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德国那么穷,希特勒哪来的资金发展军队和发动战争?

gzye


一战英法俄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德奥意战败,奥匈帝国被迫解体,德国强大的战斗力使得英法两国严厉制裁德国,最终的结果就是德国需要赔偿大量战争赔款!德国在战争中损失巨大,加上战争赔款让德国的经济雪上加霜,贫困的德国是如何快速崛起的呢?这跟英美两国的大力支持以及希特勒的巧取豪夺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美国对德国的经济援助至关重要!



法国跟德国是世仇,在战争中两国鏖战多年,双方各自死伤百万以上,杀得两国人民仇深似海!法国要求分割德国的领土,同时索要巨额赔款,德国不得保留军队,以达到一举击垮德国的目的。英国则奉行大陆均衡政策,它不希望法国一家独大,因此主张保留德国领土的完整,适量索取战争赔款,且德国应当具备一定的军事力量!美国希望扶持德国强大,一方面好发展贸易,另一方面好让德国成为美国在欧洲利益的代言人!英法俄是传统大国,而德美则是新兴强国,美德两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希特勒上台后,颇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欢迎,对于德国的苦难遭遇都有帮助的意愿!犹太人富而不仁,深受欧洲其他民族的排斥!希特勒利用这一点,将德国境内的犹太人资产充公,然后大力进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德国的经济增长!据说希特勒建造的高速公路可以起降战斗机,质量非常好,至今还在使用!希特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内需提高了德国的经济水平!另外德国还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对中国国民政府提供军备与军事服务,当时国军的精锐部队都是德械师,军队中都有德国教官任教!


美国的财团对德国进行了大量投资,也就是说美国政府给德国提供了大量的低息贷款,这笔钱促使德国的军事科技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德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这都得益于美国的无私援助。战后大部分德国科学家被美军接到美国,他们为美国科技的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希特勒上台后拒不赔付英法两国的战争赔款,将省下来的钱用于发展军事力量!德国后来又攻灭波兰,击败欧洲多国,以战养战的策略使得德军一直都比较富有!


大秦铁鹰剑士


一战后德国不仅割让了重要煤矿产区,还承担了沉重的战争赔款,使德国经济恢复举步维艰。而1929年-1933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又让极度依赖美国援助的德国陷入崩溃。德国人穷到什么地步呢?失业人口长期维持在600万左右,一块面包一万亿马克,社会十分动荡。

这时,希特勒的纳粹党便利用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希特勒宣称执政后将大力解决失业问题,并把大量失业青年编入纳粹党的准军事组织——冲锋队。同时,希特勒积极寻求容克资产阶级的支持,许诺上台后将极大维护他们的垄断地位。另外,希特勒为了获取军方的支持,还许诺他们要扩军备战,一洗前耻。

1933年,希特勒在暗箱操作下如愿出任德国总理。不过扩军备战需要很大的一笔经费,而当时德国经济濒于崩溃,希特勒的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第一,洗劫犹太人。

当时德国有大约50万犹太人,他们善于经商,掌握着大笔财富。希特勒为了拿犹太人开刀,便利用民众的“仇富心态”并大肆鼓吹种族理论,将民众对失业和破产的怨气迁移到犹太人身上。

1938年11月9日夜晚至10日凌晨,许多纳粹份子装扮成平民有组织地对全国犹太人商铺、教堂等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打砸抢,在他们的带领下,其他民众也加入其中。大约7000多家犹太商铺和百货商场受到洗劫。由于街头小巷到处都是打碎的玻璃,当晚被称为“水晶之夜”。

此后希特勒开始有组织地清洗国内的犹太人,把他们投进集中营,掠夺了巨额财富。

第二,国家干预经济,大力兴建民用军用工程,解决失业问题

为了解决国内严重的失业问题,纳粹政府大力干预国家经济。通过修建高速公路、架设桥梁、兴建机场、兵营以及开垦土地、整治水利等工程,基本解决了德国的失业问题。

而这些工程很多都是军用的,为德国下一步扩军备战做好了准备。同时在工程的兴建中,德国资本进一步完成垄断化。

第三,获取美国大量贷款

德国财政部长沙赫特上台后,前往美国寻求经济援助。沙赫特的理由很简单,美国给德国贷款,德国用一部分钱购买美国的军火和技术,用一部分钱发展国内的军工企业,然后向美国提供军火订单,这样大家都有钱赚。

