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是如何製作的?底火孔是如何加工的?

柒月星空


我想了想,覺得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問題不大...畢竟以前在軍事科技節目上也見過解說製作流程。畢竟這玩意一般人是壓根不可能造的出來。

好了,咱們看下一枚子彈的組成,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部分,彈頭、彈殼、底火

先從彈頭來,現代標準的軍用彈頭是鋼芯覆著鉛套,裹在銅外殼(被甲)裡面。也就是說有三層。

外面的銅被甲靠一個盂狀的毛坯。經過數次衝壓,拉伸,然後通過模具衝出這個彈頭形狀。

鉛套的話也是一個模具,然後把融化的鉛倒進去。然後把成模的鉛芯塞進銅被甲裡,然後鋼芯從鉛套中擠進去就行(鉛軟)。最後完成裝配(其實我省了很多個細節步驟)

彈殼的製造和彈頭銅被甲製造類似,也是通過銅盂一次次衝壓、拉伸,磨邊等,最後靠模具衝成彈殼的形狀。

至於底火孔...有專門的機器會給你子彈菊花來這麼一下,撞出一個可以容納底火的洞,順便把子彈底部的銘文給印上。

然後再鑽孔就行

最後,底火,彈殼,彈頭一起完成裝配


瘋狗的輕武


是不是早晚得讓W君教大家如何做導彈呢?

先說子彈是怎麼做出來的吧,基本上太新的片子咱們就別看了,畢竟沒發傳播,就看看1940年德國的工廠吧。

首先子彈的彈殼和彈頭都是銅。在工廠中子彈的加工從銅錠開始製作。

將融化的銅倒入銅錠的模具冷卻。

冷卻後就可以取出銅錠了,優質的黃銅是製造高品質子彈的必須材料。

銅錠,會放入小型扎機中被製作成銅帶。當然也有一些工廠直接使用原料銅帶而不從銅錠開始加工。

下面是個關鍵步驟:

這個機器叫做衝床,將銅帶衝壓成銅缽,這些銅缽的形狀不同,有的會被製作成彈殼,有的會被用來做彈頭。

銅缽會在其他機器上繼續延展形狀做成各自的胚,上面是做彈殼。

彈殼胚做好後還要經過機器做一個收口的工藝。

同理,子彈的彈頭也會在模具中做成相應的形狀。

上面的放入機器的是鉛塊,通過擠壓,將鉛塊擠壓成固定直徑的鉛條,這是做子彈頭的彈芯的。

鉛條被機器截成合適的長度。

將彈頭胚和鉛棒放入機器中再次壓制,一枚彈頭就製作完成了。當時這種方法工人會直接接觸鉛,現在已經改成自動化的作業過程了。

檢查彈頭找出不能使用的報廢,剩下的準備裝入彈殼。

彈殼胚利用另外的衝床衝呀底火槽和標記銘文。

通過機器將彈殼裝入底火,這樣彈殼就製作完成了。

這種子彈所用的發射藥是硝酸纖維絲,透過利用機器直接截斷通入到彈殼內部。

最後裝完發射藥的彈殼和彈頭放入模具壓在一起就是一枚枚機槍彈了。

大部分子彈的工廠製作過程都差不多,這個工廠雖然是1940年的,但依舊每天可以生產10萬發子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