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穷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WS8384


日本可能看起来很现代和富有,但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个穿着破旧的老人睡在公园的长椅上,他的呼吸中充满了酒精的味道。

我采访过的一位老人告诉我他曾经是一名上班族,但由于赌债,他失去了一切,最终成了流浪在街头的人。像他这样的人要么是酗酒者,精神病人,要么是有债务的人,或许是因为赌博亦或许是因为不良投资。

他们依靠教堂或慈善机构偶尔吃一顿热饭,但大多数时间通过垃圾桶挑选剩余的食物,或者收集纸箱来卖几个月作为零用钱。乞讨是罕见的,也许是因为乞讨违背了他们的尊严感和作为一个人的骄傲。

冬天对这些街头人来说是最艰难的。虽然有街头人士的临时避难所,但这些都是非常有限的,总是人满为患。在寒冷的夜晚,人们在公园的长椅上发现僵硬的尸体并不奇怪。对于这些街头人来说,最珍贵的物品是鞋子,对于他们来说,鞋子可能意味着生死。

据说,自日本泡沫经济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街头。日本人对这些人一般都漠不关心,也许部分是因为日本人民中存在着如此强烈的“你不负担社会”的态度。虽然人们确实为这些街头人民感到一丝悲伤,但他们也认为他们是“那些在社会上并不完全成功”的人,而这就是它的方式。


走进伊拉克


在日本提到穷人,有两个话题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是低保户,一个是流浪汉。

首先说说低保户,只要符合政府指定的一些条件就可以申请,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可以细分为8大种类,但只要审查合格就可以每个月从政府无偿领取约14万日元的低保费(约合1万RMB)。

鉴于这种不用劳动就可以免费获取金钱的方式太过于轻松,有很多不符合条件的人也跑出来骗保。而且对于低保户领取的金额过高问题也常被日本电视台诟病。比如说上面的图里的例子,左边一位退休老人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6万多日元,但同样年纪的低保户却可以从政府领取到一倍以上的低保费。

上图是被逮捕的骗取低保户费用的韩国人。

接下来再说说流浪汉,日本的流浪汉也叫做无家可归的人,他们一般会在地铁站里,公园里或者大桥墩下面用蓝色塑料布跟纸盒搭建临时的避风场所,白天靠捡垃圾等赚一些吃饭钱,晚上就回到避风所休息睡觉。政府会定期清理流浪汉,所以他们大多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多流浪汉,不去申请国家免费提供的低保户费用,而选择风餐露宿这种生活。

有很多人说因为流浪汉自尊心强不愿意受人救济,当然有的人也许是这个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因素。申请低保户的最基本条件是要有固定的住所,而日本的大部分流浪汉都是因为逃避家乡的债务而选择流浪,所以不可能有固定的住所也没办法在一个地方定居很久。当久了流浪汉,就过惯了睡觉睡到自然醒,成天没人管的日子,所以再想去哪里正式工作或者从政府领取低保费然后受政府官职,对于大部分流浪汉来说也是很难接受的。

据日本政府统计,目前全国的流浪汉数量大概有1万3千余人,95%是男性,平均年龄是57岁。


司马看日本


,上圖為《民眾之敵》

如果要準確一些说明,穷人在日本的比例已日渐增多——当然,这是相对上的意义来,乃与日本一直处于的中产社会来相比而言,但问题的严重性肯定已去到刻不容缓的状况。

借用藤田孝典的说法,日本已进入「贫困世代」的阶段。过去在九十年代泡沫经济爆破后,一度出现所谓的就职冰河期,年轻人被称为「失落世代」,因为他们受不景气影响,失去了过去日本公司的雇用保障,而不安定的劳雇环境已成正色,面临严峻的未来前景。

可是那仍不过属噩梦的开始,今天的年轻人才真的陷于无间地狱,因为他们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改变客观的大环境。眼前的并非暂时性的困苦,而是长时期不可逆转的贫穷生活,更为甚的是社会整体上出现的气氛及论述,是说服他们要接受贫困的事实。此所以才是真正的「贫困世代」——当中特别针芍的是十多岁至三十来岁的年轻族群。

具体而言,目前他们要成为普通员工也难以如愿(遑论以往的终身雇用保障),也正因为此,当成为专职主妇的难度也甚高。他们只能被迫在企业的底层劳动,直至年老也不可能享受到年功序列制的薪水提升,到暮年唯有身心受创地离开职场,成为「下流老人」而苛活下去。再加上因薪水有限,不少人选择了不婚或不育,于是晚年更容易面对孤独终老的窘境。

17年秋季日剧中的《民众之敌》,讲述的正是一名生活困窘的家庭主妇,因为与丈夫同时失业,生活陷入窘境,于是把心一横,毅然去参选市议员的政治黑色喜剧。撇开政活背景不谈,由筱原凉子饰演的主妇,正好把兼职工作的辛酸呈现出来,令人明白到日本底层家庭的生活苦况。


湯禎兆


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穷人,而且要摆脱贫困状态相当难。关于这些人是怎么沦落到赤贫的,主要原因是找工作难。在日本,没有工作的人没有交税纳税,也就不在保障范围内,更别提退休金了。

在日本找工作为什么难?

