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没见的老同学建了一个交流群,然而却有人退群,他们是什么心态?

红伟201701027


我是农村小广播,生活在帝都,整个北京我们高中的校友有五六百,认识的也就高中同班的还有隔壁班的,2006年的时候在人大聚会了一次,聚会很热闹,大家回味高中忆往昔岁月,聚会后留了qq,并见了个群(当时还没有微信),群里刚开始还不断有人说话,后来就静了。之后有高中校友会在京城里,网络了京城各界的高中学哥学弟,建立了XX中学北京校友会,乖乖的,那阵势可谓庞大,又按届别建立了不同校友群,也是说话慢慢的少了,潜水的多了,有的悄不声息地退了群。

归纳起来,退同学群或者进群很少或者不说话有一下原因:

一是没共同语言,有共同语言的都私下联系了,正说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就定位了不同的人的阶层,在一起除了回忆刚中生活有点共同语言,其他的没有交集了。

二是富贵高低不同,同学聚会成了攀比的聚会,混的好的看不起过的不好的,混的不好的也不愿意扎堆到高高在上的那一群里,所以隔阂就出现了,没必要尬聊,索性不聊。

三是快节奏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忙都忙不过来才懒得在这无聊的群里发言。

以上归纳几点,不全的请其他网友补充吧!


农村小广播


我就是那个退群的

前年参加一个朋友婚礼,这才知道朋友嫁的竟然是我初中同学。婚礼上也来了好多初中同学,当时因为那种场合出于礼貌和几个同学聊了几句,婚礼结束后被朋友的老公加进了同学群。

先声明绝对不是我心高气傲不愿意理同学什么的,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从进群第一天基本上没说过话,都是别人说我看着。

我妈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哪个时期父母的通病吧,她就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我的要求特别严格,严苛到近乎变态那种。

我妈不知道听谁说的,小孩子身上不能给钱,尤其是女孩—有钱就学坏,不好好学习天天想着处对象,所以我整个中学时期身上都没有带过零花钱,穿的衣服也永远都是校服。以至于同学们都以为我家境多贫寒。

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敏感的时候,同学们都不跟我玩,自己也特别自卑不敢去主动接触谁。大家都不理你、你也不和群 到后来班级能疯的一些同学开始拿我出丑来逗乐。

我没有受到过被打骂的校园暴力,但受到的是冷暴力。他们会把我的水杯里倒进沙子、在我的本子上画的乱七八糟、把我的书扔到水盆里看着我拿起湿漉漉的书,他们在一旁哈哈大笑、早自习老师还没到学校的时候在黑板上写字各种侮辱我,用刀片把我搭在椅子上的羽绒服刮个窟窿、趁我吃饭的时候抓个虫子扔进我的饭盒里……等等好多让我现在想起来依然气愤甚至心有余悸事。

不要跟我说什么他们是你同学,大家在一起读书那么多年,你应该原谅他们年纪小不懂事。

我原谅他们年纪小不懂事,谁弥补我那些年受到的各种委屈。

后来毕业到高中,我的成绩没有多好本来是和大部分同学一样按照配额上一所很普通的高中,我爸执意让我去读省重点。

我们这一所省重点高中每年都会招收一些自费生,说的好听是自费生说的通俗些就是家里有人脉又不差钱用钱把孩子送进去。

高中开始彻底离开以前那批同学,新学校里的同学都是各所初中里的尖子生,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好好学习考所好大学,在高中里尤其是高二分文理科之后我才彻底放开自己。

从初中毕业一直到后来走上社会,除了大学四年离家远,基本上这些年没怎么在外面呆过,即便这样也没有和初中同学接触过,中间偶尔听别人提起初中同学聚会了、谁谁谁结婚了、听到了也都是一听就过不会在详细问一下。

一直到前几年很好的朋友嫁给我初中同学,婚礼上看到好多老同学,也都是随便和他们打个招呼就又回到一起参加婚礼的那些朋友的圈子里。

后来朋友的老公和几个初中同学小聚的时候,因为和那个朋友特别熟悉,他们多少知道了我的近况。

开始陆续有同学通过微信加我,加了我也没怎么和他们说话,就当僵尸放着吧,本来就无话可说。

后来情况不对了,今天有人说找你办个什么事、明天又一个说能不能给家里谁安排就业……都给我滚边玩去,基本来的全推掉。对不起,没哪个能力。

陆续有人找过几次被我拒绝,开始有人不说好听的了“XX现在可狂了,不理人瞧不起这些老同学”