美国人一听很有道理,于是许多美国银行家向德国提供了大量贷款。

第四,发展对外贸易

德国除了煤矿之外,橡胶、锡矿、石油等其他战略物资非常短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和中国的经贸往来。

当时的中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工业落后,尤其是军工业,急需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而德国军工产能过剩,又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和农牧产品,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在二战爆发前,中国和德国的关系曾十分密切。

虽然希特勒通过以上几点极大解决了德国的资金问题,但这样却把德国拖入了经济军事化道路。军工产能过剩、外债高筑、资源短缺等问题促使德国尽早发动侵略战争。


石头说历史


希特勒不仅创造了德国的“军事奇迹”,也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

1933年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时,德国经济接近崩溃,德国有六百万失业人口,失业率高达33%。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仅为1.3%。另外,国民生产总值从1932年到1937年,翻了一倍,国民收入也增加一倍。

希特勒创造的“经济奇迹”背后是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军工产业,另外还有掠夺犹太人的资产。希特勒的“经济奇迹”最终把德国绑上了战争的战车。

但很多关键性的武器并没有在决定性时刻排上用场,比如虎式坦克在“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之后,V1飞弹在诺曼底登陆之后,隆美尔曾说,如果V1飞弹提早研制成功一个月,那么欧洲的历史将改写。

其实,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军工业,都无法为德国带来附加的经济增值。据悉,如果德国不发动战争,到1943年德国经济将停滞,到时候德国连发动战争的资本都没有。


五味社


阿道夫·希特勒是世界历史上可怕的人物之一,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之前死去,他就将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大而载入史册。即如果希特勒在实现重振德国经济、消除灾难性的失业、突破《凡尔赛和约》的约束夺回军事权以及把奥地利、苏台德等地区纳入德国等众多计划后,在发动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能够寿终正寝,他留给德国历史的便只有令人称颂的辉煌成就。

一战后,德国作为战争的罪魁祸首,受到了协约国的严厉制裁。德国不仅损失了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733万人口,还有巨额的战争赔款需。德国军队数量减少到10万人,军工厂设备都被拆除。德国还受到了英法的严密监视,经济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失业人数高达600万,在不到7000万的人口中,几乎有一半在贫困线上挣扎。

那么,希特勒怎样让德国经济、军事重振,发展成正常国家?

希特勒解决失业问题铸造德国经济的辉煌

希特勒上台前,德国的保守党、社民党等政党均对失业显得无能为力。而希特勒的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党)则通过工会、民间组织把贫民组织起来进行自救,只要是加入自救行动中的人们均能获得除马克外的一些实物补助,因为此时的马克就跟废纸差不多。就这样,成千上万的工人群众将希特勒推上了总理宝座。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的第3天,他通过广播宣扬“要拯救德国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国的工人,向失业展开全面进攻!”希特勒从社会福利政策入手,他认为用警察、机关枪和橡皮棒,不能持久地单独维持统治。希特勒大力的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国民社会福利,扩大工人的带薪休假权利,为此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建造了很多旅游船。在1937年内,德国约有千万人获得了休假旅游权力,希特勒通过电台和报刊宣传过去只有资产阶级才能享受的高级生活,现在德国的工人也成实现。

希特勒还大力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1938年,希特勒声称,德国要实现人均一辆汽车的梦想。希特勒上台前,德国政府就制定了许多高速公路的修建计划,但都因缺乏资金而作罢。希特勒觉得必须先有路,然后才能有汽车。于是他决定勒紧裤腰带来支持高速公路的修建,而且可以创造大批就业机会,高失业导致劳动力很廉价,从而降低了工程成本。随后1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至今叫希特勒路),相应的各种汽车公司、修车厂及加油站应运而生,其中大众汽车公司便是1938年建立的。

1934年8月,希特勒集元首与总理为一身,他给自己起了一个自己认为更贴近群众的称呼“元首”。在他上任后的前4年里,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政府在经济方面表现得异常出色,国民经济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多。仅仅3年,希特勒就把德国这个全世界赤字和失业率最高的、接近破产的国家改造成了世界经济强国,得到了广大下层民众也对他在政治上的拥护和支持。

