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覺全國各地酒量大排行靠譜嗎?

用戶110654842641


首先,這個酒量省市排行前面加了個“網友心目中”就足以說明,此排行僅供參考。

本身酒量就很難去衡量,全國也沒哪個機構專門是負責監控全國各省市酒量的。

喝酒發展到今天,完全就是一種文化和愛好,文化如何去排名?這不合適。

但相對來說,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大,是有一定依據的。

第一,跟氣候有關。北方相對南方氣候更加寒冷,喝酒驅寒是北方部分地區一直有的習慣。

第二,跟北方人的性格有關。北方人多好爽義氣,好以酒交友,關係好的朋友相聚也常以喝酒為先。

第三,就是當地習俗。北方無論婚喪嫁娶、大年小年,各種民俗節日都有喝酒的習慣。不僅喝酒還將就酒禮酒文化等等。

綜合以上,只能大致分出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愛喝酒,在更多場合會喝酒,因此北方人酒量會高於南方人。

但至於說北方哪座城市酒量更高,甚至都精確到人均多少毫升,這全無根據。至少我身邊酒量好的人,絕對不是都來自一座城市,也絕對沒有人精準的說出他所在的城市人均喝酒多少量。

這個網友心目中酒量最高的省市排行,大家全當參考,不要以此起了爭執。



西一安鮮


我跟對象都是山東人,每一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酒桌文化,而酒文化是生存狀態的一種延伸,是情感的載體和寄託!




都說山東人能喝,這個我覺得的確不假!作為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山東人喝酒,的確比較講規矩,而且規矩特別多!不同的客(方言讀 kei),規矩也不同!

第一,這個陪客(kei)人員安排就有講究!比方說新女婿,頭一年結婚,初二走丈母孃家拜年!女方家會把家族裡邊所有男丁都叫過來陪客,從叔伯輩到兄弟輩,甚至到侄子外甥輩兒的男丁,都得上桌陪酒!這是新女婿第一次來,也是最大的一次接待排面!所以女婿非常緊張,因為陪酒陣容人員強大,可以說百分百喝倒跑不了!



第二,座位安排!首先主配和副陪坐對角!新女婿肯定是大客,在主陪右手!同行的親屬安排在主陪左手,為二客!如下圖所示!堅決不能坐錯,非常講究。一般這個時候,會寒暄推擋一番,最後還是會落座自己的位置!


第三,敬酒!老輩兒的農村窮,能喝個酒不容易。家裡要是來了客人啊,都緊著客人先喝。讓客人喝足喝好!那個年代農村很窮,勞動力老爺們幹完活之後,最愜意的事情就是喝點小酒了。所以這個給客人敬酒啊,就是這麼來的。標準器具應該是用5錢(記不太清了)的小酒盅!主陪開始敬酒,就開始領6個酒不等,如果是貴客,領9個也正常!其次副陪接上,再隨後各個邊陪也跟上!這一圈下來基本上就一斤白酒左右了。
標準流程走完,那就是個人發揮了!大部分新女婿在這個時候就已經禿嚕桌子底下去了。如果一看新女婿,還沒有問題。這個時候家族裡面幾個比較能喝的就輪番的上。直到新女婿招架不住,這酒就算喝好了!回頭主辦方覺得今天不錯,讓新客(kei)喝好了!新女婿也覺得這家人真熱情,待的不孬😂!皆大歡喜!禮節盡到,不掉面!😃


美護悠然


不謙虛的說,我幾乎走遍了咱國家(除了湖南和雲南),我是內蒙古人,愛喝酒,愛吃肉,一個月連續不停酒也是正常。按照題目要求,我先說酒的售賣量,決定售賣量的主要因素還是人口基數,內蒙古人口最多的市是赤峰市,420萬人,內蒙古總人口也就2000萬出頭,河北一個邯鄲市就700萬人,河南一個開封市也近500萬人,四川宜賓也有560萬人。這幾個省總人口都有內蒙古的3-4倍,一線城市咱更不能比較,因為一會要說哪裡人能喝。按照以上人口基數比較來分攤喝酒和酒的銷量比重,也應該是1:3-1:4吧,意思是酒的銷量你河北賣掉4瓶白酒和內蒙古賣掉1瓶是一樣的。所以大家看下圖,對比一下可得到答案,酒的實際售賣量要把人口因素剔除掉。 然後,再再說喝酒,各地都有自己的酒文化,存在酒文化差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釀一方好酒,酒的差異無非是農作物原料、氣候環境、水質、釀造工藝的區別,所以各地的本地酒各有千秋、各有韻味,這裡就不長篇大論羅列各地的酒了,太多了,但是除了大家公認的國白酒和名白酒外,大多數本地人還是喜歡喝本地白酒的。東北五穀酒、高粱酒、玉米酒、小米酒,高度酒泡山貨大瓶子擺一溜;河北保定衡水邯鄲自古出好酒;山西借問酒家何處有,汾酒釀出千百味;山東孔府蘭陵琅琊臺,泰山日照扳倒井;江蘇蘇北有好酒,洋河雙溝今世緣;陝西釀酒3000年,西鳳長安大杜康;河南人多地少白酒少,寶豐老酒值得喝;安徽酒受四川影響多,古井貢酒口子窖;湖北勁酒喝不慣,枝江大麴喝半瓶;四川貴州不再說,湖南雲南的白酒沒喝過;廣西米香酒氾濫,實話真的喝不慣;江西四特味道棒,章貢不如全糧液;浙江白酒釀的少,少量來點同山燒;福建臺灣放一起,高粱酒味道難下嚥;廣東適合喝啤酒,白酒清遠算湊乎;甘肅寧夏濃香型,皇臺沙湖老銀川;新疆伊力特喝著是陝西酒味;青海西藏最好別喝酒;內蒙古糧食產區有好酒,河套通遼大赤峰。口水蔓延了……

