制都是口大底小的圆缸形。

在修筑的时候,首先要对仓窖的口部进行加固,先在外围挖出基槽,然后分层夯筑加固仓窖口部的强度。之后才能向下开挖仓窖。

挖好成形之后,需要修整、夯打仓窖的壁和底,也是起到加固作用,之后还要在周围壁上涂抹一层青膏泥。

最后用火将整个仓窖烘干。

另外在储存粮食之前还需要铺设其他防护铺垫。比如周围壁上和底部在青膏泥之上还要铺设木板、苇席,以防止粮食受潮。

当然整个仓窖并不只有地下部分,仓窖上方还需要修建地上建筑顶盖,防止下雨和扬尘等影响。

但是回洛仓并没有使用多长时间,唐朝以后,回洛仓就不见于史料记载,同时考古发掘工作也证实了,回洛仓使用时间较短,有些仓窖甚至是空的,大概在隋朝灭亡之后回洛仓这处庞大的,昔日辉煌的国家粮仓就被废弃。

至于技术水平很高,那是没问题,但是说现在都无法超越,一味厚古薄今,纯属扯淡。

元芳,你怎么看,看完加个关注可好~


于史他说


哪个专家说的?报上名来!

什么叫隋朝的粮仓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这种话也敢说,服了。

首先,不可否认隋朝大粮仓确实很厉害,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洛阳发现的回洛仓遗址,属于隋朝的国家级粮仓,整个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65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其内部存粮数量惊人。


隋朝粮仓的智慧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要说到存粮,必须要保证三大问题:防火、防潮、防虫。

防火主要是粮仓管理,暂且不细说了。至于防潮和防虫,回洛仓选择在洛阳,有着很大的地理优势。

黄河的冲击沉淀,导致黄土特别的厚实,可以挖掘出很深的储粮仓窖。

古人在挖好大型仓窖之后,会在里面用柴草进行燃烧,燃烧之后仓窖的壁面含水量更低,而且也更加结实。

此后,再涂一层青膏泥,然后铺设木板和木炭,木炭层可以有效的防潮,上面再铺设很多层席子,最后再放入粮食。

此时的仓窖不仅十分干燥,而且经过火烧之后也降低了土壤内虫卵滋生病虫害的可能性。

最后,在粮仓入口处种植了小树苗,一旦里面的粮食受潮霉变就会影响树苗的长势,可以随时控制粮仓的存储情况。


所以,隋朝粮仓可以长时间存储粮食,确实很厉害。

但是,但是,再牛的技术也只是利用了当时的材料,真能和现代化的仓储技术相比?这让我国的科研人员脸往哪搁啊……

所以,赞叹可以,别太夸张了。


七追风


说起古代的粮仓修建,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被黑化严重的隋炀帝。隋炀帝的功绩,可以用四点来概括。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大运河,修筑驰道。在隋炀帝修建的这些粮仓中以洛阳的含嘉仓最具代表性。




那么他修建的这个粮仓有何奇特之处呢,其一规模大,据史书记载,在当年,含嘉仓储存了数以万石的粮食,其储存量足以存储唐朝一年粮食产量的一半。



其二在于他的修建十分科学,首先他的选址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这里水位较低。修建的时候每一道步骤都很细腻,当时人们封存粮食时,采用的是席子夹糠法,(将窖壁挖好后用火烤干,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面铺上木板,木板之上再铺上席子,席子上垫谷糠上面在铺席子),使粮窖隔温保湿。


粮仓建成之后整个洞穴都被火烤干了,这就导致了粮仓内十分干燥,不会产生寄生虫和水分,为粮食存储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储存环境。据说在专家挖掘的过程中,发现了粮仓下面还有粮食谷物,神奇的是,没过几天种子意外的发芽了。


这么大规模的粮仓,考古人员也是第一次见,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


古今谭


与秦朝一样,隋朝也被戏称为“基建狂魔”,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总是能祭出基础建设的大手笔。

修建于隋大业年间的大型粮库“回洛仓”规模宏大,无处不体现着古人的匠心独具和科学精神,但把这座粮仓抬到“现代科学技术无法超越”的地步上就有些过了,这有点太不拿现代科技当回事儿。