一、日本是一个高度成熟的社会,高度成熟也就意味着“找工作难”、“赚钱难”!想要获得一份正式而又体面的工作,没有学历和技能是不行的,日本还有专门的“就职塾”,也就是专门辅导人找工作的,工作面试不会比升学考试轻松。

二、有人说,日本蓝领工资高,但是类似于帮人搬家这种,也是要挂靠在搬家公司才有人雇佣的。因为顾客对公司的信任肯定要超过个人。在日本,一个成年人如果没有被雇佣,那么连开银行账户、租房子都会成麻烦。

三、日本服务业发达,但是要从事服务业,需要考取一些资格证,比如做美容美发要考“美容士资格证”,做贩卖员要考取“贩卖士认定”等,对赤贫的人来说考证的费用绝对不菲。

四、虽然有各种part- time job可以选择,但是毕竟没保障啊,而且日本人从高中开始就可以打工了,打工者之间的竞聘也是蛮激烈的。试想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大学生一起竞聘餐厅服务员,明显年轻人更有竞争力。

写了这么多铺垫,是为了解释下为什么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穷人。接下来回答下: “这些穷人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尚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过着拮据的生活。比如零时工,靠微薄的薪水过活,租不起房子就睡在胶囊旅馆。

完全没有收入的,就只能流浪了,吃着捡来的或者超市丢弃的食品。东京的天桥下、马路边经常会有流浪者“住”着。

被迫露宿街头的人都是哪些人?

具体说来,主要是破产者、无人赡养的老人。

破产者有创业破产者和失业破产者,近些年经济不景气,创业者容易破产,有工作的人也有可能面临被裁撤的危机,企业为了削减人力开销转而雇佣契约社员(受保障较少的员工)和零时工,一旦这些人没有了收入来源,就被迫流浪街头。之前看过一则新闻,说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因被裁员,无力偿还巨额房贷和赡养家人而露宿街头,而且他是在泡沫经济时期购入的房产,房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最终选择了流浪。

日本进入“少子高龄化”社会,有的人没有子女,有的和子女关系不亲密,这些人一旦失去了劳动价值,或者没钱进入养老院养老,也有可能开始漂泊流浪。

相比成年人的贫困,日本儿童的贫困才更触目惊心。日本政府虽然发放育儿补助,但是相比养育一个孩子,这点补助还是显得杯水车薪,特别是在物价高昂的日本。曾经认识一个贫困家庭,他们家里有三个孩子,每个月的生活费来源居然是:打零工的工资+育儿补贴,小孩子们的穿着很简陋,也没有什么玩具。

所以说啊,任何社会都有问题,也有看不见的阴影。


苏菲的日本


提起日本,大家的印象大部分都是亚洲少有的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等等。但是提起日本的穷人大家可能会感到很陌生。确实国内外的媒体中很少有报道日本的穷人。日本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比较有钱的但是日本也是有穷人的。

在日本穷人大致是要分为两种的。第一种就是全世界基本上都有的街头流浪汉。在日本这类流浪汉通常每天都会去街头收集硬纸壳晚上把这个当做睡觉的“床铺”。日本的流浪汉一般都是睡在天桥和各大汽车站里面。

当然了日本的政府也为这些流浪汉提供了一些临时居所但是由于数量有限根本不够流浪汉睡的。<strong>

日本的流浪汉一般都是去吃别人丢掉的食物或者去人家讨口饭吃。但是日本的流浪汉每年还能受到政府的相关补贴所以一般来说日本的流浪汉都是不会去向别人讨钱的。同时这些流浪汉也享受良好的医疗待遇。<strong>

在日本另一类穷人就是那些工作在底层的人,这些人的工资很低同时日本较高的房价和物价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工人一般都是住在许多人一起合租的小房子里有些人索性直接住在了网吧。迫于生活的压力这些人住不起舒适的单间过着蜗居的生活。

而这些人平时吃的大部分都是快餐面包等等,这些穷人占日本社会的一小部分。同时这些人还十分的好强很大一部分的穷人本来可以去领取国家的补助,可是他们并没有去领取补助。他们认为这是没有尊严的表现。

再发达的国家也会有穷人,日本也是如此。但是每一个有自己态度的“穷人”都值得尊重。


海狼观察


关于日本流浪汉,我想说三件事儿:

1、他们一般用蓝色防水布搭起棚子,生活在公园里或者河边。而且在日本,流浪汉的这种居住形式是十分常见的。我曾经去过波士顿,但是从来没在英国见过类似的居住形式。英国不允许流浪汉以这样的方式住在公园里。但是在日本却很受欢迎,而且无家可归的人都有了居住的场所。

2、日本的流浪汉不会问你要钱。我这些年和很多日本的流浪汉都交流过,但他们从来都没有问我要过什么东西,全都只是非常友好的谈话。有一天晚上我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个在练习武术的人,他过来以后和我聊天,并且给了我一把练习用的木剑作为礼物,还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武术了。这把剑可是来自一个无家可归的人的礼物,我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

3、只有在日本,流浪汉才有可能把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他们的居住的地方。在离我住的不远的地方就有,之前我还拍了一张流浪汉在那里的照片,不知道他在那里干什么?

