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01很多父母都希望把自家孩子培養成“好孩子”

我們作為父母,既然生下了孩子,便也有教育他們的責任和義務。而我們也不遺餘力地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奔跑。

雖然我們並不都希望孩子將來成龍成鳳,但至少也希望孩子不要成為問題兒童。

然而現實是,即使我們的初衷是“避免孩子成為問題兒童”,但最終都會變成“如何將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好孩子’”。當我們以為自己正在將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好孩子的時候,孩子其實是變成了一個“將來有問題的好孩子”罷了。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的吳謝宇弒母案。吳謝宇在朋友的記憶中,是一個開朗、熱情而自律的人,同學遇到困難時也會主動提供幫助。而且他成績優秀,考試經常年級第一。但就是這樣一個在別人眼中的“好孩子”,做出了弒母的殘忍舉動。

在我們的觀念裡的“好孩子”其實代表著有更大的忍耐力。這個孩子不輕易流露自己的感情,不會動不動就哭、生氣、不高興、鬧脾氣。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但這卻是一個極大的育兒誤區,也成為了父母育兒路上的束縛。

因為那些在家長面前表現得十分溫柔的“好孩子”,有可能在學校老師或其他大人看不見的地方,陷入無法控制自己的攻擊性情感狀態中。

真正的“好孩子”並不是不會流露自己感情的人,而是能好好表達自己感情的人。

我們之所以會認為不輕易流露自己感情的孩子是好孩子,其實是因為父母都很害怕孩子自由表達自己的感情。

一方面是因為如果一個孩子哭、生氣或者不乖的話,父母就會被別人當成是不合格的父母。

另一方面是無痛文明所決定的。在大阪府立大學教授森岡正博先生所寫的《無痛文明論》這本書中提到,我們的身體有著追求快樂、舒適、安樂,避免痛苦、悲傷、難過的慾望。

因為一個哭鬧的孩子對我們來說是“麻煩”,是“痛苦”。而一個不哭不鬧的“好孩子”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但就算我們被別人認為是不合格的父母,一個哭鬧的孩子對我們來說是痛苦和麻煩,我們正確的做法仍舊是應該培養一個能痛快哭出來的孩子。

曾經看過一檔親子節目,叫做《我們長大了》。其中有一對3歲半的雙胞胎姐妹特別招人喜歡,尤其是妹妹二毛。雖然小姑娘很愛哭,不是正在哭,就是在哭的路上,但她的情商卻特別高。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我們長大了”,搜索結果如下圖所示: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她能迅速和小朋友打成一片,會安慰生氣的姐姐,會為別人著想,也會讚美別人。

這是因為媽媽在遇到二毛哭鬧的時候,都會耐心地安撫二毛,儘量不壓制孩子的情緒。在媽媽的教導下,二毛更會表達自己。

在《了不起的孩子 如何培養高情商、抗挫折力強的孩子》這本書中提到,孩子能痛快哭出來並“不顧他人感受”索取的能量,是孩子“生存能力”的源頭。而要想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並培養他們的生存能力,這種能量是必需的。

也就是說,能夠痛快哭出來的孩子,他的內心是充滿能量的,這樣的能量能讓他具有高情商和抗挫折力。

要想培養這樣的孩子,關鍵在於培養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說讓孩子的感情社會化。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02感情社會性對孩子的重要性

情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但我們很多時候卻覺得,情感是我們長大以後自然而然就懂得的事情,而不是別人教我們的。所以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便不會特別重視引導孩子對自己情感的表達。

這就導致孩子的感情缺乏社會化。感情的社會化是指學會表達情感的詞彙,通過與大人之間情感的交流,將自己的情感用語言表達出來,並將意義傳達給他人的過程。

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感情社會化”,搜索結果如下圖所示: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我們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從來不好好地觀察孩子。在孩子遇到情感問題的時候,只會採取發火、打罵或者無視的態度。

我們越是不去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感情,孩子便越會對自己的感情感到困惑。他們搞不清楚自己的感情,尤其是負面的感情。

比如雖然孩子在3歲左右能夠說出“我很高興”,但很多孩子直到初中、高中,都無法說出“我很難過”、“我很沮喪”、“我很傷心”。

只有當孩子學會說出“我很傷心”,藉由“傷心”這個詞,才能推斷出傷心所代表的意義,從而在人與人之間引起共鳴。

“感情的社會化”是將自身的感情傳達給他人的力量的基礎。如果感情得不到社會化,負面的能量會越積越多,最終使孩子無法承受。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問題也就產生了。