位于今天的洛阳市小李村西侧的古“回洛仓”,古籍中记载其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现代已经查明的有220多座仓窖。各个仓窖的规格比较类似,基本呈现一个缸形(上宽下窄)的形态,其内径和深度都是大约10米,每个仓窖内可储存粮食50万斤左右。

按三百个仓窖计算,在隋朝,回洛仓可以储存7.5万吨粮食,现代专家估计,加上未经探明的仓窖,整个“回洛仓”最高峰时可能存在700个仓窖,按照这种估算,回洛仓可以储存的粮食将超过20万吨。

大业初年,天下方定,京都长安城在从东汉后期到此时的近四百年中战火连绵,人口凋敝,民力维坚,从中原和江南调运粮食到长安,重山阻隔,陆路水路都极为不方便。隋炀帝杨广刚一继位,就做出了兴建东都、迁都洛阳的决定,在每月耗费200万役丁的前提下,只花了十个月,东都洛阳就宣告建成。

几乎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新都洛阳的粮食等物资供应,隋炀帝又命令开始兴建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当年即开凿了通济渠,打通了淮水,次年又开凿出邗沟,打通到(江都)扬州的长江,之后开凿的江南渠则又打通到了余杭。

从洛阳向北方的涿郡开凿的永济渠,主要目的是稳定北部局势稳定,具有战略意义,不管是运兵运粮,水路都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历时数年后,隋朝大运河系统全部建好,与之配套的国家粮库也同期开始营建,通济渠的西部首段就是洛河,于是就在洛河边建成了三座大型仓城,即洛口、回洛、含嘉仓城,全国税粮,大半归于此处。

其中的含嘉仓距离都城最近, 规模较小,回洛仓规模最大。

除了可观的存储量,粮仓的必备要求就是防水防潮防鼠防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防潮,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在仓窖的建造方面,隋朝的工匠想出了很多办法。

内外层结构:

通过现代的挖掘和研究论证,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仓窖的建造工序:第一步,是先选择好地形(回洛仓位于邙山,整体地势较高),要保证高度,不能内涝,然后直接挖出一个外径十五六米、内径十米到十二米、保证宽度在三米以上、深一米半到两米的环形基槽,再把这处基槽反复夯打,最后就可以得到一个坚固的仓窖口。

接下来的施工工序,就是在仓窖口内挖出一个深约十米、上略宽、下略窄的缸形仓窖。外围的基槽充当着“保护罩”的功能,除了坚固,还能做到防虫防暑。

内层防水:

现代建筑施工中,我们有水泥、聚乙烯防水涂料去实现防水防潮的作用,隋朝的时候,工匠们只能采用相对简单原始的方法,但这未必不好用。

缸形仓窖挖好后,先用柴火来烧烤仓窖的内壁,烤干水分,使之绝对干燥;然后从仓窖口到所有内壁(包括底部),在表面上整层涂满一种青膏泥,再使其干燥;然后铺垫一层木板,完成加固,使之牢牢附着在壁面和底部;最后的工序是在木板上再铺设一层干燥的草席,这就可以盛放粮食了。

作为隋朝的“大运河上第一粮仓”,回洛仓具有极端重要的战略价值,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乱世之中,却是“有奶便是娘”,给饭才能得到民心,谁跟饭吃跟谁干,不管是隋朝统治者还是各路起义军,大家都明白整个道理,所以围绕着这座最大的仓城,各方均不遗余力,进行了无数轮次的激烈攻防。

瓦岗军曾经三破回洛仓,占领粮仓后,瓦岗军开仓放粮,一度达到了发展的极盛时期,随着越王杨侗手下的隋军发动全面反攻,重新占领回洛仓,瓦岗军迅速溃退,只好投奔李渊。

李世民攻打洛阳的王世充时,对洛阳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战术,先行占领了回洛仓和洛口仓,洛阳城被围半年后,城中军民饿死无数,李世民又击溃了前来救援的窦建德,导致最终王世充不得不屈膝投降。

得民心者得天下?有一定道理。但失掉粮仓的,一定会丢掉天下,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历来现实


隋朝时期,我们国家的军事、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巅峰,与此同时,某些方面的技术,也达到了极致。

