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吳建偉。


吳建偉一直都在追夢。

二十八年來,他從製造環衛汽車入手,不斷延伸環衛產業鏈,由製造環衛裝備硬件逐步拓展到提供環衛保潔一體化服務,服務範圍也從城市延續到了鄉村,並由此衍生了垃圾分類、環衛保潔、垃圾清運,給排水、陳腐及建築垃圾處理,垃圾焚燒、汙泥處置和土壤修復等關聯產業,初步構築了一個與時俱進的“超級環衛生態王國”,並帶領他的狼群不斷涉獵,佔領新的領地。

而今,為了讓更多人生活得更美好,吳建偉依然在逐夢不息。


問道者 謝嘉晟

1

2018年歲末起,吳建偉開始頻頻往返於廈門和漳州兩地。

吳建偉在創立福建科暉集團的第二十八個年頭,對企業佈局進行了一次較大手筆的戰略調整,在廈門設立了營運中心。

廈門是東南區域國家中心城市,優越的地理環境,在吸引人才和配套產業鏈上具有漳州短期難以比擬的優勢,作為深耕中國市場近三十年的一代企業家,吳建偉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廈門營運中心揭牌。


在廈門設立營運中心是泉州和漳州很多企業的首選,在科暉集團落戶的觀音山商務區,早就駐紮了一批猶如安踏、特步、九牧王等來自泉州的知名企業,他們和現在的科暉集團一樣,把營運中心和研發、生產基地分設廈泉兩地。

科暉集團是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出標籤是“環衛一體化服務”,產業鏈在國際國內同類企業中都獨樹一幟,最上游是製造業,中游提供從環衛保潔、垃圾清運到清潔樓運營的全體系服務,下游是垃圾的資源回收再生利用。

科暉的產業鏈看起來很長,主營方向實際上很專一。所有文章都圍繞“環衛”而作,從提供環衛汽車到環衛裝備,到給排水、餐廚、陳腐和建築垃圾處理,以及垃圾焚燒、汙泥處置、滲濾液處理、土壤修復和公廁的運營管理。

吳建偉更喜歡稱之為“環保全產業鏈”。

科暉的產業鏈越來越完整,又趕上了政策的東風。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背景下,近年來,環保政策越收越緊,環保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科暉需要一個有別於過去,可以更好施展拳腳的舞臺,因此,科暉廈門營運中心的成立可謂水到渠成。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漳州科暉工業園。


科暉漳州基地是吳建偉的起家之所,在薌城區有一個佔地三百多畝,於2006 年落成的科暉工業園,這是科暉製造業的研發和生產基地。進入廠區,第一排廠房外牆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大字撲面而來,這是吳建偉的得意之處。

事實上,科暉集團有不少值得吳建偉驕傲的地方。

科暉製造業產品系列有電焊機、電動捲簾門機和混凝土砌塊制磚機,不過,這三款產品均以拼裝為主,技術含量不高,准入門檻相對較低。

科暉硬件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環衛裝備上,目前有環衛專用車輛和垃圾壓縮設備,產品屬於改裝車範圍,進入首先必須取得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的批文,在製造上也有較高的技術門檻。

目前科暉的環衛裝備產品“掃路車系列”、“灑水車系列”、“清洗車系列”和“垃圾壓縮成套設備”都是省級認定的自主創新產品,擁有三項國家發明專利,一百多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其中,“垃圾壓縮成套設備”在國內同行中居於領先地位。

科暉漳州基地本部有四百多名員工,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製造業外的科暉集團還有兩千多名員工分佈在全國各地,從基層的環衛工人到公司管理人員,他們構成了科暉的整個體系。

2

沒到過漳州基地,外界想要看懂科暉集團的“超級環衛生態”並不容易,因此,吳建偉寧願捨近求遠,刻意避開近在眼前的廈門,在漳州工業園安排一次專訪,深信“實地看看才有感覺”。

時間則是擠出來的,那是一個週六的上午。不過,對吳建偉來說,早無節假日之分。從自主創業以來,只要沒有出差,他的所有時間基本上就泡在科暉工業園裡。

企業家普遍自律,吳建偉更是“高度自律”。除了必要的應酬,他的夜生活並不豐富多彩,每晚十二點前必定上床睡覺,清晨六點鐘起床,起床後,先跑步,用過早餐,七點半會準時出現在科暉工業園,然後開始一天的工作。