希特勒通过奥运会扫除德国战败国阴影

1936年,柏林奥运会成为德国的宣传工具。希特勒亲自担任柏林奥委会总裁,他用16吨铜铸造了一座高达70米的希特勒钟,建了一座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和一个容纳2万名观众的游泳池,还有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1936年8月1日,希特勒在德国柏林宣布第11届奥运会开幕,德国运动员行纳粹礼,高呼“万岁,希特勒!”体育政治和体育民族主义的狂热,被希特勒发挥得淋漓尽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已经令德国人民对本民族和希特勒的信心空前高涨,“赞美你,希特勒”的声音在全德国各地响起。

希特勒突破凡尔赛和约使德国重整军备

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准有任何空军武器。此时,德国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战败国,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正常国家。希特勒上台后就秘密重整军备。1935年,德国实行陆军征兵制,并成立空军,接着又大造军舰和潜艇。而国际联盟对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只是口头上进行抗议,没有武力制止的意图。1936年,希特勒占领了莱茵兰西岸地区。1938年3月,奥地利重新被德国纳入版图。随后希特勒又使苏台德地区回归。

1939年3月,德军占领布拉格。4月,希特勒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一并庆祝自己50大寿。此时的德国,已拥有强有力的世界地位。这是的希特勒对于任何国际问题,他根本不想考虑使用外交手段和平解决,而此时的德国确实是世界强国。全国人民包括希特勒总想一雪一战后的耻辱,一战使德国人民吃尽了苦头。这时的德国自己已经不能遏制希特勒的疯狂,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已经拥有了德国所有人民的支持。就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正如题主所说,当年德国那么穷,希特勒哪来的资金发展军队和发动战争?以上只是希特勒使德国振兴的一部分内容,实际上的手段远比这些复杂。因此,二战爆发之前的希特勒无疑是德国历史上的最有成就的元首。


野史也是史


在人类史上,日耳曼民族同斯拉夫民族一样,都是也勇武强悍著称于世,上阵厮杀向来都是男人的事。自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军队的人数更是被限制在了十万之内,因此,德国女性似乎与战争无缘了。

但是这种情况在希特勒执政德国后被改写了,参加过"一战"并且有战争经验的希特勒,深知以德国现有男人的规模,根本不可能完成他称霸欧洲和东扩疆土的梦想。一旦开战,德国即使是倾全国男丁之力,必定会出现在兵源上入不敷出的局面,因此,寻找更多的兵源已是他迫在眉睫的难题。

1935年5月,希特勒颁布了德国"国防法",在重新修订的"国防法"第一条第一款中规定:"每个德国的男人都有义务服兵役。",同时在第二款里又增加了:"每个德国男人和女人在战时均有超越兵役为国服务的义务。"。这就是说,德国的女性从此也有了义不容辞的服兵役义务,凡女性胜任的非作战类军中岗位,应由女性占据,希特勒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能够从中解放出更多的德军男兵,用于前线作战。

虽是如此,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女性并不存在于德军的编制之中,女人在军中的身份只是协助者,没有军职和军衔,也不佩带武器,而且基本上只在自愿者中间征召。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德国共计征召了德国妇女达多50万人,而这些应征的德国女性,也有一个非常神气称呼"国防军女助手"。

希特勒为了解决兵源的不足,他一方面是征召女兵,而在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德国人多生孩子,而且是多生多奖。

在当时的德国,生4个孩子的母亲能得到一枚铜牌的奖励,生6个孩子得银牌,生8个就将得到最高荣誉金牌,那将是精神与物质上的双丰收。一位二战时期的德国“国防军女助手”,她曾介绍过她的从军经历,她们家就是二战时期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他的父亲于1889年生人,1917年应召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伤退伍。

1944年,德军在东线的苏德战场上节节败退,已经55岁的父亲再一次穿上了军装,但是时间不长,他就在守卫但泽(现属波兰)时被苏军俘虏了,后来父亲死在了苏军的战俘营里。一个从苏军战俘营回来的人,对我母亲说“你先生是在战俘营里饿死的,在死之前他已经没有了饥饿的感觉,只是一遍一遍地说他非常非常的想家。”这就是战争,残酷的战争。