咱再說哪裡人能喝,哈哈哈,愛喝酒的到哪裡都愛喝酒,喝的就是感情,東北 山東 內蒙古 新疆,這是喝白酒一線地區,河北、蘇北、安徽北部、陝西、山西是喝白酒二線地區,四川、貴州、湖北、江西、廣西是喝白酒三線城市,北緯30度以南的越往南喝白酒習慣越少,並不是說人家不能喝,是不愛喝,咱去上海浙江也被石庫門和紹興放倒過,也讓吃酒泡的梅子善意騙過,黃酒喝不過浙江人,啤酒喝不過廣州青島哈爾濱烏魯木齊人。 其實,喝什麼酒不重要,喝酒就是為拉近關係,放鬆思維,發洩情緒。雖然本人也極愛喝酒,但勸酒友們保重身體,健康是最最重要的。抱拳抱拳


留白173103043


這是不靠譜的,我是山東人,都說山東人酒量大我不認可

文章說的是酒量最高的排行,也就是說的人均酒量,在山東第一人口眾多

今天看到一篇人口基數的報道,山東10047萬人口排第二,在我自己的朋友圈裡也有能喝酒的,也有不喝的,一半一半吧

女性是很少喝酒的,這樣算起來要把喝酒人的酒量分配給不喝酒的人身上,算一半一半吧,每個喝酒的人酒量在7.6兩45度白酒

說句實在話,一般喝酒的這個量已經扶牆了,當然很能喝的不算,再者不是每一天都喝酒,調查不嚴謹

如果按照酒量排行 東北和內蒙應該是名列前茅的,環境和性格的原因,常常見到女性也是喝高度白酒的,而且可以天天喝

如果是按照省內銷量的話應該是山東

要說是酒量,這個就不得不說不靠譜了


小程歪客


全國哪個地方酒量大,誰最厲害,誰又比誰厲害,這個沒法進行統計,老百姓只會憑藉自己平常接觸的人來評論,目前公佈的酒量排行榜(下圖),也只是網友根據自己的判斷和體驗得出的,作為長大在南方,長期生活在北方的人來說,我覺得,這個排名還是比較靠譜的。

在大家的感覺中,整體來說,北方人要比南方人酒量大,這個沒有疑問,至於原因,主要是跟北方氣候、飲食習慣、性格、環境有關。

整體來說,北方比較寒冷,冬天喝點小酒,身上的熱量就出來了,在新疆的哈薩克族,他們屬於遊牧民族,經常要喝點小酒,甚至每天都要喝一點,主要是山裡常年是雪,家門口就一米多深的雪,氣候太冷,冬天喝點酒,可以暖暖身子、抗寒保暖,在北方,冬天喝白酒的人比較多,如我出去聚會,同事或者朋友之間,肯定是要喝酒,而且,都是度數比較高的白酒。


還有就是,北方有大家喜歡喝酒的社會環境,你在這樣的環境待的時間長了,即便不會喝酒,但慢慢的,就越來越會喝酒,酒量還越來越大,這就是,練出來的。我以前剛來北方的時候,一瓶啤酒都會暈,如今,差不多將近一瓶白酒,這個酒量,在北方來說,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回到南方老家,跟同學兄弟們喝酒,這個量,還是比較厲害的。所以他們經常調侃說,我在北方待,啥都沒學會,把酒量練出來了。

北方人豪邁的性格,造就了其酒量,南方人喝酒,磨磨唧唧,慢騰騰,太斯文,實話說,我回去很老鄉或者同學兄弟們喝酒,實在不太習慣他們喝酒慢騰騰的,一點沒有豪邁的氣勢,在北方喝酒,直接前三杯,幹了,開始吃飯,邊吃邊喝,經常會是一杯幹,比較有氣勢,這是環境造就了北方人這種豪氣和狀態,而南方人喝酒,是沒這種感覺的,兩個字:磨嘰,三個字:不盡興。感受不到北方人的豪邁之氣,不夠大氣。