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為了無痛化,企圖打罵孩子或者無視孩子的哭鬧讓孩子儘快冷靜下來,反而會讓孩子感受到身體感覺的危險。而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滿足,自己的身體感覺存在危險時,他們便會將自己的感情封印起來,阻斷自己的感受。

因為“屏蔽感受”和“封印感受”這樣的防禦功能,對感情缺乏社會化的孩子來說,是最有效的逃避自身危險的手段。

一方面父母不去引導孩子發現並表達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孩子為了逃避危險的感覺,選擇封印自己的感情。這兩個方面的原因,使得越來越多的負面情緒得不到社會化,孩子將不知道困擾自己的究竟是怎樣的感情,只會感覺到一團亂糟糟的不愉快的能量集合體,也就不能安全地承受住類似憤怒、悲傷、不安、恐懼等負面情緒。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03缺失感情社會性的孩子,心理容易出現問題

缺失感情社會性的孩子,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情,對自己的感情感到困擾。因此遇到危機的時候,很容易採用原始的防禦手段。

所謂的原始防禦手段主要有三種:戰鬥、逃跑和僵化(裝死)

人類最原始的防禦手段和動物是通用的。現在我們拿動物來舉個例子:

比如像螳螂一樣遇到敵人勇敢迎上去的是“戰鬥”防禦;像變色龍一樣遇到敵人就“隱形”的是“逃跑”防禦;像西瓜蟲一樣遇到敵人就縮起來一動不動的是“僵化”防禦。

在《了不起的孩子 如何培養高情商、抗挫折力強的孩子》這本書中,這樣形容不同防禦手段的孩子:

採取“戰鬥”防禦手段的孩子會變得“具有攻擊性”;採取“逃跑”防禦手段的孩子變得“不安分”;採取“僵化”防禦手段的孩子會“通過封印自己的感情來適應環境”。所謂的“僵化”指的是讓身體中流動的不愉快的感情全都凝固起來。

具有攻擊性和不安分的孩子看似問題最大,但這樣的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外顯的,更容易被家長髮現。問題最大的其實是採取“僵化”防禦手段的孩子。他們封印自己的感情,不表現自己的感情,在父母看來就是“好孩子”,但到青春期的時候,各種問題就開始顯現了。

比如嚴重的逆反,什麼事都喜歡跟家長唱反調,不好好學習,和父母關係冷淡,或者其他一些更加嚴重的問題。

有一部電影叫《陽光普照》,講的就是一個不會哭鬧、過於懂事但最後卻選擇跳樓自殺的“好孩子”的故事。

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陽光普照”,搜索結果如下圖所示: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主人公阿豪是陳家長子,正在讀高中,成績優異,一直是家裡的驕傲。他的臉上一直是平靜的表情,不哭鬧,不頂撞父母,是個父母眼裡的“好孩子”。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但看似平靜的他,卻在悄無聲息地崩潰。在一個毫無徵兆的夜晚,跳樓自殺。因為一直站在陽光普照之下的他,渴望逃離,渴望躲到陰影底下。但長期的感情封印,他已經不知道怎麼去反抗,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感情。最終逃不過自己內心的煎熬,選擇了一條不歸路。

心理研究表明,如果孩子長期感受不到理解和認可,會變得內向、沉悶、消極,甚至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做出自殘、自殺等極端行為。

缺失感情社會性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沒辦法自己給自己找到安全感和安心感,更加沒辦法安慰自己。他們迷茫、不知所措,唯一能排解自己內心痛苦的辦法是宣洩在外。

因為他們小時候就沒有被保護好,他們的負面感情沒有得到充分的引導,沒有在父母愛的擁抱裡變成安全的情感。他們因為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而不斷壓抑自己,最終只能通過大腦最原始的防禦手段來保護自己。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04父母這樣做,才能培養孩子的感情社會性

約翰·戈爾曼說過:“父母對孩子的回應程度,關係著孩子一生的情緒健康,直接決定了孩子情商的高低。”

我們也可以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回應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感情社會化程度的高低。感情社會化程度越高的孩子,越能表達自己的感情,也越能讓內心的負面情緒和負面能量更好地釋放出來,並最終將負面情緒轉變為安全的情緒。