1943年2月18日,随着德国宣布进入了全面战争,德国的民众全部被动员了起来,一切人力物力都投向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为了战争!为了填补前线的兵源损失。

德国本土的防空部队,大多都被调去加强前线的步兵师,而这些空出的岗位则由妇女和学生替代,我和弟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防空阵地的。我弟弟是1929年出生的,参战时还不到15岁,为了使这群中学生在作战期间仍然能够学习,而老师们也随从童子军进入了军队,以便在战斗的间隙为他们上课。

1943年,我被征入国防军的海军助手,任务是海岸放空高炮部队,当时刚18岁。我们的制服是灰色的,而真正的海军制服则是深蓝色,这是海军的陆地支援人员和海上作战部队的区别。我操作过3种防空器材:探照灯、防空监听器和导向仪,主要任务是为高射炮指引敌机目标。操纵这些沉重设备的工作,以前这都是男兵干的活儿,但现在必须由女人来承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苏联都曾大规模地征召女兵加入军队,苏军共征召了80多万名女兵,德国也征召了近50万女性。

但苏军参战的女兵是真正的军人,除了常规的医疗和通讯工作之外,她们中有很多人和男兵一样,当狙击手、侦察员、坦克兵、飞行员甚至面对面的于德军作战。而德国的女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人,直到战争的最后关头,德国也没有派女性去前线厮杀,这应该就是日耳曼人的底线。


刀墓手札


在一战过后纳粹德国经过改革迅速崛起,但也不至于强大到有多余的资金来购买多余战备资源那么希特勒到底是从哪是找到这些闲钱来推动二战的。接下来请听小编详细为您解符号。

1939年希特勒发布了一篇演讲,他说:“1933年之前德国是怎么样的国家?那是一个被国外的政客和国内的政治制度搞得濒临崩溃的国家,但是我来了。我执政的短短六年期间,我让这个国家的公路运河得以修建,并且修建了大量的工厂,我让700万事业的德国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我让这个民族的教育和文化水平大幅度地提高,我让德国在政治上重新团结起来,我让它在军事上被重新武装起来,我把1919年被分割出去的那些土地把它们重回祖国的怀抱,我把几百万流散在欧洲各地,被外国政府欺凌的德意志民族的人领回到了祖国。”

如果1939年你是一个德国人,你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你面对这样的演讲,你作何感想?因为他讲的全是实话,希特勒就是那个时代的偶像。

1933年,希特勒跟罗斯福几乎同时上台,他跟罗斯福用的手段也几乎是差不多的,尤其是前半段。只不过罗斯福那个叫新政,希特勒这个叫新计划,但实际上它们的内容差不多。比如通过修建大量的新建设施让失业工人迅速的回到工作岗位上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因为纳粹德国是一个极权国家,所以在这些方面走得远比罗斯福新政要远的多,成效自然也见效的快。比如说1933年希特勒,到年底的时候,就解决了1/3的失业,到1935的时候罗斯福刚刚解决近一半的失业问题,而希特勒已经没有失业问题了。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甚至已经出现过分就业,满大街都找不着劳动力。而这时候英法还有大量的失业人口在街上举着牌子找工作。至此希特勒的执政能力凸显无疑,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经济动乱之后,跌落谷底之后,一个基本的回升态势。到这个时候希特勒跟罗斯福其实做的都是一样的。

但是后面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说希特勒的人才储备当中有一个叫沙赫特的,他是德意志民族的金融天才,希特勒一上任马上任命他为国家中央银行的行长和经济部的部长。这个沙赫特不愧为金融天才的称号,他有两手绝活,第一是赖账,赖的是协约国的帐。第二就是借钱,他把手伸过了大西洋,找美国人借钱。当然你会觉得美国这时候也是经济危机,他哪有钱借给德国人?这个我们就要先了解什么叫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恰恰是资本它没有办法扩张,没有投资机会的一个现象。这个时候德国人来借钱,它无疑是干柴烈火一点就着。

