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觉全国各地酒量大排行靠谱吗?

用户110654842641


首先,这个酒量省市排行前面加了个“网友心目中”就足以说明,此排行仅供参考。

本身酒量就很难去衡量,全国也没哪个机构专门是负责监控全国各省市酒量的。

喝酒发展到今天,完全就是一种文化和爱好,文化如何去排名?这不合适。

但相对来说,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大,是有一定依据的。

第一,跟气候有关。北方相对南方气候更加寒冷,喝酒驱寒是北方部分地区一直有的习惯。

第二,跟北方人的性格有关。北方人多好爽义气,好以酒交友,关系好的朋友相聚也常以喝酒为先。

第三,就是当地习俗。北方无论婚丧嫁娶、大年小年,各种民俗节日都有喝酒的习惯。不仅喝酒还将就酒礼酒文化等等。

综合以上,只能大致分出北方人比南方人更爱喝酒,在更多场合会喝酒,因此北方人酒量会高于南方人。

但至于说北方哪座城市酒量更高,甚至都精确到人均多少毫升,这全无根据。至少我身边酒量好的人,绝对不是都来自一座城市,也绝对没有人精准的说出他所在的城市人均喝酒多少量。

这个网友心目中酒量最高的省市排行,大家全当参考,不要以此起了争执。



西一安鲜


我跟对象都是山东人,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酒桌文化,而酒文化是生存状态的一种延伸,是情感的载体和寄托!




都说山东人能喝,这个我觉得的确不假!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人喝酒,的确比较讲规矩,而且规矩特别多!不同的客(方言读 kei),规矩也不同!

第一,这个陪客(kei)人员安排就有讲究!比方说新女婿,头一年结婚,初二走丈母娘家拜年!女方家会把家族里边所有男丁都叫过来陪客,从叔伯辈到兄弟辈,甚至到侄子外甥辈儿的男丁,都得上桌陪酒!这是新女婿第一次来,也是最大的一次接待排面!所以女婿非常紧张,因为陪酒阵容人员强大,可以说百分百喝倒跑不了!



第二,座位安排!首先主配和副陪坐对角!新女婿肯定是大客,在主陪右手!同行的亲属安排在主陪左手,为二客!如下图所示!坚决不能坐错,非常讲究。一般这个时候,会寒暄推挡一番,最后还是会落座自己的位置!


第三,敬酒!老辈儿的农村穷,能喝个酒不容易。家里要是来了客人啊,都紧着客人先喝。让客人喝足喝好!那个年代农村很穷,劳动力老爷们干完活之后,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喝点小酒了。所以这个给客人敬酒啊,就是这么来的。标准器具应该是用5钱(记不太清了)的小酒盅!主陪开始敬酒,就开始领6个酒不等,如果是贵客,领9个也正常!其次副陪接上,再随后各个边陪也跟上!这一圈下来基本上就一斤白酒左右了。
标准流程走完,那就是个人发挥了!大部分新女婿在这个时候就已经秃噜桌子底下去了。如果一看新女婿,还没有问题。这个时候家族里面几个比较能喝的就轮番的上。直到新女婿招架不住,这酒就算喝好了!回头主办方觉得今天不错,让新客(kei)喝好了!新女婿也觉得这家人真热情,待的不孬😂!皆大欢喜!礼节尽到,不掉面!😃


美护悠然


不谦虚的说,我几乎走遍了咱国家(除了湖南和云南),我是内蒙古人,爱喝酒,爱吃肉,一个月连续不停酒也是正常。按照题目要求,我先说酒的售卖量,决定售卖量的主要因素还是人口基数,内蒙古人口最多的市是赤峰市,420万人,内蒙古总人口也就2000万出头,河北一个邯郸市就700万人,河南一个开封市也近500万人,四川宜宾也有560万人。这几个省总人口都有内蒙古的3-4倍,一线城市咱更不能比较,因为一会要说哪里人能喝。按照以上人口基数比较来分摊喝酒和酒的销量比重,也应该是1:3-1:4吧,意思是酒的销量你河北卖掉4瓶白酒和内蒙古卖掉1瓶是一样的。所以大家看下图,对比一下可得到答案,酒的实际售卖量要把人口因素剔除掉。 然后,再再说喝酒,各地都有自己的酒文化,存在酒文化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酿一方好酒,酒的差异无非是农作物原料、气候环境、水质、酿造工艺的区别,所以各地的本地酒各有千秋、各有韵味,这里就不长篇大论罗列各地的酒了,太多了,但是除了大家公认的国白酒和名白酒外,大多数本地人还是喜欢喝本地白酒的。东北五谷酒、高粱酒、玉米酒、小米酒,高度酒泡山货大瓶子摆一溜;河北保定衡水邯郸自古出好酒;山西借问酒家何处有,汾酒酿出千百味;山东孔府兰陵琅琊台,泰山日照扳倒井;江苏苏北有好酒,洋河双沟今世缘;陕西酿酒3000年,西凤长安大杜康;河南人多地少白酒少,宝丰老酒值得喝;安徽酒受四川影响多,古井贡酒口子窖;湖北劲酒喝不惯,枝江大曲喝半瓶;四川贵州不再说,湖南云南的白酒没喝过;广西米香酒泛滥,实话真的喝不惯;江西四特味道棒,章贡不如全粮液;浙江白酒酿的少,少量来点同山烧;福建台湾放一起,高粱酒味道难下咽;广东适合喝啤酒,白酒清远算凑乎;甘肃宁夏浓香型,皇台沙湖老银川;新疆伊力特喝着是陕西酒味;青海西藏最好别喝酒;内蒙古粮食产区有好酒,河套通辽大赤峰。口水蔓延了……