真对不起,我可不是现在才不理你们的,上学那会也不愿意跟你们接触。这种话说的多了后来忘了是谁起的头,开始在同学群里批判我,说我清高瞧不起老同学。

随便你们怎么理解吧,我就是不愿意理你们,直接退群,都别跟我说话,我还是当初那样就是不想和你们接触。


大猫225732726


去年,我刚从老同学交流群退出,我来说说是什么心态。

这个话题要扯到同学聚会,从刚开始的热衷组织者,到现在基本上不参与,不是不想花费,是真的觉得越来越乏味了。一群少时不甚交流的同学猛然聚到一起,大家很难调动共同的认知和感官,而且又是差了20多年,期间大家的生活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纯真已不在,多了几分沧桑倒是真的。


最真实的感觉是,各种晒,晒老公,晒娃。男同学晒仕途,混的不如人的掩饰不住失意,混的好的一脸春风得意。少年时代,大家都是青一色的纯真,经常一包瓜子几枚糖果可以幸福很久。没有攀比,没有歧视,青涩的岁月一片祥和。

可是,现在不同了。同学场也是一种江湖。他们总是明里暗里比划来比划去,当初孱弱的感情支撑不住剧烈的现实冲突,突然觉得所有的语言都有那么强的针对性,甚至暗藏玄机。多想回到过去,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可是,回不去了。毕业后,大家天南海北,阻隔我们的是长长的人生。张三离婚了,李四生了二胎。王五提拔成科长了,赵六下岗了。每一分涩苦,每一分甘甜,没有同学的参与,这份紧靠的感情实则因为距离太近而彼此感到明显不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可以拿出的共享的东西越来越少,可是,当初我们可是一瓶啤酒分着喝的年纪。同学建了群,我被拉进去,聊着聊着,不再从容和淡定,说的多了好像在炫耀,说的少了又像是不够热情。许多人生故事只是属于自己的故事,到头来发现所谓的同学只是岁月长河中一段明亮和美好的存在,仅此而已。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可是,是人就有情绪,是情绪就有倾向性,我赚了500万不偷不抢,也累的死去活来,可是,在别人眼里就是高危人群,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人仰马翻。我只有几千元的收入,住的是平房,一不小心,我就会卑微的隐藏起自己的想象。有时同学在一起是一种实力的比拼,输赢的权衡,总有几个刺毛的爱较真的,一不小心就闹腾开了。过往的友谊解决不了现实的冲突。同学中也是人性的大比拼,而且最难以统一的就是成年人长期形成的人心。


所以,玩不起就退出来,因为这样江湖只会扫荡过往的美好,一个人走得快了,走的久了,一定是大家不认得的,打着同学的旗号无距离的门洞大开,会出问题的,做人还是需要那种合适的磁场,可以让彼此舒服的待着,而同学群就不是,所以,我果断退群。


野鹤林情感夜话


我也退了。主要是那些同学没有我混得好,然后就各种羡慕嫉妒恨,聚在一起的时候,老是八卦我的风凉话。不是说我开了公司也不请他们吃大餐,就是说我夫妻俩不和睦,说我在外面包养情人(小三)……我就奇了怪了,我开公司就得有义务请他们吃吃喝喝么?我夫妻关系不和睦又关她们什么鸟事了,我老婆都没说我什么,她们管那些闲事干嘛呢?我包养情人也是我的私事吧,难道还得包养她们么?也不想想一群中年妇女,没老公疼,没男朋友爱的,整天七嘴八舌的对人家的事情指手画脚地做什么呀??

最严重的是看到我有点钱,不管关系好不好,都来找我借钱,借吧,他就成了大爷了,十年八年都不还,叫他们还钱我倒成了孙子了,说我有钱了就看不起他们,这点钱也要放在心上,天天催。我去,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吧,拖了我好几年了,催他们还,反而是我对不起他们了?不借吧,就说我这个人不行,不讲情面,有钱了就疏远同学、老友,跟谁谁关系又不好,借点钱都不给。有钱了不起了,在群里面那么小气,不多发几个红包给他们……

你说我要这些同学来做什么,没几个好的。想起来就有气,个个都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盼着别人付出,拿人家的东西好像就跟白要一样,哪天不给他们了就说你这个人品不行啊,又小气啊,跟谁也不好啦!所以,退群退群退群……再也不想跟这些老是占别人便宜的人有任何联系了!



旅游相亲


我大学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的群都有,说下我所知几类退群的学霸同学。

一,有位小学时是个典型的学霸,中学后由于身体不好,加上原本殷实的家境因她父亲下岗变得有些落魄,中学学习下滑得厉害,大学毕业后几乎从不主动和同学联系,前几年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算是中学同学中唯一进当地机关工作的,但没有同学知道,她也不在群里,被我拉了进去,一直在潜水,没多久跟我说想退群,觉得群里说的都很无聊,同学发的图片都很老土。我比较理解她的心情,中学那会有些势利的同学会欺负她,中学对她来说大多是痛苦的回忆,加上她本人对人情世故比较淡漠,对同学群不感兴趣也是常理。