亚尔马·贺拉斯·格里莱·沙赫特

中间还有个小插曲,1933年沙赫特跑到美国借钱的时候,其实这两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是相冲突的。美国一向标榜我是自由主义,而德国人一直在迫害犹太人。所以1933年5月沙赫特的轮船一到纽约,大群记者就在船上把沙赫特围住,不谈借钱的事就稳你们怎么迫害犹太人,沙赫特恼羞成怒,把报纸团成一团扔在甲板上,但是他也不得不解释,因为我们德国人现在穷成这个样子,所以才会出现一些情绪很激烈的人去迫害犹太人,如果我们富有了,你们借给我们钱,仓禀实而知礼节,我们对犹太人就会好。沙赫特就是通过这种摇唇鼓舌,游说之术在美国借到了钱。当然美国和纳粹德国在意识形态上从来也没有和谐过。罗斯福后来甚至为了恶心希特勒,还专门派了一个犹太人去当美国驻德国大使。

但是华尔街可不吃这一套,华尔街一切以经济为考量,我们的资金往哪儿流会有收益?所以沙赫特在美国和德国之间,就打通了这样一次资本的通道。他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从美国华尔街借到钱,然后在美国买很多比如军事装备、军火甚至是技术,结果美国人的就业问题,然后在德国大量兴办军火工厂,办这样的实业解决解决德国的就业问题,打通了这个循环。所以当时美国很多大资本家和纳粹德国亲的跟一家子似的。

当然你凭什么说希特勒在这么烂的基础上用六年时间的准备,就能够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仅从国际金融的角度你似乎能得出一个特别让人泄气的结论,就是1939年德国发动大战的时候,实际上用的是美国人的钱、英法的装备和技术,甚至是在苏联培训的他的军官和坦克部队,海纳百川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回忆还是要忘记


1933年希特勒成为帝国总理,他提出了旨在改善经济的政策,包括国有工业私有化,自给自足和进口关税等等。

希特勒上台正赶上大萧条时期。当时的失业率接近30%。起初,新纳粹政府继续执行Kurt von Schleicher“施莱歇尔”(魏玛共和国最后一任总理)政府1932年制定的经济政策,以对抗大萧条的影响。1933年,希特勒任命前德国民主党成员Hjalmar Schacht“沙赫特”任德意志银行行长,1934年任经济部长。


战前纳粹采取的经济政策(手段)

一、MEFO法案(MEFO债券)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认识到,想要加强国防光靠通过税收或公共贷款产生的资金是不可能的。因此,制定了一项赤字融资计划,其中资本项目通过发行称为MEFO法案(MEFO债券)的期票来支付,这些期票可以在公司间相互交易。这对德国重整军备特别有用,因为MEFO法案(MEFO债券)不是Reichsmarks(德国马克)而不在德国联邦预算中。这就相当于秘密筹措的军费。

为此,经济部长沙赫特成立了MEFO公司(实际是空壳公司)。其中四家德国武器制造商Krupp(克虏伯家族)、Siemens(西门子),Gutehofnungshütte(MAN集团)和Rheinmetall(莱茵金属公司)就超过1,000万帝国马克,纳粹政府同意用五年期票据偿还这笔钱。

(纳粹德国经济部长Hjalmar Schacht“沙赫特”)

二、国家政权和企业私有化之间的关系

大萧条刺激了大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收回市场所有权。但纳粹政府恰恰相反,纳粹掌权后德国各行各业都被私有化。多家银行、造船厂、铁路线、航运公司、社会福利等都被私有化。然而,私有化“是在政府监管和政治干预的情况下,加强对国家整体经济控制的框架内实施的。”也就是说,纳粹政府采取的立场是,企业应尽可能在私人手中,但前提是“必须对重整军备或对战争有利”。

这其中就包括了德国四家主要商业银行、德国铁路公司、联合钢铁厂(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公共企业)、德国第二大股份公司。以牺牲市政公用事业公司为代价增加私人公用事业,比如出售许多造船公司。

纳粹还将以前由政府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务私有化,特别是社会和劳动相关服务,这些服务主要由附属于忠于纳粹种族政策的以及纳粹党的组织接管。通过这种方式,最后这些所谓的私营企业实际控制在纳粹手中,为战争提供急需的资金。

1937年10月,希特勒政府颁布了一项法令,“解散所有资本低于4万美元的公司,禁止成立注册资本少于20万美元的新公司。”这一下使德国近五分之一的小公司破产倒闭。

1933年7月15日颁布了一项强制加入“卡特尔”的法律,到了1934年,第三帝国要求重组所有公司和行业协会,并与纳粹政权结盟。

同时,关闭大部分德国证券交易所,将其1935年的21个减少到9个,并将股息分配限制在6%。 到1936年,德国颁布法令严厉禁止德国公民进行外国股票交易。因为股票市场全部是由犹太人经营的。