咱再说哪里人能喝,哈哈哈,爱喝酒的到哪里都爱喝酒,喝的就是感情,东北 山东 内蒙古 新疆,这是喝白酒一线地区,河北、苏北、安徽北部、陕西、山西是喝白酒二线地区,四川、贵州、湖北、江西、广西是喝白酒三线城市,北纬30度以南的越往南喝白酒习惯越少,并不是说人家不能喝,是不爱喝,咱去上海浙江也被石库门和绍兴放倒过,也让吃酒泡的梅子善意骗过,黄酒喝不过浙江人,啤酒喝不过广州青岛哈尔滨乌鲁木齐人。 其实,喝什么酒不重要,喝酒就是为拉近关系,放松思维,发泄情绪。虽然本人也极爱喝酒,但劝酒友们保重身体,健康是最最重要的。抱拳抱拳


留白173103043


这是不靠谱的,我是山东人,都说山东人酒量大我不认可

文章说的是酒量最高的排行,也就是说的人均酒量,在山东第一人口众多

今天看到一篇人口基数的报道,山东10047万人口排第二,在我自己的朋友圈里也有能喝酒的,也有不喝的,一半一半吧

女性是很少喝酒的,这样算起来要把喝酒人的酒量分配给不喝酒的人身上,算一半一半吧,每个喝酒的人酒量在7.6两45度白酒

说句实在话,一般喝酒的这个量已经扶墙了,当然很能喝的不算,再者不是每一天都喝酒,调查不严谨

如果按照酒量排行 东北和内蒙应该是名列前茅的,环境和性格的原因,常常见到女性也是喝高度白酒的,而且可以天天喝

如果是按照省内销量的话应该是山东

要说是酒量,这个就不得不说不靠谱了


小程歪客


全国哪个地方酒量大,谁最厉害,谁又比谁厉害,这个没法进行统计,老百姓只会凭借自己平常接触的人来评论,目前公布的酒量排行榜(下图),也只是网友根据自己的判断和体验得出的,作为长大在南方,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我觉得,这个排名还是比较靠谱的。

在大家的感觉中,整体来说,北方人要比南方人酒量大,这个没有疑问,至于原因,主要是跟北方气候、饮食习惯、性格、环境有关。

整体来说,北方比较寒冷,冬天喝点小酒,身上的热量就出来了,在新疆的哈萨克族,他们属于游牧民族,经常要喝点小酒,甚至每天都要喝一点,主要是山里常年是雪,家门口就一米多深的雪,气候太冷,冬天喝点酒,可以暖暖身子、抗寒保暖,在北方,冬天喝白酒的人比较多,如我出去聚会,同事或者朋友之间,肯定是要喝酒,而且,都是度数比较高的白酒。


还有就是,北方有大家喜欢喝酒的社会环境,你在这样的环境待的时间长了,即便不会喝酒,但慢慢的,就越来越会喝酒,酒量还越来越大,这就是,练出来的。我以前刚来北方的时候,一瓶啤酒都会晕,如今,差不多将近一瓶白酒,这个酒量,在北方来说,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回到南方老家,跟同学兄弟们喝酒,这个量,还是比较厉害的。所以他们经常调侃说,我在北方待,啥都没学会,把酒量练出来了。