吳建偉出差的不同,七點半可能會出現在酒店或約定的地點。

這種高度自律讓吳建偉看起來始終精神抖數,言談舉止乾淨利落,像極了接受過軍營訓練的老兵。而實際上,他雖非軍人出身,卻是預備旅的成員,辦公室一張穿軍裝戴軍帽的肖像照,顯得特別英姿颯爽。

吳建偉的辦公室設在工業園主樓的頂層。除了跑步,他還喜歡打乒乓球,辦公室的對面開放了一個乒乓球室,乒乓球運動是科暉員工一項重要的業餘愛好。在乒乓球運動上,吳建偉拿過一些名目比賽的冠軍。

製造業機器一旦停止運轉,意味著產能的降低和生產成本的疊加,因此,機器不停止運轉,員工則實行輪休。作為科暉集團的當家人,吳建偉很少休息,他已經習慣於身先士卒,以廠為家。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科暉的團隊。


吳建偉是地道的漳州人,跟操著一口標準普通話的北方人在一起,他會偶而自嘲閩南版普通話鼻音和捲舌音的口齒不清,這有助於談話氣氛的放鬆,這種放鬆會更容易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吳建偉出生的那個年代食不果腹是很多家庭的常態,因為出生於薌城區一個幹部家庭,他從小倒是衣食無憂,1979年,高中一畢業,吳建偉就應招到漳州電焊機廠當了一名工人,那個時候,國企工人是一個令人羨慕的鐵飯碗,但只堅持了兩年多,吳建偉就辭職下海了。

吳建偉的骨子裡透著率性和不愛拘束,改革開放不久,整個社會四處瀰漫著一股不安於現狀的躁動,恰逢國企改制,他辭職下海承包了漳州一家運輸公司的貨車,從此告別體制。

吳建偉天生勤快,早出晚歸,踏實肯幹,沒幾年時間,他的貨運車輛就由一部發展成一個車隊,擠進了漳州運輸行業的前三甲。

憑著一股闖勁,只有二十來歲光景的吳建偉,攢下了人生當中的第一桶金。

進入九十年代,改革開放春風拂遍大江南北,和雨後春筍般崛起的很多產業一樣,汽車運輸行業由早期的產能不足眼看著日漸過剩,吳建偉開始思考人生的下一個方向。

幾年的創業歷練,吳建偉已不滿足於只是解決溫飽問題,他希望能擁有一份可以持續做大做強的事業。決戰運輸行業基本上只需拼體力,一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難言能做到多大,況且,准入門檻低,市場競爭越來越熾,運輸行業也會越來越難做。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等離開切割生產車間。


吳建偉瞄準了製造業。彼時的中國市場剛剛擺脫商品供不應求的尷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的製造業剛剛萌芽,雖然充滿朝氣卻良莠不齊。他最早接觸的製造業是電焊機,很自然而然的就把自己將要轉型的方向鎖定了電焊機。


1991年,吳建偉壯士斷腕般告別了運輸行業,創立了華東電焊機廠。

有在電焊機廠的工作經歷,吳建偉對怎麼生產電焊機輕車熟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電焊機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只是簡單的拼裝工藝,核心部件是發動機,所有部件均來自外部採購。

對彼時的吳建偉來說,生產電焊機是簡單,但技術人員和銷售是個問題,這也是一家傳統制造工廠的三架馬車。

民企靈活的管理機制和薪酬體系在這個階段表現出國企難以比擬的競爭優勢,此時的吳建偉想從外部引入現成人才並非難事,熟練技術工人和掌握著現成銷售渠道市場營銷人員的加盟,讓華東電焊機廠很快表現出強大的攻營拔寨能力,沒用多長時間就把對手甩在了後面。

1992年,鄧公南巡講話進一步釋放了市場經濟活力,搭上了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快車的華東電焊機廠一舉擠進了國內行業前三甲。

這是吳建偉切入製造業的開始。

3

從自砸外人眼中的“鐵飯碗”,到承包貨運汽車,再到投身製造業,都體現了吳建偉很強的憂患意識。今天,瞅準時機延伸產業鏈已成為吳建偉的新常態,他已經習慣於未雨綢繆,趕在上一個風口冷卻之前,及時佈局下一個產業,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不過,吳建偉一直都很專一。

中國房地產過去高歌猛進的二十年,上市公司賣房保殼神話般的存在,曾讓多少製造企業放棄了堅守。吳建偉創業以來的三十年,卻保持定力,對房地產的極度誘惑視而不見,始終對準製造業一個垛口衝鋒,跨界而不越界。