只要德国私营公司支持政府经济(主要是通过参与政府军事合同),就会享受特权和受到保护。但如果他们反对的话,可能面临严厉的惩罚。

(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和GNP平减指数,从1926年到1939年的百分比同比变化)

三、在社会政策方面

纳粹原则上对社会公共福利持反感态度,坚持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观点,即弱者应该灭亡。他们谴责魏玛共和国的福利制度以及私人慈善机构,指责他们支持被视为劣等种族的人,纳粹认为这些劣等人应该被淘汰。然而,面对大萧条造成的大规模失业和贫困,纳粹认为此刻有必要重建慈善机构,帮助种族纯粹的德国人,以赢得民众的支持,认为这代表“种族自助”而不是“无差别的慈善或社会福利”。

具体如“冬季救济”和NSV(国家社会主义人民福利)。NSV的分配援助有明确的种族意识,它只为那些“种族健全,有能力并愿意工作,政治上可靠,愿意并能忠心”的人提供支持。非雅利安人被排除在外。

纳粹党取消了在上台之前存在的所有工会,取而代之的是由纳粹党控制的DAF(德国工党阵线)。他们禁止罢工和停工。德国劳工阵线的既定目标不是为了保护工人,而是为了提供劳动力以此增加产量。

纳粹依据凯恩斯主义制定政策。依靠赤字支出支持大型公共工程项目,如高速公路的建设等等来刺激经济减少失业率(1933年初为30%)。随后几年失业率大幅下降,而价格控制则防止了通货膨胀的再次发生。

(希特勒在Reichsautobahn高速公路系统部分的奠基仪式上)

四、对外贸易关系方面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原材料价格(占德国进口的大部分)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制成品的世界价格(德国的主要出口)正在下降。结果是德国现维持国际收支越来越困难。巨额贸易逆差几乎不可避免。希特勒发现这种现象是不可接受的。德国开始在经济自给自足的方面摆脱部分自由贸易。然而,德国缺乏原材料储备的事实和完全自给自足是不可能的,因此,纳粹政府限制其贸易伙伴的数量,只要情况允许,就只跟德国势力范围内的国家进行贸易。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主要是位于南欧和东南欧的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德国政府鼓励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强烈反对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

为此,德国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都受到纳粹政府的保护。

五、美国财团对德国的大量投资

一战后,美国根据自身利益出发,希望在欧洲扶持自己的利益,权衡英法后,美国认为只有德国符合条件,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和德国开展贸易,另一方面让德国作为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所以,美国政府给予德国大量的低息贷款,这些无疑对德国军事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战争开始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纳粹德军,跟美国的无私援助无不关联。因此,战后大部分德国科学家被美军接到美国,他们为美国的科技发展贡献极大。

(希特勒于1941年12月11日在国会大厦宣布向美国宣战)

六、德苏信贷协议(也被称为德苏贸易和信贷协议)

德苏信贷协议是纳粹德国和当时的苏联之间签订的联盟协议。苏联从德国拿到利率为4.5%的200万德国马克的承兑信用。该信用额度规定,苏联在未来两年内用来购买德国的资本货物(工厂设备,装置,机械和机床,船舶,车辆和其他交通工具),苏联用原材料偿还贷款。到1940年8月,苏联从德国的进口占海外进口总量的50%以上。

1939年到1941年,当纳粹德国与苏联之间的贸易关系《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生效时。苏联提供原材料,德国提供成品工业品。第一年,纳粹德国获得100万吨谷物,50万吨小麦,90万吨石油,10万吨棉花,50万吨磷酸盐和至少100万吨大豆。

随着“巴巴罗萨行动”的日期越来越近,德国对苏联的运输变得迟缓,未能履行所有承诺。苏联却在入侵之前履行了他们义务,希望避免德国的挑衅。

(斯大林和里宾特洛甫在1939年8月23日签署协议后握手)

七、采用强迫劳动的奴隶制度

战争之前,纳粹德国就维持着奴隶劳动力的供应。这种做法始于劳教所早期的“不良分子”(德语:unzuverlässigeElemente),如无家可归者,同性恋者,罪犯,持不同政见者,犹太人,以及政权想要的任何人。

战争开始后就更不用说,这些大家基本都知道,在此不赘述!通过剥削这些免费劳动力给纳粹省下大笔资金。

(随意在街头围捕平民抓去劳动)


以上是关于希特勒发展军队和发动战争资金的具体来源,有不完善之处请大家补充!