北方人豪迈的性格,造就了其酒量,南方人喝酒,磨磨唧唧,慢腾腾,太斯文,实话说,我回去很老乡或者同学兄弟们喝酒,实在不太习惯他们喝酒慢腾腾的,一点没有豪迈的气势,在北方喝酒,直接前三杯,干了,开始吃饭,边吃边喝,经常会是一杯干,比较有气势,这是环境造就了北方人这种豪气和状态,而南方人喝酒,是没这种感觉的,两个字:磨叽,三个字:不尽兴。感受不到北方人的豪迈之气,不够大气。


在北方,山东最能喝,内蒙古第二能喝,也没有争议,山东大汉能喝酒,全国出名,我以前带的一个山东小伙子实习生,一瓶半酒量,他说,这个酒量,在山东,只是正常酒量。山东人之所以能喝酒,原因也在于:

1、酒厂多,度数低。比如孔府宴酒,青岛啤酒、葡萄酒等等几百家酒厂,就是因为都爱喝酒,所以才养活了这么多的酒厂。反过来说酒厂多了,也造就了山东人爱喝能喝的能力。山东人一般喜欢喝40度左右的低度酒,很少喝50度以上的高度酒。


2、山东人性格比较好爽,练就了他们的流酒量。

3、遗传。这个理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父亲能喝,儿子就能喝,当然了,我觉得还是从小的氛围,家里吃饭聚会要是都喝酒的话,长大了孩子就随着着氛围就也能喝酒了。

所以说,酒桌上流传这样一句话: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山东小绵羊。

根据统计全国各地白酒消耗量排名如下,山东人以日均饮酒83.1ml远超其他友邻。可见山东人多爱喝白酒。

骑马喝酒是内蒙古人的快意生活,造就了内蒙古人能喝酒,排名第二,比较正常。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我不知道这个酒量排行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出的结论,有无科学性,但从我的经历来看,虽然不是很实际,但也算不上太离谱,总体上能够反映一个基本情况。

我是山东人,平时接触最多的也是山东人,咱先不说山东人的酒量如何,单是喝酒的风俗我认为国内无出其右者,山东的酒场那绝对是一个大战场,不胜酒力的人真的是一种巨大的考验。而且山东人劝酒也很猛,只要你一上桌,总得有无数种理由让你举起杯来,而起只要举起杯,一般都有办法让你一醉方休,这也是很多外省人怕上山东酒场的根本原因。

在我们当地,一个最常规的喝法就是“三二一”,三两的酒杯倒满,主座带着敬三次喝完一杯,副陪再敬两次喝完一杯,这样下来就是六两白酒,然后其它再一人敬一次,猛的一次喝完整杯,然后“你随意”,到底真随意还是假随意,大家都懂的。所以一圈打下来,最低也要一斤开外。常规程序进行完后,还要轮番单敬,那就更没数了。几番下来之后,能够清醒的那绝对是大神级别的酒量。

还有人讲,我不喝白酒喝啤酒行不行?可以,啤酒和白酒也是有比例的,一般来讲是一对六的比例,就是你喝一杯三两的白酒,对方要喝六杯三两的啤酒,也就是一斤八两,相当于人家一杯白酒喝完你要两瓶啤酒见底。一圈下来啤酒喝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啤酒量不行的,根本不敢主动要求喝啤酒。

山东人酒量是不是最大的,这个不得而知,但我可以说山东人喝酒绝对是最猛最拼的。


元芳有看法


喝酒世界第一的是俄罗斯人!第二是中国青海。

做为一个四川人,对酒是有一定发言权的,四川的名酒之多在全国是很有名的,但是品牌越大假酒越多,也许有的人一辈子喝五粮液都不一定喝到过真货,喝假酒一喝就上头,又能喝多少呢?所以四川人公斤级酒量的还是很少的!

青海人独爱青稞酒,青稞酒就不一样了,因为品牌知名度不是很高,价格也不是太高,所以勾兑的假青稞酒很少出现,加上青海的高原寒冷气候,长达六个月的冬季也给无所事事的青海人有了更多的喝酒锻炼机会。42度的青稞酒我亲眼见过三个青海人喝了十五斤。青海人可以一顿酒连续喝一天,醉了继续喝,喝完继续醉…

东北,华北有不服的可以去战,提醒一下全青海海拔都不低于两千米,高原缺氧的情况下你还能喝多少?


户外梁子


其实这个排名真的没有任何依据。

我是山东人,我们这里不能喝酒的也多的很,这个酒量大小和地域真的没什么太大关系,为何都觉得山东人能喝,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影视作品里,大多都把山东人刻画的酒量大,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最具代表的就是水浒。

再者山东受孔孟之道影响,喝酒规矩非常多,每个地方还都不一样,但宗旨是一样的,必须喝饱喝足,把客人招待好!

