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好孩子,有一些有標誌性的標籤:比如“天使寶寶”,就是那種從生下來就負責吃了睡,睡了長,完美演繹吃睡長三項全能的娃娃。長大以後,就成了“別人家孩子”:他們會準時完成作業、他們字跡工整、他們的臥室乾淨整潔,擁有新三項全能。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這樣的孩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這樣的父母,也著實讓人羨慕嫉妒。可是,好孩子的父母們也要留意了,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沒有“乖”過了頭。

當父母的,經常覺得自家孩子讓人頭疼。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養個孩子,就像養了個祖宗,特別不好伺候那種。

經常被娃氣到七竅流血。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在沉迷帶娃日漸崩潰路上奔走的父母,總結了熊孩子的表現:和父母頂嘴、耍脾氣、和父母對著幹、不聽父母說話、反駁父母的話語、不理你、故意做壞事、當眾大哭大鬧、不斷要新玩具。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把娃養大,覺得手掌上的生命線都比以前短了……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跟“壞孩子”相對應的,是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好孩子”。他們誠實、善良、懂禮貌、愛學習。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如果說“壞孩子”的標籤就是:“不聽話”、“不乖”,那好孩子的標籤肯定就是:“聽話”、“乖”。處處是學習楷模、是行走的標杆,聽話到完全不需要父母操心那種。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才能擁有這樣的孩子。

可是,好孩子真的意味著放心和省心嗎?需要警惕的是,正是由於所有人都傾向於認為,好孩子的一切都很好,所以,不會成為特別關注的焦點。因為他們會做所有人期望他們去做的事情。顯然,這本身就是問題。這就給“好孩子”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因為他們內在的需求是:過度服從。而過度服從,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三個不好的影響。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1、 形成奴性心理、缺乏責任感。

父母都希望孩子“乖”、“聽話”,可是,太過聽話的孩子是沒有主見的。孩童時期聽父母的話習慣之後,他就沒有辦法自己決定事情,並且會形成一種奴性的心理,成為一個只會複製思想、執行命令的木頭人。

太過聽話的孩子,長大之後還會表現出缺乏責任感 因為不能決策事情 就會下意識地規避責任 一直把父母作為自己的保護傘 不能獨立承擔後果 心理承受能力差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2、容易感到自卑、迎合別人。

好孩子的標配就是“懂事”懂事的孩子就是能順應父母的要求,做事不出格、規規矩矩。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3、缺乏自信、交際能力差。

除了懂事,安靜、不愛說話的孩子一般也會被大人誇。其實安靜的孩子,有可能是因為他缺乏自信、不敢表達、交際能力差,長大後就會很難融入集體。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好孩子的好,都是源於對憂慮父母的愛。這些孩子非常善於撫慰處於暴怒狀態的父母,因為這些父母,往往無法容忍孩子有任何不完美的行為表現。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為了迎合父母的焦慮,提高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印象分,聽話的孩子往往會選擇壓抑自己的情緒。儘管這樣能夠產生短期的、愉悅性的順從,但也會讓孩子積累巨大的負面情緒。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作為孩子,他們遵守規則,從不製造麻煩,照顧別人,而不是煩擾別人。但是,遵守規則,並不能讓他們在成人的世界裡走得很遠。幾乎所有有趣的、值得去做的、重要的事情,都會遭到一定程度的反對。比如,一個絕妙的想法總會令人有些失望,但卻非常值得擁有。於是,這個“好孩子”很容易被當成一個平庸而無聊的人。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所以,專家提示,別讓你的孩子太“乖”了。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發脾氣,就大吼“哭什麼?不準哭!”或者當孩子做了錯事,家長特別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求孩子說“下次再也不敢了”,這些都對孩子的情緒管理很不好,極容易壓制孩子的情緒釋放,導致孩子易患抑鬱症,或者產生自卑或者悲觀的情緒,同時也不利於讓孩子認識到真正的錯誤。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總是認為孩子“不聽話”,其實是一個誤區。孩子的快樂被阻斷,肯定會有一些情緒發洩,如果碰到這種情況,做家長的不如及早帶孩子結束,有一個結束的儀式。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臨床心理學特別關注“聽話”及“追求完美”的負面意義。實際上,適度培養人的合作精神,是必須的,但我們要警惕的是,順從人格的過度發展,一旦“順從”成為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首要甚至唯一的策略,這便會導致心理學家所稱的“神經症的順從人格”。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過度服從的孩子,其實,真不一定就是“好孩子”,或許,他們很好,因為他們別無選擇。他們的善良是必需品,而不是一種自我選擇。

別讓你的孩子太“乖”:好孩子的危險是過度服從

所以,我們有時候可能需要孩子有一點富有成效、勇敢的“壞”。畢竟,孩子不是父母的複製品,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想法,自在地成長成快樂的樣子,才能開啟他們多彩的人生。而這些,絕對跟過度服從的“好”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