在北方,山東最能喝,內蒙古第二能喝,也沒有爭議,山東大漢能喝酒,全國出名,我以前帶的一個山東小夥子實習生,一瓶半酒量,他說,這個酒量,在山東,只是正常酒量。山東人之所以能喝酒,原因也在於:

1、酒廠多,度數低。比如孔府宴酒,青島啤酒、葡萄酒等等幾百家酒廠,就是因為都愛喝酒,所以才養活了這麼多的酒廠。反過來說酒廠多了,也造就了山東人愛喝能喝的能力。山東人一般喜歡喝40度左右的低度酒,很少喝50度以上的高度酒。


2、山東人性格比較好爽,練就了他們的流酒量。

3、遺傳。這個理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父親能喝,兒子就能喝,當然了,我覺得還是從小的氛圍,家裡吃飯聚會要是都喝酒的話,長大了孩子就隨著著氛圍就也能喝酒了。

所以說,酒桌上流傳這樣一句話: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山東小綿羊。

根據統計全國各地白酒消耗量排名如下,山東人以日均飲酒83.1ml遠超其他友鄰。可見山東人多愛喝白酒。

騎馬喝酒是內蒙古人的快意生活,造就了內蒙古人能喝酒,排名第二,比較正常。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我不知道這個酒量排行是通過什麼途徑得出的結論,有無科學性,但從我的經歷來看,雖然不是很實際,但也算不上太離譜,總體上能夠反映一個基本情況。

我是山東人,平時接觸最多的也是山東人,咱先不說山東人的酒量如何,單是喝酒的風俗我認為國內無出其右者,山東的酒場那絕對是一個大戰場,不勝酒力的人真的是一種巨大的考驗。而且山東人勸酒也很猛,只要你一上桌,總得有無數種理由讓你舉起杯來,而起只要舉起杯,一般都有辦法讓你一醉方休,這也是很多外省人怕上山東酒場的根本原因。

在我們當地,一個最常規的喝法就是“三二一”,三兩的酒杯倒滿,主座帶著敬三次喝完一杯,副陪再敬兩次喝完一杯,這樣下來就是六兩白酒,然後其它再一人敬一次,猛的一次喝完整杯,然後“你隨意”,到底真隨意還是假隨意,大家都懂的。所以一圈打下來,最低也要一斤開外。常規程序進行完後,還要輪番單敬,那就更沒數了。幾番下來之後,能夠清醒的那絕對是大神級別的酒量。

還有人講,我不喝白酒喝啤酒行不行?可以,啤酒和白酒也是有比例的,一般來講是一對六的比例,就是你喝一杯三兩的白酒,對方要喝六杯三兩的啤酒,也就是一斤八兩,相當於人家一杯白酒喝完你要兩瓶啤酒見底。一圈下來啤酒喝多少,大家心裡都有數,所以啤酒量不行的,根本不敢主動要求喝啤酒。

山東人酒量是不是最大的,這個不得而知,但我可以說山東人喝酒絕對是最猛最拼的。


元芳有看法


喝酒世界第一的是俄羅斯人!第二是中國青海。

做為一個四川人,對酒是有一定發言權的,四川的名酒之多在全國是很有名的,但是品牌越大假酒越多,也許有的人一輩子喝五糧液都不一定喝到過真貨,喝假酒一喝就上頭,又能喝多少呢?所以四川人公斤級酒量的還是很少的!

青海人獨愛青稞酒,青稞酒就不一樣了,因為品牌知名度不是很高,價格也不是太高,所以勾兌的假青稞酒很少出現,加上青海的高原寒冷氣候,長達六個月的冬季也給無所事事的青海人有了更多的喝酒鍛鍊機會。42度的青稞酒我親眼見過三個青海人喝了十五斤。青海人可以一頓酒連續喝一天,醉了繼續喝,喝完繼續醉…

東北,華北有不服的可以去戰,提醒一下全青海海拔都不低於兩千米,高原缺氧的情況下你還能喝多少?


戶外樑子


其實這個排名真的沒有任何依據。

我是山東人,我們這裡不能喝酒的也多的很,這個酒量大小和地域真的沒什麼太大關係,為何都覺得山東人能喝,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影視作品裡,大多都把山東人刻畫的酒量大,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最具代表的就是水滸。

再者山東受孔孟之道影響,喝酒規矩非常多,每個地方還都不一樣,但宗旨是一樣的,必須喝飽喝足,把客人招待好!