二,也是位女同学,中学时算是个小学霸,颜值颇高,刚大学毕业时曾参加过一次中学同学会,就再也不参加了,后来几次被同学拉进群,也是秒退,原因是那次同学会上有个没考上大学的男生对她动手动脚,让她觉得中学同学层次太低,不愿再和没素质的人接触。后来也听同学说起那次同学会,其实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喝了些酒,那位女同学当时穿得比较暴露又抽着烟,感觉很风尘,我们那地方小民风也比较淳朴,大家没见过这阵势,有的男生动了邪念……不管什么原因,被人骚扰对女生而言真是件很恶心的事,何况是在同学会上,她选择远离理所当然。

三、是位的超级学霸,从小学到中学,排名从未低于前三,以全市理科第三的成绩考上名校后又出国留学,她从未参加过同学会,后来据出国留学的同学说她嫁了个白人老外,还经常在朋友圈晒照秀恩爱,这做派和中学时一本正经的她真是判若两人。再后来,有次不知被哪位同学拉进了同学群,很好奇她现在过得怎样,便点开她的头像,说实话吓了一跳,照片上的她穿着古装,表情冷淡,挂着串佛珠,难道真应了一句话,中年的高知女性都信了大师吗?当时觉得她很快会退群,果不其然,第二天群里的名单里就没再见到她。

四,中学时是学霸中少有的活跃份子,虽然在外地工作,但大学毕业后常挑头组织聚会,前两年居然退群了,理由让人很无奈,因为中学时甩了她的那位男同学进群了,虽然我们都知道那场初恋对她伤害很大,但都过去十几年了,她却没有走出来,很让人唏嘘。一些看着乐观开朗的人,其实你看到的未必是他们真实的样子。

就同学群来说,大学是最稳定的,几乎没人退群,这个好理解,虽然毕业后也各奔东西,发展这么多年已有差别,但毕竟起点都差不多,至少思想方面的差距不会太大,共同语言还是比较多的。

中学退群的就比较多了,大多是学霸,而且女同学偏多,原因有可能是我们那届的学霸多数是女生,而且女生是比较感性而敏感的,没有太多拉关系的功利需求,同学聚会更多就是为了联络感情,但一旦感情不到位或变了味,退群也是必然的。


一只迎风飘扬的猪


之前我初中同学建了一个同学群,一开始邀请我进群,我很happy的就进群了,大家二十多年之前在一起上过学,虽然那时候交流不多,但至少在一起玩过。


举个例子,同学里有个卖衣服的老板娘,讲真,她卖的衣服在我们村里穿还合适,像我这样的外出工作穿肯定不合适,因为总是推荐,我就买了两件,之后她会在群里@我,意思是,“换季了,来我这里买衣服啊”,仔细观察,我发现她把好多同学@了一个遍,买吧,肯定闲置,不买吧,好像挺不给面子的。

当然我是不好意思第一个退群的,过了不久,虽然群里聊天的内容我没有太大兴趣,但是依然没退群的勇气,直到我发现有几位同学退群了,我也就悄悄退了。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人真的需要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因为等到时过境迁,可能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


秘语相传


都有老同学,我也退群了,我来回答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同学少年,自然觉得亲切。但是现在同学聚会却变味很大。从初中同学群到大学同学群,真的目不忍视,所有退了。后来想想,确实也有道理。

退群原因1:大家现在沟通问题起来问题不少。因为相隔十几年甚至更久,大家除了曾经同窗的经历,很难再有共同话题。曾经少年,现在人到中年,阅历差别很大。

再有就有群内总有人拿念书时候的话题撩人,没意思,还有物料的,一直占女同学口头便宜或者不停调侃陈年旧事,除了这些好像没有其他有建设性的话题。在这里提醒下参加同学会的朋友,珍惜这种关系,别让他失去了美好的记忆。

退群原因2:从群相互加了,什么问题都出来了。有组织吃盒饭局的,有借钱的,有乱搞的,什么花头都出来了。真的作为成年人,到了这个岁数还在消费自己的同学关系,这真的是一种退步。所以退群了。

退群原因3:很多人期待老同学在一起,因为同学关系的纯粹的,也是干净的。这种熟人关系不是其他关系能比的。但大家在一起,也要有现在的起点。没有现在的起点,只有回忆,很难维系或者发展出新的关系。同学会也是社会关系的缩影。大家不是相互求能获得帮助发展的,但可以在这个很好地信任上去建立新关系。好几次退出又被拉回去,还有一个不停的让我打红包,才告诉我是谁。最后我放弃了,觉得特别无聊。为什么好好地关系群就不能继续那种单纯的关系呢。