當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貫穿在創業過程中時,進一步激發了吳建偉的創新求變能力。

吳建偉除了堅持鍛鍊,另一個很好的習慣是讀報,及時關注國家大政方針。信息中沒有顏如玉,卻有黃金屋,政策信息經常透露著國家的產業導向,這是吳建偉產業鏈延伸的依據,這種對國家大政方針的解讀和研判能力,支持著他一路凱歌。

1997年的中國正處於房改前夜,一個蠢蠢欲動的房地產市場破繭欲出,也就是在這一年,吳建偉第一次延伸製造業產業鏈,把產品線由電焊機跨到了“電動捲簾門機”。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電動捲簾門機。


電動捲簾門機與電焊機異曲同工,核心都是發動機,給發動機配上什麼樣的輔助工具,它就會具備什麼樣的功能。電動捲簾門機改變了過去靠人工拉閘關門的作業狀態,在沿街店面和車庫裡有廣泛應用。

沿街店面和車庫都是未來房地產產品中的標配。

電焊機的機會在於一方市場的稀缺性,電動捲簾門機則屬於創新產品,但都有著較為豐厚的利潤。多年後,儘管吳建偉的產業重心已經轉向了環衛,這兩個產品系列至今仍是科暉集團的利潤增長點。

2004年,吳建偉看到,另一個轉向的機會來了。

這一年,全國人大修改了《土地管理法》,保護耕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耕地保護政策的收緊,涉及破壞耕地為代價的一些產業面臨挑戰,以耕地下面紅土為主要原料的煤燒土磚產業首當其衝。

同時,房改後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開始釋放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拉動能力,建築材料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在此背景下,科暉旗下的“砌塊制磚機”應運而生,砌塊制磚機生產的建築磚以沙和水泥為原料,與煤燒土磚相比,不破壞耕地,在性價比上也佔有優勢。令吳建偉始料未及,這種建築磚日後成為建築材料裡的主流。

十八大後,保護生態環境同樣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冒黑煙不破壞耕地的水泥建築磚搭上了新常態下的發展機會。砌塊制磚機還給吳建偉帶來了另一個意外,在科暉日後的“超級環衛生態”中,“砌塊制磚機”有了新的妙用。

2007年,《全國城鎮環境衛生“十一五”規劃》實施,《規劃》提出了基本建立我國城鎮環境衛生體系的總體目標:建立合理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優化配置綜合處理技術和設施,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推進城市垃圾處理向減量化、資源化發展;完善城鎮日常保潔系統,提高城鎮日常保潔能力和環境衛生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運營和服務水平;積極推進城鎮環境衛生行業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形成市場機制,加強政府監管,促進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

吳建偉意識到,一片以環衛為核心的市場藍海出現了。他決意全力出擊環衛裝備,並結合自身傳統的產業優勢,把切入口瞄準了環衛專用汽車。也就是在這一年,漳州科暉專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成立。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環衛汽車。


2008年,科暉拿到了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核發的“改裝車輛及生產資質”,正式進軍環衛裝備行業。這是科暉進入這個行業的“準生證”,不久,科暉由此成為國家工信部定點改裝車生產企業。

日後,隨著科暉產業鏈的延伸,吳建偉又根據自身發展,與高校聯合研發,把製造業陣線拉到了適合體系應用的清潔垃圾打包設備、小型垃圾焚爐和陳腐垃圾處理設備等,幾乎涵蓋了科暉產業鏈體系中的所有關鍵設備。

硬件的核心競爭力關鍵在技術,吳建偉立足研發,而今的科暉集團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和中國環衛機械市場傑出創新企業。這跟吳建偉根深蒂固的創新意識是分不開的,從踏入製造業的那一天起,他就堅信,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創新就像是通往全身的血液,血液要時常更新,生命力才能長久旺盛。

4

在城市環衛產業鏈中,硬件設備供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大的生意其實還在於後端的垃圾清掃、裝運和處理,如果環衛垃圾還能夠實現產業化和資源化,那將是一座城市富礦。

從切入環衛裝備起,吳建偉就看到了環衛產業的朝陽所在,一個以硬件設備為基礎,更大的商業藍圖瞭然於胸。

《全國城鎮環境衛生“十一五”規劃》確定了我國環衛服務外包的改革方向。2010年,漳州環衛服務外包首次公開招標。

環衛服務外包的概念,原來城市環衛工作由財政兜底,從環衛工人的聘用,到環衛裝備的採購,後端垃圾的打包運送處理,政府包辦,財政兜底,由環衛部門直接負責,《規劃》後,政府推動改革,要把這塊非管理服務剝離出來,轉向社會購買。