此外,我还经常看到一些流浪汉在河边钓鱼,还有在树枝上晒衣服。他们的生活状态比我在波士顿看见的流浪汉要更好。


咖喱腊肉


日本这个魔幻的国家一点都不像是想象中那么和平美好。每年都会有人失踪,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那些流浪者或者是无家可归的孩子突然就消失了。因此,对于日本的市民来说这些人突然消失一点不会让旁人奇怪,因为这件事已经在日本市民眼里习以为常了,那么这些消失的人去哪里了呢?

根据相关的政府数据显示,每年都达到10w人消失,他们从原来的社会关系中脱离出来,可能是从公司突然消失,也可能是从学校中辍学消失,也可能是从家庭关系中消失。这些人没有遭到绑架、也没有选择自杀,而是去到了另外一个天堂,那就是日本的贫民窟。

在20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有三个非常出名的贫民窟聚集地,分别是在大阪的西成爱邻,横滨的寿町,还有东京的山谷。但是到现在我们在地图上已经看不到了东京山谷的地名了,因为政府为了防止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这里。

大阪的西成爱邻,横滨的寿町,还有东京的山谷基本位于政府的视野之外,基本除了一些刑事案件,基本是不会有社会资源来管理的。这些地方到处都是脏兮兮的小旅店或者床位,没有互联网,唯一的娱乐设施就是电视。这样简陋脏乱差的条件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青睐。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选择从自己的社会关系中抽离出来去到这些条件很差的贫民聚集地呢。因为羞耻感,日本人一直强调的耻感文化让这些人无法承受生活失意、公司倒闭、考试挂科等的羞耻,为了不给家人带来麻烦,往往选择这样的方式躲避社会的目光。


蒙歌先生


自杀和被辞退哪个更严重?

胡哥的日本朋友都很想留在中国工作而不愿回日本。究其原因就是日本现在就业很难,很难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更多的只是将就。

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在日本有多重要呢?

有一份固定的工作,那就意味着除了工资之外,你还能有社会福利(因为你纳税了),你有企业保障金和养老金。但失业之后就没了。

在日本失业之后要想再找一份原来那个档次的工作比较难,尤其是被辞退的。这简直是人生履历上的污点。很多单位都不愿意用这样的人。

而且在职场论资排辈很严重的日本,换工作就意味着重新混起。

所以,在日本的大企业,很多人都不愿意被辞退,拼命做业绩就为了保住饭碗。

失去工作之后,也失去了一部分社会福利,虽然有一些政府补助,但还是入不敷出。

更奇葩的是在日本要领政府救济金还需要你有固定的住所,万一房子卖了抵债,连救济金都没法领。

很多人就变成了流浪汉,这不是他们不愿意奋斗,只是没工作又没住所,没法领救济金,就只能这样忍着。

很多日本白领因为不堪忍受职场压力而自杀,有一部分人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期业绩不佳而面临被辞退。在这种压力下,自杀反而是解脱。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长得好看的都点赞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日本真正的穷人大多数是因为赌博、毒品或精神疾病等原因主动放弃社会生活的人(其中少数是被社团抛弃惩治的叛徒)。这种人的生活参考全世界穷人既知不在此赘述。


和傻子较真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到看到很多回答都是瞎说,实在忍不住回答下。本人在日本大阪生活近十年。从我的生活经历来看,任何一个有劳动能力,精神及智力正常,又有劳动意愿的日本人,基本上都不可能长期找不到工作。以最底层的便利店,饭店的临时工为例,时新800到1200日元不等,一个月随便有十万日元。注意,这种工作是个人都找得到,且属于低收入,不交税。十万日元在大阪,完全可以一个人在大阪体面尊严的活着。租房可以租廉租房,本人曾经住的是月租金8千日元。吃吃美国肉,业务超市买买进口食品蔬菜什么的,一个人月伙食费不会超过3万日元。水电煤1万多点,电话费几千。也就是说,对一个月收入10万的穷人,省点花,一个月5万绝对能应付。至于买衣服,优衣库的都是一两千日元一件,几百日元的也好多。还有交通费,日本地铁贵,但大部分企业的临时工,交通费都是报销的。最后说下,孩子一个月补助1万日元,购买奶粉尿不湿是足够的。至于上学,低收入者,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免费。以上是本人的实际感受,欢迎来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