相信大家慢慢有了一个答案:圈层会发生转变。同学群也会考量你和你的同学。层次对等的会一直玩下去,层次偏差太大的,就只能慢慢退出了。

只能说,很遗憾。

希望同学少年,初心仍存。


西村老冯


我和我的小学同学大概是20年没见过面,建群的第一天,群里大概几千条消息。这时候就有人退群了,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估计也是消息太爆炸了,影响了他的生活。

接着,群里就是固定几个活跃的人,每天都在说话。其实潜伏的人很多,这时候大家都彼此了解每个人在哪个城市,在做什么。新鲜感逐渐消失,有些人又默默地退群了。

群最后的一个现象就是聊天的人越来越少,再到几乎没有。偶尔几个消息不是投票就是砍价。这时候反而没有几个退群的人。我不聊天,但是我还想看看别人聊些啥。

之前我还有个同学群,我是退群人之一吧。退群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群里充满了炫富的味道。大家最开始都是寒暄,问各自的家庭事业孩子等等。接着就开始讨论用什么牌子的手机,用什么牌子的电脑,工资一个月多少,家里住多大的房子,家里几套房子,开啥车,家里几个车。

哎呀呀,和他们相比,我实在是一个贫困人口。所以我就退群啦!

其实同学在一起回归原来上学的状态最好,但是我们有太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各自的经历完全都不一样,和同学相聚,应该是一个回归真我的时候,但是却让很多人成为了炫耀的舞台。

混的好的在一个圈子,混的不好的都静悄悄的,同学聚会貌似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我也真的很怀念十几岁时候的日子,那时候的多愁善感,那时候无谓的青春,还有那些我最可爱的同学们。

如今,每个人的生活圈都已经固定。我们身边也就那几个知己。我们彼此熟悉,彼此相信。那些多年没见面的同学们就是一个姓名,停留在我们久远的记忆里。

关注铃铛营!

怀念我逝去的青春!


铃铛情感营


这个我亲身经历过有话语权!

早2年我心血来潮问一个同学我说我们初中有没微信群,他说没有。我说那你建个吧,他说让我建。我也不知哪个神经搭个上说干就干,首先先把自己微信的同学拉进来,然后又有其它同学陆续拉进来了,一个班50几个人一下子组织上40多个同学了很激动,但群建了不久,做为群建人群主我却默默退群了。

原因有几点:

第一:同学起哄发红包

开始为了活跃气氛,作为群主发几个红包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收红包很快,收完没人出声有点尴尬。

第二:觉得群主有目的性

说实在初中同学大部分10几年没见过,名字模样很多人都没印象,突然把人集中起来感觉我有什么目的,也有同学私微我问长问短,其实我只是想寻找下当年的同学友谊而已。

第三:多数人选择潜水

几十个人的群没几个人说话,久而久之变成“僵尸”群令人唏嘘,最后作为建群人好像做了个多余的工作,于是默默选择退群,至今群还在不在不得而之。

我想大多数群都有类似情况存在,只能说社会变了人想法太多,太多人选择沉默所以很多人选择退群。





佛山龙述史


我就是退群的那一个。


说实话,我们班聚会了有十来年了,我一直都是那个活跃者,一直以来都是帮忙通知大家,苦口婆心的叫大家,有时候需要打好几次电话才勉强同意过来,2002年那时候通讯还不是很发达,很多人怕电话费花钱太多,一说聚会就有人说让我通知大家,真的是没有烦过,现在想想真的是出力出钱不讨好。

前年,我们班主任突然离世,那时候大家都到了微信群里了,基本上都每天在线了,群里都纷纷说要给老师送行,从大姑姐那里知道了开遗体告别的时间,就通知了同学群。

时间有点仓促,有两位男同学说要去,并问有谁要去大家一起去?我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时间去,就给同学转了220元钱替我捎去给老师家人,算是自己的一点小心意吧!

就这样,群里除了我们三个人,都是一片寂静。去现场的同学一直在群里说他们到现场了,见到了别的任课老师了,还有班主任老师在我们后教的学弟学妹,说就我们班去的同学最少真的有点寒酸。


后来他们俩说回来了,群里也出来动静了,那一个个都在群里缅怀老师,反正各个都睡醒了,还有装B的说:时间太短了,老师出殡没时间去。两位男同学在群里直接发来了一句:”你们……”人家就没再说话了。

当时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我直接扔出去一句话:今天不是出殡,是单位组织的遗体告别仪式,出殡是明天。嗯嗯,接着,群里又死翘翘没动静了。

其实这件事我也是太较真,可是我一直认为,那时候我们是老师的第一任当班主任的学生,老师对我们真的不错,那些二十多年的情意咋就说没就没了呢?大家对老师都这么冷漠,那么对我这个同学那也真的没什么情意了,那这个群呆着也真的没有什么意思了,

后来就心平气和的退群了。

然后组织聚会的同学再也没有组织大聚会了,这个事件真的是压倒骆驼的那一根稻草,不过,今年倒是小聚了两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