由硬件供應轉向服務輸出,現在去看,這是科暉傳統產業的一次優化升級,科暉集團由製造型企業轉向服務型企業,漳州環衛服務外包既是科暉的一次練手,也讓科暉一戰成名,如今的科暉已是福建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科暉保潔員。


參與競標的企業有二十多家,但多數參與招投標企業提供的方案都只能在服務價格上論輸贏,科暉以“環衛裝備+服務”的一體化模式一舉中標。

科暉投標方案的最大競爭力,政府無需再採購環衛裝備,科暉提供從環衛裝備到服務一條龍的一體化服務,服務內容包括前端的垃圾清掃、收集,到中端的清潔樓打包、運送。

一體化的環衛服務顯然可以讓政府省下很多心。科暉的環衛裝備在國內行業排名前十,多數同行們都看不上後端的服務,吳建偉慧眼獨具,“硬件+服務”的輸出模式為科暉集團闖出了一條新路。

此後,科暉集團的環衛一體化服務一路高歌猛進,目前已服務國內三十六座城市。

科暉轉型的同時,產業鏈亮點頻現,之前生產的一些硬件設備隨著產業鏈的延長,正好派上了用場。與硬件製造相比,下游環衛產業鏈更具想象空間。

城市垃圾被譽為城市富礦,上游清掃收集,中游打包運送,到了下游進入垃圾處理,一些可回收垃圾就變成了資源,不可回收的還可用於焚燒發電。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清潔樓、土壤修復和建築垃圾處置。


科暉以硬件為基礎的產業鏈大放異彩。陳腐垃圾可以做成肥料,建築垃圾經重新破碎可以做成再生建築材料,把砌塊制磚機嵌入其中,建築垃圾就變成了另有用圖的建築磚;把小型垃圾焚燒爐派上用場,則正好在中國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作用,城市大型垃圾焚燒廠由於服務半徑太長,一般很難延伸到縣域,科暉的小型垃圾焚燒爐在鄉鎮服務中恰好合適。

由此衍生開來,科暉產業鏈還覆蓋了給排水處理、汙泥處置、滲濾液處理、土壤修復和公廁託管,這些都是環衛產業鏈的延伸。

給排水處理和汙泥處置都是城市生態裡的“老毛病”,滲濾液處理主要針對過去的垃圾填埋場,建設新的垃圾填埋廠需要處理滲濾夜,而新常態下,過去填埋的垃圾也會被要求重新挖出來焚燒,已經被填埋垃圾汙染的土地就需要修復,修復過的土地可以進入市場交易,自然就有了溢價空間。

這是科暉延伸產業鏈的基本邏輯,核心都是環衛。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科暉的“超級環衛生態王國”還在繼續構築,一個以垃圾回收處理為核心自我閉環的“靜脈產業園”已呼之欲出。

靜脈產業,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學者提出,因其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如同將含有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臟的靜脈,所以後來專家們形象地將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的行業稱為“靜脈產業”,又被稱為“靜脈經濟”。

顧名思義,靜脈產業園就是指建立以靜脈產業為主導的生態工業園,通過靜脈產業儘可能地把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線性經濟模式,改造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閉環經濟模式,實現生活和工業垃圾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放到一座城市裡,“靜脈產業園”都是剛需。城市垃圾是共同的原材料,把垃圾回收處理集中在一個地方,不僅節約了土地,降低了處理成本,也提升了處理效率。對於科暉集團來說,這又是打開了一片浩瀚的新藍海。

不難看出,科暉產業鏈的每一次佈局,其實都緣於吳建偉很強的危機意識,而這種危機意識也成了推動科暉發展的一個核心理念。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科暉榮譽。


在科暉文化走廊裡,“居安思危、自強不息”上升為科暉的一種企業文化:它告訴科暉人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勝不驕、敗不餒,永不停歇地探索,才能生生不息。

在吳建偉看來,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所以要有自我超越意識。現代企業的競爭,不在於你是否能夠做到別人已經做得很好的事情,而在於你是否能夠做到別人做不了的事情,“別人能做而你不能做,是落後;別人能做你也能做,是追趕;別人不能做而你能做,這才是超越。”

而今,吳建偉正領導著他的科暉集團繼續“為夢想遠征”。

人物誌| 科暉集團吳建偉:“超級環衛生態”的追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