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又惹你生气?学会这几招,让你每次生气都变得有意义

提起自己家的孩子,总让人又爱又气。

安静的时候像个小天使,贴心的时候像个小棉袄,抱着你的脖子说爱你的时候,心都快化了,幸福感爆棚,这是自己家的孩子。

刚收拾的房间30秒就面目全非,精力充沛到满屋乱窜大吵大闹,写作业时磨磨唧唧连哭带躲,让你不得不提醒自己“这是亲生的”,才能平息揍扁他的冲动。这也是自己家的孩子。

孩子的神奇之处就在,前一秒还让你爱意浓浓,后一秒气得你想把他回炉再造。

我们都明白,不打不骂不吼孩子,才是最好的。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电影里有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明白道理是一回事,做起来是另一回事。不打不骂不吼的“三不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就像一次次的渡劫,稍有不慎就被打回原形,前功尽弃。

孩子又惹你生气?学会这几招,让你每次生气都变得有意义

01 难以摆脱的生气

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是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对自己的孩子,上升到愤怒的程度略显夸张,但生气是每天都不可少的。

在玩具店门口,看到过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他刚买的玩具掉在地上摔坏了,孩子拿着玩具哭。妈妈在门口吼他,说他小家子气,为几十块钱的玩具哭,不值得,男子汉大丈夫,太丢人。孩子越哭越伤心,妈妈越说越生气。

先不说孩子该不该哭,就说妈妈发得这通火,并没有让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反而让局面更加失控,孩子哭,妈妈喊。孩子的哭,激起了妈妈的怒火,妈妈的生气,让孩子哭的成分里又增加了些委屈,恐惧。

生气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是像玩具店门口的妈妈一样大吼大叫地教训孩子一顿,还是冷暴力不理孩子,或是干脆劈里啪啦得凑一顿?

那个陪孩子写作业到心梗做支架的故事,听起来像段子一样好笑,但有过陪做作业经历的父母又都感同身受。更多的时候,生气后我们的做法起到什么作用,每天都陷入“生气-惩罚-生气”的循环。自己生的气,也失去了意义,只是让自己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再夸张点就得直接去医院了。

孩子又惹你生气?学会这几招,让你每次生气都变得有意义

02 让生气变得有意义

有意义的生气是什么呢?很简单,同样的气,不再生第二次。掌握下边的三点,就能让你的生气变得有意义。

第一,区分生气的类型

父母的世界比孩子复杂得多,情绪的来源也很多,来自同事朋友的,来自家人的,来自陌生人的。所以,生气之前要先问问自己,我的不良情绪来自于哪里?是因为孩子,还是其他原因?

这就涉及到蔡中元在《正向管教》中提到的生气的两种类型,不洁净生气和洁净生气。

不洁净生气,是其他原因导致自己不爽,正巧孩子的行为成了导火索,你就误以为,因为孩子,所以生气。

洁净生气,对应的就是,单纯因为孩子的行为导致的生气。

面对孩子,要避免不洁净生气。因为不洁净生气就像多米诺骨牌,会产生连锁的不良反应。老板骂爸爸,爸爸骂妈妈,妈妈骂孩子,孩子踢狗。一家人的不开心,都是因为爸爸的不洁净生气导致的。

第二,决定处理方式,对症下药

区分了生气的类型,就可以决定不同的处理方式。

如果是不洁净生气,就像上边例子中提到的,爸爸因为被老板骂了心情不好,他回到家,就可以主动跟妈妈和孩子说,“我工作上遇上了麻烦事,心情不好,需要安静一会儿。”这样多米诺骨牌从源头上就被掐断了,一家人的不开心就可以避免了。

不洁净生气是要避免的,洁净的生气则是要合理表达出来的。

孩子又惹你生气?学会这几招,让你每次生气都变得有意义

第三, 表达生气,用正确的归因方式

怎么表达呢?虽说洁净生气是因为孩子,但也不代表可以对着孩子大吼大叫的批评,表达生气也是有套路的。

表达分两步,第一步,告诉孩子自己生气了,第二步,明确说出原因。

第一步比较简单,坦白告诉孩子就好,我有点生气,我特别生气,我有点失望。

第二步,需要仔细斟酌原因。

原因,应该是孩子的行为本身会产生不好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孩子这样做爸爸妈妈会生气老师会生气,别人会不高兴。

孩子又惹你生气?学会这几招,让你每次生气都变得有意义

比如,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家长说,你没做作业,明天去上课老师会生气的。这就是把原因归结到“老师会生气”上了,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我做作业是为了让老师不生气。这样的归因方式,会让孩子学习产生错误的方向,他是在为别人学习。

应该告诉孩子,“你没完成作业,没有及时巩固今天的知识,很容易忘记。”把原因归结到事情本身,才会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写作业,是为了让自己的知识掌握的更牢固,你在为自己学习。

通过这三步,表达自己的生气,能够避免不免情绪的蔓延,针对让你生气具体的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又惹你生气?学会这几招,让你每次生气都变得有意义

03 孩子生气,家长怎么办

以上说的都是家长生气该怎么做,那如果孩子生气了呢?家长答应做到的事情爽约了,和小伙伴们有了冲突,作业做不完了,不想练琴了,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孩子生气了,有了负面情绪,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 接纳孩子的情绪

无论是生气、愤怒、还是懊悔,家长都应该接受孩子,不要说孩子大惊小怪、无理取闹。就像玩具店门口的妈妈,她应该理解孩子,刚买的的玩具坏了,孩子伤心是正常现象。玩具的确不像爱马仕那么值钱,但在孩子心里,那是他心爱的玩具,还没新鲜够。

  • 尝试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

孩子需要的,不是说教,不是批评,而是父母默默的陪伴,抱抱他,听他的倾诉,就够了。

玩具店的妈妈,只需要蹲下来,抱抱哭泣的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告诉他妈妈在陪你,孩子的情绪就会平复很多。

  • 让孩子表达出来

孩子生气的时候,或哭,或喊,或打东西,或沉默不语,家长要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在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上发泄情绪。

刘德华有一首歌叫《男人哭吧不是罪》,有两句词是“男人哭吧不是罪,尝尝阔别已久眼泪的滋味”。男人能哭吗,当然能,想哭就哭。负面情绪都积压在心里,无法表达,很容易郁郁成疾。把负面情绪释放出来,有利于身心康健。

孩子又惹你生气?学会这几招,让你每次生气都变得有意义

人都有七情六欲,会有各种不同的情绪,有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也有负面的消极的。负面情绪并不是洪水猛兽,没必要把他们都掩藏起来。就像生气歌里说的,“世上万物般般有,哪能件件如我意。”

情绪不好的时候,在发泄之前,先静下心来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生气也得找到根源。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避免孩子成为我们发泄情绪的出口。同时,大人恰当的对不良情绪的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更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健康快乐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