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與廣汽的全面競爭,廣汽騰訊移動出行迎戰曹操出行

文 TMC動力/無城

在廣汽新能源工廠竣工、首款純電動轎車Aion S投產之際,廣汽集團宣佈與騰訊和廣州公交集團共同設立移動出行項目平臺公司,投資總額為10億元人民幣其中廣汽、騰訊、廣州公交集團分別持股35%、25%、10%,其他投資者合計持股20%,另外預留10%股權用於員工股權激勵。

同時,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商貿與廣州公交集團(或其子公司)、移動出行項目平臺公司(或其子公司)按照45%、45%、10%的持股比例共同出資設立汽車服務公司,投資總額為5.2億元人民幣。

整個廣汽移動出行項目投資金額高達15億元,佈局分時租賃及網約車市場,這是廣汽集團從傳統汽車製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轉型最重要的一個規劃。

廣汽新能源首款純電動汽車Aion S 同步發佈炫和魅兩個版本,前者面向運營市場,後者面向零售市場,也就是說廣汽新能源在車型設計之初就為其銷售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隨著5月份的正式投產,相信起碼在廣州的大街小巷,你看到的不管是出租車,還是網約車,這一款全新的Aion S將有望逐步替換現下老舊的大眾、現代出租車和比亞迪的滴滴快車。

據悉,廣汽移動出行平臺最快將於6月份在廣州上線,隨後將在依次在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全國範圍逐步擴大覆蓋面。

吉利與廣汽的全面競爭,廣汽騰訊移動出行迎戰曹操出行

這個銷售體量究竟有多大,比亞迪是再清楚不過了,吉利也同樣通過曹操出行獲得了甜頭。

如果說滴滴出行體量太大不足以作為比較,那網約車市場第二位,最近由曹操專車升級而來的曹操出行便可以作為廣汽出行非常貼切的比較了。

背靠吉利集團的曹操出行,成立三年來,B2C的運營模式可以說在滴滴之外開拓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

從寧波開始,到如今已在廣州、杭州、廈門、成都等23座城市上線,共計投入超過23,000輛新能源汽車。

2018年年初,曹操出行已完成A輪10億元A輪融資,估值超100億人民幣,在2019年預計將完成B輪融資,投後估值預計達到250-300億元。

吉利與廣汽的全面競爭,廣汽騰訊移動出行迎戰曹操出行


不管是新能源汽車,還是移動出行業務,廣汽集團深知時間就是一切,一切都要快。

單靠一己之力無法快速成長,這一次的廣汽出行項目拉上了具有豐富互聯網流量和入口的騰訊以及汽車運營經驗的廣州交通集團,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Aion S下線。

至此,在北上廣深等限外限牌城市的剛性需求之外,廣汽集團為其首款純電動轎車Aion S 拉來了豐富的銷量出口,包括政府公務出行、公共出行、第三方網約車市場以及自家的出行公司。

或許在零售市場之外的單車利潤會很低,但是規模化將有望提升公司整體效益,並且有望給後續同平臺車型贏得更大的議價空間,這是一次長遠的佈局。

正如曹操出行董事長劉金良所說,“未來汽車出行的需求將從擁有權向使用權轉移....,如果製造商不參與出行,我覺得會像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一樣被淘汰。”

這樣一個重資產的B2C模式,運營超過3年的曹操出行,盈利還是奢談,初步計劃在2020年的大部分城市達到盈虧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