血色黄昏的黄昏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个是钱,第二个是钱,第三个还是钱.希特勒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但是他的资金来源一直都是一个迷.希特勒从一个屌丝一下子逆袭成为德国的最高统帅,其过程相当戏剧!如果没有高人暗箱操作,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

到底是谁利用了希特勒?在那个时候,最有可能支持希特勒的就是美国,美国那时虽然不是世界霸主,但是在资金和技术上,有很大的优势.那时候的美国经济,实际上也不怎么好,需要用战争的方式来拉动国内经济的上涨,所以美国选中了希特勒,选中了德国.<strong>

由于美国财团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德国开始挑起了战争,第一战便搞垮了波兰,把波兰的黄金都运回德国,让希特勒的本钱逐渐增大.这个时候的希特勒信心十足,对法国开战,围困了英法联军三十万,可是希特勒并没有下令将其歼灭,反而让他们撤退了,不过还是让法国彻底沦陷了,却放过英国.希特勒再次将矛头对准前苏联,还打到了莫斯科.

<strong>

可以发现,希特勒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是有选择性的,希特勒并不想打英国,也不想打美国,反而去打遥远的莫斯科,这里面肯定有猫腻,美国想接德国的手打垮前苏联或者是消灭前苏联也可以,德国确实让前苏联命悬一线,差点都没有挺过来.就是最终,德国还是战败了,这时候的希特勒肯定发现,他中计了,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他选择向美国开战,最后美国联合起来击垮了德国!<strong>

二战之后,美国成功的拖垮了前苏联,成为了世界军事第一,经济第一.如果不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大量从美国购买坦克、飞机、枪支弹药、大炮等军用物资,德国把从法国、波兰等过缴获的黄金支付给了美国,美国的经济根本带动不起来,美国更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的黄金.

在二战中,美国是最大的受益国,美国财团是幕后操纵者是嫌疑最大.也许希特勒现在还在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杀光犹太人!


老鳄鱼观天下


希特勒登上权力之巅的时候,德国经济状况并不好。他要获得德国人的支持,不但不能提高税收,反而承诺降低失业率,给德国人更好的生活,如家家户户的早餐桌上都有牛奶、每个家庭都有付得起汽油费的轿车,等等。同时,他要大规模地备战,那么,他的钱从哪里来?

在希特勒当上德国国家元首之前,他就已经在谋划战争,以及战争所需要的大量军费。关于纳粹财富的来源,多年来,人们谈得最多的,是纳粹如何霸占犹太人的财产,将他们的金钱、财富一律充公;开发和利用所占领国家的资源;拒绝支付一战赔款;等等。这诚然也是事实,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另一面,即二战真正爆发前,希特勒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的。比如斯大林个人和苏联政府,都在经济上支持过希特勒。

英法等国,不但没有坚持让德国支付一战赔款,反而向其贷款。从1930年代初开始,希特勒就收到一些跨国公司的援助,如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华尔街的金融家,罗斯柴德家族等等。美国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为了确保其在德国的市场份额,曾着力与纳粹政府搞好关系,为德国采购了大量军工生产的原材料。

美国银行在德国工业界投下巨资,其中投入最多的是美国联合银行。老布什总统的父亲、小布什总统的祖父普雷斯科特·布什,正是这家银行的发起人之一,并曾任银行总裁。因此有一种说法,希特勒登上权力之巅并毫无顾忌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老老布什功不可没。

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是最早的国际金融机构。它建于1930年,目的是处理一战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1939年至1946年间任银行主席的美国人托马斯·麦基特里克,以及他手下的几位主任,都是纳粹的同情者。而麦基特里克更是在国际金融界对希特勒的支持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游说欧洲各大银行支持希特勒,向德国发放了许多无息或低息贷款。