酒席間,怎麼安排座位,客人坐哪裡,主陪,副主陪,其它賓客怎麼坐都是有講究的,喝酒中,怎麼帶酒,帶多少個酒也都是有講究的,不是說,你想喝拿起來就喝,都是有由頭的。

簡單說下吧,我們這裡吧,好比一桌共12個人喝酒,一般主陪和副主陪帶一年酒,意思是十二月,喝12個酒,很多都會再多帶12個酒,就是說第一圈就要喝12-24杯(當然具體每杯白酒紅酒喝多少,開喝前都是立了規矩的,啤酒都是一杯算一杯),然後大家互相交叉敬酒,最少兩個,山東很多地方都是四個起,只能是雙數,然後還要單獨加深(就是單獨再多喝幾個),你算算如果一個人和剩餘的11個人每個人都喝4杯是多少?

最後結束的時候大家還要共同再喝幾個酒,我們這裡一般是2-4個。

簡單算下,按啤酒來算,比較好算,一般酒店高腳杯裝500毫升的啤酒是接近四杯一瓶,而且我們山東喝啤酒沒有一次喝半杯的說法。

(24+44+4)÷4=18瓶

(12+44+2)÷4=14.5瓶

基本就是每場酒,如果你喝啤酒就是14-18瓶之間才能結束本次戰鬥。

但現在大多數情況都是,先喝白酒,喝的差不多了再喝紅酒和啤酒,基本都一個說法,沖沖之前的喝下去的白酒。

所以說,不是山東人能喝酒,而是山東的酒文化讓你必須得喝下去這些酒!

喝不下了,沒關係,摳摳嗓子眼回來繼續喝,必須得把客人喝好了,喝高興了才行。

這就是為啥很多人覺得山東能喝,我們酒文化根深蒂固,勸酒也厲害,而且是交叉車輪的喝法,就是酒量再大也經不起這麼繁多的酒桌規矩。


就知道你有毒


好好喝酒這個事,被這些狗屁比來比去,全成了拼量。

所謂的“酒文明”,便是被這些糟粕玩意兒害了。我極度惡感目前國內所謂酒文明。

喜歡啤酒變成了能喝多少啤酒,我跟朋友說我一次也就喝兩瓶,還是330ml的——不是講笑話,比利時精釀可不是拿來拼的。

要說酒文明,看看法國德國比利時西班牙,哪兒的酒不出名?哪兒沒有酒文明?偏偏就咱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國撒播下來“拼酒量”的文明?Bullshit!

國產酒廠也有原罪,以啤酒廠為例,全套工業啤酒無可厚非,畢竟賺錢最快。可酒精度越來越低,玉米澱粉大米這些料越來越愛加,最終便是生產出一車一車的廉價酒水,引導人們一次喝個一二十瓶(度數太低太低太低太低,喝少了都沒反響只尿尿),銷量也蹭蹭上去了。

假設讓這些天天拼酒的“酒神”,找個清淨地方,給你3瓶羅斯福10號,從一開瓶子聞到幽香開始,你就知道這麼好(貴)的啤酒,才捨不得亂喝呢。靜心,細品,感嘆手藝精釀啤酒的用心和執著。2瓶下肚,不低的酒精度現已讓你微醺,知道再喝下去已是浪費。而此時你現已品味了一款頂尖啤酒最好的狀況。

這也是酒文明,我甘願身邊滿是這樣的文明。


搗你兩錘


酒量就沒有排名,可能是人們一直以來的誤解吧,有關酒的排名最靠譜的還是酒的銷量,哈爾濱市一直列局全國第一從建國到現在。但是這樣也不足以說明東北人能喝,我本身就是東北人,一直生活在南方,為什麼大家普遍認為東北人能喝?因為東北人喝酒不要命的喝,喝吐了,吐完回來接著喝,反正也不需要理由不需要遊戲,吃飯喝酒就對了。那麼這算能喝嗎?能喝的意思我感覺應該是有一個界限的,喝醉為止,你都醉了還是硬喝,那真的是所有人都無上限,如果叫你一口氣喝一瓶茅臺,然後馬雲把家產分你一半,誰不喝?普遍認為南方人不能喝酒也是這個原因,風俗上南方人不像北方那麼好爽,第一次見面就是朋友,所以喝酒很多都是點到為止。

除了喝酒要以醉為界限以外,還要有時間限制,很多人也說兩廣地區更能喝,其實廣東人喝酒用小杯,喝酒能喝一宿,你說這算能喝嗎?喝一瓶啤酒,中間可以去兩趟廁所,只要成年人身體沒有任何缺陷,也是無限喝吧。

所以任何排名都是假的,根本不可能有,除非官方進行一次比賽,每個地區採樣,男女老少100人,一小時內,喝啤酒的數量,白酒的數量,如果兩個人一樣多,喝完以後,在進行行為測試,看酒醉的程度,再分誰更能喝,這樣才算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