酒席间,怎么安排座位,客人坐哪里,主陪,副主陪,其它宾客怎么坐都是有讲究的,喝酒中,怎么带酒,带多少个酒也都是有讲究的,不是说,你想喝拿起来就喝,都是有由头的。

简单说下吧,我们这里吧,好比一桌共12个人喝酒,一般主陪和副主陪带一年酒,意思是十二月,喝12个酒,很多都会再多带12个酒,就是说第一圈就要喝12-24杯(当然具体每杯白酒红酒喝多少,开喝前都是立了规矩的,啤酒都是一杯算一杯),然后大家互相交叉敬酒,最少两个,山东很多地方都是四个起,只能是双数,然后还要单独加深(就是单独再多喝几个),你算算如果一个人和剩余的11个人每个人都喝4杯是多少?

最后结束的时候大家还要共同再喝几个酒,我们这里一般是2-4个。

简单算下,按啤酒来算,比较好算,一般酒店高脚杯装500毫升的啤酒是接近四杯一瓶,而且我们山东喝啤酒没有一次喝半杯的说法。

(24+44+4)÷4=18瓶

(12+44+2)÷4=14.5瓶

基本就是每场酒,如果你喝啤酒就是14-18瓶之间才能结束本次战斗。

但现在大多数情况都是,先喝白酒,喝的差不多了再喝红酒和啤酒,基本都一个说法,冲冲之前的喝下去的白酒。

所以说,不是山东人能喝酒,而是山东的酒文化让你必须得喝下去这些酒!

喝不下了,没关系,抠抠嗓子眼回来继续喝,必须得把客人喝好了,喝高兴了才行。

这就是为啥很多人觉得山东能喝,我们酒文化根深蒂固,劝酒也厉害,而且是交叉车轮的喝法,就是酒量再大也经不起这么繁多的酒桌规矩。


就知道你有毒


好好喝酒这个事,被这些狗屁比来比去,全成了拼量。

所谓的“酒文明”,便是被这些糟粕玩意儿害了。我极度恶感目前国内所谓酒文明。

喜欢啤酒变成了能喝多少啤酒,我跟朋友说我一次也就喝两瓶,还是330ml的——不是讲笑话,比利时精酿可不是拿来拼的。

要说酒文明,看看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哪儿的酒不出名?哪儿没有酒文明?偏偏就咱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撒播下来“拼酒量”的文明?Bullshit!

国产酒厂也有原罪,以啤酒厂为例,全套工业啤酒无可厚非,毕竟赚钱最快。可酒精度越来越低,玉米淀粉大米这些料越来越爱加,最终便是生产出一车一车的廉价酒水,引导人们一次喝个一二十瓶(度数太低太低太低太低,喝少了都没反响只尿尿),销量也蹭蹭上去了。

假设让这些天天拼酒的“酒神”,找个清净地方,给你3瓶罗斯福10号,从一开瓶子闻到幽香开始,你就知道这么好(贵)的啤酒,才舍不得乱喝呢。静心,细品,感叹手艺精酿啤酒的用心和执着。2瓶下肚,不低的酒精度现已让你微醺,知道再喝下去已是浪费。而此时你现已品味了一款顶尖啤酒最好的状况。

这也是酒文明,我甘愿身边满是这样的文明。


捣你两锤


酒量就没有排名,可能是人们一直以来的误解吧,有关酒的排名最靠谱的还是酒的销量,哈尔滨市一直列局全国第一从建国到现在。但是这样也不足以说明东北人能喝,我本身就是东北人,一直生活在南方,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东北人能喝?因为东北人喝酒不要命的喝,喝吐了,吐完回来接着喝,反正也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游戏,吃饭喝酒就对了。那么这算能喝吗?能喝的意思我感觉应该是有一个界限的,喝醉为止,你都醉了还是硬喝,那真的是所有人都无上限,如果叫你一口气喝一瓶茅台,然后马云把家产分你一半,谁不喝?普遍认为南方人不能喝酒也是这个原因,风俗上南方人不像北方那么好爽,第一次见面就是朋友,所以喝酒很多都是点到为止。

除了喝酒要以醉为界限以外,还要有时间限制,很多人也说两广地区更能喝,其实广东人喝酒用小杯,喝酒能喝一宿,你说这算能喝吗?喝一瓶啤酒,中间可以去两趟厕所,只要成年人身体没有任何缺陷,也是无限喝吧。

所以任何排名都是假的,根本不可能有,除非官方进行一次比赛,每个地区采样,男女老少100人,一小时内,喝啤酒的数量,白酒的数量,如果两个人一样多,喝完以后,在进行行为测试,看酒醉的程度,再分谁更能喝,这样才算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