纳粹抢来的大量黄金不仅存放在该银行里,其国际汇兑业务,也由银行操办。不仅如此,银行使纳粹从犹太人、从占领国抢来的所有财富合法化,以致人们讽刺国际清算银行是德国唯一的国外分支机构。甚至在二战结束前的几个月,盟军正跨过欧洲打扫最后的战场,麦基特里克还频繁地与德国实业家们见面,确保他们在盟军占领德国后仍有好的收益。


世界真的很大


希特勒建立纳粹党,以演讲天才,当选上德国总理,说德国一战失败,并不是被别国打败的,而是被德国内部人在背后捅了一刀(指德国水兵起义,把战败的德皇威廉二世赶下台,建立共和国并向英法等国投降)才败的,当时希特勒只是前线德军的传令兵。

德国老总统老病死了,希特勒就总理兼总统,自称元首。又派人火烧德国议会大厦,说是德共干的,逮捕枪毙了许多德共国会议员。然后希特勒在德国议会通过授权法,使元首希特勒成为终身制,而且权力比德国前皇帝威廉二世更大。随即,希特勒宣布永久解散德国议会,这使得希特勒再无议会监督了。希特勒,完成了从共和制德国到德意志帝国的转变。希特勒获得了无上的可对外发动战争,对内逮捕迫害枪毙一切“犹太狗杂种”的权力。

希特勒就开始把一切国家力量用于武器制造,提出要大炮不要面包口号,建大炮、坦克、飞机、战舰、潜艇、机枪、火箭、枪弹等军事装备,干德国一战战败后所签投降条约规定不许干的事,军力增强后,希特勒又把德军派进莱茵兰区,这是德国战败条约规定德军不能进的地区,希特勒要看看英法的反应。但英法看到德军实力增强了,就推行妥协政策,就是在嘴上说说,没对德军动武。

希特勒就说德意志日耳曼人是高等民族,要扩大生存空间,要把奥地利、捷克的日耳曼人统一到德国,要和平兼并他们国家。最后,希特勒在这两个国家策划了纳粹党徒闹事,暴乱,要和并到德国,最后希特勒令德军开进了这些国家,“和平”兼并了这两国。

希特勒就在占领国迫害、逮捕犹太人。关进集中营,集体灭绝。共杀害了600万欧洲犹太人。

希特勒又要找借口兼并波兰。但波兰人不是日耳曼人,和平兼并不可能。就说波兰侵占了德国领土,还攻击德国。希特勒搞了个日本人爱玩的把戏,让一群德军装成波兰军队,向德国开炮开枪,说是波军袭击了德军。德军被迫以几百万军队向波兰进攻,要武力灭绝波兰,“再和平对待波兰狗杂种,我希特勒就是狗娘养的”。

英法和波兰签订有互助条约,波兰被德国入侵后,波英法同时对德宣战。

但英法兵在西部战场,静坐观望,不打德国,是静态战争。英法目的是引德国之祸水东流,希特勒占领波兰后,德国和苏联会迎头相撞。让希特勒去打苏联斯大林。

苏德当时签了和平条约,并秘约苏德共分波兰领土。最后,德军攻占波兰西部,苏军攻占波兰西部领土,波兰被苏德肢解灭亡。

希特勒随后在西部战场开打,绕过法国防线,从中立国卢、荷转道攻入没设防的法国,打到法国防线后面,300万德军攻打没设防的巴黎,法国元帅总统投降。德军占领法国一半领土,法国建立傀儡政府。

欧洲大陆被希特勒统一了,希特勒搞个海狮计划,准备渡过海峡,登陆英国,德军陆军要攻入伦敦。但德国渡海的舰队被英国海军打垮了。希特勒就用空军对英国狂轰乱炸,搞空战。但英国人这时发明了雷达,能提前看到德军飞机,希特勒空战败了,但英国也被炸垮了。

希特勒最后制定了巴巴罗莎计划,要偷袭苏联。希特勒被手下将领的情报欺骗,说苏联就是个迫房子,摇摇欲坠,德军只要在破房门上猛踹一脚,苏联这个破房子就会垮塌灭亡。

希特勒就组织了500多万德军等,以三路进攻,用飞机、大炮、坦克、战队的立体战争,向莫斯科杀来。后面故事,就由斯大林同志向读者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