隋朝时期的仓库,所采用的技术就非常高端。

这里面说到的隋朝粮仓是隋朝时期的回洛仓,回洛仓是隋朝时期全国最大的一个仓库。

从东到西有1000米长,从南到北有355米宽,面积总共有35万平方米左右,相当于半个辽阔的故宫,极其地庞大。

不过我们要清楚的是,这个仓库并不是单独一个的庞大仓库,而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仓库群。



在这个巨大的回洛仓里面,还有着其余大大小小的小仓库,回洛仓就是由这些小仓库构建而成的一个仓库群。

回洛仓的地理位置位于现如今的洛阳附近、隋朝时期的洛阳城外。

这里主要储存着从江南地区沿着大运河运到北方的粮食,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以及天气还有各种因素都非常适合保存粮食的原因,所以隋朝皇帝就在洛阳城外修建了这个巨大的仓库,以战略性地储存足够应付各种灾难的粮食。

回洛仓的建造工序

关于这个仓库是如何建造的,其实工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

首先在建造这些粮仓之前,他们会专门挑选那些基本上很少下雨、天气比较干燥的地区。

在挑选好位置后,他们就可以开始开挖粮仓的坑洞了。

在挖这些粮仓坑洞的时候,他们会如同烧陶瓷一般把坑洞四周的泥土烧得更加坚硬、结实以及烧去那些可能会导致粮食发霉的水分。


在做好这些最基本的准备后,他们则会在四周铺上一些粘性极大的青膏泥,然后在这些青膏泥之上铺上各种可以吸取水分的木炭、干草以及木板等物,以把四周封得严实,在做好一切妥当后,这才算基本完成了粮仓的建造。

然后再用严实的方法将这些粮仓上方封闭好,这样一个储藏性能良好的仓库就建造成了。

回洛仓的落寞

在隋朝末年爆发农民起义时,这个身处在洛阳城外的巨大粮仓成为了乱军以及唐军的主要争夺目标。

在打下这个仓库后,李世民甚至说出了这个粮仓中的粮食足够再吃几十年之类的话。

不过因为吸取到隋朝时期回洛仓建造在洛阳城外容易受到敌人攻击的教训,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后,唐朝就把回洛仓的主要职责转移到了洛阳城内,建造成了后来著名的含嘉仓。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回洛仓才一步步走向落寞,直至最终消失在了历史之中,直到前些年才被考古学家们发掘了出来。

不过提问中所说到的“专家称现代技术无法超越隋朝时期粮仓”之类的话,在现实中是没有人说过的,大家大可不必把这句话当真。

只不过是我们现如今已经不需要如此战略性地储存粮食物资,才没有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研究以及精力罢了。

隋朝的强大

以上就是回洛仓的大概,如果大家还有时间,可以往下了解一下隋朝的强大以及灭亡。

隋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差劲,如果我们仔细了解隋朝和唐朝之间的区别,那大家或许就会发现一个自己有些无法相信的事实。

那就是隋朝在繁荣和强大方面一点都不比我们时常念叨着的盛世大唐差。

隋朝的底蕴非常深厚,在隋朝之前,隋朝已经有了西魏和北周两大王朝的深厚积累,通过这两大朝代的积累,隋朝在篡夺了北周皇权后,他们很快就走上了一个实力的巅峰。


接下来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底蕴以及关陇贵族府兵制带来的强大军事能量收服了南朝,自此统一了分裂已久的南北两地,重筑起了中华江山。

不仅如此,他们在重铸了中华的原本国土之后,他们还发动着强大的军队征讨了青藏高原中的吐谷浑和一直威胁着西北边疆的突厥,自此奠定了他们在西北地区的霸主地位。

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甚至被西域各国以及草原中的各族尊称为了“圣可汗”。

从这个名号中的“圣”字来判断,我觉得当时隋朝在这些地区的地位一点都不比唐太宗时期在这些地区的地位低。

隋朝灭亡的主因是关陇贵族的激烈反扑

一般我们会觉得,隋朝是因为数次征讨高句丽失败以及挖掘京杭大运河带给了百姓们巨大的负担,导致民不聊生,才会引发了动荡整个隋王朝的农民起义,造成了隋王朝最终的灭亡。

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是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隋朝的两代皇帝得罪了支撑他们皇权的重要势力关陇贵族。