人最害怕和無奈的是未知。孩子對自己的感情迷茫的時候,會選擇原始防禦手段來保護自己。但如果我們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此刻體驗到的情緒是什麼,讓他們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並通過表達引起他人的共鳴,讓孩子的感情變得社會化。那麼,他們面對的將不再是未知和迷茫,而是可以通過後天的方法來應對。

這裡有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培養孩子感情的社會化:

第一,不要無端指責孩子。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經常會搶東西,但如果自己的東西被搶走了,就會哭鬧。實際上,他此刻心裡是難受,是委屈。如果父母不管三七二十,上來就是一頓指責,或者大聲喊著讓孩子不要哭,孩子會更加難受,反而越哭越大聲。

就算孩子為了讓父母接受自己嘗試著停止哭泣,但是身體中逆流而來的不愉快的感情能量會混沌地停留在體內。

原本開心的感情,因為玩具被搶走,不愉快的感情一下子全部倒灌入身體裡。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發生著什麼,從而陷入混亂裡。

我們正確的做法是先蹲下來抱抱孩子,告訴孩子:“玩具被搶走了很難過,對不對?媽媽知道你很不甘心,我們一起過去,好好跟小朋友說,跟他一起玩,好不好?”

當我們將孩子身體裡複雜的感受表述出來的時候,孩子心裡不再因為無法表達的感情而陷入恐慌,反而會更快地平靜下來。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第二,利用“3T原則”和孩子進行溝通。在《父母的語言》這本書中提到,如果父母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使用“3T原則”,不僅能增進親子間關係,讓孩子和父母之間能夠相互理解,同時還能提高孩子智力。

所謂的“3T原則”是指:

Tune in共情關注

Talk more充分交流

Take turns輪流談話

  • l 共情關注

共情關注是指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有意地觀察孩子在關注什麼,然後父母也去關注,等時機成熟,再和孩子談論它。

共情關注的核心目的是父母的回應。父母的回應在孩子成長的頭五年顯得尤為重要。孩子未來的認知力、情商、自控力等,都跟父母的回應有著密切的聯繫。科學表明,恰當的情感回應對於孩子的行為和大腦發育是很有必要的。

在共情關注的過程中,父母需要先觀察孩子的行為,然後去理解孩子為什麼這麼做,最後再回應孩子的需求。

  • l 充分交流

充分交流其實就是指父母要多跟孩子交流,尤其是面對面的交流。充分交流不僅包括父母和孩子之間零星的語言交流,還要讓孩子掌握分門別類的詞彙,並學會它們的使用方式。

我們在和孩子充分交流的過程中,不僅我們自己要講述(對當前發生的事情進行描述),還要鼓勵孩子參與進來,與孩子進行平行談話(將談話的重點落在孩子身上),還要鼓勵孩子脫離現時語境,進行非現時的交流。

比如孩子作業做不出來,生氣地扔了筆。這時我們可以跟孩子描述他當前的心情:“媽媽知道你因為作業不會做,很煩躁,甚至責怪自己很笨。但其實不是的,你只是還沒有掌握老師講的知識點。”

當自己的情緒被肯定後,孩子會冷靜下來。接下來採用平行談話引導孩子翻閱課本和筆記本,讓孩子對知識做一個回顧。並通過非現時交流的方式,讓孩子回憶老師課上所講的內容。

  • l 輪流談話

輪流談話不僅是親子間交流的黃金法則,也是“3T原則”中最重要的一條。其關鍵在於父母和孩子輪流參與談話。在談話的過程中,父母不僅要及時給孩子回應,還需要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第三,支持孩子的負面情感。父母在孩子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也渴望著父母的理解和認可。在自己遇到困難和情感問題的時候,也需要父母的幫助。

如果孩子陷入負面感情如痛苦、傷心、沮喪、生氣、焦慮、不耐煩的時候,能被媽媽抱在懷裡,並告訴自己這是什麼樣的一種感情,而這樣的感情是完全正常的。那麼孩子的消極感情獲得了支撐,他們便會從內心裡覺得自己是安全的。

孩子的內心會獲得力量,他們也會一點一點地變得堅強起來。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當一味地追求培養自己的孩子成為“好孩子”,成為一個不會表達感情、不懂反抗的孩子。我們需要培養孩子的感情社會化,讓孩子正確的表達感情。

孩子沒必要一直是一個具備同情心的孩子,只要將來能成長成一個有同情心的大人,一個溫柔、體貼的大人就可以了。這樣,他們在走入社會以後,才能發現工作和生活的喜悅、能夠愛自己的家人,並保護自己所愛的人。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