在这些关陇贵族对他们爆发的反扑下,隋王朝才会在农民起义中被这些关陇贵族给颠覆了。

关陇贵族在历史中是一个实力非常恐怖的军事势力,一共支撑了四个王朝的建立,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就是在这个庞大势力的支撑下安稳强大起来的。

隋朝取代北周,其实就是关陇贵族势力内部的换血,唐朝取代隋朝,也是关陇贵族势力内部的洗牌。

这几个王朝的皇帝在建立王朝之前本身就是关陇贵族中的一部分,只不过在他们成为皇帝、登上那冰冷的皇座后,他们却又同时变成了关陇贵族的敌人。

身处权力巅峰的人,往往对那些对自己具有威胁的人是非常忌惮的。

他们本身就是从关陇贵族本身发展而来的,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关陇贵族势力对他们的强大威胁?

因此在他们从关陇贵族的一分子成为皇帝后,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剪除其余关陇贵族的势力,以防止他们会把自己推翻。

隋炀帝在这么做的时候,他丢掉了江山,而李渊和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他们因为吸取到这个教训,所以不敢轻易动手。

一直到唐王朝建立了许久,直到武则天成为皇帝后,她才凭借着自己狠辣的手段彻底除掉了关陇贵族的威胁。

所以说我觉得提问中所说出的这种状况应该是不存在的,现代的技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不堪,我们并不能以一概全,而是要全面地看待问题。


孤客生


只能感叹古人的智慧,要说现在的技术造不出来这样的粮仓那是假的,古今建筑的区别在于,古人的建筑可以千年不倒,如今的建筑也就几十年面临倒塌。言归正传,根据描述,这个粮仓应该就是你著名的“回洛仓”,回洛仓的面积如何?储存量有多大?竟然到唐朝还没有吃完,里面的构造又怎样?

01

隋炀帝登基之后,先是开凿了贯穿南北的隋唐大运河,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距离缩短,南粮北运也是极其便利,但是隋炀帝细想,总不能每次北方需要粮食都要南方运过来,这样成本太高,于是决定建立粮仓,储存粮食,于是在洛阳城外建立了“回洛仓”,用来储存天下粮食。

回洛仓在洛阳城北边一公里的地方,也就是现如今的瀍河区小李村西,属于国家粮仓,隋朝对粮仓的建设比较看重,《隋书》里面提到,全国有6座大型粮仓,其中回洛仓是隋朝的根本,也是国家的命脉所在。

02

回洛仓的仓城是长方形,由管理区、仓窖区、道路和漕渠组成,通过数据得出大约有50个足球场那么大,之所以能够储存大量的粮食,根据考古发掘来看,仓城中有700多个仓窖,每个仓窖可以储存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可以储存3.55亿斤粮食,完全够洛阳城中的百姓生活所需。

如此大的储存量,粮食如此之多,这也意味着需要长时间的保存这些粮食,一是放火而是防潮,考古学家确实被古人的智慧惊到了,因为仓窖全部都在地底下,呈口大底小缸,最主要的就是防潮,一旦环境潮湿,稻谷很容易发芽。

03

所以这700多个仓窖,每一个都是先用火烤干,之后再涂抹上一层青膏泥,最后还要铺上木板,木板上还要铺苇席,考古人员看完之后也只能感慨隋朝时期储粮食的技术的确发达。隋炀帝之所以如此重视粮仓的建设,和当时关中地区有关,当时关中地区人多地少,粮食供应长期出现困难,也时不时出现旱灾导致人民饥荒,自从有了回洛仓,隋炀帝再也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隋炀帝每次等到南方粮食成熟之后,就开始通过大运河,最后运往回洛仓,年复一年,回洛仓的粮食越来越多,里面取粮食也是先进先出,不会存放太久,粮食从不短缺。回洛仓的发展,一度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目标。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瓦岗寨就曾夺取回洛仓,之后李世民也率军攻取回洛仓,据说隋朝灭亡时,回洛仓内还有粮食,唐朝时期的百姓还能吃到前朝储存的粮食,从另一方面来讲,唐朝的繁荣,隋朝可以说是为其奠定了基础。后来回洛仓被废弃,又经历风吹雨打,尤其是雨水的冲刷和淤积,在金元时期又遭到破坏,大部分失去了原来的模样。

回洛仓遗址

2014年,回洛仓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22日,也成了中国申报的“中国大运河”核心组成部分内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